02.26 英國戰列艦簡史(二)——“縮水”的女王:復仇級戰列艦

這是英國戰列艦系列的第二篇。接上文,英國建造了擁有381mm主炮的伊麗莎白女王級高速戰列艦。在她面前,德軍的其他戰艦都顯得不值一提。

  • 復仇級戰列艦

建造背景

在1912年,英國開工建造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的消息被德軍知曉。為了對抗伊麗莎白女王級,德軍也開始研發裝備有15英寸主炮的新式戰列艦——巴伐利亞級,並在1914年初開工建造。

英國戰列艦簡史(二)——“縮水”的女王:復仇級戰列艦

巴伐利亞級戰列艦,是德軍當時火力最為強大的戰列艦

而英國也很快便得知了德國研發了裝備有15英寸主炮的戰列艦,決定在伊麗莎白女王級之後再建造一級裝有15英寸炮的戰列艦。他們被命名為:復仇級(R級)。

設計特點

由於英軍準備大量建造復仇級戰列艦(在計劃中要建造7艘之多),所以復仇級在伊麗莎白女王級的基礎上要變得更小一些,同時造價也要降低一些。同時整體上來講,復仇級戰列艦的實際性能較伊麗莎白女王級相比還有了退步。

英國戰列艦簡史(二)——“縮水”的女王:復仇級戰列艦

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從外觀上而言,復仇級戰列艦與伊麗莎白女王級最大的區別在於:復仇級只有一根菸囪,而伊麗莎白女王級有兩根。它還取消了位於艦艏側舷從防波板至主桅部分內凹並呈梯形截面的部分。

復仇級都採用了長艏樓和撞角形艦艏設計,該級上層建築緊湊而雄偉,其艦橋和三角形前主桅合併在一起,後面是一座直立式煙囪,再後面是寬敞的救生艇甲板。

英國戰列艦簡史(二)——“縮水”的女王:復仇級戰列艦

復仇級戰列艦,與上圖對比可以明顯發現復仇級的設計更為緊湊

由於擔心戰時無法獲得充足的石油供應,同時考慮到英國出產的高品質煤炭,設計人員將該級戰艦的動力系統改回了老式的安裝了重油燃燒裝置的燃煤鍋爐。因此復仇級的燃料裝載量為3000噸煤炭和1500噸石油。

但看到復仇級設計建造書的費舍爾對安裝燃煤鍋爐的老舊設計表示強烈反對,認為新型戰列艦必須安裝更先進的燃油鍋爐。在費舍爾的干預下,復仇級進行了大改並安裝了燃油鍋爐。在修改設計後,由於鍋爐艙空間有限,最終導致其動力不足,航速較伊麗莎白女王級也有很大下降。

英國戰列艦簡史(二)——“縮水”的女王:復仇級戰列艦

復仇級戰列艦的主炮

同伊麗莎白女王級一樣,復仇級也裝有8門15英寸主炮。每座炮塔長16.5米、重770噸。復仇級上的4座炮塔全部位於艦體的中軸線上,其中艦艏和艦艉的4座炮塔採用了一上一下的揹負式佈局。

復仇級上還安裝了14門152毫米Mk Ⅶ火炮作為副炮,每門炮長7米,重7噸。152毫米火炮每側有7門,其中6門位於艦體中部甲板之上的炮郭內,另有1門安裝在每側第二門152毫米炮的炮郭頂上的露天甲板上。

英國戰列艦簡史(二)——“縮水”的女王:復仇級戰列艦

152mm副炮,由於在伊麗莎白女王級中出現過,這裡不做更多介紹

復仇級的火控系統包括安裝在指揮塔頂部和主桅上的4.6米長測距儀,其每座主炮塔中也安裝有4.6米長測距儀。復仇級艦體兩側的副炮也有控制儀統一指揮。

復仇級的裝甲防護也是基於伊麗莎白女王級設計的。它採用硬化裝甲鋼,復仇級側舷的主裝甲帶厚330毫米,從艦艏的A炮塔基座延伸到艦艉的Y炮塔基座。復仇級的主裝甲帶寬4米,水線之下約有1.5米,主裝甲帶上面有152毫米裝甲帶與甲板相連。

復仇級主裝甲帶向前向後變薄,直到艦艏和艦艉被102毫米的裝甲隔壁封閉。為了保護彈藥艙、機艙等在內的重要艙室,在彈藥艙外有一塊厚38毫米的裝甲隔壁,其他部分的裝甲隔壁厚25毫米。

英國戰列艦簡史(二)——“縮水”的女王:復仇級戰列艦

復仇級戰列艦截面,可以看到突出的防雷帶

復仇級的水平防禦由多層裝甲組成,其前主炮至艦艏部分有兩層厚25毫米和50毫米的裝甲,主炮塔和鍋爐艙上方有兩層厚38毫米和50毫米的裝甲。為了保護操舵艙和舵機,其周圍有76至101毫米的裝甲保護。

復仇級的指揮塔裝甲厚280毫米,頂部裝甲厚76毫米。除了甲板上的2門152毫米炮,“復仇”級上從“A”至“Y”主炮塔之間的152毫米炮廓有152毫米裝甲保護。

復仇級的主炮炮塔正面裝甲厚330毫米,側面和後面裝甲厚280毫米,頂部裝甲厚114毫米,炮座裝甲厚152至254毫米。

由此可見,復仇級戰列艦在裝甲防護方面略勝於伊麗莎白女王級

英國戰列艦簡史(二)——“縮水”的女王:復仇級戰列艦

復仇級戰列艦巨大的主炮

就像前面所說:復仇級儘管採用了伊麗莎白女王級的動力系統設計,但是由於其在設計時計劃安裝燃煤鍋爐,因此鍋爐艙空間較小,限制了後來安裝燃油鍋爐的數量。

復仇級上最終安裝了18座巴布考特-威爾考克斯公司生產的大型三脹式蒸汽鍋爐,這些鍋爐分為3組,每組6座,所有這些鍋爐都是燃油鍋爐。

復仇”級安裝有4臺帕森斯直驅式汽輪機,以4軸推進,其中的高壓汽輪機驅動外側的兩個螺旋槳,低壓汽輪機驅動中間的兩個螺旋槳,螺旋槳直徑2.89米。

英國戰列艦簡史(二)——“縮水”的女王:復仇級戰列艦

航行中的復仇級戰列艦,它的速度其實並沒有多快

由於鍋爐數量的減少,復仇級的最大功率比伊麗莎白女王級少了近一半,只有40000馬力,航速23節,當其以常規的36000馬力前進時,其航速只有21節。(伊麗莎白女王級有75000馬力,可以跑到25節的高速)

復仇級的載油量達3400噸,此外還載有160噸的煤,因此續航能力強大,在12.5節航速下航程能夠達到7500海里,在21節航速下航程能夠達到2400海里。

與當時戰列艦都是雙舵設計不同,復仇級只在艦艉中軸線上安裝了一個主舵,在主舵前面有一個很小的副舵,其作用是在主舵損壞時起輔助控制作用,不過使用中證明這個副舵作用不大,因此不久就被拆除了。

英國戰列艦簡史(二)——“縮水”的女王:復仇級戰列艦

編隊航行中的復仇級戰列艦

英國戰列艦簡史(二)——“縮水”的女王:復仇級戰列艦

性能數據


英國戰列艦簡史(二)——“縮水”的女王:復仇級戰列艦

服役動態

復仇級戰列艦和伊麗莎白女王級一樣,實際都只建成了5艘。所有的復仇級戰列艦都在1916至1917年間下水服役,當它們服役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進入最激烈的時期。

復仇級中最早竣工的復仇號和皇家橡樹號有幸參加了日德蘭海戰,而當時服役不久的君權號沒有做好準備而錯過了這場大戰。

1917年秋天,所有的復仇級戰列艦全部服役並加入英國皇家海軍大艦隊,其主要任務是在北海巡邏並封鎖德國公海艦隊。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大部分復仇級戰列艦都沒有機會與對手直接交鋒。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儘管英國海軍的規模由於海軍條約受到限制,但是復仇級卻得以保存。在技術革新的背景下,復仇級戰列艦接受了多次現代化改造,但是在改造規模上遠不及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英國戰列艦簡史(二)——“縮水”的女王:復仇級戰列艦

1942年狀態的復仇級戰列艦

復仇級的改造主要包括在艦體兩舷增加防雷帶,改造艦橋和桅樓,更新副炮,加裝高射炮,安裝水上飛機彈射器及起重機等。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復仇級戰列艦經歷了許多大事件,其先後參加了英國皇室的慶典活動及多次艦隊重組和調動,干涉了第二次希土戰爭和西班牙內戰,皇家橡樹號上還發生了“皇家橡樹兵變”。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已經服役20多年的復仇級戰列艦雖然已顯老態,但是仍然在皇家海軍中服役,其先後在地中海、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上作戰。

英國戰列艦簡史(二)——“縮水”的女王:復仇級戰列艦

沉沒在斯卡帕灣內的皇家橡樹號戰列艦

1939年10月14日凌晨,皇家橡樹號被秘密潛入斯卡帕灣的德軍U-47號潛艇擊沉,其成為復仇級中唯一被對方擊沉的戰艦。

復仇級戰列艦隨英國海軍四處征戰,執行了眾多護航巡邏的工作,甚至還作為運輸船,秘密地將英國的黃金轉移到了加拿大保護了起來。

“復仇”號曾經在大西洋上與德國潛艇周旋,在地中海與意大利海軍對戰,在印度洋和太平洋與日本海軍較量。

除了在皇家海軍中服役,“君權”號曾經在1944年被轉讓給蘇聯海軍使用,其被改名為“阿爾漢格爾斯克”號。(雖然君權號被蘇聯搞的亂七八糟的,跟從垃圾堆裡拖出來的差不多了)

英國戰列艦簡史(二)——“縮水”的女王:復仇級戰列艦

交給蘇聯使用的君權號戰列艦,可以清晰的看到上面的紅海軍旗

1943至1945年,餘下的全部4艘“復仇”級戰列艦相繼退役,它們最終於1948至1949年退役拆解。

小結

從復仇級戰列艦的一生中,我們可以看到英國的沒落。它已經沒有那麼多資金來繼續建造更為強大的戰艦,只能以降低戰艦性能的方式增加數量。

復仇級雖然並不算先進的戰列艦,但他在一戰二戰中都發揮著自己的作用,也算是為反法西斯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至於皇家橡樹號,正他和833名船員一起長眠於斯卡帕灣的水底,成為了一個永恆的紀念碑。而他所紀念著的,正是那些戰爭的殘酷與無情。直到現在,每年都會舉辦皇家橡樹號戰列艦的紀念儀式。

英國戰列艦簡史(二)——“縮水”的女王:復仇級戰列艦

潛水員將一面軍旗掛在皇家橡樹號上

本期對復仇級戰列艦的介紹到這裡就要告一段落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一下,謝謝大家對我的支持!!!在下一期中,我會為大家帶來英國的N3-G3這些戰艦的設計方案,希望大家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