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淮南壽縣大順鎮:在戰“疫”中“蝶變”的黨支部

淮南壽縣餘埠村地處大順鎮東北部、瓦埠湖沿岸,北與田區史院鄉隔湖相望,東與長豐縣莊墓鎮相鄰,2019年該村黨組織被列為大順鎮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截止當年10月底,經過鎮村兩級集中發力、強硬整改,重新選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補選配齊村“兩委”班子,經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洗禮,重新塑造了政治堅定、團結協作的村“兩委”班子,餘埠村黨組織戰鬥力凝聚力穩步提升。

2020年新春伊始,新冠肺炎疫情來襲,餘埠村黨組織書記張樹宏身先士卒,村“兩委”幹部聞令而動、挺身而上,與鎮包村幹部衝鋒在先、同心戰“疫”,讓這個曾經“領頭雁”不強、班子配備不齊、戰鬥力羸弱的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歷經火線淬鍊,實現正本清源、脫胎換骨的“蝶變”。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餘埠村把突出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擺在首位,發動全村黨員幹部團結在村黨組織書記張樹宏周圍,成立了相應的疫情防控組織,組織村幹部和黨員上陣,連續不間斷開展工作,切實把全村黨員幹部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了鎮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上,在村組路口設立防疫監測卡點,成立巡查宣傳隊,組織黨員積極佩戴黨徽,主動亮明身份,努力當好宣傳員、巡查員、信息員、守門員,確保信息掌控、事件反應、問題處理“三及時”,用嚴防重守的實際行動踐行為民初心,讓基層戰鬥堡壘駐守在戰“疫”一線,砌牢守護一方群眾平安的“防護牆”。

“非本村村民原則上不得進入,進入人員、車輛一律登記相關信息、一律測量體溫、一律佩戴口罩、一律進行消毒……”這是一段時間以來,餘埠村“兩委”幹部在村設卡點值守和進組串戶中不斷重複的話語,在非常時期,這些禁令性的表述非但沒顯得違和生硬,因其簡明通俗、易於記憶,反而更能讓疫情防控措施在村民群眾中間“聲入人心”。在村幹部和黨員的影響下,廣大村民群眾也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一線,面對這一良好局面,餘埠村因勢利導,推行“村幹部+村民組長+黨員巡查小分隊+群眾志願者”聯防聯控模式,採取定點宣傳、流動宣傳和巡邏宣傳的方式,黨員群眾彙集在一線,廣泛宣傳防疫知識,有效減少了人員流動,切實織密了疫情“防控網”,將防控保障的考卷答得既嚴又細還實。

餘晴是2016年入職餘埠村委會,成為一名農村基層幹部。防控疫情攻堅戰打響後,她全力以赴,深入村民家中,發放宣傳單,宣傳防疫知識,為武漢返鄉人員送去口罩、體溫計等物資,做好防控宣傳,做細人員摸排,做實居家觀察,勸導群眾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充分發揮婦女半邊天的作用,村頭巷尾,留下了巾幗逆行的倩影。作為一名女性基層幹部,她是她所在村“兩委”團隊的一個代表,他們的擔當精神“疫”路閃耀,他們的逆行身影引人注目,餘埠村的幹群“魚水情”也因這場戰“疫”被激得更活更開了。

當前,按照各級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部署要求,餘埠村黨組織一方面繼續做好抗擊疫情不厭戰、不鬆勁,一方面想辦法動員群眾及早春耕備耕,開展春管春種,恢復發展生產,鼓勵村民發展特色種養產業,號召群眾就近或外出務工創收,決戰脫貧攻堅,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通過一系列的整頓轉化提升“組合拳”,餘埠村黨員幹部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餘埠村黨組織這個昔日“軟弱渙散”的黨組織,如今已然成為“凝心聚力”的大家庭,黨組織的戰鬥力與日俱增,2020年“疫”路“蝶變”,2020年硬核開局。(記者:鄧創 通訊員:王和春 黃友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