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对目前各地旅游景点的门票收费标准,觉得偏高吗?景区内部消费认为怎样?

一九玖壹xyD


肯定都是赞同旅游景区降价的,尤其是门票,感觉严重制约了旅游相关产业的良性发展,门票太贵的呼声似乎从来就没有断过。

但其实仔细想想,目前景点门票贵,或者更确切地说,景点收入模式严重依赖门票收入的状况,其实是多年以来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

1,很多景点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开发过程,景点环境和周边的开发,在初期只有依靠门票作为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收入来源,同时景区的一些软性品牌,升级服务等,大多数都没有到深根细作的状态,比如第三产业,旅游纪念品的严重同质化,导致游客在景区内的消费意愿并不高,感觉花了门票进来就不愿意二次消费了,也看不到有什么特别值得二次消费的点,这也是目前很多景区面临的问题。

2,受制大多数行业的假期制度,带薪休假错峰出游并没有贯彻大多数人,因此大家去景点往往都是旺季能够感受一些代表性的体验就不错了,留给细细品味并愿意花更多的前深入体验机会并不多,这也从另一个方向导致了景区还是只能依赖门票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以上情况随着全民休假制度的完善以及各个景区的升级,相信会越来越少,到时候门票不是景区的主要收入来源,自然价格就会渐渐降低。


大猫的记录本


中国景区太多,收费标准也太杂乱,像北京作为首都无论经济水平还是游客数量都是国内前列的,偏偏景区门票确是很低的。有些人可能要说了,因为北京的景区都是历史古迹没有进行太大的投资,但是国内其他地方的历史古迹也没见多便宜呀。特别是那些5A的名山大川,简直就是抢钱,虽然说一次购票能用两天但是却不能下山再上,山上食宿比门票还贵有几个人愿意在山上吃住?

另一个问题就是收费高服务差,国内的个别景区的工作人员简直就是凶神恶煞,我亲眼见过一个儿童因为身高达到了购票条件而没有买票被检票人员一把拉回并受到大声责骂。该买票而没买是游客的不对,但是你作为一个景区工作人员态度温和的提示下不就行了,何必对一个孩子动粗呢?而我自己也在华山北峰被人威胁过,因为在华山论剑的石刻边拿着一把道具剑看了看,被道具的主人(旁边照相馆的人) 威胁,说只要拿了这把剑就必须拍照,一张5寸的15元,最后还是花钱消灾照了一张,从此对这里深恶痛绝。

再一个就是目前景区普遍存在的巨坑,为了从游客身上多搜刮那么几十元钱都开始施行景区公交,对于一些山路比较远,自驾不安全的地方施行景区公交也值得提倡,但是一些景区明明是一马平川的道路却忽然被拦截上修个大门,弄几辆破中巴就开始名正言顺的收景区公交费了,比如最令人痛恨的就是壶口瀑布,陕西那边不知道情况,我去的山西这边的,明明里面有开车进去的条件,也有停车的地方却被忽然拦截,花几十元走没几分钟就到了景区,景区一个观赏瀑布的好位置号称龙洞竟然再收一次费用才能下去观赏,简直就是无耻至极。

所以说国内的景区虽然很多,但是问题更多。很多景区就是抱着你不来他来,他不来还有其他人来的想法,反正不愁客源,于是越来越肆无忌惮起来。


追着梦想去旅行


去过的景点不算很多。。。

相对来说,北京的景点确实门票很便宜,而且很稳定。以前在北京工作时,我们基本每周去一个景点,花费真的很低。那时就感叹首都是真的好,感觉那些景点的门票根本就没有什么利润,只是为了维持能养护,还不知道够不够。

海南的景点稍微好一点点的地方门票普遍都很高,高的有点虚。即使在那里待了好多年,都觉得价格有点不太值。主要是门票票面价可能并不是真实价,如果导游去买,可能你知道了底价会很吃惊。。。

福建的景点门票多半也很便宜,去玩的也比较多。但我去得最多的是寺庙,那里的寺庙很多,而且不像有些地方乱七八糟收费,没有人给你推销卖香,也没有人叫你捐功德箱,一切随心,那里的出家人正儿八经的是出家人。庙里还会有佛法研究中心,还有正经早课可以看到。还有一次去逛的时候无意中听见一个出家人讲电话,人家讲的内容竟然是研究佛法。去了好几家寺庙都是这样的状态,真是难得的净土。

前段时间去了趟深圳,因为带着老人,所以没去什么地方,但去了个民宿风情园,门票感觉超值。

还去过江苏,浙江等,门票价格还行。灵山里面挺不错,值得一去。雷峰塔就不要去了,会后悔的。

云南我去的地方很少,石林很大,去的人多,我个人认为一般。进去后没多久孩子就不肯逛了。

湖南的景点价格都还可以。只有张家界价格稍高点,但是景点面积超大,可以逛几天。不过如果对风景不感兴趣或者晕车的就不要去了。像凤凰古城什么的,我去的时候刚好没有门票。。。湖南崀山,舜皇山,去的人不算很多,但我很喜欢,风景很特别。门票价格也还合适。

当然,个人喜好不一样,所以评价不一样。


脑残的狐狸


一、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就越高,反之就越低。如果一个旅游景点开发后它的内在价值很高时,如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研价值,生态价值等等都很高时,那它的门票收费标准绝对很高,反之越低。






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如果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那旅游景点的门票收费就越高,反之越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物价就越高,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仅带动了衣、食、住、行的增长,而是带动了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链的增长。



现在好多旅游景点都是私人开发的旅游项目,其门票高的离谱不说,里面卖的东西也比外面卖的高出了好多,好多游客一听门票贵,立马就不游了,这样不仅滞缓了经济增长,商人自己也实现不了效益最大化。

所以,门票还是不要太离谱,自古薄利多销嘛,同时国家应该制定旅游景区的价格标准,保障人民的利益。


Me桐桐


旅游风景区门票价格过高,已成了不争的事实。门票动则收费上百元,三,四百元门票,竞也敢大言不惭招呼游客。

连新建的四季花卉景点,只不过种植一些芝樱,郁金香,粉黛子,紫藤花等花草,围墙一围,也敢收费六十至八十元。真不知道是谁给他们胆子这样妄所欲为。



旅游风景区门票价格贵就算了,谁叫人家有底蕴涵美的景观呢。就连景区内观光小火车,好像也受了传染,绕上四,五公里路程,也敢收四十至六十元票价。

在风景区停车场停一次车,也得花上六十元看车费。

在景区内,一瓶矿泉水五元,一根黄瓜卖三元,西红柿也卖到三元一个。这些小贩行为,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旅游市场全方位在高价格,混乱管理线上运行。



最受伤害的是广大游客们。


云中赏雲


这个问题站在旅游者角度去理解,各地旅游景点门票肯定是偏高,近几年有些景区在降门票价格,比如峨眉山景区,原来门票185元,现在降为160元,原来65岁老人购半票,现在65岁以上可免门票了。另外景区内消费肯定是高(有些景点甚至高的离谱),本人见到一瓶矿泉水卖8元的,方便面15元。这些问题当地有关部门应该有所闻,只是听之任之罢了。

目前国内各地旅游景点都属于地方管辖,各省市消费水平不一,也有地方保护主义之嫌,国家出台旅游景点门票价格只能是指导性的,其它景区内消费也管不了。如果换位去分析这个问题,由于景区圈地,开发等原因,景区内或周边被占用了,民众无事可做,只能在景点内或者附近做些小生意为业,价格自然会比市场价高。本人也理解,,,,纯属个人看法。谢谢




周游V美景在路上


感觉景区门票价格没有高到让我不能接受得地步。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旅游景点,肯定是需要经常去维护的,而且还要带动当地人民经济的发展,所以门票价格会高一点,可是换个角度来看,现在人民币贬值的越来越厉害,物价也是飞涨,连去菜市场买菜都是一天一个价格,更不要说著名旅游景区了。只不过有些景区里面卖的东西贵的太离谱了。举个例子:本人2018年端午节前后去爬天津盘山,海拔才几百米,可是山脚下矿泉水就要5元一瓶,越往上爬越贵,到了山顶,康师傅红烧牛肉面要30元一桶!优乐美奶茶20元一杯!然后就给我带进了误区,以为爬山的时候越往上爬,山顶的东西越贵,然后前几天清明节的时候,去夜爬华山看日出,背了整整六瓶水上山,爬了一夜,累的像狗一样。结果,悲催的,山脚下买10元3瓶的矿泉水,在海拔两千多米的山顶,卖10元2瓶,发现这个真相以后真的是欲哭无泪啊!


90后的秘密花园


景区门票放在中国现在28分化的社会阶层背景下,对于大多数工薪阶层来说还是不便宜的。

人民币背面都是旅游景点,说明两点:1、钱要多用来旅游消费;2、越是面额大的纸币,历史地位、政治历史影响越深远。

旅游本质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享受对应的是旅游费用的支持,但是因为国内的实际情况,旅游的高消费高享受做成了白菜价,旅游体验当然也不会太好。

旅游景区及周边物价高是个普遍现象,和高星级酒店、高铁、火车、飞机、沙漠、高速服务区等地方的逻辑差不多。


陨石旅游之阿坚游湖南


各地景区票价还有很大降价空间,应大力促进国内游,降温国际游,以扩大国内旅游市场。我未出过国门,不是外部世界不美,而是认为国内风光也不比国外差,甚至于还要美它三分,从儿女他们去美法新澳发回的风景照来看也确是如此。


海晏河清375


景区门票偏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了,对这件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景区经营者当初开发时我想一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吧,他们不可能是慈善机构吧,他们总得收回成本或维持经营吧?再说一般景区一年之中有几个旅游高峰期啊,平时就是有游客也比不上春节五一和国庆节人多。他们就指望这几大节 日收入了!您说他门票低了有账算吗?(这是我个人见解,希望不要骂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