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我是南方人,发现好多北方人在家里吃饭都是坐在沙发,菜摆茶几上,为什么呢?

用户文小七


我是广州人。 小时候家里也不富裕,但家教较严。食饭时大孩要说妈爸吃饭,一直到最小的。说完之后才能动快子。快子要拿好,不能多说话。不能挑食,不能对面方向的菜。 最怕家里來客人,好菜都要放在客人面前,几兄妹只能吃眼前的菜。好菜轮不到自己。 习惯性在飯座上,不会在茶几上吃啦。小孩子不能看别人吃飯,由其在别人家里或者在歺厅里。每菜碟都有匙装菜到自己碗里。以前不知道这叫做公快,大了才懂。妈说孩子多,怕互相传染感冒。直到现在我都是用公快。连女儿也教她孩子。我不吃火锅。一怕辣,二怕热气,三怕多人快子共亨一锅。予其喧闹的家庭,我则选择清淡安静的家。 我喜欢北方人的豪爽,但南方人的我也不失豪气。 任何地方都有不同的特点习惯,学别人好的,去其糟粕,和谐最好。


謙和仁


因为北方人对吃饭不是太讲究。这跟每个地方的饮食有关。

你像在南方的话,每顿饭都要有好几个菜,甚至也要有汤。我曾经在四川呆过,那里虽然不是南方,但是那个地方对吃特别讲究,即便是条件不怎么好。每次吃饭也要有几个菜有汤。给我的感觉是,他们那里几乎所有的女人都会做菜。随便给一条鱼,他们可以做成水煮鱼,红烧鱼等等,但是在我们北方就不一样了。北方的女人很多只能做家常菜。而且北方人吃饭不怎么讲究。好像只要能吃饱都可以。嘴馋了,想吃好吃的,我们脑子里面的概念就是去饭店就可以了。而南方呢,他们想吃什么都会自己去菜市场挑选优质的食材。然后自己回家里面做。最重要的是他们会做。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这跟历史上的战乱有关系。中国古代,自古以来战乱都是由北向南。明代除外。自从西晋以后中国经济重心就由北向南开始转移了。从此以后中国历史上。中原不断的发生战乱。百姓流离失所。你想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饮食会有什么样的要求呢?仅仅是吃饱饭而已。而南方相对富庶,对饮食就会讲究一些。

回到原题,北方人吃饭比较简单,有时候甚至只有一碗面。那只有一碗面。就没有必要大家坐在餐桌上吃。都是各吃各的。因为每个人吃到的只有一碗面而已。而南方呢?他们吃的可能是五六个菜。这时候就需要一张餐桌,还需要几把凳子。除非你只喜欢吃其中一道菜,你可以拨在碗里面,放到茶几上去看电视,否则的话,你就要乖乖的坐在餐桌上吃饭。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吃所有的菜。我是这么理解的。


豫小沁


我是北方人,我在南方待过十几年,也到过很多南方家庭做客,我谈一下看法。其实这个不分南北,北方家庭,不管城市农村,一般就餐区和客厅是分开的,北方农村的厨房比较大,一般在厨房就餐(东北冷,他们可能习惯在炕头上),而很多传统的南方家庭没有这个区分,一般就是堂屋里放个大圆桌,大家坐一起吃饭。

而现在不管南北方,房子一般都是两厅,中青年家庭其实绝大多数都是在餐厅吃饭,一则不想让孩子养成吃饭看电视的坏习惯,二则在茶几上吃饭弄脏客厅,弄乱沙发,不容易打扫。你说的在茶几吃饭基本属于以下情况:一,住房小,或结构受限,就一厅,没餐厅。二,家里有老人,喜欢看电视,不爱动,全家都迁就老人,图个热闹,尤其年夜饭,得看春晚。


豆豆子竹筒倒豆子


确实如此,北方人确实是喜欢在客厅坐沙发上吃饭,我们家就是这样的。

仔细想了一下,在很早之前我小时候,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很低,家里做饭用的是蜂窝炉,那时候我记得我们家吃饭时也是在厨房吃的。那时候的餐桌就是个可以折叠的黄色圆桌子,一家人围坐在桌子边,熬好的玉米稀饭就放在炉子上,妈妈给我们一家人盛好饭,吃上刚烙好的油馍,配着咸菜或者酱豆(那时候我记得很少炒菜),虽然厨房空间不大,饭菜也很普通,但是那热气腾腾的蒸汽夹杂着一家人的家长里短,让人感觉温暖、幸福。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可能是觉得厨房有点狭小,或者是夏天来了不再寒冷,亦或是想看电视📺,总之慢慢的我们家吃饭时就转到了客厅,一家人坐在沙发上,看着今日说法,新闻联播或者都市报道,边看电视边评论一番,也别有一番滋味。新的习惯形成了,以后也就一直这样了,圆形的折叠小黄桌也慢慢的铁锈了。

后来在城里买了房,有独立的餐厅,高椅子的餐桌,尤其是有小孩后,觉得还是在餐厅吃饭比较好,在客厅吃饭的话,小孩子精力都放在电视上,吃饭拖拖拉拉,还总是掉饭。在餐厅吃的话就没有这些问题。这可能就是现在新养成的习惯。


太行山下花盛开


我觉得吧,不要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来衡量别人的生活方式。你有你的习惯,别人也有自己的习惯。在别人家可以约束自己。但是在自己家,我就是怎么舒适怎么来,怎么方便怎么来。有亲戚来家了,如果是非常熟悉的,我菜可以随便做,想在桌上吃就桌上吃,想在客厅一边看电视一边吃,我就在茶几上。如果自己家里吃个饭,还必须看别人的想法,我觉得吧累。啥叫家,就是给你无拘无束那种感觉,那种舒适。就像这几天疫情,别说茶几,我还在床上被窝里吃来着。😄


心舞飞扬JL


我们家就是这样吃饭的,坐标陕西,小时候家里条件都不太好,房子小,家家平时就一个茶几吃饭就行,逢年过节有客人来了一般有个折叠桌拿出来就行,再一个茶几上吃饭可以边吃边看电视,主要是多年养成的习惯吃饭的点可以看看新闻,过了这个点还有别的事白天上班晚上锻炼又没时间看电视了,大概是这个原因。







井里的鱼er


餐桌基本都是高桌,一般也就在饭店里用高桌,我从小到大都是在矮方桌上吃饭,即使去有高矮桌的饭店吃饭,也首先选择矮桌。来城里生活后虽然也配备了餐桌,但还是习惯坐矮一点,茶几也就派上了用场,为此专门买来了马扎、小矮凳,只是一个习惯问题,没什么讲究!


慕希飞


我是南方人,我是高兴到哪吃就到哪吃,我一个人我就在厨房站着吃完就洗锅洗碗,心情好就做几个好菜摆桌上喝点酒,要不就电脑桌上吃,反正随自己高兴,这过日子不就随自己高兴吗,怎么反倒让日子把自己拘束了,家里来客人了必须讲究,自己家里人就随意吧,哪天高兴就来点仪式感呗,[抠鼻][抠鼻][抠鼻][抠鼻][抠鼻][抠鼻][抠鼻][抠鼻]


起风了1888


一个是懒,一个是家里空间有限,我小时候,我们家除非是过年过节,或者谁过生日,才会把折叠餐桌拉出来,一般情况下,即使全家人吃饭,也是放在茶几上,即可以看电视也可以省点事,现在就会放在餐桌上,除非就是自己一个人吃饭的时候,也会放在茶几上,边吃边看电视


叶子也黄了


是这样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