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鱼病的正确诊断是其治愈的关键之一,在缺少仪器辅助诊断的情况下,如何用肉眼诊断鱼病就显得尤其重要。鱼常见病中有不少症状相似、但引起鱼类生病的原因不尽相同,或病原体不同,或几种病交叉感染侵害鱼体。这就迫切要求养殖者掌握一些诊断技巧,用肉眼加以区别诊断,以利尽速治愈。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本文归纳了十一大类相似症状但是不同鱼病的诊断方法,仅供参考!


1.鱼肠管呈红色症状(肠道病)鱼病的诊断。

病毒性肠炎病和细菌性肠炎病的病鱼肠管都呈红色。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病毒性肠炎)不同之处是:

①病毒性肠炎的病鱼兼有肌肉、口腔、鳃盖、鳍条等充血现象,肠壁组织完整,呈间断性充血,肠粘膜多不腐烂脱落。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细菌性草鱼肠炎病)

②细菌性肠炎病,病鱼口腔、肌肉则没有充血现象而是肠道粘膜充血发炎,呈红色或紫红色,多溃烂化脓,肛门红肿,腹中有很多乳黄色腹水,轻压腹部有黄色脓血粘液流出。


值得注意的是,细菌性肠炎往往同烂鳃病并发,要找出主次,对症治疗。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③鲩内变形虫病,变形虫寄生在鱼的直肠,可钻入肠粘膜细胞,严重时形成卡他性肠炎,甚至随血流侵入肝脏,常与细菌性肠炎病并发,引起死亡。其病鱼的症状和细菌性肠炎很相似,不过前肠不明显,主要呈现于后肠。


广谱杀菌剂纳米银能针对超过650种以上的细菌和病毒,超级纳米银拥有独家制粒技术,将银制成5—7nm的微小颗粒,可直接穿透细胞,银的粒径越小,穿透力越强,直接进入细胞内部,破坏细菌、病毒等的官能团,强效杀菌消毒!纳米级颗粒直接穿透细菌的细胞膜,使其失去活性,不直作用于苗种,安全无刺激。


2.鱼肠壁膨大症状鱼病的诊断。


有舌状绦虫病、头槽绦虫病、九江头槽绦虫病、新棘吻虫病、鲤棘吻虫病、球虫病、许氏绦虫病和侧殖吸虫病等都有程度不同肠壁膨大或肠道堵塞等症状。


区别在于: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头槽绦虫病病鱼口常张开不吃食,肠管前端膨大,肠内可见细面状的白虫。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舌状绦虫病鱼体腹部膨大,用手轻压有坚硬感。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①侧殖吸虫,病鱼体乌黑、闭口不食或张口不食。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②球虫主要寄生在青鱼上。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许氏绦虫)

③鲤棘吻虫和许氏绦虫也只寄生于鲤鱼,不过,前者多寄生于前肠,严重者肠发炎、肿胀、溃疡、肠壁穿孔。


④刺棘吻虫亦主要寄生于草鱼。


3.鱼体表具白色症状鱼病的诊断。

有白皮病、打粉病、三代虫病、小瓜虫病、微孢子虫病、粘孢子虫病、水霉病和钩介幼虫病,都有程度不一的体表白色症状。


它们的区别在于: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①小瓜虫病,鱼体表、鳍条或鳃部布满很多白色点状薄膜样脓泡,近看白点间有充血红斑点,病虫死后白点2~3小时消失。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②微孢子虫病,鱼体表有大小、形状不一的白点,有灰白色胞囊,病鱼死后,鱼体呈现的白色脓泡小点不消失。粘孢子虫病,病鱼消瘦,体色发黑,离群独游或焦躁不安而狂游;病鱼体表是大小、形状不一的白点,呈灰白色胞襄。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④打粉病(白粉病),病鱼背鳍、尾鳍或背部先后出现白点;随着病情加重,白点数逐渐增加,最终遍及全身,使整个体表如抹了一层白粉,象米粉般裹满病鱼全身。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⑤白皮病,病鱼白点只出现在背鳍基部或尾柄处,病情发展也只是白点本身的扩大,最后呈现为以背鳍为界的整个后部皮肤的白色,其面积逐渐扩大呈白雾状,手摸有粗糙感病鱼头朝下,尾鳍向上,与水面垂直,不久病死。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⑥水霉病,病鱼体表长有如棉絮状菌丝,病鱼不安,运动失常,皮肤粘液增多,食欲减退或无,最后衰弱而死。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⑦钩介幼虫病,白点呈三角形并略带米黄色;若病原寄生在鳃部,鳃丝充血严重。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⑧三代虫病,病鱼体表有大量粘液,可见到细毛状虫体在皮肤上活动,严重者皮肤上有一层灰白色粘膜,失去原有光泽。

4.鱼体色发黑“乌头瘟”(黑身病)鱼病的诊断。


草、青鱼等的肠炎病和细菌性烂鳃病的共有症状为病鱼体色发黑,但有时青鱼因自身体色为青黑色,应注意区别。两种鱼病常发生在同一鱼体上。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青鱼)

它们的区别为: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①鱼肠炎病,病鱼腹部常肿胀且有红斑,手摸有柔软感,肛门红肿,轻压腹部有乳黄色粘液流出。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鳃盖骨“开天窗”)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②细菌性烂鳃病,病鱼鳃盖内表皮往往充血。 烂鳃病鱼鳃丝腐烂发白,鳃上常附着污泥和粘液,尖端软骨外露,严重者鳃盖骨内表皮常腐蚀一块,从外向里看似一个透明的小窗,又称“开天窗”,头部特别乌黑。


EM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使用效果被广泛认可。但是EM菌发酵好的原液使用起来成本较高,而且经过厂家经销商长时间储存,菌的活力也会下降。近几年市场上比较受到养殖户欢迎的是EM菌菌种。养殖户购买回去后可以自己扩培。自己发酵的EM菌菌液使用起来成本低,而且现发酵的的菌液数量多活性好。那么在选择EM菌菌中的时候大家要关注菌种的好坏。一般而言,判断菌种好坏有一个最简单的指标pH值。因为EM菌种的乳酸菌含量最多,EM菌菌液的pH值较低说明乳酸菌含量丰富,也就意味着整体的EM菌活性较高。一般而言pH值在3.5以下就算是好菌种,如果可以达到3以下就算是质量特别好的EM菌种了。


5.急躁不安、狂游乱窜或跳跃症状鱼病的诊断。


这是鱼疯狂病、中华鱼鳋病(鲢中华鳋病和大中华鳋病)、鱼鲺病、锚头鳋病及复口吸虫病的共同表现。


其不同之处为:


①疯狂病都是侵害鲢、鳙鱼,病鱼极度消瘦,头大尾小。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鲢鱼疯狂病鱼脊柱向背部弯曲,脑颅发黄,整个尾部极度上翘而露出水面,在水中狂游打圈,呈波浪形旋转游,一会儿沉入水底,一会儿露出水面,多为鲢碘泡虫寄生。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鳙鱼疯狂病鱼脊柱不变,仅尾鳍上叶常露出水面,病鱼仅在水体表面打转或狂游。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中华鳋病、鳃丝上的白点示中华鳋虫)

②中华鳋病肉眼可见鳃丝末端挂着如白色蝇蛆样的小虫。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③大中华鳋病多寄生于草鱼、青鱼鳃部,病鱼与鲺病都有跳跃不安现象,但只要细观鳃丝,就可见大中华鱼蚤的病鱼鳃丝末端挂有许多白色的小蛆,鲢中华鳋病的病鱼一般不跳跃相区别。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④鱼鲺病,就是鱼身长有鲺子,病鱼体表,有形似臭虫状可见大的如小指甲、小的有米粒大的虫体在爬行。


⑤锚头鳋病和复口吸虫病,病鱼也都有急躁不安现象。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锚头鳋,肉眼可见呈“Y”型(寄生于鲤鱼)、“T”型(寄生于鲢、鳙鱼)或“H”型(寄生于草鱼)的象针状虫体挂于体表,虫体头部寄生在鱼肌肉或鳞片下,鳞片呈点状发炎红肿,寄生量大的如穿了蓑衣一样,所以人们又将该病称为“蓑衣病”或“针虫病”。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小心!这些症状相似的病致死率高!请收藏不同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复口吸虫病,病鱼眼球充血或突出,眼珠呈乳白色,后期眼球混浊,严重的眼球脱落,不仅表现为不安的挣扎,还有头朝下、尾朝上的显著症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