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控江路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228)——不留盲区、不留死角、落实地下空间疫情防控工作

控江路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228)——不留盲区、不留死角、落实地下空间疫情防控工作

根据《关于加强杨浦地下空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控江路街道迅速行动,对辖区内地下空间进行全覆盖检查,消除安全和卫生隐患,维护社区平安。

摸清底数,做到心中有数。街道管理办组成工作小组,进行实地排摸统计,核实并登记辖区所有地下空间数据。辖区地下空间主要由区民防工程管理所和各住宅小区物业进行管理,另外有20余处由产权或使用单位自行管理。各受检单位认真落实市、区及街道的工作要求,做好地下空间的安全自查、卫生整治及消毒工作。工作小组对由单位自行管理的24处地下空间进行逐一检查,其中闲置8处,均已上锁封闭;车库9处、仓储3处、食堂2处,均暂时关闭;设备房1处、娱乐场所1处,均暂停营业。对由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116处地下空间进行检查,重点检查闲置或废弃的地下空间。针对闲置的地下空间,物业进行上锁封闭、消除隐患,防止外来人员擅自撬锁开门、非法占有现象的发生;对使用的地下空间,加强日常消毒和巡查等防疫工作,如有人员集聚现象的,暂时关停。对由区民防工程管理所管理的地下空间,经协调沟通,区民防工程管理所已完成全部检查工作。针对检查中发现部分小区闲置地下空间未采取封闭措施的情况,管理办督促物业公司立即整改、上锁封闭,经后续现场复查,已完成整改。下一步,街道将继续对辖区地下空间进行巡查,消除各类安全和卫生隐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控江路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228)——不留盲区、不留死角、落实地下空间疫情防控工作
控江路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228)——不留盲区、不留死角、落实地下空间疫情防控工作控江路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228)——不留盲区、不留死角、落实地下空间疫情防控工作

控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疫战线上的“巾帼团”

连续多日坚守在防控一线,迅速响应、充分准备、精准出击。疫情面前,控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用扎实的业务功底、崇高的职业道德和炽热的爱民之心,为社区居民筑起一道防疫的铜墙铁壁。

老将!有勇有谋善运筹。春节前夕,中心接到上级疫情防控的通知,不少经历过非典的医务人员意识到此次疫情来势汹汹不简单,二话不说主动退机票、退酒店,取消了探亲行程和休假,加入到应急值班值守中。总务科、工会无缝衔接,连夜展开防控物资应急采购工作。负责公共卫生的防保科共有7人,清一色的“娘子军”。科长郁红是一名有着二十几年公共卫生工作经验的社区公卫人。从听闻疫情起就已经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冲在最前面,并不断给科室姐妹加油鼓劲: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争取早日拔除“新冠”病毒这个祸害。

无悔!舍弃小家顾大家。警报拉响前沈玉娣已经回江苏老家看望父母孩子,一年到头也就这么几天团圆。可听到集结号,她硬是凌晨4点赶回上海,风尘仆仆的她顾不得回家收拾直达岗位投入战斗。核对上级部门发来的名单,每天两次对居家隔离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二孩妈妈陆旭,春节几天时间走访排查了12户从湖北返沪的居民,就连孩子生病她也不能陪伴左右。邢洪敏和丈夫都是医务人员,无法分身的他们纵有不舍也只能把孩子托付给长辈照顾。张呈菊家里双方父母都在外地,紧急归队的她只能把两个孩子扔给奶爸一个人,看到丈夫手忙脚乱却依然让她安心返岗的样子时,张呈菊内心充满歉疚。

增援!同是无私公卫人。每天围着排查对象和数据转,“连轴转”了多日后,年纪轻轻的缪绘婷已经疲态尽显,身心都承受着巨大压力。连日的高强度工作让她忙得连生日都忘了,虽然有点心酸,但领导和同事们的鼓励和陪伴,让她很快“满血复活”,精神抖擞地重新做回那个“游刃有余”的公卫人。防保科的超负荷运转传到其他科室后,增援力量很快就来了。负责院感的医生赵琳节前刚刚参加了公益献血,一天也没有休息就投身到防控工作中,为防控用品的规范使用把关。计免门诊增援护士王佳倩为了协助做好数据报送工作,母亲突发胆囊炎也无暇照顾。康复科增援技师黄杰孩子刚满周岁,琐事缠身却“谎称”自己在家“闲着”,主动协助排摸信息、整理数据。望春花团队增援护士于林芳热情伸来援手,护理经验丰富的她承担起居家隔离观察人员的电话随访工作。

新兵!初生牛犊不怕虎。除了在办公室里的“文”,她们也担得起直面疫情的“武”。大年初一下午任务来了:完成控江辖区内第一批集中医学观察人员的转运。文静的90后姑娘周文静主动承担这次任务,她说:“我穿脱隔离衣是把好手,交给我吧。”晚上6点半,做好防护措施的她出现在居民楼下,工作人员告诉她,已经和转运对象进行前期沟通同意转运。根据操作规范周文静撇下了身着常服的随行人员只身上楼,刚开口说明来意转运对象突然变卦。始料未及的一幕让周文静有点无措,但她很快冷静下来站在门外耐心劝导解释,打消了对方的顾虑,安心跟她下楼接受进一步治疗。随行的街道干部和民警夸她,穿上防护服像《超能陆战队》里的机器人“大白”一样让人安心、暖心,可他们不知道寒冬腊月里隔离服下她早已是一身热汗。

坚守!愿做健康守护者。面对防控物资紧缺,医务人员主动地把家中的耳温枪、额温枪拿到单位。耐心、细心、真心,防保科全体医务人员从除夕开始就每天十几个小时坚守在岗位上,每天电话打到嗓子哑、耳朵烫,信息报表做到眼睛干、脖子疼。面对个别居民群众的不理解、不配合,她们在电话里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解释,直到把每个人的情况都摸得清清楚楚。一个个电话、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中心医务人员对社区居民健康的守护和承诺。

协力!“控社人”通通在线。看着同事们忙碌的身影,因疫情暂停开放的康复科、五官科以及各个家庭医生工作站的医务人员都坐不住了,纷纷主动请缨要求充实到一线去。经过防保科统一突击培训后,增援医务人员迅速投身到防控工作中,上门随访、电话随访、心理疏导、发热预检等业务很快上手,成功实现“转型”。他们说:“一家人”在一起战斗才更有感觉!

控江路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228)——不留盲区、不留死角、落实地下空间疫情防控工作
控江路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228)——不留盲区、不留死角、落实地下空间疫情防控工作控江路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228)——不留盲区、不留死角、落实地下空间疫情防控工作
控江路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228)——不留盲区、不留死角、落实地下空间疫情防控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