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傷寒論》中張仲景為什麼對病症的原因沒有過多的分析,而著重說了症和方?

傷寒之我見


我們為什麼不去想想我們現代人寫不出一部更好的中醫書呢?難道幾百年或千年前的人比現代人聰明?中醫需要現代發展,而不是死扣死記幾百年人寫的經驗之談……


Dg131064983


終於見到這個問題了,也終於有機會談一談中醫的理論問題了,作為一個純理工男,對於廣受詬病的中醫理論一直是抱著能接受,但難以理解的態度。為什麼?因為在本人的強項:物理中同樣有這個現象。

世間最優美最完美的物理方程一定是麥克斯韋方程組,這個方程組完美的解決了電磁和場問題。但是這個方程到底是什麼原理?麥克斯韋是如何發明這個方程組的?(請注意我用了發明而不是發現,後面會做解釋)當我們把該方程組當成真理,他完美。當我們想尋求這個方程組的原理時,對不起,沒有,這就是一個人天才的發明,用這個發明可以完美解釋當時的物理問題。

同樣,張仲景的貢獻也是一個天才的貢獻,他成功的用當時人最能夠理解的陰陽五行發明了一個公式。使用這個公式,輸入對應的病症,就能得出結論:藥方。關鍵是這個藥方還能對症治病,還能治好。這就是和麥克斯韋的電磁方程組有異曲同工之處。

解釋上面的說法,我能接受麥克斯韋方程和中醫理論,但我理解不了的是,什麼樣的天才才能發明這些?

所以,如果你不能解釋麥克斯韋方程組的原理,就別問我要中醫的原理,他們是相同的,這才是科學的本質。

學過《科技哲學史》的人應該知道,真理可能是唯一,但解釋真理的科學從來不是唯一,它只是手段而已,就像吃飯,用刀叉,用筷子,甚至用剛擦過屁股的手去吃都行,只要把營養送到體內。科學有無數的理論,很難說誰對誰錯,我們今天大多數人認可的理論,今天能被認可,往往不是因為它是正確的,更多的是支持其他理論的人死絕了而已。

現在中國氾濫的科學絕對論和唯一論,起源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歐洲歷史上長期的宗教排他性的慣性思維,二是對科學概念的認識的似是而非,準確的說,信奉科學絕對論和唯一論的人不是真正的科學人,而是科學教教徒。

結尾處,提一個問題,誰能說出E=mc2的原理?別跟我扯結論,結論我知道。我想知道原理,就像那個方艙醫院出來的中醫黑,想知道原理!!!


用戶102118691081


傷寒論是張仲景在《素問·熱論》六經分證的基礎上,結合傷寒病的病變特點,以六經為綱,將外感熱病的發病過程,劃分為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六類病證,來進行辯證論冶。六經可分為三陽病(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和三陰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兩大類都是前聖人紿病的準繩標準。

它的症狀原因也寫得很明確,如果深入其內容也有很深奧,傷寒門中篇舉例了很多病證、譯按。如太陽經病由腠理蔬松,風邪犯衛,營衛不和所致。衛陽與邪氣相爭,則發熱,風性開洩,使腠理蔬松,營陰不能內守則汗出,惡風。太陽經脈上額交巔,絡腦下項,挾脊抵腰。風邪入侵,經氣不舒,阻滯津液的運行,經脈失其濡養,則項背強急。脈浮緩主表虛。

又如太陰病證原因,脾虛失運,中陽不振,致寒溼內停,氣機鬱滯,故腹滿時痛,食慾不振;脾氣不升,寒溼下注則腹瀉;胃氣不降,濁氣上逆則嘔吐。有陽虛不能溫煦體表肢體,故四肢厥冷。心腎虛衰,陽氣不振氣血不足,致精神萎靡,睏倦欲寐。陰寒內盛,故口不渴。亦有因腎陽虛,不能化氣生津,或下利甚損傷津液而致口竭,但以喜熱飲,飲量不多為特點。小便清長。這些都是傷寒論其中一小點症的原因吧。


鄉村牛兄


中醫理論基礎是陰陽五行,黃帝內經裡也有大量的運氣學論述,有六經體系的痕跡。

陰陽五行、五運六氣,根子上都涉及到五行相生相剋。張仲景在傷寒論的序言裡寫道:

“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餘所集,思過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臟,經絡腑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自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農、黃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中世有長桑、扁鵲,漢有公乘陽慶及倉公,下此以往,未之聞也。”

而在《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里,還有這樣一段話,

“岐伯曰:審察病機,無失氣宜,此之謂也。

   帝曰:願聞病機何如?

    岐伯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諸寒收引,皆屬於腎。

    諸氣膹鬱,皆屬於肺。

    諸溼腫滿,皆屬於脾。

    諸熱瞀瘈,皆屬於火。

    諸痛癢瘡,皆屬於心。

    諸厥固洩,皆屬於下。

    諸痿喘嘔,皆屬於上。

    諸禁鼓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

    諸痙項強,皆屬於溼。

    諸逆衝上,皆屬於火。

    諸脹腹大,皆屬於熱。

    諸燥狂越,皆屬於火。

    諸暴強直,皆屬於風。

    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

    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

    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

    諸病水液,澄徹清冷,皆屬於寒。

    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

    故大要曰: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必先五勝,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此之謂也。”

也就是說,中醫看病,主要在掌握病機,實際上病機都是在陰陽五行裡。

這也就是張仲景的傷寒論,為什麼只談六經,然後就是症與方了。

病機不離六氣,外加疾病表現,已經可以下藥了!

實際上就是說,病機已經告訴了你發病的位置,病症表現進一步說明疾病的細節。對於大醫,這些信息已經足夠了。

張仲景是很好的掌握了中醫之根本的,所以他成為了中醫的醫聖。

現在只是,他明白的陰陽五行、中醫根基,後世很多人不明白,到了現代許多人甚至無法理解,才出現了中醫傳承上的問題。


踏雪無痕5141815


《傷寒論》裡的條文敘述的多是病症,然後是方藥,簡潔樸實,症藥相對。是古人對治病經驗的總結。沒有過多的“為什麼”的原因,這就是為什麼要背誦《傷寒論》裡條文的原因。正所謂“有是症,用是藥”。這是最簡單的學習《傷寒論》的方法。

之所以《傷寒論》裡的沒有對病症和方藥做詳細地解說,一是以治病為根本,二是那時古人書寫文字沒有像現在這麼方便,文字都是刻在竹簡上,“惜字如金”,三是張仲景只是把自己的治病經驗和前人的治病經驗收集起來“集大成”,加以編撰。

後人,多“引經據典”的“肆意”發揮,加以解釋,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於是就形成了許多“傷寒大家”。當然其中不乏有正確的見解。

有人會問,為什麼《傷寒論》裡的藥方用起來沒有效?那是因為方症辯證不對。只要方症相對應正確,無論是經方還是時方,都會效如桴鼓,一劑知,二劑已。😂😜

畢竟《傷寒論》年代已久,古文條文簡潔,沒有過多的解釋,理解起來容易產生異意。


為生命祈禱74818844


因為他沒有這個能力。相信國家打仗先佔卜、河澇把女孩子扔河裡“給河伯娶婦”的年代誕生的中醫技術水平能比肩現代醫學的人,是國賊。


霞灣號


中醫最大的失敗是拿著老祖宗的東西一直延用,把祖宗的東西奉為經典,而沒有那麼一個人站出來青出於藍勝於藍去發展中醫,去更好的完善中醫,時間長了很多東西就斷檔了,如果每個時期中醫都有新的發展,中醫肯定不像現在這樣仍不被世界認可。中醫是有用的,但是現在太多的人本事不咋地,可打著中醫的幌子牛逼吹的震天響,把中醫坑害了。


用戶52761539027


本人愚見:

本人在學習研究中醫的時候,經常聽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一方能治百病,卻不能治百人。什麼意思呢?就是每個人生病的病因是不同,即使是同一種病,但在不同人的身上表現出不同的症狀,也就是一人一因。所以中醫理論的核心是:辯證。中醫理論是一個完整的整體,五行相生相剋理論和八綱辯證無不是以個人為單位的,甚至同一種病就會出現“千人千方”的情況,然後,中醫理論又是統一的,藥方的配伍又把個人身體所有病症統一於一方治療,所以大病都是複方治療,很少出現單方。我想張仲景在行醫過程中,他沒時間沒精力這根本不可能去詳述記錄每個病人的病因成形,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去完善各個名方的基礎配方和適應的症狀。


佇顏空間


傷寒論不問病機病因。主要是看人體對疾病的反應。同樣是外感風寒,個體差異原因,有人會急性發熱,有人會脈細但欲寤。故而專注人體對疾病汗、吐、下、渴、頭胸腹項背疼痛、水腫、咳嗽、大小便、發熱與否、能食否等一系列具體證狀。這些證狀再組合分類,三陰三陽確定治法。所用藥物皆與人的體質高度相關,形成藥證,然後結合反應複雜證狀,組合成方證。達到方證人合一的目標。六經分類是在方證的基礎上抽象,亦有不完善之處。民國大醫陸淵雷分析,其實只有三陽一陰。厥陰與太陰可以歸入雜病。


swordandli


德不近聖者、智不近仙者不能為醫,古賢早有定論。中醫博大精深,對學醫之人要求嚴苛"一手好字,二會雙簧,三指按脈,四季衣裳",高度而準確地概括了一個有學養的中醫應該具備的四個條件。 一手好字:要求有一定的書法功底,書寫工整,也就是說要有紮實的文字和國學(四書五經)功底,並有書法功力。因為古代醫書沒有這些文化基礎是很難理解其高深的醫學理論的,即所謂“醫家出自儒家”。二會雙簧:醫學要背的東西多之又多,諸如湯頭歌決、藥性賦、脈決……等等,都要求倒背如流,象演雙簧一樣。三指按脈:脈診在四診中是比較抽象難懂的,初學者很難把握,“望聞問切”,脈診雖然排在最後,但是是診病最為直接的認知,對疾病的診斷至關重要,同時也由於其變化極其複雜多樣,且無以照搬,往往能反映出中醫的診斷經驗多少和水平高低。四季衣裳:是指診病和開方時要審時度勢,靈活運用,根據病人體質的強弱、性別、病發的階段、春夏秋冬不同時令的特點而綜合靈活處方用藥,並根據病情發展隨時調整用藥及配伍。

當今,學醫群體本身具備其基礎條件者可謂鳳毛麟角。二是中醫老師或醫師其醫學理論水平與實際能力堪為師者寥寥無幾。三是學風世風眾所周知的現狀。諸多因素無一合格,其水平如大家所見便自在情理之中了。

這樣說來,當今之中醫對張仲景《傷寒論》的理解,充其量也就是一知半解了。

基於上述,所提出的為什麼的問題本身就是問題,亦或本身根本就不是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