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丁元英在饭桌上做了一首诗,为何三个作陪的人马上就离开了?

老豆老公


本是后山人, 偶做前堂客。 醉舞经阁半卷书, 坐井说天阔。 大志戏功名, 海斗量福祸。 论到囊中羞涩时, 怒指乾坤错。

文章开头先把电视剧《天道》中,丁元英在近乎醉酒的状态下朗诵的一首诗送上。让我们先欣赏一下,然后再说说朗诵完《自嘲》以后作陪的人为什么离开:

首先,事情的起因要从酒局的发起人芮小丹和她的闺蜜欧阳说起。一位家境不错,长相清秀脱俗的美女芮小丹,因自幼父母离异,对婚姻爱情可以说排斥或者抵触。但自己却不知不觉被来到古城过着闲云野鹤生活的商界奇才丁元英所吸引。而第一步就是被元英的音响设备所深深吸引,而在被问价格时,元英本着低调的心理没有说出时价。小丹一个外行,以为这么个音响最多也就几万块呗,于是上班时间开着警车奔走与市内各大音响店都遇不到元英的设备一样品质的。最后得知元英音响要40几万,心理觉得真是莫大的羞辱,并且还因此被警局停职!恼羞成怒的小丹把想法对闺蜜欧阳讲了,可又不好直说,才有了找几个文化人,同时也是酒人来攒一个酒局来报复一下元英,让他出丑。而欧阳则是感觉小丹对元英动心了,想帮她把把关。

其次,再说说当时的酒局。其实元英早就预感到,并且带了足够付高档酒席的钱,同时也做好了被灌酒的准备。酒局开始时,整个酒桌上的人都心知肚明,东道主要灌多元英,并且羞辱一下这个商人!所以当几乎醉酒的状态下,让元英先来即兴作诗时,元英气定神闲的朗诵出了文章开篇的那首《自嘲》。作陪人拿来纸笔,记下全诗,都是文化人,一看便知!羞愧难当,才知道自己面前坐着的中年男子是深不可测的高人,自罚三杯酒,便纷纷离去。因为说是自嘲,可反过来想,这哪里是自嘲?这么个高人这么说自己,想想来参加酒局的目的,跟元英一比,真不知道差出多少个档次!这才华,这胸怀,说是海纳百川也不为过!还怎么好意思坐在这,再不走,诵不出有格调的诗来,就更加丢脸了,所以离开的目的一方面是歉意,更重要的是给自己保全的面子,否则出丑的就是这三人了!

最后,再说说这次酒局的最终的作用。原本想着灌醉元英出气的小丹,帮着小丹用炫耀文采羞辱元英的陪酒的三个人,还有本着帮小丹把把关的欧阳,虽然事情的发展没有按照各自预想的方向进行,可以说全桌的人都达到了目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先说小丹,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断,这个男人不一般,也得到了可以更深刻了解元英的机会,得到了韩楚风的联系方式;而来陪酒的三人目的就是帮小丹,至于是帮她整人也好,试人也罢,总之是帮到了;欧阳就是要帮小丹把关,显然她做到了;而来打酱油的冯世杰就收货更大了,找到了解王庙村贫困现状的真神!

所以,一个酒局让大家做到一起,让各位完成各自的使命,各取所需,而元英的一首《自嘲》让自己真神现身,收获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也为在古城开启一段商业神话埋下伏笔——杀富济贫!然而这一切不为谋利,只为送自己女人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特殊礼物!这是本部电视剧,乃至原著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想了解更多,还是需要看看原著。)

本文纯属个人见解,不喜勿喷。欢迎大家评论,转载!谢谢






超玉诩


这本书,我每年都会看一遍,遇见这个问题,忍不住要回答一下。

韦天逸三人走到门口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小丹,我要是有这样的朋友,绝对不会这样对他”因此可以断定,韦天逸走,唯一的解释就是对丁元英的尊重,而另两个便跟着走了。

这种尊重从何而来,主要有四:

第一:丁元英喝酒的态度

作为喝酒之人,最为讨厌的是喝酒拖拖拉拉之人。

而他们是第一次喝酒,菜未下肚,由苪小丹开始给丁元英敬酒,而丁元英没有半点推迟,一一微笑应下,连喝六杯,喝酒的人就知道,这种猛烈的喝法最容易醉。

第二:丁元英的事迹

丁元英冒着生命危险幼儿园救人,而对于报道却推之,说明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做自己该做的事,而不求名声。

这正不是同为文人的追求吗?

第三:丁元英不伤人之尊重。

这几个人本与丁元英无深交,在韦天逸提出作诗的时候,丁元英本可以应战,结局可想而知。

但是丁元英没有这样,而是选择自己喝六杯 喝完之后回家,只是在饭店老板的压迫之下,才不得已做出这首《自嘲》。

可见丁元英不想伤人,只愿平静处之。

第四:韦天逸的同受之感。

以上三点,已让韦天逸内心对丁元英已是尊重,真正促使他离开酒席的便是此诗的前两句:本是后山人,偶座前堂客。

这是一句知音之诗,今天韦天逸从坐位来看应该是前堂客,而在某些场所韦天逸便是后山人。

此句一出,韦天逸立马叫服务员拿纸笔,把这首诗记录下来,因为这也是他心中所想。

记完诗以后,韦天逸把身边两位的酒倒入自己杯中,敬了丁元英,加酒敬人,这已经不是识趣这么简单,而是彻底尊重一个人的表现。

当然韦天逸一走,另外两位便已无理由留下。

最后是我的猜测,把《天道》作为这部电视剧的名字,说明导演对丁元英理解之深,丁元英之道,可以用《道德经》里一句话来概括:

天之道,利而不害!


小竹子数学


丁元英作词后,三个作陪的人马上走了,是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个他们起头的游戏,他们已经输了,也丝毫没有赢的可能,这个游戏再也玩不下去了。


芮小丹在听到丁元英的音响后,就情不自禁的迷上了这个音响,为了买到这个音响,开着警车满城的转悠,结果在警察局里面受了处分,扣了奖金,还停了职。这是因为他相信了丁元英的话,以为这个音响只要几万块钱就可以了。结果呢,等到玩音响的叶晓明出现后告诉她,这个音响要四十几万,她的内心有一种被人耍的感觉。如果早一点知道这个音响这么贵的话,芮小丹是不会花费这么多功夫的。虽然她最后买了一个四万块的音响,但是还是有心里的误差的,她觉得丁元英把四十万的音响说成几万就是看不起她们这些没钱的人,这种感觉对于芮小丹来说是不爽的,等到欧阳雪听到这个事情她也是不爽的。后来,芮小丹又听到和看到丁元英困顿到要典当自己收藏的CD要靠吃方便面过日子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惊讶和不理解的,可能还有一点佩服,但是,她又有一点感到对不住她的朋友欧雅文,因为没有照顾到她的朋友的朋友。所以芮小丹和欧阳雪才想要请丁原因吃一顿饭,请几个文化人作陪,把所有的一切事情和心里的委屈都“一锅烩了”,请吃饭是给丁元英和肖雅文的面子,请几个文化人作陪是找回自己的面子,只是他们都没有想到丁元英不只是一个满身铜臭的商人,还是一个博学的人才。


丁元英洞察先机,早已知道了他们的内心,所以自动自主的先喝了六杯酒算是为之前的事情赔礼道歉,并期望离开。这个时候,芮小丹已经原谅他了,并开始发觉了自己对于这个人的好感。丁元英已然赢了这个局的上部分。可是欧阳雪不同意就这么放过丁元英,甚至于有点恼怒芮小丹的临时变卦和表现出来的爱意。于是韦天逸他们想出了这么一个他们自以为得意的歪招。丁元英看到这里也就顾不得这么多了,于是自己吟了这首自嘲。这下他们他们知道自己的水平差距了,套句《亮剑》的话就是“还没出剑”就已经输了。于是他们自己的羞愧的离开了。没有完成芮小丹和欧阳雪交代的任务,还丢了脸,又不能怪罪于丁元英,所以只好埋怨芮小丹了,韦天逸说“不该这么对待这样的朋友”,那个派出所的文化干事说“不该把自己叫来做陪衬”,第三个则无话可说。


到了这里,芮小丹和欧阳雪的算盘是落空了,没有找回自己的面子,反倒是让三个朋友丢了面子,以后还少不得又要弥补一番。于是欧阳雪出马了。欧阳雪是这部剧中的女性代表之一,是一个市井的小女人,和芮小丹比起来没有很高的文化,和欧雅文比起来没有很高的见识,和其他女人比起来没有很有钱,但是她充满了市井的自强不息的气息,是小女人的典型代表。 欧阳雪很机智的想到丁元英是被请来吃饭的,不会带很多钱,所以她一次次的讹丁元英的饭钱,还用言语把丁元英逼到一个午饭还嘴的地步。纵观整部剧中,有这样的能力的,魄力的,和敢这么做,又做的出来的唯有欧阳雪。我以为这也是全局的一个小高潮了,我是非常喜欢这段的。我也特别的喜欢欧阳雪这个人物。这是一个自强不息,脚踏实地的人物,充满生活的气息的人物,也是我认为最最真实的人物。


星罗棋布


《自嘲》原文:

本是后山人,

偶做前堂客。

醉舞经阁半卷书,

坐井说天阔。

大志戏功名,

海斗量福祸。

待到囊中羞涩时,

怒指乾坤错。

后山人,这里的后,猜测是为了押韵而填词。

山人:古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一说,阳春白雪是指高雅。而下里巴人则是指低俗。

这里的山人,意思和下里巴人差不多,指的是没怎么见过世面,与后面的坐井说天阔存在对应关系。

欧阳以为丁元英只是一个一般的文化人,所以找来了自以为文化程度高的的文化局科员以及作家等作陪,目的为了衬托出丁元英的低俗,或者说是境界低。让丁元英自惭形秽,也出一次丑,替芮小丹出一口气。

但是《自嘲》这首词一出,那些文化人纷纷离座而去。

这些文化人离座,并不是因为他们写不出这样的词,也不是因为这首词多么的好,真正饱读诗书的人,填一两首词,应该不难,他们离座,是因为丁元英这首词的内容。

丁元英这首词的内容如题,是为了自嘲,潜意是我读了很多书,也见过一些小世面,但是程度都不高,还请在座的文化人给我留一点儿脸面。

这和丁元英喝酒的时候说的话一样,给他留一块儿遮羞布。

文化人们听词以后,明白了丁元英的意思,所以离座而去,给丁元英留了脸面。

其实他们也明白了为了替芮小丹出气,用酒来让丁元英出丑是不应该的。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这些文化人的离座,一是站队,他们本是欧阳叫来的,但是现在离座,则是将丁元英看成了自己人,也就是知识份子。

二是文人惜文人,彼此都留了脸面。

但是这次还是丁元英输了,因为他失信了,他曾许诺五年之内不踏足股市,但是因为欧阳,他食言了。




半五近三


卜算子·自嘲

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

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

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

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

这首词的词牌名是卜算子,词牌名比较古老,但本词的词韵并非《词林正韵》而是《中华新韵》。句中用词并不晦涩,意译是说,本是没见过世面的山野村夫,偶尔走上厅堂被尊为贵客。仗着在经堂读过半卷典籍,就坐井观天说古论今。志向远大视功名如儿戏,胸怀宽广如大海般容纳福祸,可说到自己囊中羞涩时,便破口大骂都是天地愧对于我!

本词虽然原名是自嘲,但实际上刻画的是世上那些死读书、读死书的腐儒,他们坐而论道时慷慨激昂指点江山,而处理实际问题时顾此失彼狼狈不堪,但往往这些人从不审视自身的不足,永远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外部因素,是典型的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真正的读书人,应该有由君而圣的志向和胸襟,不但明白“理”,同时也要懂得“事”,所以才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理论联系实践,把二者有机统一,才能实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圣人之道。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读书人,只有在青少年经过不断学习才能到三十岁建立起自己的认知和判断体系,然后经过十年的历练,到四十岁才能不惑,再经过十年的锤炼,才能到五十岁而知天命。这样的道理在现代社会同样适用,任何人任何时代的成功,都是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修正、不断前进的结果,概不例外。

在《遥远的救世主》中描写本词出现的场景中,韦天逸说道:咱们也饮酒作诗附庸风雅一回,歪诗、打油诗、顺口溜都行。而当丁元英在他们的裹挟之下随口吟出自己原创而格律工整的《卜算子·自嘲》时,作为职业文化人的报社编辑还能有颜面来段歪诗、打油诗、顺口溜吗?丁元英作诗是用事实说明一个道理,既然是码字玩诗,那就踏踏实实按照诗词格律自己创作,投机取巧的打油诗顺口溜是永远上不了桌面的文化垃圾。如果说高级音响玩出了财力和气度,那这首《卜算子》确实写出了丁哥敢于直面人性弱点的气魄和对人性劣根性的洞察。韦天逸对照《卜算子·自嘲》所描绘的酸秀才可笑面目,落荒而逃是唯一的选择。

以铜为镜正衣冠,以史为镜知兴衰。读一部好书,一样是打开了一扇窗,知耻而后勇,能让我们读完后实事求是对人对己对事对物如实观照,就是今天的收获。

步一首原韵,致敬经典:

卜算子·自题

自比是高人,指点座中客。

偶读经阁万卷书,坐井惊天阔。

坦荡履功名,低眉随福祸。

又见春风拂柳时,明月云间过。


青峰晓月


再次解读《天道》第三回

芮小丹请丁元英吃饭的起因

芮小丹在丁元英家,从丁家音响中听到了天籁之音的“天国的女儿”。


这让芮小丹震惊了,她第一次知道人还可以这样活着,丁元英为她打开了一扇通往天国的门。

于是魔障了的她,决定要买一套丁元英的音响。

丁元英因为谦逊,不好意思说出音响的真实价格,就随口对芮小丹说这套音响几万块。

芮小丹逛遍了古城音响店,都没有买到这样的音响,于是她请叶晓明到丁元英家看看那套音响。

结果,那套音响直接把叶晓明震撼了,出来之后,他告诉芮小丹那套音响至少要40多万。

芮小丹想通过一顿饭解决与丁元英的纠结

芮小丹一听,又是震惊,又是窝火,因为她只准备了4万,她现在根本买不起那套音响。

当她又了解到丁元英现在竟落魄到靠卖碟片生活的时候,她再一次震惊了。

她为了买到与丁元英那套相似音质的音响,整天开着警车满大街的音响店里转悠,工作也不认真,还被单位下达了停职反省的处分。

这一切都让芮小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委屈。

于是她决定请丁元英吃一顿饭,再找几个能喝酒的文化人作陪。

这样也不委屈丁元英,对他的歉疚和生气也就一次解决了。

丁元英酒过一巡就喝了三两多白酒

芮小丹请来的是古城公安局的宣传干事刘江,还有《古城晚报》的编辑韦天逸先生,以及古城电视台的记者杜小辉先生。

众人落座之后,芮小丹率先站起来以水代酒,敬丁元英,并说道:丁先生,喝了这杯酒,有什么不愉快的就过去了。

芮小丹开的这个头,其实就已经点明了这场酒局的目的。

丁元英心里有数,也就二话不说,一饮而尽。

跟着,欧阳雪也敬了丁元英一杯,然后刘江等三人再加上冯世杰,又各敬了丁元英一杯。

这样一圈下来,丁元英已经有3两多酒进了肚子。

芮小丹的酒局目的,丁元英心中有数

一巡过后,大家就开始天南地北地聊天,推杯换盏间,丁元英又喝了几杯,算下来丁元英没怎么吃菜就已经六两酒下肚了。

芮小丹看着丁元英,知道他醉了,趴下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韦天逸等人事先就知道请他们来的目的,于是就提出大家附庸风雅一回,饮酒作诗,图个热闹。

大家都请丁元英先来。

韦天逸就是想让丁元英在醉酒后出丑,他想丁元英一个商人,哪会做什么诗呀。

丁元英当然也明白这分明是要自己出丑,于是他想一次性解决了,好逃离这个局。

丁元英吟诵《自嘲》

随即丁元英请服务员拿来了5个杯子,再加上他的,一共6个,全部倒满。

他说:今天承蒙看得起,我再回敬大家一杯以示感谢。只是喝完这6杯我就走,别让我在这里倒下,也好歹给我留块遮羞布。

芮小丹听丁元英这样一说,顿时有一种被人看穿了心思的感觉。

欧阳雪出来打圆场,还是请丁元英不要扫了大家的兴。

丁元英琢磨了一下,还是决定接招,于是就说出了自己以前作的一首《自嘲》。

这首诗是由词牌《卜算子》填写的:

本是后山人,

偶做前堂客,

醉舞金格半卷书,

坐进说天阔。

大志戏功名,

海斗量福祸,

轮到囊中羞涩时,

怒指乾坤错。

韦天逸等三人听了后抱歉离开

三个文人听得清楚,韦天逸更是拿笔记了下来。

丁元英的这首词很好理解,但是却活生生地刻画出了自己一副穷酸书生的心态图。

讽刺了自己,又解剖了自己,意境很高。

这首《自嘲》,不仅是丁元英的自嘲,也是芮小丹的自嘲,更是在场所有人的自嘲。

韦天逸等文人,同芮小丹一样顿时感到自己有一种无地自容的感觉。

所以,韦天逸才会自罚三杯,然后抱歉离开。

芮小丹送出门后,韦天逸等人对丁元英很是佩服,这让芮小丹更是恼火不已。

《自嘲》的威力为何如此之大?

丁元英的《自嘲》并不是简单的自我嘲讽,而是对于文人来说,基本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嘲讽。

特别是“坐井说天阔”和“怒指乾坤错”,更是把韦天逸等人羞辱到了骨子里。

丁元英能够写出《自嘲》,就证明了他已经跨过了这个境界。

而韦天逸等人,先前天南地北地谈论,正好是《自嘲》所嘲讽的对象。

稍微有些廉耻之人,都会脸红,羞愧,吃不下去了。

早晨从下午开始,带你一起看《天道》第三回。


宇哥带你读原著


直接分析内容————“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我是一个不爱酒局的人,被芮小丹硬拉来的。“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喝多了想做诗装文雅指点江山,不过是青蛙坐井观天!“半卷书”——指半部论语治天下(”坐井说天阔“佐证了半卷指《论语》),指点江山哪是我这样的后山人能做到了?所以应了主题《自嘲》。仅仅22个字就把酒局的起因及现状描述出来。并酒座上所有人都连带骂了————别以为我看不出来,你们敬酒作诗就是想让我出丑,但你们也都是坐井观天,有指点江山的能力吗?

到这里已经用了最精炼的文字契合了情景。听懂的人哪里还有脸再喝酒啊?于是都走了。

后面的” 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进一步描述喝醉后以为自己能改天换地的境界。

“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强烈的转折与对比——我没钱是这世界辜负了我。————这话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意思。放在酒局里就是暗示————到这里为止吧!我已经说的够直接了!但我还是用《自嘲》来指自己给你们离开的台阶了。

这里已经是拔刀出鞘了。可见丁元英的杀气已出!符合人物性格。 但这样的杀伐决断却立即征服了芮小丹————这才是真正的雄性啊!这里可以看出来芮小丹不是凡品,她看出来丁元英的与众不同。就一秒就爱上他了!

欧阳雪不懂诗,但看到了芮小丹被征服的眼神。所以,她刁难丁元英是一个试探和确认。

据说作者可能是天下第一操盘大师,中国第一个百元股缔造者,用数学理论构建出股市绝对理论的——缠中说禅李彪。有可能真是他写的。他在博客里的日志有呼应,扯远了!

就这样吧!


十渡流沙


1.先看这几个人的身份,一个报社编辑,一个警察局的文笔主事,一个习惯诗词的文化人,一个饭店老板,一个汽修店老板,再就是男女主角…

2.再说生活圈子,男主角是留德硕士,操控几亿大盘的人精,对事物,人物本质都深刻了解,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桌面上的几个人就仅仅生活在古城的小圈子里,对一个警察都佩服的不行,这完全就是两个层面上的人…

3.再说追求,男主是看山还是山的层面,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提升,而桌面上的文化人仅仅还在追求温饱和八卦,这又是一层差距…

4.最后说说这首词,不管是有心无心,这首词就反应的是书生,是秀才的落魄心酸和无奈…但是男主是这样的么?其他人是不是这样呢?还有就是词的主题叫什么?“自嘲”嘲笑谁呢…傻子都看的出来…

猫捉老鼠,自身得有实力才行…而实力二字岂是你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的…

所以,有点自知之明的人,很明显就明白,这酒桌上的酒不是那么好咽的,与其自讨没趣,还不如早早抽身,给自己留块遮羞布…


海山369592639


先回答为什么离开,因为三人通过丁的一首自嘲生出惭愧,打脸,段位差距大的感觉,所以识相的离开。

扩展细节,芮小丹想买套和丁那套一样的音响,却被丁敷衍式的“得几万吧”的价格给忽悠到开着警车失了魂似的跑遍古城,最终得知要四十多万后感觉被耍,这是生气的一方面。与此同时通过逛音响店得知,丁穷的靠卖收藏唱片度日,但是没找过她帮忙,这又让她感觉不好在亚文那交待,这是愧疚的一方面。两种情绪促使她想出了请丁元英吃饭的主意。我个人感觉还有一个原因,是之前亚文特意飞到巴黎找芮小丹帮忙给丁元英租房的事情以及亚文给芮小丹描述丁元英的为人使芮小丹对丁有了好奇心。

按丁元英的处世原则,这顿饭其实不会去的,但是当芮小丹拿出局里的处理结果时,丁意识到事情不是单纯吃饭那么简单了。

到了饭桌简单介绍各自落座,几个陪桌的先是来个车轮战,丁元英照单全收,后来提到做诗时,丁又主动回敬六杯,只想赶快离开。但在欧阳雪和芮小丹的逼迫下知道走不了,所以就有了那段“自嘲”,几个“文化人”最后真是自嘲的退席了,这是过程。

电视开篇已经介绍了丁元英是何许人也,通过旁白,亚文的描述,和与各阶层人接触的方式都能让人鲜明的理解他。

在有财力的基础上对世俗有着居高临下的包容。所以在饭桌上轮翻的敬酒照单全喝,最后又自罚六杯,只求回家。若不是他们步步进逼又怎么会有那首“自嘲”,丁是不屑的。这种包容和不屑在剧中体现多次,如卖给刘冰唱片时,刘冰开价太黑。还有下楼吃馄饨被重复收费。

几位“文化人”通过敬酒和回敬已经能感觉的到丁元英根本没兴趣和他们打酒官司,其后又大拍芮小丹马屁,想抬高身段让丁元英见识见识。看效果不大又想出做诗的损招,他们以为一个商人又喝醉了能做什么诗,还不是要罚酒,然而丁元英念完诗让他们彻底觉得不在一个段位,输的心服口服。“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说的几位文化人老脸通红。是个人都坐不住。活生生变成陪衬。而芮小丹本来想借吃饭搬回一局,没想到却又落了下成,也就有了后边欧阳雪一怒出头逼结账,股票打赌借担保的事了。


沙鲁克汉


起因:女主听到丁的音响后想配一套差不多的,丁出于低调点省麻烦的心态告诉女主只要几万元,而女主逛遍古城无功而返还背了处分。

终于弄清真实价格后,女主生气且女主闺蜜帮着女主邀约一群社会地位还算不错的人作陪。重点:女主为何生气?为何邀约他们作陪呢?

1:女主生气是因为感觉自己被耍了,感觉自己受到了鄙视。不是丁有意隐瞒价格,只是丁习以为常的认为女主平凡人也,没料到女主能听出来好坏音响之分别,就算能听出来,也未料到女主如此执着的去寻找音响。

其中有意思的是作为“天道”的丁是俯视一切的上帝视角。而女主是有灵性的人,但再有灵性也是处于弱者地位。弱者与强者打交道就会莫名其妙的被碾压。弱者之所以是弱者,就是因为哪怕能看穿他人的动机也不能使自己坦然接受,所以生气,所以自觉被鄙视。话说回来,丁鄙视了女主吗?与其说是鄙视,不如说是俯视,丁俯视女主又有什么不对吗?“天道”俯视众生,理所当然。生气不过是弱者的本能反应。

2:为何邀约那群人作陪?这个就更有意思了。从弱者逻辑出发,你丁耍我,那我就要把场子找回来,你音响几十万我比不过你,那我就从知识文化的维度来打击你,因为跟你不熟,摸不清你的底细,所以还要加个保险,把你灌醉先,灌醉之后还要人作诗一首,典型的弱者嘴脸,为了出气,什么下三滥手段都用得出来。表面上是为了表示尊敬你所以请了几个社会地位不错的文化人来,实则安的是让你出丑的心。表面上是尊敬你,轮着给你敬酒,实则是想先灌醉你再让你出大丑。结果呢?在文化维度上还是被丁碾压。换维度,没用。人多,没用。灌酒,还是没用。如果丁直接躺了,或者作的诗不行,那么等着丁的就是委婉或者直接的讥讽,这是弱者挥刀向更弱者的行为方式。结果反被丁碾压,遇到强者怎么办?跑路走人。说的好听叫“如果我有这么个朋友,我不会这么对待他。”真实逻辑是什么呢?弱者遇到强者,发现自己的渺小,走人。弱者遇到强者,发现自己的渺小,巴结,已经得罪了,不能巴结了,走人。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了了弱者终究是弱者,无法改变。

弱者的文化属性是什么?挥刀向更弱者。

通篇看来,讲的就这么一件事。丁元英:以发烧友的身份带着一群农民把音响巨头斩于马下,强者挥刀向更强者。女主:一敌三,抓捕三名通缉犯,虽然自己也死了,但已经是强者思维了,强者挥刀向更强者,所以丁才能看得上女主。

其他人:统统是弱者挥刀向更弱者,就不一一枚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