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触景生情是无意回忆,还是直接回忆?心理学中怎么区分无意回忆和直接回忆呢?

爱分享的小书虫


亦称“潜意识记忆”、“无意识记忆”。与外显记忆相对,指人脑内部潜在的不需意识参与的一种无觉察的记忆,亦即不依赖于对先前经验的有意识恢复的一种自然的记忆。20世纪50年代以来,关于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积累了不少资料。

主要来自五个不同但又相互交叉的研究领域: (1)再学时的节省,斯莱梅卡(Slamecka et al.,1985)等人认为,可以把再学时的节省当做内隐记忆的指标。(2)阈下编码刺激的作用,即不为被试知觉到的刺激,能被知觉系统做出高水平的加工。(3)无意识学习,雷伯等人(Reberet al.,1976)证明人能够进行内隐学习,在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下能学会确定符合语法的字母串,在语法规则较为复杂时记忆性的内隐学习比规则发现性的外显学习更有效。(4)启动效应,即由于近期与某一刺激的接触而使对这一刺激的加工得到易化,故学习时的启动物和测验阶段的目标词可导致反应时正确率的提高。(5)健忘症病人的内隐记忆,他们虽不能外显地记得曾完成的任务,但却能获得诸如追赶旋转体和镜形跟踪等运动技能。他们还能表现出对所获得的信息的启动效应和虚构一些人们的信息。

目前西方对内隐记忆的几种理解: (1)它对信息的提取是无意识的。(2)它是启动效应的种类之一,即重复启动效应。(3)它是不要求被试有意识地去回忆所学习的内容而只要求完成某项操作的任务。(4)它提出一个多种记忆说的理论假设,人可能存在由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两个相对独立的记忆机能系统。[1]

特征

①、无意记忆的四个特征:

一是没有任何记忆的目的、要求;

二是没有做出任何记忆的意志努力;

三是没有采取任何的记忆方法;

四是记忆的自发性,并带有片面性。

②、有意记忆的相对于无意记忆,也具有四个特征:

一是有预定的记忆目的和要求;

二是需要作出记忆的意志努力;

三是需要作出运用一定的记忆方法;

四是具有自控性和创造性。


潘多拉效应


这个问题推测应该是问的:

触景生情是有意回忆还是无意回忆。怎么区分?

很高兴回答这么专业的基础心理学提问。我想回答得稍微有趣一点。

一、记忆是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

过去发生的事,我们永远也回不去了,过去相遇时光里的人,今日也不再是当年的模样。所以有了“物是人非”的感叹。

回忆里也许酸甜苦辣,如同喝一杯老酒,品一壶老茶。各有各的味道。

记忆同样推动个人经验学识的积累,人类文明的发展。

二、有意回忆和无意回忆

两者重点区分在有意还是无意。

有意回忆:有明确目的的,自觉地去回忆过去经验。比如:考试的时候,需要提取储存在大脑里的学习知识。忘记钥匙了,极力地去回忆过去行为细节。遇到一个打招呼的人,却没有印象了,就去主动在大脑里搜索可能是谁?迷路时,回忆怎么走过来的等等 这都是主动的,有目的的去回忆。

无意回忆:没有预设目的,自然而然地想起某些经验。比如:听到一首音乐,情不自禁脑海里浮现疯狂K歌的场景。吃到熟悉的味道,想到妈妈。

这种回忆,是被动当下外界的因素刺激下,记忆自然浮现出来。

三、触景生情很明显属于无意回忆。

触景生情:意思是受到眼前景物地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比如回到母校,触景生情情不自禁的回忆“那些年”。

它没有明确任务,自然而然的想起过去某些经历。

从情感角度,回忆是一座桥,却是通向寂寞的牢。

我是#心理成长战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丰遥,擅长绘画笔迹心理分析和咨询,欢迎关注来信!🌹


丰心理


触景生情是无意回忆,是被一些事物,比如风景、音乐、人、物品勾起的回忆,被动的。而直接回忆,是指回忆类型的一种。不需借助中介联想而通过回忆任务或当前情景进行的回忆。一般是针对熟悉的事物.好像大脑中存在一条直接通往存贮有关信息的通路,记忆痕迹极易被激活。


塑心


触景生情?无意回忆?直接回忆?

先说触景生情~

两种,

在一个地方呆的时间比较长,多少有感情了,

在一个地方做了很难忘的一件事了,

无意回忆~

顾名思意就是无意识的回忆,某件事就储存在脑海里,抹不去,时不时的就闪现出来,

直接回忆~

也许某件事在脑海中印度太深了,留下的烙印无论好与坏,总是在脑海中缠绕,

好,无论分析的对与不对,它们之间有同工异曲之妙,说实话,有时很难区分,

这也都是生活中的人之常情。


猛禽950



秋儿138756101


触景回忆和自己回忆能一样吗?

一个是被动触发,一个是自主意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