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据说元朝宰相伯颜曾建议杀掉汉人五大姓氏全部人口,你信吗?为什么?

于无声处34


元代叫伯颜的其实有三人,分别是伯颜 (八邻部)、伯颜 (蔑儿乞部)、伯颜 (蔑儿乞部),你说的建议杀汉人五大姓氏的是伯颜 (蔑儿乞部),伯颜的祖父曾经跟随元宪宗蒙哥伐南宋,其父亲是元朝隆福太后宫中宿卫的统领。史籍上并没有伯颜的详细记载,元成宗时,伯颜被派为元武宗的侍从,并参与了对海都汗的讨伐,因功元武宗赐与伯颜“拔都儿”的称号。元武宗即位后,任吏部尚书等高官。泰定帝去世,权臣燕铁木儿欲从江陵迎立武宗之子怀王(即元文宗);伯颜时任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全力支持并护送怀王北行。文宗即位后伯颜升官至中书右丞相。《元史》卷一百二十七列传第十四巴延传记载的就是伯颜。

元惠宗(元顺帝)时,伯颜独揽军政大权,大量的用自己亲信为高官,包括伯颜的侄子脱脱,甚至派脱脱监视元惠宗。而元顺帝则对伯颜的作法日久生怨,便联合实际上亦对伯颜有所不满的脱脱,于1340年发动行动,将伯颜治罪降官至河南,同年再降至广东,后死于途中。

元朝宰相伯颜曾建议杀掉汉人五大姓氏全部人口

元朝宰相伯颜曾建议杀掉汉人五大姓氏全部人口史书上有确切的记载,为真实的历史事件,只不过最终元顺帝没有同意。

伯颜掌权期间,非常的排斥汉人和汉化,他曾提出杀光张、王、刘、李、赵五姓汉族民众的想法。为什么是这五姓呢?因为刘汉、李唐、赵宋这三个朝代是汉文化的巅峰,再加上元朝末期被西夏李氏、王保保势力、张良庇势力的侵蚀,虽然此时伯颜早就已经去世,但是是否伯颜在世当时就有这几个起义势力在萌芽,史籍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是可以看出伯颜掌权期间这种专权的作为甚至不亚于秦末的赵高。


历史风物志


伯颜一直瞧不起汉人和南人,专权期间,他制造民族矛盾,大量启用蒙古人、色目人,千方百计打压汉人、南人。为防止汉人、南人造反,伯颜禁止江南农家用铁钗,对汉人、南人祈神赛社、习学枪棒武术以至演唱戏剧等都横加禁止,以防他们聚众闹事。考虑到汉人中以张、王、刘、李、赵五个姓氏人员最多,伯颜甚至想杀光张、王、刘、李、赵五个大姓的汉族人民,结果遭到一贯顺从的元顺帝的强烈反对。《元史·顺帝纪》载:“伯颜请杀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帝不从”。

  伯颜本来就身兼数职,后来职务越兼越多,让人眼花缭乱:“元德上辅广忠宣义正节振式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秦王、答剌罕、中书右丞相、上柱国录军国军事、监修国史、兼徽政院侍正、昭功万户府都总使、虎符威武阿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达鲁花赤、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奎章阁大学士、领学士院知经筵事、太史院、宣政院事、也可千户哈必陈千户达鲁花赤、宣忠斡罗思扈卫亲军都指挥使司达鲁花赤、提调回回汉人司天监、群牧监、广惠司、内史府、左都威卫使司事、钦察亲军都指挥使司事、宫相都总管府、领太禧宗礼院、兼都典制、神御殿事、中政院事、宣镇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达鲁花赤、提调宗人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事、提调哈剌赤也不斡察儿、领隆祥使司事”。如果把这些职务合起来,所署官衔“计二百四十六字”,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风嫱遥度天际


吹牛逼吧,封建王朝更替很大一部分原因只是贵族,野心家之间的斗争,跟平民百姓的距离还是很远的当然剩下一小部分是避免不了被波及的老百姓,当时的生产资料,生产力的低下,根本不可能做到杀光某一个姓氏,顶多县城或者几个大乡,再下村估计连县政府都找不到村在哪,别说杀光五大姓,你动一动老百姓的土地试一试?别说还是个外族,就是华夏户口得了社稷也不敢发动对某一姓的诛杀,诛九族必定参与或者违反政治规则了,无缘无故诛一姓,牛栏山给的胆子?


高桥良介


我的天,元朝竟然有这样的事,要杀光张王刘李趙五大姓,这全国该杀多少人?会血流成河的。幸规沒有执行,否则今天就沒有我了。


终南钓叟


这个我没听说过,在书本上也没见到过,信不信不敢说。不过当时的元朝确实有过残忍举动或暴政举措确实有过,甚至就连出家的和尚也有参与,比如前任宰相被暗杀,继任宰相也难逃暗算,有的是反对派篡位的,有的是为黑社会利益的,等等,不一而论。


相约夕阳红li8597


是真的。这个伯彦在元顺帝是大权独览,仇视汉人,还停掉了元朝的科举。顺帝联合脱脱罢免了他。脱脱本是伯彦的侄子,但脱脱喜欢汉文化,不仇视汉人。伯彦被罢免后,很快就死了,脱脱当了丞相。


人之无良


首先汉人的五大姓氏与现在的王李张刘陈一致吗?其次这是不可能的,这样能激起汉人反抗的决心,五大姓氏能站全国三分之一人口,人力财力地域面积不是那么好征服的,闹不好江山丢了


欲上天宫揽月


元朝的历史本身就是华夏的殖民史,只是这个事实我们自己不承认罢了!做为异族统治者,人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屠杀是最为筒单有效的办法。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两耳不闻世间事


完全可信,真的杀尽这五大姓人口,没有后患,元朝就可以永远统治中国了。可谓恶毒至极。古人说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是有道理的,不完全是种族主义。民族与民族之间,人文差异,习俗差异,很难消除。这是民族宿命。


手机用户52103914249


现在大部分人还大言不惭的认为元清是自己的,那是两次亡国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天天扯这个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