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三国演义》第一个登场的为什么不是张角,也不是刘关张,而是大青蛇?

李艳勤


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开篇,三国画卷随之展开。读过三国的朋友都知,三国的第一篇乃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可故事开头却不是这三位主角最先出场,而是一条青蛇。东汉末年是个群雄并起的时代,明明有那么多英雄豪杰,为什么首先出场的却是一条大青蛇呢?

青蛇者,伪龙也。因为青蛇对应着青龙,故而大青蛇或许可以进化成东方青龙。但它毕竟不是真龙,所以说这里青蛇先出场可谓讳莫如深。

据记载,建宁二年(168),洛阳皇宫的温德殿中突然刮起一阵怪风,一条大青蛇随风飞下,正好落在了汉灵帝的龙椅上。青蛇盘坐在龙椅之上,宛如皇帝一般。这条奇异的蛇突然降临,令汉灵帝和在朝文武百官都感到惊异,称青蛇是妖孽,不敢治青蛇的罪,纷纷落荒而逃,场面混乱。

而早在汉家崛起之初,皇室就与蛇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初汉高祖斩白蛇起义,开创了汉家四百年的江山。而到了汉灵帝时,汉室倾颓已经到了危急存亡之秋。

高祖斩白蛇起义是大汉逐步建立并兴起的一个标志,而罗公所写的青蛇则是汉朝衰败的标志。正所谓白蛇象征着兴盛,而青蛇正是象征着衰败。这两条蛇相互照应,让笔墨从兴盛转移到衰落,恰当地反应了故事背景。

青蛇出现在汉灵帝面前,冥冥之中似乎又自有天意。蛇直接正落皇位,实则是在警示汉灵帝,变相地说明汉灵帝刘宏不是真龙天子,同时也警示着刘宏要把握机会化为真龙。又或者是在说汉灵帝刘宏是真龙天子,本应该高高在上,但国难当头,他的龙位即将不保。

只可惜,当事人未解这青蛇出现的意义。汉灵帝没有把握住机会,卖官鬻爵,纵容宦官结党营私,士人遭遇党锢之禁,又有黄巾造反,西北凉州更是羌胡叛乱。

此外,我们还能从《黄帝阴符经》中寻得一层解释。书中提到“地发杀机,龙蛇起陆”,青蛇出现,却没伤害任何人就消失了,寓意着大地上杀气越来越重,整个大地将要开始混乱。作者把它当作东汉灾祸的开端,由此再引出大雷大雪,冰雹灾害,彻夜不止。罗贯中通过青蛇作引,让出现的天灾人祸都变得“理所当然”。

而在说明历史的作用之外,青蛇的出现还是一种警示之说。天道有轮回,命数将以。你祖辈斩我“白帝之子”奠定王朝,那我必定要你血债血偿。三国的卷首称: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青蛇的出现,正如这般是天理之循。

且借助奇异的现象来解释一些朴素的道理,也是千百年来人们惯用的手段。人们总是很重视那些奇奇怪怪的事物,讲究风水。以青蛇先出场,不仅给故事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更有书中所说的“有将雪见霰,将雨闻雷之妙”的含义,让读者才潜移默化之中被吸引,被影响。

可以说,这只大青蛇寓意深远。它不仅暗示了时代背景,还丰富了故事情节,迎合了当时阅读者们的喜好。张角和刘关张等英雄豪杰,说到底都是这样一个动乱时代背景下的人物,都不过是滚滚长江里东逝的“水”。英雄最终都将付诸谈笑之中,而大青蛇所蕴含的道理,却长存于人们心间。


邓海春


《三国演义》的开场,描述了汉灵帝年间的一系列诡异的现象。第一幕就是大青蛇登场。建宁二年阴历四月十五,汉灵帝刚刚坐到龙椅之上,一条大青蛇忽然从梁上飞落下来,刚好挂在龙椅上面 。

为什么是一条大青蛇呢?因为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传说中就是斩白蛇而起,夺取了天下。用毛宗岗的话说就是:白蛇斩而汉兴,青蛇见而汉危。作者正是用这种方式,来暗示汉朝江山不稳,岌岌可危。此外,为什么要出现一条蛇呢,这还有另外一种暗示。《诗经》里面说:惟虺惟蛇,女子之祥。太监和女人类似,这里似乎也暗示着太监将要乱政。

在小说的开篇,大青蛇逃逸之后,天下又出现了严重的水灾,冰雹,损害房屋无数,建宁四年又出现洛阳地震,海水泛滥。严重的水灾预示着什么呢?汉高祖刘邦号称赤帝之子,崇尚火德,现在大水泛滥,对于大汉的预示清楚无疑。

在往后面看: 光和元年, 雌鸡化雄。母鸡变成了公鸡,是什么意思呢?太监被割掉重要器官之后犹如女人一般阴柔,现在母鸡变成公鸡,预示着原本阴柔之物忽然反客为主了,原本阴柔的太监忽然大权在握了。

再往后面看,再这一系列不寻常的天灾和异象之后,著名的大书法家,议郎蔡邕上书给皇帝,认为这些灾祸都是在警告皇帝,这是“妇寺干政”,皇室外戚和宫内太监扰乱朝政,实际上指的就是外戚何进和宫内太监的“十常侍”集团。后来蔡邕的这份奏折被太监看见,十常侍暗地里动用手脚,把蔡邕治罪,放归田里。

那么小说《三国演义》一开始就写这么多象征性的东西,预兆性的事件,有没有什么内在的道理呢?

如果一味用封建迷信,宿命论在解释这一段,那是小看了古人的创作智慧。实际上写这一段预兆性的东西是符合汉朝的特点的。

汉朝有一位了不得的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大家都知道就是在他的鼓吹之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知识分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崇高地位。董仲舒还有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就是撰写了《春秋繁露》一书,这本书融合了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的观点学说,尤其是作者鼓吹的天人感应之说,对于西汉之后的文化和政治生态具有深远的影响。在这个学说里,从宇宙天地,春秋四季,到政府运行,社会组织,知道人体生理,全部包含在一个巨大复杂的同一系统里面,这个系统里面的所有元素都是密切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更为严重的是,即使俗世的王权,也像春秋四季一样有轮替变化的趋势,当一个朝廷“失德”之后,就会被新的朝代代替,天灾人祸,就是德命将有变动的征兆。董仲舒的这个理论从上至下深入人心,因此汉朝的历代君主都特别在意所谓的轮回变化。所以汉武帝在晚年的时候,每隔四五年就要更换一下年号,表示新陈代谢的意思。王莽篡位之后,朝代的名称就叫“新”,刘玄起兵发对王莽的时候,给自己的年号就是“更始”,就是“重新开始”的意思。

总结一下:《三国演义》开头出现一条大青蛇,既是对东汉国运即将衰落的一个预示,同时这种预示,也完全符合东汉年间,朝野上下重视预兆预示的社会风俗。


铁锤文史


大家都知道,汉高祖刘邦在芒砀山斩蛇起义。刘邦斩杀的那条蛇是条白蛇。


《史记·高祖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

刘邦斩杀白蛇以后,随后有人来到刘邦杀蛇的地方,看到有一个老太太在夜中哭泣。问她为何而哭,老太太回答:“有人杀了我的儿子,为此而哭。”问她儿子为什么被杀,老太太说她儿子是“白帝子”,变化成为一条蛇,当道而卧,被“赤帝子”所斩,人们都认为这老太太胡说,准备报官说她妖言惑众,结果老太太突然消失了,杳无形迹。

看来,刘邦是“赤帝”的儿子,他斩杀的那条白蛇是“白帝”的儿子。

杀人偿命,不付出点代价来那肯定是不行的。人间如此,天道亦然。怎么报复呢?父债子还,刘邦造下了孽,但他是“真龙天子”,有自己的寿数,这是上天安排的,不能违了玉旨,但此仇也不能不报,自然要由他的子孙来承担。


所以二百年后,大蛇投胎转世成人,就是王莽(蟒),字巨君,看这名字就是一条大蛇。来到人间,主要就是为了祸乱汉室江山,夺取刘家天下。

通过一系列的操作,王莽篡汉夺位,建立了新朝。

但是仍然不成功,“位面之子”刘秀横空出世,以弱敌强,拔乱反正,打败了王莽,重新夺回了天下,仍然是刘姓江山。

白蛇的报复又归于失败,这个梁子算是越结越深,仇怨越积越大。白帝又不是只有一个孩子,有了白蛇,就有青蛇,老大不行,老二上。等到老二青蛇长成,具备了报复能力,又是将近一百五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


汉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四月望日,汉灵帝在温德殿召集群臣议事,刚准备往龙椅上坐,突然殿角狂风骤起,一条巨大的青蛇飞落下来,盘曲在龙椅上,当场就把汉灵帝吓昏过去。

为啥这次青蛇这么着急出现呢?不能再等了,马上端午节就要到了,宫中肯定要提前准备雄黄酒,还会在墙角四处洒上硫磺粉,这都是驱蛇的东西,青蛇再想展开行动就困难了。

青蛇的这次行动还是收效不错的,紧接着世间就出现了很多不祥之兆,大冰雹啦,大地震啦,大海啸啦……总的来说,对帝国造成的损失是极其惨重的。

汉朝讲究的是“福祸休咎,上干于天”,君王无道,天降不祥,民心思动,这就有了“黄巾之乱”。

汉室虽然衰微,但也不是没有扭转局面的人才。刘家出了个很厉害的人物――刘备。连曹操都钦佩的英雄,胸怀大志,要兴复汉室,力挽狂澜。经过千辛万苦,南征北战,刘备成了气候,在川蜀一隅维持住了汉室最后的希望,还隐隐然显霸出北征中原的庞大气势。


但是,白帝岂能善罢甘休?就要做掉刘备。彝陵一战,火烧连营八百里,刘备仓皇败逃,兴复汉室的理想彻底破灭,急病而死,死在什么地方呢?――白帝城。

所以说,赤蛇、白蛇、青蛇这就是个冤冤相报的过程,缠绵悱恻。

大仇得报,怨恨化解,剩下的就是报恩了。几百年的岁月过去,白蛇和青蛇再到人间,就是为了报恩,感激夺了刘家天下的那些人。

曹丕篡汉,民间有谶云:

“鬼在边,委相连;当代汉,无可言。言在东,午在西;两日并光上下移”

“言在东,午在西”,这就是个“许”字。书中说,这是说曹魏代汉,建都许昌。

但白蛇和青蛇寻找的那个许仙不知是谁的后代。


馋嘴肥猫铲史官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三国演义》一开始,没有写哪个起于微末的英雄,也没有写大汉的天下,而是从汉皇宫写起,这里是大汉的统治中心,也是各方诸侯窥伺之地。

盛世的西汉长安城复原图

皇宫里发生了什么呢?

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俱奔跑避。

原来是皇上在这一天刚刚坐上龙椅,突然刮起一阵妖风,接着房梁上掉下来一条大青蛇,把小皇帝吓得扑腾一声倒在地上,百官也慌乱不堪。

这是小说的常用笔法,也是古人思想的一个体现:凡大变必有征兆。

要知道,皇帝是什么,是真命天子,是龙的化身。而汉末的这个真龙天子,却被一条蛇吓到了。

我们来回过头看看大汉的开国皇帝刘邦遇到这种事情,会怎么办。

刘邦和众人一起走,被路上一条白蛇挡住了道,刘邦拔剑斩杀了白蛇,继续前行。

当然,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这才是真命天子应该有的作风。

汉末皇帝被一条蛇吓得倒地不起,也暗示着大汉的国运,走到了尽头。

《三国演义》之所以这样写,也是为下文的汉室衰微,诸侯四起做铺垫。

其实这样的情节,在《三国演义》中并不罕见。

大奸臣董卓死于吕布之手时,也有三个征兆:

一、临行前董卓母亲就对他说: 我近日肉颤心惊, 恐非吉兆。这是第一个暗示。二、董卓进京之时,街边就有儿童在唱童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千里草”合在一起是个“董”字,“十日卜”合在一起是个“卓”字,最后一句“不得生”,就是说这个董卓活不成了。三、在董卓乘车前行的路上,突然车轴断了,董卓下车骑马,马也嘶鸣不安。这是第三个征兆。

由此可知,这种征兆之像,不仅是小说中常见的伏笔,也是民间流传甚广的“凡大变必有征兆”之思想体现。



历史宝藏


大青蛇就是黄巾贼首张角张宝张梁的师父,也就是那个神秘的鹤发童颜的碧眼神人。蛇随风,碧眼神人离开张角三兄弟时随风消失。蛇眼是绿色的,虽然大青蛇修炼后,有了很高深的功力,但是眼睛还没有修炼到人眼境界。汉灵帝是真龙天子,汉灵帝是真龙,龙是蛇修行到一定境界,身体生出四肢,头顶长出龙冠,就是真龙。大青蛇突然盘在景帝龙椅上,趁灵帝一惊之际,摘掉了灵帝的真龙龙冠。真龙灵帝已是人身,龙冠看不见但神在。没有了龙冠的灵帝己不是真龙之身了。大青蛇把偷来的龙冠种在还未出生的刘备家院子里,这棵龙冠长成一棵状如华盖的大树。大青蛇就在刘备父母家投胎转世了,生下的刘备就是大青蛇转世。刘备是带着前世记忆投胎转世的,刘备六七岁时,按理说,怎么也轮不上刘备来当皇帝,可刘备却对邻居们说:哪天我当了皇帝,我要用这棵状如华盖的大树,当作我乘坐的华盖。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大青蛇早知道张角张宝张梁学会法术日后必反,这时大青蛇刘备已经二十岁了,刘备便借平黄巾之乱为名,谋取刘家汉室江山。因为有了张角三兄弟的先大乱天下,大青蛇刘备就不会背上乱国篡位的恶名,而且大青蛇刘备确实是汉室刘家的旁系皇叔,大青蛇刘备一直打着匡护汉室的旗号,大青蛇刘备谋取刘家汉室江山就一切都是那么地名正言顺了。大青蛇刘备的一切都是有预谋有计划的。带着前世大青蛇记忆的刘备,花花肠子特别多,十分冷血,关羽伐魏势危,大青蛇刘备毫无兄弟结义情义,坐看关羽自生自灭。张飞死了,大青蛇刘备毫无表情地吐出四个字:张飞死了?就再也没有下文了。关羽是黑虎精转世,张飞是野猪精转世,在投胎转世之前,大青蛇和黑虎精野猪精早就对夺取刘家江山谋划己久,时机一到,三人便相继带着记忆投胎,后来又按原定计划三人聚一起桃园三结义,开始了谋取刘家汉室江山的行动。大青蛇刘备不是修行的真龙,偷来的龙冠最终没用,大青蛇刘备最终没有达到目的。





华学志6699


《三国演义》第一个登场不是张角,也不是刘关张,为何却是大青蛇?

这个问题得从汉家江山开始说起,汉高祖刘邦从剑斩白蛇开始起义,按照白蛇的谶言:“你欠下的账总有一天要还的,你斩了我的头,我就篡你的头,你斩了我的尾,我就篡你的尾。”刘邦大惊之下,将白蛇从中间斩段。后来大汉江山被分为东、西两汉,篡位者即为王莽,“蟒”乃蛇也。

而《三国演义》开头,写到建宁二年,一条大青蛇,从帝御温德殿梁上飞 下,蟠于椅上,须臾,蛇不见了。忽然大雷大 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光和元年,雌鸡化雄。六月朔,黑气十余丈,飞入温德殿中。 秋七月,有虹现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种种不祥,非止一端。

作者以大青蛇开头,又以各种不详之兆衍射,汉之江山,气数已尽,将亡也。。。。


暮雨長箜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三国演义的开篇,充满着奇幻传奇色彩,甚至出现一些超自然现象,比如大青蛇的出现,在梁上盘旋,最后居然坐上了龙椅。

有些读者会疑惑,为什么要写这么一个情节呢?这就要从一些凶兆或者瑞兆说起。

中国古代,最讲究的就是一些兆头,包括现在的民间,过年时候,也会说讨个好兆头,这个兆头,就是一种预言。

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在封建社会中,人们会把一些祥瑞,说成是好的兆头,比如瑞雪兆丰年,把一些不好的现象,比作凶兆。一些自然现象,比如干旱,地震,水灾。在皇帝的眼中,都是一种不好的兆头,证明自己一些事情做错了,所以皇帝会减膳,避正殿,或者减免赋税。这是一种极端的自然现象,往往皇帝会有足够的应对。

但有一种兆头的出现,那就证明,一个国家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这种兆头,被称为妖异。

在三国演义也有过这样的情节,在辽东的公孙渊,想要背叛曹魏,他的谋士说了一句话,“如果国家快要灭亡了,必然会出现很多灵异现象。”他还举了三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一个人从地底下挖出来一个东西,有头有眼,而且刀枪不入;
第二个例子,晚上人们看见一个红衣人在房上走来走去;
第三个例子,一家人做饭时,发现一个婴儿被蒸死在了锅中。

这三个妖异的现象,都证明了,国家将要灭亡。果然,没过多久,公孙渊就被司马懿灭了。

在民间传说,甚至一些正史上,也记录了一些妖异的现象,用来证明,国家将要灭亡。同样,在小说中,也习惯于用这种妖异事件,来证明,国家真的要灭亡了。

所以到了三国演义的开头,作者不惜用大量的笔墨,来描绘一种妖异的现象,这个妖异,就是大青蛇。除了这个妖异以外,他还描绘了海啸,地震一类的极端自然现象,从大量非正常现象入手,来预示汉朝将亡。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大青蛇?

有人说,这和刘邦斩蛇起义有关。当年刘邦,在四川,看到一条白蛇挡在路中央,白蛇说,“你不能杀我,你要是砍我的头,你的汉朝从头亡,你要是砍我的尾巴,你的汉朝从尾巴亡。”刘邦不惯毛病,说道“那我从中间砍。”于是,汉朝就出现了东西两汉。

正史中也记载了这个故事,但多了一个老太太的戏份,那就是说,刘邦是赤帝之子,他杀了白帝之子。从而证明,刘邦当了皇帝,是上天的安排。所以,汉朝和蛇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种说法,也是一种说法,其实,如果从小说角度而言,既然是预兆,为什么不是白蛇的报仇,而非要是一条青蛇呢?

所以,罗贯中的青蛇,实际上还有另一层含义。

我们可以大胆的推论,这个青蛇,代表着曹操,同时也为曹操控制汉朝朝局埋下伏笔。

那么,这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众所周知,中国古人,最讲究五行相生相克学说,这样的学说,在正史、民间传说以及古典小说中,都有明显体现。

蛇,是一种阴险毒辣的代表,而青色,在无形中属木,木在方位中应该属东方。而后文也证明了,曹操发迹就在山东。而曹操的青州兖州的精锐主力,也都是从东方来的。更重要的是,曹操的确控制朝局,而且曹魏也取代了汉室。

所以,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证明,罗贯中以青蛇开头,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预示着曹操的出场,以及预示着曹操之后的影响。

如果这样说,还是有些牵强,那么,我们再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原理继续推论,汉室火德,但汉室衰微,说明火德衰微,而生成土,土又生木,这才引出了诸侯混战,最后曹操一统北方。

但这种统一,在作者眼中,不是正统,罗贯中在三国里,拥刘反曹德思想,非常明显。因此,这个伏笔,也预示着,刘备兴复汉室,以火德克北方之木,为刘备兴复汉室,对抗曹魏埋下伏笔。

可以说,青蛇的横空出世,并不是罗贯中为了吸引眼球而随意写出来的,这里面包含着更深层次的伏笔,预示着三国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就此展开。


小小嬴政


《三国演义》第一个登场的人物不是张角,也不是刘关张,而是一条大青蛇,这是为什么呢?

《三国演义》作为一本名著,他写的每一个事件都不会是闲笔,就拿这条大青蛇来说,这里面可是有很多知识点的哦。

第一,大青蛇的出现,暗示风雨欲来

汉朝皇帝和蛇类可谓是渊源颇深,大汉朝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在芒砀山遇到一条白蛇挡路,身边的人都害怕不已,只有刘邦提剑,一剑将白蛇一刀两断。在半夜里,刘邦队伍走在后面的人,遇到了一个老太太在痛哭,原来老太太的儿子是白帝子,变成了一条蛇横在路中,被赤帝子所杀。

大家经过充分的联想之后,一致认定,刘邦就是那个赤帝子,更加坚定了跟随刘邦起义的决心。这就是刘邦斩白蛇起义的故事,西汉帝国最终被一个叫做王莽的人篡位,莽和蟒同音,可以说,整个王朝始于蛇终于蟒。

而东汉帝国刘秀和他的大哥,发动起义,推翻了王莽的统治,又是一个斩蛇起义,仿佛整个世界又进入了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为了与之呼应,暗示天下分崩,满城风雨即将到来,所以罗贯中就设置了这个大青蛇的角色。

其次,这条大青蛇的结局又意味着什么呢?

这条大青蛇没有向此前的白蛇那样被一刀两断,也没有像王莽那样身首异处,而是全须全尾的活着。在众目睽睽之下,居然没有一个人敢于去砍大青蛇。最后,大青蛇自己突然消失,这说明了什么?

这明明白白告诉我们,如今的大汉朝已经不同于以往,没有一个像刘邦刘秀这样优秀的人物,能够收拾旧河山,暗示大汉王朝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大青蛇的顺利离开也意味着一个大的变革开始了。

大青蛇出现的位置也很有讲究,他坐在了龙椅之上

那可是真龙天子的位置,这里面蕴含的含义已经不言而喻了。那就是汉灵帝不是真命天子,只是一条大青蛇而已。你还别说汉灵帝时期就是东汉帝国最黑暗的时期,卖官鬻爵,结党营私,边境叛乱不已,汉朝已经出现了亡国之征,这个皇帝干的还真不怎么样。

汉灵帝都不是真龙天子,那么他的儿子自然也只能是蛇,不是龙。在这里,罗贯中用暗示的手法,告知我们汉献帝守不住天下,天下易主已是板上钉钉。

所以这个大青蛇绝不是作者一时起意写的,其中蕴含着深意呢。


历史评说


我打算写个长答案梳理一下……

一、历史记载中确实有青蛇出现

嘉靖本《三国演义》:

建宁二年四月十五日,帝会群臣于温德殿中。方欲升座,殿角狂风大作。见一条青蛇,从梁上飞下来,约二十余丈长,蟠于椅上。灵帝惊倒,武士急慌救出;文武互相推拥,倒于丹墀者无数。须臾不见。片时大雷大雨,降以冰雹,到半夜方住,东都城中坏却房屋数千余间。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省垣皆倒,海水泛溢,登、莱、沂、密尽被大浪卷扫居民入海,遂改年熹平。自此边界时有反者。熹平五年,改为光和,雌鸡化雄;六月朔,黑气十余丈,飞入温德殿中;秋七月,有虹见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种种不祥,非止一端。

毛本《三国演义》:

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俱奔避。须臾,蛇不见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光和元年,雌鸡化雄。六月朔,黑气十余丈,飞入温德殿中。秋七月,有虹见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种种不祥,非止一端。

文字虽然小有改动,内容是一样的。写了若干件灾异之事,开列如下:

1.青蛇见于殿

2.洛阳雷雨冰雹

3.洛阳地震

4.海水泛滥

5.雌鸡化雄

6.黑气入殿

7.虹见于玉堂

8.五原山崩

这些都是汉灵帝年间发生的事。灵帝在位时,所用的年号依次为建宁、熹平、光和、中平。

然后我们去翻《后汉书·孝灵帝纪》:

(建宁二年)
  • 夏四月癸巳,大风,雨雹。诏公卿以下各上封事。(对应2)
(建宁四年)
  • 二月癸卯,地震,海水溢,河水清。(对应3,4)
(光和元年)
  • 夏四月丙辰,地震。侍中寺雌鸡化为雄。(对应5)
  • 六月丁丑,有黑气堕所御温德殿庭中。(对应6)
  • 秋七月壬子,青虹见御坐玉堂后殿庭中。(对应7)
(光和六年
  • 秋,金城河水溢。五原山岸崩。(对应8)

而上述第1条,青蛇现于御座上,虽然本纪中没有,但《五行志》中却是有记载的。

熹平元年四月甲午,青蛇见御坐上。

至此,我们可以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并不是“三国演义第一个登场的是大青蛇”,而是三国开头写了一堆稀奇古怪的灾异事件(严格地说,这不是三国开头第一段),青蛇并非首先登场角色,它只是这些“群像”中的一“像”罢了。

二、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灾异之事

在古人的观念中,有神异的事件发生时,那意味着上天要向人间传递某种信息。有时候是好事,比方说皇上治国有方,就会出现什么什么祥瑞。有时候是坏事,比如说朝政混乱,民不聊生,就会出现什么什么灾异,警示皇帝——“别胡搞了!”

因此,在小说开头,连续排列这一堆事件,用意在于说明,这已经是风雨飘摇,乱世将临的时代的。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看《后汉书·五行志》,来了解古人是怎么看这些灾异的。

1.青蛇见于殿

【龙蛇孽】条:

熹平元年四月甲午,青蛇见御坐上。是时,灵帝委任宦者,王室微弱。

《后汉书》对此的解释是:天子没有至高无上的准则,这种情况叫做“不建”,其灾祸为昏聩,其惩罚为持续阴天,其警戒为衰弱。在此情况下,时而会出现龙蛇之孽。

《五行传》曰:“皇之不极,是谓不建。厥咎眊,厥罚恒阴,厥极弱,时则有射妖,时则有龙蛇之孽……”皇,君也。极,中也。眊,不明也。

所以《五行志》在后面特意标出“灵帝宠信宦官”,就是为了说明,是因为宠信宦官,大权旁落,皇室不振。才会出现这种不祥之兆。

2.洛阳雷雨冰雹

【雹】条

灵帝建宁二年四月,雨雹。

《五行志》共分六篇,前四篇分别写了木+金、火、水、土五种类型的灾祸(不知道这个顺序是按什么排的)。

冰雹和后面的海水泛滥属于“水”类的灾祸,作者总结原因说:

不敬宗庙,废弃祭祀,忤逆天时,水就会失去它原本的性质而变为灾祸。

《五行传》曰:“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祀,逆天时,则水不润下”谓水失其性而为灾也。

3.洛阳地震

【地震】条

灵帝建宁四年二月癸卯,地震。是时,中常侍曹节、王甫等皆专权。

地震、山崩都属于“土”类事件。它们代表的是:

大兴土木,修建宫室,行为淫乱,触犯亲戚,不敬父兄。土就会失去它原本的性质而变为灾祸。

《五行传》曰“治宫室,饰台榭,内淫乱,犯亲戚,侮父兄,则稼穑不成。”谓土失其性而为灾也。

4.海水泛滥

五行志里虽然建宁四年二月确实是发大水了,但却不是海水泛滥……

【大水】条

灵帝建宁四年二月,河水清。五月,山水大出,漂坏庐舍五百余家。

5.雌鸡化雄

【鸡祸】条

灵帝光和元年,南宫侍中寺雌鸡欲化雄,一身毛皆似雄,但头冠尚未变。

这个出现的原因是:国君相貌不恭敬,这是不严肃。其灾祸为狂傲,其惩罚为连降大雨,其极点很凶险。时而会出现鸡祸。

《五行传》……又曰:“貌之不恭,是谓不肃。厥咎狂,厥罚恒雨,厥极恶。时则有服妖,时则有龟孽,时则有鸡祸,时则有下体生上之疴,时则有青眚、青祥,惟金沴木。”

在这件事发生后,皇帝很担心,问当时著名文人蔡邕这是什么情况。蔡邕回答说:“头是一身之首,最重要的部分,象征国君。现在全身都变,只有头没变,那是将要有变故发生,但终究没有成功。”

诏以问议郎蔡邕。邕对曰:“貌之不恭,则有鸡祸。宣帝黄龙元年,未央宫雌鸡化为雄,不鸣无距。是岁元帝初即位,立王皇后。至初元元年,丞相史家雌鸡化为雄,冠距鸣将。是岁后父禁为阳平侯,女立为皇后。至哀帝晏驾,后摄政,王莽以后兄子为大司马,由是为乱。臣窃推之:头,元首,人君之象。今鸡一身已变,未至于头,而上知之,是将有其事而不遂成之象也。若应之不精,政无所改,头冠或成,为患兹大。”是后张角作乱称黄巾,遂破坏。四方疲于赋役,多叛者。上不改政,遂至天下大乱。

6.黑气入殿

【投蜺】条

灵帝光和元年六月丁丑,有黑气堕北宫温明殿东庭中,黑如车盖,起奋讯,身五色,有头,体长十余丈,形貌似龙。

皇上又去问蔡邕。蔡邕回答:“天子在外苦于兵灾,在内权威被后戚侵夺,臣子不忠。就会有蜺出现。”

对曰:所谓天投蜺者也。不见足尾,不得称龙。《易龙》曰:‘蜺之比无德,以色亲也。’《潜潭巴》曰:‘虹出,后妃阴胁王者。’又曰:‘五色迭至,照于宫殿,有兵革之事。’《演孔图》曰:‘天子外苦兵,威内夺,臣无忠,则天投蜺。’变不空生,占不空言。”

7.虹见于玉堂

没找到。

8.五原山崩

没找到。

当然,史书记录这些灾异,都是为了有所说明,所以不见得都是真实存在的事,有可能是传闻或牵强附会……

三、罗贯中的改动。

嘉靖本《三国演义》:

于是灵帝忧惧,遂下诏,召光禄大夫杨赐等诣金商门,问以灾异之由及消复之术。赐对曰:
臣闻《春秋》讖曰:“天投蜺,天下怨,海内乱。”加四百之期,亦复垂及。今妾媵奄尹之徒,共专国朝,欺罔日月,又鸿都门下,招会群小,造作赋税,见宠于时。更相荐说,旬月之间,并各拔擢:乐松处常伯,任芝居纳言,卻俭、梁鹄各受丰爵不次之宠,而今缙绅之徒委伏畎畮古亩字,口诵尧、舜之言,身蹈绝俗之行,弃捐沟壑,不见逮及。冠履倒易,陵谷代处。幸赖皇天垂象谴告。《周书》曰:“天子见怪则修德,诸侯见怪则修政,卿大夫见怪则修职,士庶人见怪则修身。”此《逸书》也。唯陛下斥远佞巧之臣,速征鹤鸣之士,断绝尺一,抑止槃游。冀上天还威,众变可弭。

议郎蔡邕亦对,其略曰:
臣伏思诸异,皆亡国之怪也。天于大汉,殷勤不已,故屡出妖变,以当谴责,欲令人君感悟,改危即安。蜺坠鸡化,皆妇人干政之所致也。前者乳母赵娆音饶,贵重天下;永乐门史霍玉,又为奸邪。察其赵、霍,将为国患。张颢 、伟璋、伟姓,璋名。赵玹、盖升盖,音合,姓也。并叨时幸,宜念小人在位之咎。伏见郭禧、桥玄、刘宠皆忠实老成,宜为谋主。夫宰相大臣,君之四体,不宜听纳小吏,雕琢大臣也。且选举请托,众莫敢言,臣愿陛下忍而绝之。左右近臣,亦宜从化。人自抑损,以塞咎戒,则天道亏满,鬼神福谦矣。夫君臣不密,上有漏言之戒,下有失身之祸。愿寝臣表,无使尽忠之吏,受怨奸仇。谨奏。
帝览奏而叹息,因起更衣。
曹节在后窃视,悉宣告左右,事遂泄漏,邕等被罪。中涓吕强怜其才,奏请免罪。后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这十人执掌朝纲。自此天下桃李,皆出于十常侍门下。朝廷侍十人如师父,由是出入宫闱,稍无忌惮,府第依宫院盖造不题。

汉朝末年黑暗腐败,这是客观事实。但为什么朝政会黑暗到如此地步呢?演义开篇第一个情节是十常侍乱政,这十个太监,是第一代版本的反派BOSS。

所以罗贯中写了这一堆灾异事件,固然是为了说明世道崩坏。但他却要把火力集中指向宦官干政。

于是作者安排杨赐、蔡邕进谏,防止小人干政。然后让太监们偷看到了奏章,从中作梗,把这两个忠臣赶走。再然后,十常侍就逐渐执掌了朝中大权。

在下一段,罗贯中就让张角出场了。如此一来,这个逻辑就很顺畅:上天预示太监乱政——太监果然乱政——乱政结果是民不聊生,黄巾贼爆发。作者也就完成了故事情节的构建。

毛宗岗对罗本《三国演义》做了不少修订,把这一段干净利落地总结为:

帝下诏问群臣以灾异之由。议郎蔡邕上疏,以为霓堕、鸡化,乃妇寺干政之所致,言颇切直。帝览奏叹息,因起更衣。曹节在后窃视,悉宣告左右;遂以他事陷邕于罪,放归田里。后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虽然情节简化了,意思是一样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有个小细节,在嘉靖本三国中,蔡邕说的是“蜺坠鸡化,皆妇人干政之所致也”,结合《五行志》,我们知道,他这个妇人干政,说的是后妃干政。

但在毛本三国中,这句话被改了一个字:“以为霓堕、鸡化,乃妇寺干政之所致。”从妇人到妇寺,意义大变。因为太监被阉过,失去男人特征,所以很多时候被认为和女子相近。因此“妇寺”就是指宦官。这样一来,意思就变成宦官干政了。

毛宗岗笔头轻轻一歪,就把宦官们身上的罪状砸得更瓷实了……

同时,他也对这几种灾异,按自己的理解做出了解释。比方说青蛇见于御座,他是这么理解的:

[白蛇斩而汉兴,青蛇见而汉危。青蛇、白蛇,遥遥相对。○“惟虺惟蛇,女子之祥。”寺人正与女子一类也,故有此兆。]

海水泛滥,毛宗岗解释:

[水将灭火。](汉朝是“火德”,水将灭火,就是说汉室将亡。)

雌鸡化雄的解释则是:

[此兆尤切中宦官。以男子而净身,则雄化为雌矣,以阉人而干政,则雌又化为雄也。]

因此,在演义中这些灾异的代表意义,和古人当时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不过总而言之,模糊地理解为“这是朝政黑暗的反应,世道衰落的前兆”总是没错的。

最后再总结一遍:三国演义开头写了种种灾异,是为了铺垫王朝末年衰败气象,寓意这个世道已经“坏了”,正如山雨欲来风满楼一样。而青蛇,只是这些灾异中的一件罢了。


北门猿


只要是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应该记得。本书中的开篇章名叫做《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但是,最令人不解的是,首先登场的并不是三兄弟。也不为非作歹的张角。一个粉墨登场的竟是一条大青蛇。

其实,刘家天生便于蛇之间有着神奇的不解之缘。刘邦斩白帝(白蛇)起义,造就了汉朝400年的江山。到了东汉末年,汉王朝已经岌岌可危了,也就这时候,大青蛇又出现了。有种天道有轮回,有借就有,造化弄人的感觉。

公元168年,洛阳皇宫中竟突然刮起一阵邪风,一条大青蛇,伴随着这妖风竟直接落到了皇帝的龙椅上。大青蛇一动不动的坐在龙椅上,好似皇帝坐在那。

在场的所有人被这个惊奇的现象和吓坏了,纷纷逃窜,场面不可收拾。

在所有人慌乱的时候,大青蛇竟又神秘的消失了。伴随它离开的竟是一顿狂风暴雨。风雨交加中还带着冰雹,房屋被破坏的所剩无几。古时候相传这样一句话:国家如果兴旺,那么肯定是有祥瑞之兆;国家如果衰败,那么肯定会有妖孽作祟。这么一看,这次的大青蛇和之前的白帝可不一样了。可能冥冥之中它就带着灾害还有灭亡的意思。

很多人说,大青蛇的出来只是在警告汉朝,还好好打理自己的国度。实际上,它更多的想告诉大家,天道有轮回,命数将以。你祖辈斩我“白帝之子”奠定王朝,那我必定要你血债血偿。四百年后,终究要还回来!

那一晚,刘邦喝醉了酒,白蛇对他说:“我生来便有天子的命运,倘若你不杀我,我同你一起讨伐嬴政统一天下, 如何?” 可喝醉了的刘邦那听得进去这些,一刀下去便斩了它,还把他的蛇皮做成布囊带在身边,意思是沾一沾天子命。白蛇威胁刘邦,说,如今我杀不了你,日后定要你血偿回来。刘邦却不以为意,可报应终究是来了,虽然刘邦逃过了诅咒,可这份祸端终究还是降临在他的子孙后代的身上。

东汉末年的汉灵帝时期,汉王朝也已经走到了尽头。整个时期,可以说是动荡不安了。官僚结党营私,皇帝卖官鬻爵,黄巾军起义造反,羌胡叛乱成性,这一系列的现象都具有亡国之态。

而就在这个时候,大青蛇现,还坐在龙椅上,这正是想告诉大家王朝即将易主!

果不其然,在汉灵帝病逝后,由于儿子刘辩年幼无力掌权,群雄逐鹿的乱世时代也正式开始了。而这之后便有了大家津津乐道的三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