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如何評價歷史上諸葛亮的一生?郭嘉不死臥龍真的不出嗎?

不慫歷史


諸葛亮在我國古代後期受到上自皇帝下至 庶民百姓的普遍讚譽 ,是歷朝歷代文人及統治者對諸葛亮的反覆利用渲染 , 才形成了諸葛亮這一獨特的人文景觀。

真實歷史中,諸葛亮只是一個能力平平,生性謹慎的一個權臣而已,並無太多的過人之處,諸葛亮本人為學不 “務於精熟”而“獨觀其大略” 。諸葛亮最後化身為千古名相,成為忠臣良相的代名詞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夾雜了從民間到統治階級;從魏晉到明清;從褒貶不一到絕對肯定的一個包裝.神話.利用過程!到現在更被捧為“萬世師表”.“宇宙一流”的神話層次!與真實的諸葛亮越來越遠。文人 民眾也自然沉浸在官方的觀念之中。

古代文人對諸葛亮的評價 ,在魏晉至隋唐、宋 、元明清這三個歷史時期有明顯的變化。魏晉至隋唐唐時期的評論較客觀真實,以否定者居多 ;宋代有褒有貶;元明清時期則盛譽者居多 ,批評者絕少。最後越到最後,諸葛亮的面目越發虛假,不真實!

一: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

陳壽距漢末時間不遠,以曹魏為正統。對諸葛亮評價比較客觀,認為他行政能力謹慎,軍事能力平平。

東晉的另一代表習鑿齒 與陳壽相反,也是對諸葛亮評價比較關鍵的人物。他以蜀漢為正統,讚揚諸葛亮 以仁德之心執政 , 將諸葛亮視為秦漢第一臣。 認為諸葛亮為 “君子 ”, 諸葛亮的忠義逐漸成為後世文人評價的主基調 。

二.截然相反的兩宋時期

南宋是一 個重要的轉折時期 。漢民族處於深重的危難之期, 諸葛亮作為 “興復漢 室 ”的一面旗幟 。一反北宋以曹魏為正統的做法, 南宋以蜀漢為正統。讚頌諸葛亮 “重權在握而不專擅,”將諸葛 亮與曹操 、司馬懿分為漢室與漢賊兩大對立陣營, 揚諸葛貶曹與司馬。 人為定性為 “忠”“奸 ”,正統與非正統之正反代表!

三:全面神聖化的元明清時期

元明清時期 ,統治階級及文人為了利用他的“忠義”和“賢德,”更對諸葛亮讚譽有加 。 三代以下惟諸葛亮一人為千古不二的“王佐之才” 。 是“古今以來賢相第一奇人。” 將諸葛亮提高到 “無一點黑暗處 ” 的聖人高度。

諸葛亮所成就的功業 ,最後成為後世文人們藉此抒發自己主張才華的精神寄託。挖掘和宣揚諸葛亮的功德, 最終是為了迎合政治需要和統治者獻計獻策 。古代文人的心目中, 諸葛亮無疑是內聖外王 完美統一的典型代表。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兩者純屬牽強附會,生拉硬扯,這問題咋聽著象是從說書場中傳出的,明顯是為書場增加趣味懸念的橋段!

根據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好為“梁父吟”以及“隆中對”裡盡知天下形勢的跡象就表明諸葛亮並非是一個安於“躬耕隴畝”的讀書人,而是一個迫切想一展平生抱負,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假隱士山人!有無郭嘉此人,和郭嘉生死沒分毫關係,諸葛亮還是會出山的!

郭嘉是曹操身邊的重要謀士,依曹操雄才大略的影響力,應該是多數文人士子想要主動依附的明主!從這句書場橋段中隱隱透出諸葛亮極可能也想效忠於曹公帳下。奈何曹公帳下人才濟濟,自身影響力有限,還難進曹公的人才侯選名單之中!

諸葛亮不是不想出山,也不是因為郭嘉的才能掩蓋了諸葛亮,只是沒有一個明主來請諸葛亮出山來一展自己的理想抱負!隆中時光不過是諸葛亮韜光養晦,待價而沽的過渡時期!


漁歌夜話


漢靈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諸葛亮出生於琅邪郡陽都縣一個官吏之家。諸葛亮3歲時母親張氏病逝,8歲喪父,後與姐弟隨叔父諸葛玄投奔到荊州牧劉表家生活。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諸葛玄病逝,諸葛亮和姐弟便移居南陽,17歲的諸葛亮與友人徐庶等從師於冰鏡先生司馬徽。

他看到劉表昏庸無能,不是命世之主,於是結廬襄陽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山中,在此隱居了十年。這期間他廣交江南名士,其智謀為大家所公認,有匡天下之志。他密切注意時局的發展,所以對天下形勢瞭如指掌。人稱“臥龍”。娶黃承彥之女為妻。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諸葛亮27歲時,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遂出山輔佐劉備,聯孫抗曹,

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奪佔荊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建安二十六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春,劉備在永安病危,召諸葛亮矚託後事。蜀漢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建立丞相府以處理日常事務。當時,全國的軍、政、財,事無大小,皆由諸葛亮決定,賞罰嚴明。對外與東吳聯盟,對內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實行屯田,加強戰備。

建興五年(公元227年),上疏於劉禪,率軍出駐漢中,前後6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

建興十二年,終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軍中,將後事託付姜維。

小說中,為了突出人物的形象,把諸葛亮塑造成了一個出神入化,無所不能的軍師。雖然歷史中的諸葛亮並沒有小說中的傳神,但也是一代賢臣,萬古留名。


阜陣


我是杭州刺史,我來回答。

從魏晉到明清, 文人們對諸葛亮評價的主流, 是由客觀平直到玄虛空泛, 由褒貶不一到絕對肯定, 思維方式 愈益呈現出道德化、絕對化的傾向。 對諸葛亮忠義的闡釋過程, 使文人們越來越認同於官方文化。 由此, 距真實的 諸葛亮越走越遠, 文人的思想日益僵化, 民眾亦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文人絕對化的思維觀念。

諸葛亮在中國古代社會長期受到上自皇帝下至 庶民的普遍讚譽 ,這與文人們對諸葛亮的評論密切 相關。或者可以說, 正是歷朝歷代文人對諸葛亮一 生言行的反覆詮釋與渲染 , 才形成了諸葛亮文化現 象這一中國社會獨特的人文景觀。在中國濃重的政 治文化氛圍中,文人們對諸葛亮的評論愈來愈趨於 道德化 、絕對化, 致使諸葛亮的形象距其本來面目愈 來愈遠 ,而文人們在聖化諸葛亮的過程中越來越認 同於官方文化,同時其君子小人判然兩分的思維模 式也給民眾以巨大的影響 。

古代文人對諸葛亮的評價 ,在魏晉至隋唐、宋 、 元明清這三個歷史時期有較明顯的變化。魏晉至隋 唐時期的評論較樸素平直 ,以肯定者居多 ;宋代有褒 有貶;元明清時期則盛譽者居多 ,批評者絕少。

1.魏晉至隋唐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 ,距諸葛亮生活的時代未遠,又 屬戰爭頻仍階段 ,人們評價諸葛亮比較客觀,多以公 允平和的語調論之,但亦有道德評價的因素在內。

陳壽(233— 247年 )是最早對諸葛亮做出全面評價的人 。他在 《三國志 ·諸葛亮傳 》後有一段集 中評論,其核心是“用心平而勸戒明 ”, 其結論是“識 治之良才 ,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 ,未能成功, 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陳壽的評價就事論事, 言簡意賅 ,高度概括 ,致使此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對 諸葛亮的評論 ,不管贊同陳壽的看法與否,其議題均 莫能出其範圍 。

最早從忠義、正統的角度肯定諸葛亮的 ,是蜀漢 的君臣。諸葛亮去世後, 劉禪在詔策中即強調諸葛 亮“將建殊功於季漢 , 參伊周之巨勳”的意義 , 藉此 標榜了蜀漢政權的正統性 。此後不久 ,習隆等大臣 在請求為諸葛亮立廟的奏摺中說:“亮德範遐邇, 勳 蓋季世。王室之不壞, 實斯人是賴 。” 仍著意強調 諸葛亮對漢室興衰的意義。晉武帝司馬炎曾感慨若 得諸葛亮以輔 ,可無 “今日之勞 ” ,並讚歎 “諸葛亮 在蜀 ,盡其心力 。其子瞻臨難而死義,其善一也 ” 。 司馬炎所謂的“善 ”,其實是 “忠”, 是從一般忠君的 意義上去講的 。西晉張輔強調:“睹孔明之忠, 奸臣 立節矣。殆將與伊 、呂爭儔,豈徒樂毅為伍哉!” 亦 如此意。

東晉的習鑿齒 (? — 384年)在當時文人對諸葛亮的評論中是一個比較關鍵的人物。他讚揚諸葛亮 以仁德之心執政 , “法行於不可不用 ,刑加乎自犯之 罪 ……諸葛亮於是可謂能用刑矣, 自秦漢以來未之 有也” , 將諸葛亮視為秦漢第一臣。更重要的是 , 陳壽《三國志》以魏為正統 , 習鑿齒作 《漢晉春秋》 , 首倡帝蜀寇魏論 。因為此時東晉偏安江南 , “其事 有類於蜀 , 為偏安者爭正統, 此孚於當代之論者 也 ” 。從這樣的角度出發 , 習鑿齒認為周瑜 、魯肅 是 “小人 ”,因其盡臣禮於孫氏;諸葛亮為 “君子 ”,因 其 “有匡漢之望” 、“有宗本之心 ” 。習鑿齒這一提 法 ,與劉禪對諸葛亮的評價 “參伊周之巨勳 ”以及 “忠武侯 ”的地位相呼應, 諸葛亮的忠義逐漸成為後 世文人評價諸葛亮的主題 。

隋朝短祚,評論不多。唐朝李白 、杜甫 、劉禹錫 、 杜牧、李商隱等著名詩人都有詠懷諸葛亮的詩篇,他 們主要歌頌諸葛亮 “欲盡智能傾僭盜, 善持忠節輔 庸昏” 的忠義與才能 , 尤其贊其 “誓將雄略酬三 顧 ” 的豪氣。 “傾僭盜 ”顯然具有鮮明的傾向性 , 但同時也有 “天地三分魏蜀吳 ” 的客觀看法。唐 朝宰相裴度 (756— 839)認為遍閱舊史往哲 , “或秉 事君之節,無開國之才 ;得立身之道, 無治人之術;四 者備矣 ,兼而行之 , 則蜀丞相諸葛公其人也 ”。他斥 責陳壽、崔浩 “皆以變詐之略 , 論節制之師;以進取 之方, 語化成之道 (成就教化之道 )不其謬歟 ” 裴氏此論從謀義不謀利的角度 ,為諸葛亮的北伐作 了一個蒼白無力的辯護。薛 逢 “赤伏運衰功莫 就 ” 亦為此意。晚唐薛能 (817— 880)則 “病武侯 非王佐才 ”, 言 “焚卻蜀書宜不讀, 武侯無可律餘 身 ”,諷刺諸葛亮不明上天意願, 權變詐偽, 連年徵 戰 ,既擾民 ,又未能興漢 , 他辛辣地嘲笑 “當時諸葛 成何事 ? 只合終身作臥龍 ” 。魏晉至隋唐時期對 諸葛亮的評價,可謂方方面面, 舉凡諸葛亮的政治才 能 、軍事才能 、道德人品,均已涉及,其特點是較為平 直 。

2.兩宋時期

在歷代文人對諸葛亮評價的過程中, 宋朝是一 個重要的轉折時期 。其中 , 正統觀念的影響和理學 的發展最為關鍵 。北宋的積貧積弱, 南宋的偏安江 南 ,使漢民族處於深重的民族危機之中。在王朝呈 衰敗之勢以及民族危難之際, 諸葛亮作為 “興復漢 室 ”的一面旗幟, 特別能起到激勵人心的作用 , 因而 北宋後期到南宋一代 ,有關諸葛亮的評論很多 。這些評價自然而然地從民族感情出發 , 從正統觀念出 發。與東晉習鑿齒改變 《三國志 》正統說的做法一 樣, 南宋朱熹《資治通鑑綱目 》一反 《資治通鑑 》以魏 為正統的做法, 再次以蜀漢為正統。其原因 , 正如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卷四五所言:“(宋 )高宗以後, 偏安江左近於蜀,而中原魏地全入於金 ,故南宋諸儒 乃紛紛起而帝蜀。”朱熹此意與習鑿齒完全相同, 但 他的影響則比罷官返襄陽的習鑿齒要大得多, 清人 藍鼎元曾謂 “紫陽 《綱目 》大書特書, 千載名分已 定” 。

宋代是理學的創立與發展階段。姜廣輝先生在 《理學與中國文化》一書中曾將理學概括為 “一種學 聖人的思想運動 ”, 精確地揭示了理學的特點 。在 宋儒精心設計並反覆闡釋的修齊治平理論體系中, 諸葛亮是一個倍受矚目的人物。宋代的理學家在評 論諸葛亮時, 往往從德行的角度去評論 , “王佐 ”之 議集中反映了宋儒的諸葛亮觀。讚譽者從不同的側 面, 謂諸葛亮出山 、征伐 、事君 、道德均可與伊尹、周 公相提並論。認為其受三顧而出 ,與伊尹、姜尚之出 處同 ;出山即為 “天下大義撥亂繼絕 ” , 故為仁義 之師 ;重權在握而不專擅, 盡道以事庸主劉禪, 非盛 德不能致此 ;劉備託孤, “聽其自取而終不自取, 此 伊尹 、周公之心也 ” ;一生廉潔, 不累於物, 亦與伊 尹、周公同 。徐積 (1208— 1103 年 )評價諸葛亮 “用心平而得人心”時, 認為自堯 、舜 、禹 、夏 、商、周、 漢以來七代 , “輔佐之臣有其才者甚多, 惟少德耳。 武侯誠奇人, 謝安可比之 ” 。特別突出了 “德 ”的 分量 。宋人一般很少將謝安與諸葛亮相題並論, 徐 積之意,顯然在於強調兩人對安定王室方面的特殊 功德 。戴少望 (? — 1215年 )則強調 :“有仁人君子 之心者,未必有英雄豪傑之才 ;有英雄豪傑之才者, 未必有忠臣義士之節;三者, 世人之所難全也 。全之 者,其惟諸葛亮乎!”因而 ,他認為諸葛亮 “宜其擅美 當年 ,仰高後代 ,古今一詞, 稱為王佐之才而不可加 也” 。這是對諸葛亮的綜合評價, 要之不外德、才 兩項 ,關鍵仍是德。

然而宋代並非眾口一辭肯定諸葛亮 。俞文龍認 為諸葛亮於大義未明 , “謂之忠於劉備則可 ,謂之忠 於漢室則未也” , 因為獻帝尚在 ,劉備於漢宗室服 屬疏遠 ,又非人望所歸 。特別是荊、益之事 ,論者頗 多。程頤從“王佐” 、“道義”的角度出發 ,強調 “行一 不義而得天下不為” , 批評諸葛亮 “有王佐之心 , 道則未盡 ”, “孔明必求有成而取劉璋 ,聖人寧無成耳 , 此不可為也 ” 。朱熹讚賞程頤 “其論極當 ”, 強調 “諸葛亮大綱卻好, 只為如此, 便有斑駁處 ” 。葉 適評價曰:“荊、益雖可取, 然假力於孫權, 則借貸督 索 ;會盟於劉璋 , 則欺侮攘奪 。”非君子所為。認為 “自伊、呂不興而管、樂久亡, 無復可為之時也 ” , 實際上否定了諸葛亮可比伊、呂, 甚至也難以和管 、 樂並列 。諸葛亮為劉禪手寫《申 》、《韓 》之事 ,亦被 朱熹斥為“其學只是霸 ” , 葉適認為諸葛亮是 “本 王心而行霸政,以儒道挾權術, 為申、商、韓非而不自 知 ” 。實際上是對隋唐以來 “使諸葛亮而無死 ,禮 樂可興 ” 28這一說法的否定 。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也 頗受一些人的非議。 “三蘇不取孔明 ”,蘇洵 、蘇軾 、 蘇轍對諸葛亮的攻守方略 、治軍能力都有微辭 ,認為 他是治國之才而非征伐之將 。北宋的兵學理論家 何去非亦認為諸葛亮為相才而非將才, 他卻一身兼 二任, 結果“不獲兩濟 ” 。這些說法和陳壽之論相 去不遠 。

3.元明清時期

元明清時期 ,文人們對諸葛亮讚譽有加 。諸葛 亮為宋人詬病之處 ,這一時期有了新的解釋 。明人 趙南星認為 , 蘇軾之論 “孔明仁義詐力雜用以取天 下 ,與曹操異者幾希 ”, 是不知孔明苦心, 為匡復宗 社 ,取劉璋等宗室弱小不能自保者以安其身,實乃仁 義之大者 31 。宋濂一一駁斥前人對諸葛亮的指責 , 認為他們“皆以權謀術數測孔明 ”, 三代以下惟諸葛 亮一人 “合於先王之道 ” 。清人王縈緒則指出 ,襲 取劉璋事倡自法正,成於龐統, 與諸葛亮無關 。對 “將略非其所長 ”的問題 , 除朱彝尊、王夫之仍表贊 同並有較深入的分析外, 楊時偉、李光地、王縈緒等 或謂與司馬懿對壘時 “孔明將略, 益見其長 ” ;或 謂 “孫吳一片詭詐, 成何局面 ”, 仁義之師不為行險 僥倖之舉,自可堂堂正正出之 。這些已近乎迂腐 之論 。唐代杜甫曾將諸葛亮與伊尹 、呂尚並論, 有 “伯仲之間見伊呂 ”之說。而在清人的議論中 , 諸葛 亮已位居伊呂等眾聖之上。清初毛宗崗 (1632— ?) 盛讚:“歷稽載籍, 賢相林立 , 而名高萬古者莫如孔 明 ……比管 、樂則過之 ,比伊、呂則兼之,是古今來賢 相中第一奇人。” 空前地提高了諸葛亮的地位 。藍 鼎元(1675— 1733年)更提出:《正議》、《二表》 , “百 世可師 ”,諸葛亮是“天生王佐”, “出處似伊尹, 忠誠 似周公 ,學問似顏子 ,三代以下第一人之目 , 明道君子鹹推之 ”。應 “從祀至聖廟庭 ,俎豆萬世” , 永享 祭祀 。王縈緒 (1713— 1784)在 《祭風論 》中甚至說 諸葛亮“討賊之心貫日月而動鬼神 ” ,祭風之舉 “天 地當無不立應者。與周公《金滕》之事相似 ,固實理 也, 何妄誕之有 !”諸葛亮曾 “自比管 、樂 ”, 王縈緒認 為諸葛亮一生言行 ,誠、公、忠 、信 、謹慎 、寧靜 、淡泊, “一切皆聖賢真派, 從無雜霸之術, 亦從無雜霸之 心, 豈屑與管、樂為伍 ” 。 諸葛亮終於被塑造為 “無一點黑暗處 ” 的聖人了。

從上述可知, 魏晉至明清文人們對諸葛亮評價 的主流,由平實樸素漸趨於玄虛空泛,由多角度漸趨 統一 ,文人的思維愈來愈呈現出道德化 、絕對化的傾 向。

人物品評註重道德 ,本是中國文化題中應有之 意。在儒學漸次普及的漢代 , “經明行修 ”是評價士 人的主要標準。但隨著東漢中後期儒學的式微, “舉秀才, 不知書;察孝廉 ,父別居 ”等名實不符現象 的出現,人們對士人的評價比較注重於實際。諸葛 亮本人為學不 “務於精熟”而“獨觀其大略” ,魏晉 時人的評價主要從政治家、軍事家的角度立言而較 少從道德的角度評價 , 正反映了當時的時代特點。 而宋代以後,對諸葛亮評價中的道德化色彩越來越 濃, “王佐 ”之議便是最典型的例子。諸葛亮從 “自 比於管仲 、樂毅, 時人莫之許 ”到 “天生王佐 ”, 被文 人逐漸地聖化了。而這種聖化, 主要從正統的角度 突出強調了諸葛亮的忠義, 特別是這種忠義對千秋 萬世的政治表率和道德激勵作用 。

政治化、道德化的立場容易導致絕對化 、極端化 的結論。宋代以後的文人筆下,諸葛亮與司馬懿 、曹 操往往形成鮮明的對比。這自然有一定的客觀原 因。在民族危難之際,由正統觀念衍生的正義感 、忠 義感往往給仁人志士以巨大的精神支持 。 《出師 表》 “北定中原 ,興復漢室 ”的名言使他們熱血沸騰。 岳飛夜書 《出師表》 ,陸游疾呼“邦命中興漢 ,天心大 討曹 ” ,文天祥 《懷孔明》詩 “至今 《出師表 》, 讀之 淚沾胸。漢賊明大義, 赤心貫蒼穹 ” , 均藉此直抒 收復中原之壯志。然而在這種強烈的感情色彩支配 下, 文人對諸葛亮以及三國人物的評價往往走極端, “漢賊不兩立”在他們頭腦中深深紮下了根 。諸葛 亮與曹操 、司馬懿被判然分為漢室與漢賊兩大陣營,一個絕對是忠義的代表 , 一個絕對是奸詐的代表 。 典型如南宋主戰派人物陳亮 , 他承認司馬懿用兵 “出奇制勝, 變化如神 ,天下莫不憚之” ,但將司馬懿 與諸葛亮相比時 , 則強調諸葛亮 “去詭詐而示之以 大義, 置術略而臨之以正兵 ”, “仲達以奸, 孔明以 忠 ;仲達以私 ,孔明以公;仲達以殘 ,孔明以仁 ;仲達 以詐,孔明以信。兵未至而仲達氣已沮矣 ” 。這簡 直是一種精神勝利法了 。藍鼎元聲稱 “平生最惡曹 孟德”, 聞人稱“魏武帝 ”, 必 “唾其面而奴之 ”, 他甚 至作《擬諸葛武侯伐魏檄 》, 以重申諸葛亮 “滅曹興 漢 ”之志 。清人黃恩彤認為同受託孤之重任, 諸葛 亮有“自取”之命而終不取 ,司馬懿未受 “自取”之命 而自取之, “此天下後世所以仰諸葛若鸞鳳, 惡司馬 如梟鴟也” 。實際並非如此 ,文人們揚諸葛貶司馬 的根源仍在於正統與非正統之辨, 諸葛亮與司馬懿 一 “忠”一“奸 ”、一正一反只是由此角度衍生而來的 道德評價。


關於諸葛亮是否為“王佐 ”的議論 ,體現的也是 一種絕對化的思維模式。中國古代歷史上最為儒家 推崇的 “聖王 ”是堯、舜、商湯王 、周文王、周武王 , “聖臣”也是寥寥可數的伊尹 、呂尚、周公幾位。 “聖 王 ”因仁義興 , “聖臣 ”以忠義輔 , 因而稱為 “王佐” 。 諸葛亮出山前曾自比管仲 、樂毅 ,體現的是欲建功立 業的士人心態, 是一種常人的心態。而諸葛亮在世 時惟彭羕獄中上書稱譽諸葛亮為 “當世伊、呂 ” , 去世後劉禪定之為 “參伊、周之巨勳 ”, 均有一定的 背景。宋代以後關於諸葛亮是否為 “王佐 ”的議論 , 典型地反映了文人們極端化的思維特徵。無論肯定 者或者反對者,均是一種絕對化的評價:前者全盤肯 定 ,因而諸葛亮出師即為仁義之師;取劉璋為保宗 本 ;為劉禪寫 《申 》、《韓 》是對症下藥 ;不用魏延之計 是 “明道正義 ”, “義兵不用詐謀奇計 ” ;屢次北伐 最終不勝,則是天不祚漢而非人力。總之 ,諸葛亮的 一舉一動都是仁義道德的體現, 沒有絲毫不義 。後 者對諸葛亮的批評則是從 “君子欲有所立於天下 , 必使之無一不正而後從其君 ”的角度出發, 既是王 佐 ,就容不得半點瑕疵, 因之取劉璋 、寫 《申 》、《韓 》 均為美中不足。兩者異曲同工 ,出發點和歸宿都是 對諸葛亮的肯定 。元明清時期的文人則乾脆不提那 些 “不正 ”處 ,諸葛亮成了沒有爭議的人物 。

魏晉到明清時期文人們在對諸葛亮的評價中呈現的變化 ,如前所述 ,與時代條件密切相關。唐代安 史之亂後 ,北宋後期及南宋 、明萬曆朝以後, 為諸葛 亮作詩或作傳 、編譜者明顯增多, 也從一個側面說明 了這個問題。但諸葛亮更是一個超越時空的歷史人 物,他在中國文人中形成的影響歷久不衰。值得我 們關注的是:文人們何以對諸葛亮情有獨鍾? 在對 諸葛亮評價中形成的思維定式, 其後果與影響是什 麼?


在古代文人的心目中, 諸葛亮無疑是內聖外王 完美統一的典型代表。諸葛亮在漢末那種特殊環境 中所擁有的權力與地位 ,所成就的功業 ,是大一統時 期的文人所無法實現的 。諸葛亮個人的品德, 如忠 義、公允 、清廉 、進取、獻身等, 確實為文人們所由衷 敬仰 ,與他們的精神追求相契合。因而 ,諸葛亮激勵 著千百年文人的心絃, 牽動著他們的思緒。文人們 在諸葛亮身上 ,汲取到了催人奮進的精神力量。他 們在評論諸葛亮時 ,或藉此抒發自己修齊治平的豪 情, 或傾訴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而更多的時候 ,是 主動迎合政治需要極力挖掘和宣揚諸葛亮的功德, 為統治者獻計獻策 。元代程鉅夫《敕賜南陽諸葛書 院碑 》一文典型地反映了文人們這種自覺的政治意 識。文中載曰:“有能推尊聖人之道 , 表彰大賢之 業, 作興民俗, 敷弘治化者,此真人臣之職,而上之所 宜聞也。” “人臣之職 ”即是崇聖彰賢 , 以此化民成 俗,這是中國古代文人自覺的使命感與責任感。而 文人代代沿襲的經學知識結構和生存環境, 也使他 們只能從 “聖賢氣象 ”的闡釋中去顯示自己的價值, 發揮自己的 “創造力” 。程鉅夫在文中著重強調了 南陽武侯祠、諸葛書院與祠東的孔子廟在文化傳統、 道德精神上的契合, 認為 “孔子作 《春秋 》而萬世君 臣之法定 ”,諸葛亮於漢末首倡 “漢賊不兩立” ,方使 《春秋》之義煥然復明, “不有武侯 , 《春秋 》已亡 ”, 因而諸葛亮是捍衛 《春秋 》君臣大義、承續儒家禮樂 文化的里程碑式的人物, 而在南陽營建諸葛書院的 深意即在於使 “諸學子以及有位之人 ,師聖人之道, 仰大賢之業… …所以教天下知為君臣之道也” , 從 而使 《春秋 》大義永遠延續下去 。這與宋明理學“為 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的宗旨是完全一致的。 《春秋》的 “微言大義” ,諸葛亮彰顯、承傳春秋大義 的“功德 ”, 都是文人們精心揣度、“創造 ”的成果。 文人們在對諸葛亮忠義的闡釋中 , 使自己越來越認 同於官方文化 。

文人們在對諸葛亮的評論中形成的思維模式 , 帶來了諸多消極影響 。

其一,距真實的諸葛亮越走越遠 。宋代以後,諸 葛亮這個歷史人物被逐漸道德化 、符號化了 。將魏 晉與宋元明清時期文人們對諸葛亮的評論兩相對 照 ,便可清楚地看出, 後者的評價往往遊離了漢末三 國的生存與戰爭環境。三國時吳國大鴻臚張儼 《默 記 》一書的《述佐 》篇 , 儘管認為諸葛亮在謀略方面 較司馬懿高出一籌 , 但前提是, 在 “天下崩壞, 豪傑 之士, 競希神器”之際, 諸葛 、司馬二相各為其主 ,均 是 “一國之宗臣, 霸王之賢佐 ”, 並無正統與非正統 、 忠義與奸詐之分 。張儼是吳臣 , 其《默記》又為私存 之文, 評論比較客觀。而到後世 ,諸葛亮與司馬懿兩 人的形象逐漸演變為水火不容的君子小人兩極化代 表 。回顧文人對諸葛亮的評論 ,仍是陳壽的評價較 為樸素 ,也較為公允全面 。這自然不能簡單地理解 為時代愈近評論愈公, 而只能從後代文人的時代環 境 、思想方法中找原因 。

其二,聖化諸葛亮的過程, 禁錮了文人的思想 , 使之僵化、單一。南陽武侯祠鐫刻一幅清人的對聯 曰 :“陳壽何人也評論先生長短;文公 (指朱熹 )特筆 為表明當日孤忠 。”清代文人對陳壽的指責, 對朱熹 的讚譽 ,正反映了對諸葛亮的評價中從魏晉較自由 的 “評論長短” 、到宋代刻意 “表孤忠” 、再到明清沿 襲宋人之說而很少反觀歷史的文人思想脈絡。古代 文人們秉承統治者意旨 , 運用其智慧與才能所創造 的五經神話 ,孔子神話 ,最終使自己越來越喪失主體 意識,拜倒在自己所創造的權威面前。聖化諸葛亮 的過程也是一個造神的過程 ,它使文人對諸葛亮只 可贊同 ,難有客觀分析 。

其三, 文人們的思維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民 眾 ,其價值觀在民間形成了巨大而深遠的負面影響 。 元末明初 , 羅貫中的長篇歷史小說 《三國志演義 》 中 ,諸葛亮是核心人物 。曾有學者精闢地指出 :羅貫 中作書的本意, 是“帝蜀黜魏 ,表彰諸葛” 。 《三國 志演義 》的盛行以及明清時期三國戲的盛行使諸葛 亮的形象日益深入人心。清人顧家相說:“蓋自 《三 國演義》盛行 , 又復演為戲劇 , 而婦人孺子、牧豎販 夫 ,無不知曹操之為奸, 關、張 、孔明之為忠 … … ” 晚清的觚庵也指出 :三國戲如 “《定軍山 》、《火燒連營》 、《七擒孟獲 》等著名之劇何止數千 , 袍笏登場, 粉墨雜演 ,描寫忠奸 ,足使當場數百十人同時感觸而 增記憶… …宜乎婦孺皆耳熟能詳矣 ” 51 。通過小說 與戲劇的傳播 ,諸葛亮以鮮活而並非真實的形象從 書本走向了民間,精英文化世俗化了,民眾自然而然 地接受了文人的價值判斷,中國民眾非此即彼、君子 小人截然兩分的一元化思維方式與此不無關聯。


杭州刺史


【尋歡評斷】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千古名相,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有著神一樣的地位,“諸葛”這個姓氏也因之有了特殊的意義。

高中時,曾經寫過一篇作文——《心中的燈》,就是寫孔明先生的,被語文老師好一番誇獎,遂複印全年級閱讀,至今猶自豪不已!

自比管樂,雅量高致;

三顧茅廬,得識明主;

如魚得水,三分謀定;

聯吳抗曹,赤壁鏖兵;

七擒七縱,平定南中;

六出祁山,匡扶漢廷;

鞠躬盡瘁,賢相殞命。

不說演義,只說正史,諸葛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為了理想,為了心中的正統,不屈不撓,夙興夜寐。不要說什麼封建忠君,也不要說什麼窮兵黷武,我們的民族,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人,才五千年延綿不絕!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人,我們民族的脊樑才禁得住風出雨打,滄海桑田!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隆中隱居。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合東吳孫權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佔荊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實行屯田政策,加強戰備。前後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終因積勞成疾,於蜀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今陝西寶雞岐山境內),享年54歲。劉禪追封其為忠武侯,後世常以武侯尊稱諸葛亮。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李尋歡111


諸葛亮為蜀國操勞了一輩子,他有卓越的軍事才能,一心北伐匡扶漢室。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其實不然,郭嘉沒死的時候,劉備兄弟三人寄人籬下,還沒有勢力。郭嘉多次勸鑑曹操小心劉備,甚至殺了他。可惜曹操沒有聽,在郭嘉外出領兵打仗的時候,呂布來襲,劉備自薦去征討呂布,誰知劉備帶著兵馬跑到徐州去了,那時候劉備還不知道諸葛亮呢!後來徐庶回馬薦諸葛,劉備才三顧茅廬拜請諸葛亮出山。

郭嘉被稱為軍事鬼才,軍事能力卓越,官渡之戰,充分發揮了軍事才能,他向曹操提出了對付袁紹的十勝十敗,讓曹操沒有顧慮擊敗了袁紹,可惜死的太早了,如果他不死,天下有可能是曹操的。只是他和諸葛亮出現的時期不同,而且死在諸葛亮出山前,一切屬於機緣巧合罷了。



德州小哥尋緣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郭嘉不死,臥龍不出!若郭嘉真的沒有早亡,根據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的內心推測,諸葛亮還是會出山的!

諸葛亮不出山的原因不在於郭嘉,而在於沒有值得他追付的君主!

郭嘉是曹操身邊的重要謀士,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曹操也是當時相對來說,比較有想法,比較可以依附的明主!這句話的隱含之意是不是也透漏著,諸葛亮也曾想在曹公帳下效力呢?

除了曹公,跟著誰幹,都不會影響諸葛亮的發展,所以,我認為,諸葛亮不是不出山,也不是因為郭嘉的才能掩蓋了諸葛亮,只是諸葛亮還沒有選對自己要跟的人,畢竟亂世之中,選一個像袁紹那樣的主子,看似前途無量,可真能一展抱負嗎?

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與其惶惶不可終日,真不如韜光養晦,待價而沽!


堯山


本人奉孝迷弟。

郭嘉公元207年死,諸葛亮208年出山。

拿郭嘉和諸葛亮做對比的,都在誇兩人的謀略高強,舉世無雙。一山不容二虎。

諸葛亮陪同劉備經赤壁,奪下半個荊州,整個益州、漢中。劉備臨終,託孤重臣。多次出祁山,伐關中。杜甫說“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表達對諸葛亮能力和忠心的讚揚。

對郭嘉的追捧大多因為曹操用他的計謀在危機時刻反勝,平定遼東,幫曹操統一了北方。

諸葛亮是能臣,郭嘉有良謀。諸葛亮不會成為郭嘉,僅僅成為一個高級軍事參謀;而郭嘉也不會成為諸葛亮,做個喜歡理政的重臣。諸葛亮一生謹慎,郭嘉喜歡出奇計。

諸葛亮有後半生的輝煌一半來自劉備,一半來自他荊州地區的朋友圈。劉備從出道開始一直都是衝在最前線:陶謙讓徐州,劉備在面對曹操的正面壓力;呂布奪徐州,劉備居小沛,他的東西方是曹操和呂布;投奔袁紹打曹操;投奔劉表被安排在離曹操地盤最近的新野。劉備不是打仗不行,而是經常在打硬仗。在遇見諸葛亮之前打仗打了近20年,所以諸葛亮和劉備一起,諸葛亮的軍事謀略一定比不上劉備。而劉備在聘諸葛亮之後,慢慢劉備集團有了起色,直到最後雄霸一方。之所以這樣並不是諸葛亮的個人功勞,而是諸葛亮身後有一群荊州士子的關係網,47歲的劉備請諸葛亮的直接原因是希望請一個27歲的年輕人,表達對荊州士子的禮賢之意,諸葛亮投靠劉備給了劉備很大的輿論聲望。也幫他籠絡了一班人馬,劉備的個人文武官體系初步搭建起來。

這是諸葛亮的初期功勞,至於後來的丞相北伐,既體現了他的忠心、卓越的外交手段,又體現了他不懂軍事、長於政治又不善行政的特點。說到底,他是個熱愛政治權力的政治家。

而郭嘉,他的光芒永遠是在曹操旁邊的,他敢於跳出常規不拘泥於規則,又出其不意致勝。他的思維不適合做官,適合做一些戰術層面的點睛指導,事半功倍。他是半個隱士。

曹操沒有郭嘉,北方不一定統一,但他有一批精良的軍隊和出色的謀臣,他的勝利應該感謝袁紹。劉備沒有諸葛亮,可能會是一方軍閥,佔了益州漢中,再出一個北伐的信臣良將。

曹操沒有郭嘉,是少一個人。劉備沒有諸葛亮,是少一個初期的班底。

所以郭嘉多活幾年的話,諸葛亮仍會出來,郭嘉喜歡的是功業,諸葛亮是權力。

個人觀點。




吉耶221


這句話只是後人為了說明郭嘉是天下奇才,和諸葛亮出山與否沒有多大關係。對於諸葛亮為何會出山,筆者認為。首先諸葛亮是一個擁有雄才大略的人,他自然希望在這個亂世一展身手,救天下蒼生於水火,對於雄才大略的人言,最渴望的便是一個明君,一個伯樂,對於諸葛亮而言,他代表的是擁護漢王朝的士子之心,所以當他遇到同樣雄才大略且心繫天下蒼生的劉備後,自然就出山了。


東cqu


三分天下累死途中,和郭井水不犯河水。


手機用戶74831459036


諸葛亮,字孔明,出生在東漢時期的琅邪陽都。先祖諸葛豐在西漢曾受漢元帝賞識,被提拔為光祿大夫。

《漢書》卷七十七載諸葛豐:“以明經為郡文學,名特立剛直”。

而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在東漢時期曾做過泰山郡丞。由此可見,諸葛亮並非之後在《出師表》中所說的那樣“本是布衣”,而是出自官家。

良好的家世背景並沒有給諸葛亮創造較為優越的生活條件,相反,諸葛亮自幼便開始了躲避戰亂的生活。

諸葛亮的幼年正處於東漢末年社會大動亂的時期,這一歷史時期,統治者昏庸無道,生活奢靡腐化,統治階級內部宦官、外戚、官僚之間為爭奪權力而互相鬥爭,政治極不穩定。

此外,社會矛盾也不斷增加。地主豪強的勢力越來越大。

史書記載,這些人“榮樂過於封君,勢力侔於守令”。

於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農民生活的艱辛。他們終日勞作,卻總是吃不飽,穿不暖,若是再碰上災荒,則境遇更加悲慘。

黑暗的社會生活以及尖銳的階級矛盾最終導致了全國範圍內的農民起義的爆發,之後戰爭又轉變為軍閥間的混戰,諸葛亮的家鄉自然也受到了戰爭的影響。

諸葛亮八歲時父親去世,這讓原本不易的生活變的更加的艱難。因此,諸葛亮與兄弟姊妹便跟隨叔父諸葛玄到豫章生活。

《三國志·諸葛亮傳》中記載: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

然而,時間不長,朝廷派朱皓接替了諸葛玄的太守職位,諸葛玄只得攜諸葛亮等家眷投奔在荊州任職的劉表。

建安二年,諸葛玄去世,諸葛亮與弟弟諸葛均便在隆中定居下來。

相較於北方頻繁的戰爭,當時荊州一帶戰亂較少,局勢相對來說也比較平穩。這使諸葛亮暫時的避開了動盪不安的戰亂環境,能靜下心來學習思考。隆中十年,除了“躬耕隴畝”以維持生計外,諸葛亮博覽群書,並與有識之士一起談論古今之事,暢聊志向抱負。

魏略記載: 亮在荊州,以建安初與潁川石廣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遊學,三人務於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每晨夜從容,常抱膝長嘯,而謂三人曰:“卿三人仕進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問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後公威思鄉里,欲北歸,亮謂之曰:“中國饒士大夫,遨遊何必故鄉邪!”

讀書“觀其大略”是為了尋求治國理政之道;友人問諸葛亮之志,諸葛亮笑而不答是因為諸葛亮有著更大的報負。“遨遊何必故鄉邪”之語顯示出諸葛亮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感。

諸葛亮雖身居隆中,卻時時關心著國家局勢,並以家國天下的情懷來思考國家未來的發展。隆中十年的學習讓諸葛亮有了充分的時間觀察社會、分析局勢、形成自己的政治見解與政治主張。

諸葛亮在隆中期間結交了大量的名士,為自己編織了一張人際廣泛的關係網。

荊襄地區本就有多名士,而東漢末年局勢的動盪促使更多人定居這裡以躲避戰亂,一時間,荊州成為四海俊傑聚居之地,諸葛亮在隆中期間積極結交朋友,聯絡族群,與荊州很多名門望族以及有識之士都建立了密切的關係。

崔州平、徐庶等人學識淵博,諸葛亮經常同他們在一起進行學習討論,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陪伴諸葛亮成長,在諸葛亮學習生涯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當時,黃氏、 龐氏、蒯氏、馬氏、蔡氏、習氏等都是荊州地區的大家族,他們不僅有著巨大的社會影響力,還與各個政治集團有來往,諸葛亮與這些家族建立聯繫,使自己的聲望迅速得到了提高,諸葛亮“臥龍”的稱號就是出自龐德公之口,並在之後聲名鵲起。

此外,與這些人的接觸,也有助於諸葛亮準確及時的把握政治動向,更加全面的分析局勢。

建安十二年,在好友司馬微、徐庶的極力推薦下,當時因兵敗而暫時屯居新野的劉備三顧茅廬,拜訪深居隆中的諸葛亮。

《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諸葛亮在與劉備會面時,提出著名的“隆中對”戰略,指出曹操兵多將廣,位高權重,不可貿然與其爭鋒;孫權盤踞江東地區,地勢優越,百姓富足,也不易謀取。劉備若要有所建樹,因從勢力較為薄弱的荊州地區入手,以此作為據點,之後再奪取西川,形成劉、孫、操三足鼎立之勢,最終入主中原,復興漢室。

這一思想規劃得到了劉備的充分肯定,在劉備的再三邀請下,諸葛亮最終決定出山輔佐劉備完成大業。諸葛亮在 27 歲這一年進入仕途,開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諸葛亮出山之後,盡心效力於劉備,蜀漢政權在建立期間,諸葛亮在外交和政務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軍南擊劉表,不久劉表病逝,劉表之子劉琮舉州投降曹操,劉備被迫舍妻棄子率少數人逃往夏口。危急關頭,諸葛亮請命出使東吳以說服孫權聯合抗曹,憑藉過人的智慧和靈活的政治頭腦,諸葛亮最終成功說服吳主。

史書記載,孫權在聽完諸葛亮的分析後大悅,隨即調遣三萬水軍,“隨亮詣旨,併力拒曹公”。

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火燒曹船,大敗曹軍,取得了以少勝多戰爭的勝利。

劉備借勢又收取江南四郡,為自己政權爭取到了立足之地。戰後,為穩定局勢,諸葛亮被任命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劉璋聽聞曹操要徵漢中,他擔心益州失守,便派法正到荊州請劉備征討張魯,以確保益州的安全。劉備率軍入川時,令諸葛亮和關羽鎮守荊州。

由於諸葛亮在隆中生活了十年,對於荊州情況十分熟悉,同時,荊州還有諸葛亮結交的士族及好友,因此劉備征戰期間,諸葛亮留在荊州對於鞏固後方、支援前線起到了重要作用。

建安十九年,由於戰局發生變化,諸葛亮留關羽守荊州,自己率趙雲、張飛等將領入川協助劉備攻取成都。

成都平定後,諸葛亮任職軍師將軍,管理左將軍府事物,之後劉備外出征戰時,經常讓諸葛亮留守成都,以補充前方的糧草和兵員。

建安二十六年,也就是章武元年,劉備在成都稱帝,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張飛死後,又擔任了司隸校尉的職務。

從諸葛亮出山到劉備去世的十五年裡,諸葛亮並非像小說中所說的那樣是一個始終身處前線,整天研究排兵佈陣的軍事家,實際情況是在蜀漢政權的建立時期,諸葛亮主要從事外交和政務方面的活動,充當政治家的角色。

他出使江東,成功與東吳締結友好盟約,消除了劉備政權東部的隱患,為政局的穩定以及蜀漢政權的建立謀求到了一個較好的政治環境。

此外,在征戰中,諸葛亮常常承擔著鞏固後方的重任,由此也可以看出諸葛亮在政務處理方面過人的能力。

章武元年,劉備為給關羽報仇而起兵征討東吳,卻在夷陵之戰中慘敗,劉備抑鬱成疾不久便在永安縣的永安宮去世。臨終前,劉備將子劉禪託付給諸葛亮,並告訴諸葛亮:“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諸葛亮聽聞,感激涕零,承諾一生將“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以輔佐幼主。

劉備去世使蜀國陷入內憂外患之中:少主年幼,不懂世事,無法親理朝政;東征耗損了太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使國家元氣大傷;周邊一些郡縣趁機發動叛亂。

諸葛亮危機之時承擔起了鞏固政權、平穩局勢的大任。他先是被封為武鄉侯,之後又擔任了益州牧一職,親自處理蜀國大小政務。

此外,諸葛亮還派鄧芝出使東吳,與東吳重修舊好,緩解蜀國周邊的戰局壓力。

為改變國內戰後頹勢,他採取了“務農殖穀,閉關息民”的政策,大力促進農業發展。

建興三年,諸葛亮率軍南征,平定叛亂,又掃除了蜀國在南方的隱憂。

在劉備剛去世的幾年裡,諸葛亮盡心竭力輔佐幼主穩定政局;頒佈政策以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通過結盟、安撫、平叛等多種方式為蜀國創造相對和平安穩的周邊環境。他勵精圖治,使蜀國在遭受重創後政治、經濟等方面迅速得以恢復,為蜀漢政權的鞏固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蜀漢建興五年,諸葛亮抓住北魏新帝上位,朝局不穩的時機,上表後主,決定北伐。

次年春,諸葛亮派趙雲、鄧芝帶領軍隊駐紮箕谷,給魏軍造成將由斜谷取郿縣的假象,自己卻親自率領軍隊攻打祁山,安定、天水、南安三郡很快投降蜀軍。

但由於馬謖在駐守街亭時違背了諸葛亮的命令,致使軍隊被魏將張郃所破,戰略要地喪失,諸葛亮只得領軍退回漢中。

當年冬,諸葛亮再次出兵北伐,在攻打陳倉時遭到魏國大將曹真的頑強抵抗,最終因糧盡而還。

建興七年,諸葛亮第三次出兵伐魏,攻取了陰平、武都二郡。

建興九年,諸葛亮率軍再攻祁山,併發明瞭“木牛”來運送軍糧,六月,再次因缺少軍糧而退軍,返還途中伏擊射殺了前來追擊蜀軍的魏國大將張郃。

多年的征戰讓蜀國上下疲憊不堪,從建興十年到建興十二年,諸葛亮在國內施行“休士勸農”,“教兵講武”的政策,一面發展生產,一面增強軍備戰鬥力。

經過三年的準備,建興十二年春,諸葛亮開始了第五次北伐的征程。

諸葛亮率大軍從斜谷出發,駐軍五丈原,與司馬懿軍隊對峙。為了解決軍糧問題以便與魏軍進行長期作戰,他分兵屯田,併發明流馬來進行運輸。在與魏軍相持百餘天后,諸葛亮終因操勞過度而去世,那年諸葛亮 54 歲。蜀漢的北伐戰爭隨著諸葛亮的去世而以失敗告終。

按照諸葛亮生前所說,諸葛亮被安葬在漢中的定軍山,諡號為忠武侯。

縱觀諸葛亮的一生可以發現,諸葛亮在隆中時主要的狀態是躬耕、讀書、結交名士,完全是文人的生活方式。

劉備三顧茅廬是諸葛亮人生的轉折點,開啟了諸葛亮進入仕途的大門,而諸葛亮的政治生涯又以劉備去世為劃分點分為兩個階段,前一階段諸葛亮主要從事外交活動和後方根據地建設,為蜀漢政權的建立做準備;後一階段,諸葛亮除了輔佐後主處理政事外,大部分精力用在進行北伐戰爭,這一時期,諸葛亮展現出軍事方面的才華,在治軍方面表現突出,其本人賞罰分明,“無惡不懲、無善不顯”;其管理下的軍隊能軍紀嚴明、進退有度。

郭嘉郭奉孝

國家一開始投奔的是實力非常強勁的軍閥袁紹。那時候對他也是非常的恭敬。但是國家卻在幾十天內就發現了袁紹的優柔寡斷。對他雖然非常的恭敬,但卻沒有給他非常大的展示自己的機會。是一個難以成就大業的人。袁紹手底下的其他模式解說,他不懂得用人的機制。優柔寡斷。郭嘉便離開了袁紹,投奔了曹操。

當時的諸侯十分的多,都割據一方。但是真正有志吞併天下的卻沒有幾個人?郭嘉對當時的所有的軍法都進行了一番統計,揣摩他們的心理狀態。發現曹操這才是真正的可以投奔的軍閥。而是他對其他人的分析,對曹操後來的進攻也十分的有好處。

當時呂布通過轅門射戟的方式,化解了劉備的危險。劉備不久之後又得到了上萬了兵馬。引起了呂布的嫉妒。呂布帶兵攻打劉備,劉備打不過呂布,只能逃跑歸降於曹操,曹操對待劉備十分的厚重,讓劉備做豫州牧。但是曹操手底下的魔城闕,都想要誅殺掉劉備。郭嘉卻說曹操也是義軍。殺掉了劉備,劉備以仁義著稱。對於曹操是沒有好處的。曹操笑著說,得到你如同天助。只是曹操不僅沒有殺掉劉備,還給他兵馬,還有糧草。讓他到小沛自己屯兵,準備對抗呂布。

當時曹操想要征討呂布,呂布敗退到了下邳。呂布靠著自己的武力,讓曹軍久久的圍攻,卻不能攻克。曹操的將士都感到了疲憊,曹操想要班師回朝。但是荀攸和郭嘉卻看出了這裡面勝利的機會。說呂布雖然十分的勇敢。而且武力過人。但是他有勇無謀。他手底下的部隊已經連續敗了三次。而且呂布的軍隊都已呂布為核心,並不聽從陳宮的進言。所以他們一定會被打敗的。曹操點頭表示同意。所以決定還是圍困著呂布。將河水引進了下邳。終於他的暑假開始了叛亂。想曹操引進了下邳,呂布被圍困在白門樓上,被迫投降了。這一戰為曹操殲滅了勁敵呂布。郭嘉可以堪稱首功。

在曹操迎接漢獻帝回到了許昌之後。曹操和袁紹在官渡展開了大戰。在這一戰中,郭嘉卻沒有多說話。而是擁有了更大的預算。因為和袁紹相持不下,而當時被北方雖然沒有較大的威脅,但是南方還有孫策的等人,所以說曹操想要留下一部分人,守備許都,但是郭嘉提出了一個非常規的見解。那就是不派出兵力去保衛許都。因為孫策肯定來不到。因為孫策剛剛吞併了江東地區。而他殺的都是英雄豪傑。手底下能夠為他效力的人。基本上是沒有。而且孫策是一個沒有計策的人。所以根本沒有必要去保衛許都。因為他來不到許昌。就會被阻截。甚至還會被刺客擊殺。後來果然不出郭嘉所料。孫策被刺客所擊殺。

而當時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烏桓。趁著東漢時局大亂。將漢朝的人民掠走了10萬多戶。而袁紹的兩個兒子袁熙和袁尚。和當時北方的烏桓民族。對曹操不斷的騷擾。曹操為了統一北方。決心遠征烏桓。郭嘉作為這次主要的決策人。詳細的分析了烏桓之戰的可行性。雖然曹公已經威震天下。但是胡人卻仗著自己離得遠。並不對曹操稱臣。而且並不對曹操設防。因為沒有防備,如果能夠兵貴神速的進行攻擊。那麼烏桓一舉可以消滅。而且袁紹當時在河北,雖然是為了自己的名聲而做的仁政,但是河北地區的人民還是認為他的兩個兒子也能夠實行仁政,所以河北還是有袁紹的人心所在。

曹操聽從了郭嘉的意見。瞬間感覺茅塞頓開。決定率領一支部隊。對北方的烏桓進行奇襲。郭嘉又為曹操獻祭這次主要要兵貴神速,現在千里襲人。輜重太多。不能夠取利。所以應該放棄輜重,用輕兵進行取勝。曹操果然一舉獲勝。不僅讓烏桓被殲滅,還殺死了袁紹和袁熙。並且消滅了他們的殘餘勢力。

但是在這場戰鬥的路上,郭嘉雖然有謀略,而且能夠在事情的判斷上做出非常優秀的預測。但是他卻染病了。運動在床的時候,曹操雖然在前線卻不斷的派人來盼望。來往於前線和郭嘉生病處的人不絕。郭嘉因為早年就體弱。然而平生又好飲酒。所以這次大病不起。最終不幸逝世。年僅38歲。曹操對此感到非常難過。說天下只有郭奉孝才是最懂他的。天下以後的是事情怎麼辦呢?上表朝廷為他申請了貞候的爵位。曹操在後面的赤壁大戰中,也曾感嘆到過。如果有郭嘉郭奉孝在,不至於讓曹操收到如此的大敗。

後來的世人們也為郭嘉和曹操感嘆,但是人已經死了,再感嘆,曹操能夠在赤壁之戰中獲勝也是個偽命題了。所以我們只能緬懷郭嘉,就不去做那些不存在的事情了。可惜郭嘉英年早逝,心中的志向沒有能夠實現就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