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曾国藩是怎么成为“成功学大师”的?

征角悠悠饮箜篌


如果要问曾国藩是怎么成为“成功学大师”,不如问曾国藩为什么能成功。对于成功是每一个人的追求,但是绝大多数人死在了通向成功的路。对于如何成功?很多人最大的疑惑就为什么有的人不显山不露水,突然之间就成功了?为什么我发愤图强,却始终默默无闻?要想解答疑惑,我们就应该观察曾国藩的所作所为,了解清楚他为什么能成功。

第一,曾国藩善于做能人

他一生沉着冷静,不急功近利,不与官僚同事争名夺利。在同僚中,曾国藩低调行事,处处小心,与各类同僚相处融洽,懂得守住本心。对于这种不越位,不抢功,只管踏踏实实做工作的人,一般情况下都能得到了同事和上级的一致好评。如果遇到了不好的上司和同事,那另当别论。随着曾国藩的默默成长,开始在同僚中崭露头角,个人实力也越来越强,最后一步步超越他人,走上发展之道。

第三,曾国藩有忧患意识。

自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国藩有强大的危机意识,其时常提醒自己“富贵常蹈危机”。在围剿太平天国的时候,曾国藩功劳越来越大,他心里知道“树大招风”的道理,更明白“狡兔死,走狗亨;飞鸟尽,良弓藏”的残酷事实。

在看清了封建王朝的游戏规则,明白了功成隐退才是上策后,曾国藩一攻下天京就立刻裁撤湘军,自断臂膀,让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消减猜疑。曾国藩未雨绸缪,看穿了巨大功劳之后的危险,提前做好防备,能做到当进则进,当退则退,最后实现明哲保身。


第三,曾国藩会把握机会。

曾国藩有句话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人各一半”。他带领湘军围剿太平天国顺利,湘军声威达到极致,如果是一般人,则必会趁势而为,再干一番大事。可曾国藩却看到了退路,湘军击败太平天国,正是皇帝猜疑最大的时候,也是决定曾国藩生死的时刻。曾国藩抓住太平天国运动起义事件,完成人生大业,现在围剿结束,也是其退隐的机会。曾国藩利用天京大胜的机会,积极裁撤湘军,即维护了现有利益,又保住了自己功名和生命。因此,曾国藩时常告诫家人和下属,要他们善于抓住机会,善于顺势而为,势尽则不为。

第四,曾国藩善于分享。

曾国藩在常说,一个人要想成功,最忌讳的就是“有难同当,有福独享”。他提出“有难先由己当,有功先让人享”的观点。善于与别人分享功劳能减少祸源,有利长久保命。

曾国藩能成为“成功学大师”,不是后人赞誉,而是真正懂得成功之道,明白人生之路,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只进不退,必生祸端。因此,当今时代,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行业,从事什么工作,都要看清楚优秀规则,更要知进退,善于明哲保身。对于曾国藩的成功之道,关注@妙笔写春秋,里面文章都是干货,看过的人都受益匪浅。


妙笔写春秋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始人和统帅。

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在京为官14年间,创下汉人在清朝升迁的奇迹:十年七迁,三十七岁就官至二品。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相当于常务副部长。

曾国藩出生在湖南的普通农民家庭,家境一般。笔者曾经去过曾国藩的故居白玉堂,也就是他出生的地方-双峰县与两湘(湘乡、湘潭)两衡(衡山、衡阳)交界之处灵应峰下的湘乡荷叶塘镇。

两湘两衡间形成了180度半圆,内向双峰荷叶。然南岳七十二峰之少祖九峰与紫云、白石(今双峰境内三座最高的山峰),从西北而东南紧紧地与在衡湘间形成的180度半圆对接,合围而形成一个220平方公里的盆地,犹如一片荷叶。清嘉庆十六年(1811),曾国藩在这里出生。

若干年后,湖南湘潭青年毛泽东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美无缺。”历史就是这么巧合!

曾国藩步入仕途后最大的人生拐点发生在他的母亲去世那年(咸丰二年 1852年),这一年他42岁。曾国藩原本要到江西做主考官,半路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随即向朝廷请辞江西的任务,回乡为母亲守制。

与此同时,洪秀全在广西的金田借拜上帝教的由头,成功的在短时间拉起一支农民起义军,瞬间成燎原之势,所到之处兵锋犀利,无一不克。

咸丰帝对太平军深感不安,一方面对满人的军队多少也略知一二,另外曾国藩刚好丁忧在籍,虽然咸丰并不喜欢曾国藩,但总归是多一个人就多份力量。于是圣旨令其帮同办理本省团练,望其伊必尽力,不负为任。

至此曾国藩踏上了一条“打落牙齿和血吞”的荆棘人生路,前后将近十二年,其中的委屈、心酸、艰辛、焦虑、痛苦、失落、恐惧等无一不交替贯穿其中,每每读这段历史,掩卷后除了哀叹曾国藩的艰险困苦外;我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支撑着曾国藩走完这段常人难以想象之路的?

直到后来才逐渐认识到归根结底还是曾国藩自己的正6的性格。

我们从九型人格理论的角度来看,非常奇怪的是,6号在处于逆境中时反而会迸发活力,思维和行动特别脚踏实地,即便获得成功,也不会飘飘然,而且依然会有很多的远虑和近忧;同时把“上、正、止”这三件事做到了极致。

曾国藩是一个什么样的性格,大概可以用以下六句话概括:

①、忠诚、诚实,忠于领袖赋予的信念,循规蹈矩,不偏离团体轨迹;

②、感官敏锐,警觉性高,能察觉到潜伏的危机;

③、责任心强、实干、慎重,对下属要求高,能带领团队共同完成目标;

④、照顾别人、乐于付出、重视团体价值,与他人互相依赖、平等合作;

⑤、心怀焦虑、不轻易相信别人、常扮演反对者角色,敢于唱反调;

⑥、防御心强、犹豫不决、自相矛盾,对权威既屈服又带有反抗。

一个人的性格的形成的比例,大约是442。父母的遗传占40%,童年的家庭教养环境占40%,成年后尤其是步入社会中的外部环境占20%。





海滨聊九型


曾国藩是清朝晚期的文学家和战略家,现在许多人或者是公司培训,都会运用曾国藩的为官之道,以及修身做人的道理,故而有人称为“成功学大师”。既然如此,什么是成功学呢?在我看来,曾国藩置身官场,可是依旧游刃有余,他深谙官场和治军为政,同时交友处世,也堪称完美。


一、何为大师?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在古代六十一岁,这也算是长寿了,这到底是为何呢?仔细想一想,这与他修身养性密不可分。既然称为“成功学大师”,咱们就来看一看,他到底都有何过人之处。正如之前所言,曾国藩除了是晚清重臣之外,还是文学家,他的作品流传后世,很多人从中学到“实用”的东西。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


可谓字字珠玑,句句良言,意思就是做人要有志气,不能自甘堕落沦为下流;同时有了见识之后,就会知道学无止境,不能骄傲自满,当有了恒心之后,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三方面缺一不可。我们从这句话之中,不难看出曾国藩的做人与做事,都是严格要求自己。欲成大事,必具有志气、恒心、见识,这是现代的人们迫切需要的东西,也是通往成功大门所不可缺少的。

当然这与现代的宣传密不可分,或许在你的家乡,火车站或者汽车站旁边的书店,书架上边琳琅满目,都是摆放关于曾国藩的著作。其中不乏“伪作”,所谓的伪作,就是书籍上面写有曾国藩的名字,书中的内容也都和他有关,但却不是出自曾国藩之手。换言之,这属于现代人杜撰的作品,不过书中的文字,一般引用曾国藩的作品。在我们老家,几乎每个书店,都会有这种大量的书籍,当曾国藩三个字抢占我们的“心里阶梯”,他慢慢地自然就成为我们眼中的“成功学大师”。

二、学以致用


曾国藩的《家书》,里边的内容讲到修身、用人、交友、为官之道等等内容。单从这些内容之中,我们所看到的,都是积极向上的知识,它在不断引导我们前行。正所谓人无礼,无以立,曾国藩的每部作品之中,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从这些古文里,不难发现他接物待人的态度,以及为官的“谋略”。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曾国藩的作品,以及他的个人经历,像是一面光亮的镜子,我们站在前面,就会映射出善良与美丑,懒惰与奋进,从容与慌张。可以说曾国藩的“成功学”,悄无声息地走入我们的生活之中,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成为了“成功学大师”。当然我认为曾国藩的文学作品,都是无可挑剔的,它阐述为官之道的同时,也教会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之上,走的越来越远。

其实《家书》这部作品,详细说明了人应该怎样做,官应该怎样做,又如何的治家和理财,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本“百科全书”,里边道尽了人生奥秘,使得我们逐步走向成功。所谓的奥秘,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且不断努力前行。


结语:


曾国藩自幼喜欢读书,六岁进入私塾,八岁诵读四书五经,可见他小的时候,就是“文人墨客”。通过不断的积累,以及官场的成功,使得文思如泉涌,记录了自己当官和做人的心得。当我们再次品阅《家书》《家训》《为学之道》的时候,不仅感叹曾国藩的过人之处。


文史居士


你说的成功学大师,应该是那些搞成功学营销的人给他强加的头衔。不过仔细想想他的一生也挺符合成功学的模式。出生于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刻苦读书,中进士,入翰林,创湘军,灭叛乱。最后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位极人臣。多励志啊!!只是他一辈子的路充满了坎坷和“失败”,极其不易的一生。可能由于这些,很少拿他当做成功学的案例。至于为什么如此成功,就如马云所说吧,一个成功的人必须具备三点因素:眼光,胸怀,实力。这三点他都具备了

可以读一下唐浩明写的《曾国藩》,特别好看!!!


白不说


曾国藩最大的成功原因,是中国的哲学阴阳调和。他认为一个人的功名、事业、富贵、地位、权势,一切好的东西可以把他比之为放在阳的范畴,那么一切坎坷、不利、退让、宽容、厚道别人、自己压抑,这许多方面归为阴的范畴,这样两个东西要互补、要调和。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以并不出色的资质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国近代文化的开创者、引进西方近代文化的带头人、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创始人;后来者推崇他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是什么使他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呢?

曾国藩作为一个政坛上的大人物,区别于其他政客最为显著的地方,是非常注重完善自己人格的修炼,促进仕功的建立。

曾国藩的修身,人格修炼对他事业有帮助。首先是诚,为人表里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第二个是敬,敬畏,内心不存邪念,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第三个就是静,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第四个字是谨,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第五个字是恒,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最高境界是“慎独”,举头三尺有神明。他每天记日记,对每天言行进行检查、反思,一直贯穿到他的后半生,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多要求:要勤俭、要谦退、要仁恕、要诚信、知命、惜福等,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当时的圣贤。

曾国藩的事业成功之道,再一点,就是大功不举。翻开中国的史册,常见这样的一些故事,与人相处共患难易,共成功难,功高震主。尤其是在拥有生杀大权的君王面前,你有大的功劳更是很难。还有同事的眼红嫉妒,从古以来建立大功又得善终的不多。

曾国藩很清晰地洞察到功高震主这样的局面,他淡化自己头上的光环。尽可能地缩小自己被射中的目标。他将功劳归之于朝廷,归之于友军,而自己在任何时候都声称做得不够。大量裁撤湘军,90%的湘军被裁撤。他恢复乡试,赢得了世人的称赞,渡过了表面风光而实际上危机四伏的险恶的政治阶段。


G观沧海


几个原因:

1.国人崇古,他是清朝人,更有历史的沉淀镀色。

2.不太遥远,比起尧舜禹更为亲近。

3.身居庙堂之高,作为高官,符合中国人对官衔和等级制度的敬仰。

4.以书卷为载体,系统化流传千古

5.主要是贴合实际,屡试不爽,古人哲学,一点不假。


诗碌碌


打呆仗,扎硬寨

围而不打,利用自己的优势,采用最不好看的方式,就像蟒蛇一样慢慢地绞杀对手

不追求战场的杀敌快感,而是追求实效


建立自己的支持网络,不是唧唧歪歪吐槽别人


黄亮1842


一代大师曾国藩曾经也是一个平凡充满缺点的人,但是他是如何调整自己,最终让自己成为一代大师呢? 其实为了改正自己身上的坏毛病,曾国藩用了很多种办法,总体上看来,所有这些办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修身。说到修身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应该不断地反省自己,但是为什么没有几个人能够成为大师呢?因为难就难在,修身是一件需要毅力坚持下去的事情,意志力薄弱的人是不可能会成功的。曾国藩就是因为强大的自律以及毅力,才让自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遇见云


曾国藩是个传奇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43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5f000127302cb4da3b\

谋略秘籍


慈禧同治太平天国,全国四亿人口死了两亿,史称“同治中兴”。

满清英雄曾剃头,人人得而诛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