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人說這很矛盾,如果是床前,屋內地上怎麼可能會有霜?

蔣新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明亮的月光灑在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又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這裡的霜當然不是說地上真的有霜,“疑似地上霜”,是說月亮光照在地上,就像在地上鋪了一層白霜一樣。在分析這個霜之前,不得不先分析一下“床前明月光”裡的這個“床”,這個字極有爭議,至今為止有五個版本。

第一個版本就是現在的本義,床,坐臥的器具。
第二個是指井欄。這個說法是目前接受度比較高的,教育部也將教科書上的“床”釋義改成了“井欄”。中國古代的水井是木結構的,井欄有幾米高,為了防止有人跌入而圍住井口呈方形,像一堵牆一樣,與古代的床的形狀頗為相似。井欄又叫銀床。其實古時還專有一個字是來指代井欄的,即“韓”字。


第三個版本是指井臺。這個已經有學者撰文考證過。

第四個版本是指胡床,類似於我們今天的小馬紮,小板凳,我們小時候很多家裡都有的那種用布或相關織物作為凳面,可以摺疊的那種小馬紮。還叫“交床”、“交椅”、“繩床”。

第五個版本是窗,有人認為“床”是“窗”的通假字,實際是窗前明月光。


如果不考慮詩的意境,這五種說法確實都能說得通。

但如果要在床上一抬頭就看到月亮,卻不大可能的,所以就不應該是我們現在所使用的這種床。那有沒有可能是窗呢,站在窗前確實看到月亮的機率要大很多,但是據考證,這首詩在宋代的版本是“舉頭望山月”,說明作者似乎並不在室內看月亮。而在室外視野開闊,抬頭更易看到月亮,所以十有八九作者是在室外看的月亮。



說完“床”,現在再來說這個“霜”。“霜”字用得很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潔,又表達了季節的寒冷,還烘托出詩人飄泊他鄉的孤寂淒涼之情。“疑是地上霜”,似是比喻,似是敘述,似是抒情,似是詩人在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李白二十四歲仗劍去國,辭親遠遊,隻身飄零在外。這首詩是詩人二十六歲時所寫,離家兩年,功名未立,客居他鄉,在夜深人靜時看到皎潔而又清冷的月光灑在地上,特別又是在深秋之時,空氣中原本帶著些許冷森森的秋宵之意,乍一看到地上的月光,就像地上鋪了一層白森森的濃霜。心裡也跟著一陣陣的清冷,不免觸動了作者寂寥的思鄉之情。憑欄而望天上悽清的秋月,更使人感到折年華易逝,人生寂寞淒涼!

短短四句詩,清新樸素,內容單純,內涵豐富,容易理解,脫口成吟,自然無工。一個霜字不僅使整首詩的意境空明澄澈,更極盡地表現出詩人當時的情感。


子愚之言


小時候對這首詩的描寫總是很好奇,很難理解。後來我在新疆生活了好多年,記得有一次在連隊房子的地上撒了水,在地裡忙完我就回團部了。過了幾天的一個晚上我從地裡澆完水,因為太晚了就在連隊房子裡住下了。當時太困就睡了,半夜裡不知怎麼醒了,一輪月光從窗子裡照進來,地上一層白白的霜,一閃一閃亮晶晶的發光,我把燈打開一看原來是地上泛出來的鹼。

從上面的經歷我明白了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詩句。我的理解是李白寫這首詩的時候是不是在大西北有鹽鹼地的地方?———詩人在塞外遊玩大西北的美景,晚上住在塞外小鎮,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情景,才有感而寫出這樣的名句。



玉墨1968


睡蒙了唄。睡蒙了一睜眼,看什麼都邪乎。我曾經半夜醒來,看見床邊站著一個紅衣女鬼衝我笑了笑,轉眼間就不見了。

有一次看見一個頭插在天花板裡的小女孩,然後她又慢慢從上往下笑嘻嘻地鑽到了樓下。

還有一次我一睜眼看見窗外有個小男孩在那玩,一瞬間又不見了。要知道我可是住四樓。

對了還有,我在醫院值班,半夜睡覺的時候,經常在半睡半醒間跟剛剛死的人交談。

睡蒙了一切皆有可能發生


玉狐仙傳


晚上月光透過窗戶照在窗前的地上,看上去白白的像結霜一樣!很正常啊,古人那時候沒有電燈💡,只有蠟燭光線有限,不如月光透亮!我小時候在我外婆家玩去,你就是這樣,透過窗子灑進來的月光照在地上!晚上出門漆黑一片,天上滿天的星星,月亮跟著我走......


V風月無邊V


李白作為文人當時非常落魄,以乞討過日子,晚上以木板當床睡在廟門邊,看看現狀,就想在老家不愁吃穿的日子,於是有感而發呤詩一首用木炭寫在廟門邊的牆上,後來他朋友救濟他並當上了縣令的書記員,他才把那詩收到自已的詩集裡。


靈魂有處安放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人說這很矛盾:如果是床前,屋內地上怎麼可能會有霜?其實這個矛盾是由於歷史發展,古今文化差異和缺失造成的。

靜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是一首看起來公認非常簡單的古詩,簡單到入選小學低年級的課本。意思就是

: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白霜。我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關鍵是“床”,不是“霜”

從中可以看出,矛盾解決的關鍵點不是在“霜”,因為李白其實給出答案了,他後來認出地上的只是月光,所以寫詩是用“疑是”,這是描述他當時一個思維過程而已。而且李白當時是在南方城市揚州,下霜的時間不多。

關鍵是在於“床”。要是這個“床”在房間內,那明月怎麼照得到室內呢?其實古代的“床”和我們現在的“床”並不是一回事。


第一,李白當時應該是在室外

現在我們課本收錄的《靜夜思》並非流傳的唯一版本,在和唐朝相近的宋朝宋刊本的《李太白文集》、還有宋代人郭茂倩所編的《樂府詩集》所收錄的《靜夜思》的第一句均為“床前看月光”,第三句也均作“舉頭望山月”。

既然是“望山月”,那李白應該就是在室外才有如此開闊的視線,如果在室內那是不大可能看到山月的,起碼也要走到院落才行。

而且由於宋朝和唐朝相隔時間短,收錄的版本更有權威性。至於“望明月”版本是直到1763年(清乾隆二十八年)蘅塘退士所編的《唐詩三百首》裡才改“望明月”的。我們選這個版本入課本,估計是《唐詩三百首》名氣大,也為了呼應第一句的“明月光”吧。


第二,古代“床”可能是胡床,或者是竹床等在室外的床。

這個可能性很大,因為現在很多農村的地方把一種半臥的竹椅叫“竹床”。我自己本人在小時都坐過。農村人喜歡把這種竹床放在室外,乘涼或者休息。一邊拿著葵扇,一邊半躺在竹床,甚是寫意。

 李白的《靜夜思》創作於公元726年(唐玄宗開元十四年)九月十五日的揚州旅舍,中秋之夜室外並不寒冷,他完全有可能躺在這種竹床上,賞月懷鄉,月光灑在竹床前面的空地上,好像鋪上一層白霜。


第三,“床”有可能是井欄

古代井欄為了防止人跌入井內,成方框形圍住井口,高有數米。這方框形像古代的床,所以也有“床”的稱呼。

例如古詩“君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說的就是這個井欄,因為不可能兩個人圍著我們現在的床來玩竹馬吧?

如圖所示,這個就是一個古代井欄。

這個可能性也很大,我現在還記得我小時候的農村,水井就是在村頭的一塊空地上。那時候還沒有通電,大人們經常在夜裡在水井邊上的空地上乘涼聊天。有時候月色好,婦女還一邊聊天一邊在月下洗衣服。

李白當年很有可能就在這樣子的一個井欄旁邊賞月,從而寫下流傳千古的《靜夜思》。


還有說法,“床”和“窗”是通假字

有人說,“床前明月光”實際是“窗前明月光”,“床”“窗”是通假字借用了。這樣也就能解釋了,李白是明月夜不成寐,起來窗前踱步,看到了窗前的空地月光如霜,因而寫出了《靜夜思》。

但是我個人覺得這個可能性不大,因為從唐朝來說,“床”和“窗”都是常用字,而且床和窗都是明確意義的東西,沒有必要假借。


總而說之

總而說之,“床前明月光”的“床”應該不是我們現在室內的床,而是室外的某個物件,所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不存在矛盾的。

就眾多專家的認為,“床”很大可能是說“井欄”。

就我個人認為,“床”最大的可能是“竹床”。當然,我人微言弱,和專家沒有辦法相比。我之所以這樣認為,是因為我自己就曾經跟隨大人們,坐在“竹床”上賞月,對於南方來說,這是很常見的事情。


文藥書生


大概,李白也不知道,千年後,他這首詩,會被後人拿來如此討論吧!不知道你們怎麼想,我說一下我的想法吧!

這首李白的《靜夜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很小就會背了,是經典中的經典,無論什麼時候讀,都有畫面感,和淡淡的憂傷,很貼切的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你提出的這個問題,我不明白是什麼意思,感覺像是無事的人做了無用的事。

這首詩如果直接翻譯過來,大意是:”我站在床邊,看見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

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難道詩中的霜,就真的是地上結了一層霜嗎,不好意思,這個理解能力可能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對詩人來說,用比喻難道不是很常見的事,再說,古人的房子基本都是平房,地是泥土的,也不會像現在的水泥地,如此平整,當月光從窗口灑落在地上,一層白色的月光,看起來難道不是像霜一樣嗎?

也有可能床是通假字,李白詩中的“床”不是我們理解的通俗意義的床,比如“井”等,對此,不想多加談論,這麼多回答,早有人說了許多遍了!

討論這個問題有意義嗎?嗯,我不知道,李白估計也不知道,後人會來如此討論,他可能只是一時的感慨,看見月亮思念起家鄉,寫了這首靜夜詩,過去已千年的事,誰又說的清呢!

這些都不重要,不同的人讀這首詩會有不同的心情與感悟,我們能體會到詩的純淨與優美,藉此表達我們的思念之情,這對我來說,便足以!








阿餘味


(明代版本)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宋代版本)

靜夜思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抬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⑴靜夜思:安靜的夜晚產生的思緒。

《靜夜思》詩配畫

⑵床:此詩中的“床”字,是爭論和異議的焦點。今傳五種說法。①指井臺。②指井欄。從考古發現來看,中國最早的水井是木結構水井。古代井欄有數米高,成方框形圍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內,這方框形既像四堵牆,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欄又叫銀床,說明井和床有關係,其關係的發生則是由於兩者在形狀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類同。③“窗”的通假字。從意義上講,“床”可能與‘窗’通假,而且在窗戶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參照宋代版本,‘舉頭望山月’,便可證實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從時間上講,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對作者原意的忠誠度上,更加可靠。④取本義,即坐臥的器具,《詩經·小雅·斯干》有“載寐之床”,《易·剝床·王犢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說,講得即是臥具。⑤馬未都等認為,床應解釋為胡床。胡床,亦稱“交床”、“交椅”、“繩床”。古時一種可以摺疊的輕便坐具,馬紮功能類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類似物,兩邊腿可合起來。現代人常為古代文獻中或詩詞中的“胡床”或“床”所誤。至遲在唐時,“床”仍然是“胡床”(即馬紮,一種坐具)。

⑶疑:好像。

⑷舉頭:抬頭。[5] [6]

白話譯文

明亮的月光灑在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7] [8]

創作背景

李白的《靜夜思》創作於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揚州旅舍,時李白26歲。同時同地所作的還有一首《秋夕旅懷》。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詩人抬望天空一輪皓月,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詩《靜夜思》。[5] [7]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靜夜思》沒有奇特新穎的想象,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之情,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繹,千百年來,如此廣泛地吸引著讀者。全詩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揭示了詩人內心活動,鮮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動形象的月夜思鄉圖,抒發了作者在寂靜的月夜思念家鄉的感受。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夢初回的情景。這時庭院是寂寥的,透過窗戶的皎潔月光射到床前,帶來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詩人朦朧地乍一望去,在迷離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鋪了一層白皚皚的濃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圍的環境告訴他,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著他抬頭一看,一輪娟娟素魄正掛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明淨。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對孤身遠客來說,最容易觸動旅思秋懷,使人感到客況蕭條,年華易逝。凝望著月亮,也最容易使人產生遐想,想到故鄉的一切,想到家裡的親人。想著,想著,頭漸漸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於沉思之中。

李白《靜夜思》詩意圖

前兩句寫詩人在作客他鄉的特定環境中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一個作客他鄉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白天奔波忙碌,倒還能沖淡離愁,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思鄉的情緒,就難免一陣陣地在心頭泛起波瀾。在月明之夜,尤其是月色如霜的秋夜更是如此。“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睡夢初醒,迷離恍惚中將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誤作鋪在地面的濃霜。“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潔,又表達了季節的寒冷,還烘托出詩人飄泊他鄉的孤寂淒涼之情。

後兩句通過動作神態的刻畫,深化思鄉之情。“望”字照應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詩人已從迷朦轉為清醒,他翹首凝望著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鄉也正處在這輪明月的照耀下,自然引出了“低頭思故鄉”的結句。“低頭”這一動作描畫出詩人完全處於沉思之中。“思”字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那家鄉的父老兄弟、親朋好友,那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華與往事,無不在思念之中。一個“思”字所包涵的內容實在太豐富了。

短短四句詩,寫得清新樸素,明白如話。構思細緻而深曲,脫口吟成、渾然無跡。內容是單純,卻又是豐富的;內容是容易理解的,卻又是體味不盡的。詩人所沒有說的比他已經說出來的要多得多,體現了“自然”、“無意於工而無不工”的妙境。[3] [9]





宇宙圓盤


李白的《夜靜思》自然是在夜深人靜時的思鄉情懷之作。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全詩言簡意賅,瀟灑飄逸,且朗朗上口,充滿浪漫主義精神,為絕世精品而傳承千百年,為世人推崇,聞名中外。

有人不知是不懂詩,還是故作矜持文雅,賣弄哲理之酸氣,竟戲言此詩很矛盾。如果是在床前,屋內地面上怎麼可能有霜?

是蔫非蔫?

又有人說,李白所指之床是馬紮類胡床,是窗的通假字,是指井上圍欄或者根本就不是指現代意義的床等等。

也有說詩仙可能潦倒到住的破屋爛房,月光可以自然射入。

說來說去,還是根本不瞭解詩人,或者不熟悉詩仙的詩情畫意。

咱們首先說床,春秋既有之,三國劉備託孤亦有記載。南方人室外乘涼有竹床和躺椅等。所以,床前之床是明確無誤的。

其次講床前的月光。所述竹床可在室外納涼,這樣也可以符合詩情畫意了。

最後,我們再重新瞭解詩人的歷史風貌、借題借酒發揮和眾多作品的豪邁風格,如“飛下直流三千尺…”等,是否也會有”天作被,地當床”的誇張比擬呢?


用戶7649085980082


首先,《靜夜思》這首古詩很早就被選在小學低年級課本中,既然是教材,那麼這首古詩一定是經過很多專家研究推敲以後才被選中的,並且作為小學低年級的課文,考慮到低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那麼這首古詩在理解起來就不會有太多困難。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皎潔的月光從泛舊的窗戶紙上射進屋子,霎時,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白霜。“月光”和“白霜”在我們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事物,所以小孩子們很容易理解這種現象的出現。對一般人而言,稍微有點生活常識也都能理解此情。

其次,李白這首古詩寫作時間是公元726年(唐玄宗開元之治十四年)舊曆九月十五日左右。地點在當時揚州旅舍。其《秋夕旅懷》詩當為《靜夜思》的續篇,亦同時同地所作。所以我們推測《靜夜思》的寫作時間應該是秋天,秋天遇到晴朗的天氣一般會月明星稀,我們也應該有類似經歷:秋天夜晚的天空顯得很高遠,也很深邃,天上星星點點,一輪明月掛在天空顯得特別明亮。月光照在地上,大樹、房屋、動物的影子的輪廓特別清晰,而且影子以外都是一片潔白,就像覆蓋著一層白霜。把月光當做霜和雪來寫,在很多作品裡我們也能找到,如: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有一句詩: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溼桂花。這句詩也是把月光當霜雪寫,翻譯過來是這樣的: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鋪上了一層霜雪那樣白,樹上的鴉雀停止了聒噪,進入了夢鄉。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溼庭中的桂花。在現代文中有類似寫法,月亮將要下山了,江邊山除了幾聲犬吠聲外,沒有半點動靜,隔江岸上,有幾家人家,和幾處樹林,靜靜地躺在如霜似雪的月光裡,樹林外更有一抹青山,如夢如痴地浮在那裡。——郁達夫《過去集》。可見把月光當做霜來寫並不矛盾。

最後,從寫作手法上分析。床前的月光是從窗戶投射到屋內的地上,作者驚醒後,看到這一切,懷疑是落霜了,其實個人覺得這種寫作手法應該屬於通感(很多資料上說這是比喻),此時此刻的霜應該是作者感覺到涼意後的潛意識反應,當時屋內也一片白,作者剛醒來感到很冷所以第一反應是落了霜,這也正好呼應了詩句中的“疑”字。此外,作者前兩句是烘托冷清的氣氛,後面便於抒發思鄉之情,所以此時用“霜”讓讀者也一下能感覺到那種涼意。如果把“地上霜”想成因為冷而產生的錯覺,那麼“如果是床前,屋內地上怎麼可能會有霜?‘’的疑問就很容易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