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防疫不影響脫貧 農民變成股民 收入有了保障

本戶有重點疫區返村人員!謝絕來往""防護切忌僥倖心理,一人感染全家隔離" …… 在汕尾市陸河縣河田鎮河北村裡,一條條硬核的標語,張貼至村裡的大街小巷。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派駐該村的扶貧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唐東來,早在年初三就趕回村忙抗疫了。

這個農曆鼠年的春節前,天天都被催著回深圳休假的駐村第一書記。年前為讓村裡的貧困戶能在春節前拿到辛苦一年的收入,讓河北村被稱為"自主脫貧幹細胞"的葛根取得大豐收,他一直堅守在村裡,將第一批葛根順利送到單位同事們的年夜飯桌上,才回了家。

防疫不影响脱贫 农民变成股民 收入有了保障

■唐東來參加縣扶貧辦組織的分散村扶貧臺賬資料檢查。

■採寫:新快報記者 王娟 ■圖片:受訪者提供

貧困村的小"葛根"成大城市佳餚

"這種品質的葛根,煲出來的大骨葛根湯,簡直是人間美味。"春節期間,唐東來同事們的餐桌上,鮮葛根煲骨頭湯成了一道最美味的時令菜。

唐東來介紹,這種食藥同源的葛根,內含葛根素、大豆黃酮苷、花生素等營養成分,人體必需的鐵、鈣、銅、硒等礦物質,是老少皆宜的滋補品,有"千年人參"之美譽。

2016 年,根據廣東省以及深圳市部署安排,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口幫扶汕尾市陸河縣河田鎮河北村。為了幫助河北村 84 戶貧困鄉親早日脫貧,過上小康生活,駐村工作隊堅持從"輸血"向"造血"轉變的工作思路,緊緊抓住產業扶貧不放鬆,努力培育穩定脫貧的"幹細胞"。四年來,實施產業扶貧項目 4 個,新農村建設項目 19 個,極大地改善了河北村的人居環境和交通出行,還為河北村委及兩所小學捐贈了大量教學設備、圖書、醫療健身器械、工作經費等,共計投入資金 622.8912 萬元。駐村工作隊被評為廣東省" 2016-2018 年脫貧攻堅突出貢獻駐村工作隊"。

據悉,唐東來駐點扶貧以來,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每年都會發動系統各級工會、廣大幹部職工大量採購來自對口幫扶村的鮮葛根,去年已是第二年採購,採購的量達到了兩萬斤,採購金額達 12 萬元。

村民說,葛根經過包裝送到深圳後,很受城裡人喜歡。

變農民為社員,為貧困戶增收益

在大城市裡享受美味的同時,河北村的貧困戶們,也結束了一年辛苦的勞作,拿著通過葛根產業帶來的可觀收益。

第一批鮮葛根售出後,村裡的貧困戶羅西妹,就領到了在合作社參與種植的工資,以及葛根產業帶來的年底分紅。加上之前她在村裡做保潔員工作的工資,這一年,她就拿到了 3 萬多元的收入。

唐東來告訴記者,2016 年 11 月 10 日,河北村率先在陸河縣 20 個省定貧困村中註冊成立陸河縣文盛種養專業合作社,建立了群眾性自發性的經濟組織,變農民為社員,實現了"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的觀念轉變。先後投入 50 萬元,建立起了精準扶貧養雞場和中藥葛根種植基地。2017 年,又從" 631 "資金中拿出 71.73 萬作為 55 戶有勞動能力貧困戶的入社股金注入合作社,變農民為股民,真正帶領貧困戶走上了一條自主生產經營,自我發展脫貧之路。按照"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思路,經過兩年多的努力,"葛根"已經成為河北村精準扶貧特色產品、陸河縣河田鎮特色產業。

據統計,河北村目前葛根種植面積約為 120 畝,預計產量有 15 萬到 20 萬斤。

24小時值守,保村民安康

回村後,唐東來帶著工作隊隊員以及村兩委,嚴格落實"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總要求,有條不紊地開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

大家分工合作,各包片幹部按照"三合一"的原則,進村入戶深入全村 716 戶開展排查摸底、派發疫情知識宣傳單、逐戶提醒交代注意事項。發放宣傳單 720 多份,100 多張實用又接地氣的海報張貼在村裡各處。

唐東來介紹,為排查外來人員,村裡採取封卡結合措施,針對全村 7 個自然村,緊鄰縣城建築密度高,各自然村出入路口多的情況,採取了以封為主,以卡為輔的措施,各自然村只留一條大路出入,其他路口全部封閉起來。唯一的出入口安排黨員和志願者,24 小時值守,對本村出入人員實行一人一測,對外來人員實行一律勸離。在唐東來看來,村裡目前防控疫情工作基本處於可控狀態,防疫戰第一階段成效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