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二十几岁,你什么都配得起

二十几岁,你什么都配得起

01

前段时间我去见了一位朋友,谈话间得知她一直苦恼于相亲的事情。

印象中这位朋友虽算不上女神级别的人物,却也不乏追求者,毕业两年没接受任何人的追求,反而相亲次数越来越多,心里越来越没底。

我问她是一个都没看得上吗,她笑了笑,低声说:

“也许是我不配吧。”

“是自卑吧!?”

她连说几声是,惊讶于我怎么能确切地说出她心里的这个词。

我想是感同身受的缘故吧。

因为,我曾经很长时间因为自己的家庭而自卑过,我讨厌它支离破碎,讨厌它失去了原本的温度。

我也讨厌它——

让我在过去的岁月里,一次又一次地成为被“可怜”的对象。

二十几岁,你什么都配得起

02

不瞒你说,每次在朋友圈看到一些朋友发的和爸爸妈妈的家庭合照我都很羡慕。

因为离异家庭的关系导致我从小到大都没有一张完整的全家福。

我至今都清楚地记得他们分开的时候,一个一直在骂,一个不停在哭。

那时候我不懂为什么他们要那么针锋相对,只觉得是自己不够乖,他们都不想要自己,把我丢给爷爷奶奶,过年都不会回来看我一次。

所以,很多时候我都会想连爸妈都不喜欢的人还值得被谁喜欢呢?

我从来没有向其他人提起过我的家庭,更不敢邀请同学朋友来家里,我怕,怕他们知道我是一个没人要的孩子。

为此,每次有同学想来我家玩时,我都找各种借口推辞。

一来二去,我成了班上最不合群的人。

事实上,没有人想刻意孤立我,是我心里给自己打了一个死结。

在后来我回想起那段略显“落寞”的时光的时候,发现它也并非毫无益处,那段时间里我虽然不常与同学沟通,成绩却一直稳居年级前列。

而且就在那时我看了很多书,在书里我看到无论是历史长河里还是现实生活中都有很多跟我一样的人,曹操、白岩松、鲁迅、姚晨、王菲…

某种程度上,他们早已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却也有感到自卑的时刻。

这使我明白,自卑与能力大小、是否优秀以及身份地位等等通通无关,而在于内心无法认可自己。

二十几岁,你什么都配得起

03

我一个大学同学,因为有段时间生病吃激素药导致发胖,原本90多斤的小姑娘一时间长到150多斤。

她男朋友非但没有给她安慰、鼓励,反而总嫌弃她发胖,张口闭口都是在说别人的女朋友多么瘦多么好看之类的话。

那阵子因为男友的言语她变得患得患失,试过各种减肥药,甚至动了整容的想法,她觉得是自己变丑了他才会不满意。

身边的朋友都告诉她,不是你的原因,长胖?不好看?只不过是他不够爱你罢了。

他如果真的爱你,那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只要这个人是你,他都会欢喜,终归是他没做好陪你一辈子的决心。

这些话可能听起来有些残酷,却是赤裸裸的现实。

她也不是不懂,而是觉得只要承认是自己不够优秀,这段感情就还是可以挽回。

可变质的感情又怎能轻易就重归于好呢?

他们最后还是分手了,分手后她不再吃那些乱七八糟的减肥药,病情慢慢向好的方向发展,每天规律作息、健身,身材也逐渐恢复。

现在两年多了,她身边有了疼她、尊重她的老公,过得很幸福。

二十几岁,你什么都配得起

这让我想起蔡康永老师曾说的一句话:

“感到自卑时,不要只检讨自身的条件,而不检讨别人评价你的标准。”

不够高,不够白,不够漂亮,不够帅气,不够有钱……这些真是没完没了...

有人说,现代人生活在这样一种错觉之下,似乎很明白自己的追求,但事实上所追求的,不过是别人期望他去追求的东西罢了。

我们始终无法满足于现状,也始终没办法接纳那个有些普通却也格外真实的自己。

所以,我认为成长真正的标志是成为一个能够与自己和解的人,努力变优秀的同时也接受平凡。

二十几岁,你什么都配得起

04

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曾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卑感,或多或少。”

我们都有过从很多人面前路过,手不知放哪儿脚也不知先迈哪一只的时刻,时常感觉自己愚笨,找不到自己特别擅长的领域的时刻;非常在意他人的评价,并会因他人的不认同而产生自我怀疑的时刻...

可见,自卑是一件十分常见的事情。

然而自卑能毁灭一个人,同样也能成就一个人,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对待它。

二十几岁,你什么都配得起

这里有几条克服自卑的小建议我想和大家分享:

第一,学会接纳自己。

人无完人,这点大家都知道,却在看待自己上容易忽略。

很多时候我们容易苛责自己,将自己的缺点同别人的优点比较,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我曾经也很自卑,觉得自己在演员里面长得不算好看,还属于易胖体质,但是你自卑别人还是不会喜欢你,倒不如让自己开心起来。”杨紫如是说。

当你活成真实的你,还是会有一部分人喜欢你,一部分人不喜欢你。

但是喜欢你的人当中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这个人就是你自己,这就够了。

第二,降低他人的期待。

如果你在别人眼中是不那么优秀的人,不要觉得气馁,这反而是件好事。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生活中有太多的条条框框来限制我们去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这些条框或许对于有些人而言是及格线,而对有些人来说是怎么也到不了的标准。

所以承受他人的期待本身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我们只需做好自己便可。

第三,发现自己的优势。

每个人都应该善于去发掘自己的优势,想一想自身有什么做得比较好的,不要只盯着自己的缺点无限放大,要学会给自己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鼓掌。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在人生这条路上经历了太多不尽人意,就不要再自己给自己添堵了。

学会自己审视自己,自己欣赏自己,自己取悦自己,你就是你呀,何须自卑呢。


作者:云曦。特立独行的90后,乐天派代表,有时候敏感到极致,有时候也会神经大条,习惯用文字传递情感。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