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显微镜下的秦俑,开出了白色的“花朵”,考古家:不能再挖秦陵了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也是一个短命的王朝,而秦始皇是中国的第一个皇帝,他统一六国、智斗匈奴、建立皇帝制度、修建万里长城,创造了许多奇迹,关于他的传说也数不胜数,他也一直是各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当然,秦始皇陵更是专家学者们的“圣地”,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有着“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美誉,然而秦俑出土后,在显微镜下竟然开出了白色的“花朵”,专家表示:不能再挖秦陵了,这是怎么样一回事?

显微镜下的秦俑,开出了白色的“花朵”,考古家:不能再挖秦陵了


兵马俑出土

1974年,秦始皇陵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县骊山镇被发现,从该陵墓中出土了数量庞大的兵马俑和马车,还挖掘出了许多黑科技,有“金属记忆功能的秦剑”“射程400米的弓弩”等,享誉海外的兵马俑就此诞生了。但是专家们在对兵马俑进行深入研究时,发现显微镜下的兵马俑竟然开出了白色的“花朵”,不禁疑惑,这些白花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会开出白色的“花朵”呢?

显微镜下的秦俑,开出了白色的“花朵”,考古家:不能再挖秦陵了


白色的“花朵”是霉菌

经过专家们的检测和研究后可知,这些白花其实就是附在秦俑身上的霉菌,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情况下便会自动繁殖,由于霉菌含有色素和酸碱物质,所以在兵马俑身上待久了会逐渐腐蚀掉兵马俑,使得兵马俑失去原本的色彩。而且专家们表示,只能通过各种途径来减缓霉菌对兵马俑的伤害,但是还无法完全抑制霉菌在兵马俑身上产生,这着实令人既心痛又无可奈何。因此考古专家郑重声明,我们连兵马俑都还不能很好的保护,目前先不能挖秦陵了。

显微镜下的秦俑,开出了白色的“花朵”,考古家:不能再挖秦陵了


为什么不能挖掘秦始皇陵?

虽然秦陵研究价值十分巨大,如果对其进行全面挖掘的话将会获益颇丰,但是我国现今的科技水平还无法确保发掘秦陵万无一失,贸然挖掘,随之而来的就不只是白色“花朵”这么简单了,而是全面的破坏,秦陵意义非凡,不能冒这个险。且不说这个,方秦始皇陵已经密闭了千百年,陵墓里的空气、水分等都达到了一个均衡的状态,环境已经比较稳定,如果贸然打开,外在空气入侵,稳定的环境就会遭到破坏,陵墓里的文物就会遭到损坏,这些不可控的因素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

显微镜下的秦俑,开出了白色的“花朵”,考古家:不能再挖秦陵了


更何况秦始皇陵极其复杂,发掘十分危险。经专家勘察探测后发现,秦始皇陵里存在着大量的水银,水银是有害物质,还易挥发,人们担心打开陵墓不仅会伤害身体,还会破坏周边自然坏境,而且陵墓为了避免被盗取,设置了很多机关,如果随意开启陵墓,不小心触发到机关的话,就会有人员伤亡的风险。

显微镜下的秦俑,开出了白色的“花朵”,考古家:不能再挖秦陵了


总而言之,秦俑都无法做到很好地保护,更何况是偌大的秦始皇陵?文物是一个国家的历史记忆,是一个国家专属的身份证,其价值是任何东西都无法衡量的,文物考古虽然能获取很多的信息和资料,但也应在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进行,不能盲目自信和乐观,如果不能保证保护好文物,就先搁置着,等科学技术和设备更加先进了再进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