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1884年甲申易枢,恭亲王被罢免,李鸿章遭打击,宣告慈禧专制开始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清朝派出唐景崧带兵入越南支援黑旗军作战。3月12日,中法北宁之战中,清军和黑旗军被击败,丢失了北宁这个清军在越南境内最重要的据点。

北宁战败后,左庶子盛昱上奏疏弹劾军机处:

“惟有请明降谕旨,将军机大臣及滥保匪人张佩纶,均交部严议处,责令戴罪立功,认真改过,讳饰素习,悉数湔除。”

战败后被弹劾,也是正常的事。没想到的是,慈禧借此机会,裁撤了军机处全班大臣,原来的五位军机大臣:恭亲王奕訢、宝鋆、李鸿藻、翁同龢、景廉等全部被罢黜。

是为“甲申易枢”。

表面上看,甲申易枢是战事失败后对责任的追究。实际上,远远没有这么简单,甲申易枢是辛酉之变后慈禧发动的第二场政变,它的意义相当巨大,直接影响了之后的晚清政局。

1884年甲申易枢,恭亲王被罢免,李鸿章遭打击,宣告慈禧专制开始


要理解甲申之变的意义,首先要明白在易枢前朝堂的政局。

自从辛酉政变之后,慈禧通过一系列手段,掌握了朝政,和两宫太后一起发动政变的恭亲王奕訢,则在之后的权力争夺中逐渐失势,成为被压制的一方。

虽然如此,慈禧的权力还没有大到可以一手遮天的地步,恭亲王代表的是清朝的宗室力量,慈禧如果想要彻底专权,建立起自己的专制统治,宗室力量是她必须要摆平的一个对象。奕訢虽然不再能和慈禧分庭抗礼,但影响力仍在,在朝局里还发挥重要作用,还有相当的政治实力。

也就是说,宗室力量始终在牵制着慈禧,不让她独掌最高权力,这是政局的一角。

除了奕訢,还有李鸿章,这是政局另一角。

李鸿章所代表的,是地方派实力大臣的力量。这些人大都是从太平天国战争中起家的汉人大臣,手握实权。拿李鸿章来说,他既是洋务派的主要代表,又是淮军领袖,身居要职,地位显赫。

而李鸿章和奕訢的意见在很多时候是一致的。比如在中法战争中,李鸿章是主和派的代表,奕訢虽然态度要暧昧一些,但也是倾向于主和,希望以退让保和局,从政见上看,两者趋于一致。

所以,这个时期的政局就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关系。慈禧一家独大,但还无法只手遮天,她就是三角形中那个90度的直角,恭王和李鸿章构成了三角形的另外两个角,他们两单独都无法和慈禧对抗,但如果联合起来,隐然有可以抗衡慈禧的资本,因为恭王有政治力量又代表满人势力,李鸿章有军事力量又是汉人重臣。

1884年甲申易枢,恭亲王被罢免,李鸿章遭打击,宣告慈禧专制开始


​在这个三角形之外,还有另一股力量。

中法战争中,朝廷的决策始终在战和之间摇摆,是因为还有另一股力量:清流派。清流派以御史、翰林们为主,他们手里没有什么实权,参政的手段以放言清议为主,这时清流派的代表是李鸿藻和翁同龢,以李鸿藻为领袖,他们两人同时也是军机大臣。

清流派是坚决的主战派,他们抨击任何主和的言论,一门心思要跟法国干到底,这就跟李鸿章和恭王针锋相对。当然,除了清流派,还有不少大臣也是主战的。

看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对于慈禧来说,出现了一个机会——支持哪一方。

如果慈禧也主和,那么清流派叫得再凶也无济于事,把握政局的三角形达成一致,清流派只是边缘力量,无法构成什么实质影响。

如果慈禧支持清流派,那主战的力量就有了实力加持,他们的呼喊声将被成倍放大。

当然,慈禧是个老道的政治家,她不会这么贸然表态,但慈禧只要不表态,也就相当于表态。

面对铺天盖地的主战呼声,李鸿章的反对也无济于事,军机处也只能顺应呼喊,做出主战的部署。

主战还是主和,并不是慈禧的头等大事,她所要首先考虑的,是怎样巩固自己的统治,军机处就是她手里的一条鞭子,用来抽打奕訢和李鸿章。

1884年甲申易枢,恭亲王被罢免,李鸿章遭打击,宣告慈禧专制开始


慈禧的策略

支持主战,对于慈禧是个一箭双雕的策略。

如果战事胜利,清军击败法军,那当然是好事。此前主和的李鸿章声誉会遭到破坏,倾向于主和的恭王也是如此。

如果战事失败,清军败于法军,那么从政治上来说,对慈禧也是好事。好处在于战败总有人要负责,谁来负责呢,可以就此把责任归咎到军机处那里,因为 执掌军务是军机处的职责之一,如此作为军机的领班军机奕訢,必定是首要的背锅者,这样就有理由对奕訢开刀。

随后的战事进展证明了慈禧的策略。清军在北宁遭遇失败,国内震动。慈禧就此大动干戈,把军机处全班罢免,换上了奕譞、世铎、额勒和布、阎敬铭、张之万等人,从此军机处也完全操纵于慈禧手中,她实现了真正的大权独揽。

北宁战败后这个时间点的选择也很有深意。从战争进程来看,北宁之战发生在战争初期,发生在越南境内,军机处还可以调整策略,努力挽回战局。

但慈禧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她要的就是北宁之战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以达成自己的政治目的。

同样,可以从北宁之战后的战争局面看出端倪。北宁战后,慈禧新任命的军机大臣们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出色的能力,奕譞、世铎这几个人,能力平平,没有一个人能和奕訢相比。对于这次易枢,世人的评价是“易中枢以驽马,代芦服以柴胡”,他们存在的作用,只是慈禧借以控制军机的手段。

1884年甲申易枢,恭亲王被罢免,李鸿章遭打击,宣告慈禧专制开始


易枢的结果

奕訢被罢免后,彻底失势,在政治上被宣判了死刑,从此远离政治,最后郁郁而终。

甲申易枢对李鸿章也造成巨大影响,他的政治地位一度风雨飘摇,时人传言“撤 退枢府诸公,并严谕伯相(李鸿章),亦责其胶执成见。是殆欲逼使附和廷臣主战耳。”

易枢之后,被委以重任的是前往上海谈判的曾国荃和以钦差之名赴闽的左宗棠,李鸿章尴尬地坐上了冷板凳。这实际是慈禧进一步打压李鸿章的手段,因为左、李素来不和,这样的差遣能激化两人的矛盾,坐收渔利的还是慈禧。

甲申易枢之后,李鸿章虽然仍身居高位,但他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已经被削弱,大不如前。

恭亲王的倒台,宣告这个曾经稳固的三角形坍塌。李鸿章失去了在中央的代言人,他的很多政治诉求都无法上传于朝廷。

比如,中法战争结束后,开始向西北用兵。朝廷下旨让刘铭传协助左宗棠西征,李鸿章当时一直想修建铁路,但几次上疏都没有结果。

刘铭传进京前先到天津来拜望李鸿章,李鸿章借机让刘铭传面圣时先呈递奏折,要求修建铁路,给光绪帝施压。也就是说光绪帝若不同意修建铁路,那么刘铭传就不出山,结果这一次清政府还是没有给予答复,李鸿章的目的未能达到。

李鸿章真正能稳固住自己的地位,不至于进一步被打击,还是因为左宗棠的趋势。左宗棠病逝后,原来左李相抗衡的局势被打破,慈禧也就失去了制衡李鸿章的一个手段,李鸿章的地位才再次得以稳固。

奕譞曾经告诫军机处:

湘淮素不相能,朝廷驾驭人才正要如此。似宜留双峰插云之势,庶收二难竞爽之功。否则偏重之迹一著,居奇之弊丛生。

而在甲申易枢之后,除了张之洞等个别人,清流派也被慈禧顺手清理。

理由也很简单,慈禧并不喜欢清流派,在中法战争里,清流派只是慈禧利用来实现自己政治目的的工具,奕訢被罢黜,李鸿章被打击,清流派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除了领袖李鸿藻、翁同龢被赶出军机,其他清流大臣如陈宝琛、张佩纶、邓承修等被慈禧以会办军务的名义派遣出京,玩了一出借刀杀人,最后各自被充军或降职。

时人对于慈禧的借刀杀人也看得很清楚,多有评价:“西太后久恶清流,故使书生典戎,以速其败”。

1884年甲申易枢,恭亲王被罢免,李鸿章遭打击,宣告慈禧专制开始

所以,甲申易枢只是慈禧精心策划的一场政变,目的是为了同时打击奕訢和李鸿章。它是慈禧继辛酉政变后发动的又一次成功的政变,原来稳定的三角制衡关系被打破后,慈禧从此一家独大,再也没有人可以制约她,也就开启了晚清慈禧太后独自执掌最高权力的专制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