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世界最差五代机,是F35还是苏57?

魂舞大漠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对于五代机来讲,其对三四代机存在压倒性的优势。但同为五代机的情况下,不同的五代机设计理念和作战思路并不相同,不仅需要考虑单机的性能,也要考虑其作战体系和作战环境的影响。对于苏57或者F35来说,他们单机性能上各有优势,在各自的体系保障下都能发挥巨大的优势。很难说谁是最差的,只能说谁更具有优势。

目前美国的F35更多的是一种攻式作战体系,而俄罗斯的苏57则是立足于国土防空,兼具干涉能力的作战体系。从这方面看,F35无疑是美国体系内的低端战机,真正的高端机是F22。而有俄式作战体系支持的苏57在面对F22和F35时,可能还会具备一定的优势。

F35战机是一款性能先进的五代战机,该机也还是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三军通用的唯一一款五代机。F35强调隐身能力,具备先进的航电系统和空情探测共享能力,以及一定的超音速巡航能力。其主要定位是取代F16、F18和AV8b等机型,作为低端的多用途战机。F35主要用于前线空中支援、对地对海攻击和防空截击等多种任务。F35还采用了多国联合研制的方式,以节约研发成本。

在美军的作战体系中,F22和F35高低搭配,先利用强大的隐身能力,攻击敌方防空网络的关键节点,撕开敌方防空网络。在由F22负责进行空优作战,F35则进行多用途作战。F35作为低端战机,虽然在隐身能力和电子系统上存在优势,但在速度机动性等指标上都逊色于F22。因此,在美国的作战体系中,多用途的F35自然是逊色于致力于争夺制空权的F22了。

而苏57是俄罗斯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设计的一款五代战机。它一改苏联时代设计战机要全面压倒美国同类战机的原则,采用了以战争方式设计战机的思路。这主要是由于俄罗斯目前的国家现状决定的,像以前为对抗F15而设计性能更好的苏27,这样的方式俄罗斯已经玩不转了。为此,苏57被设计为一款反隐身目标的截击战斗机,用于取代苏27和米格31。俄军不仅要求其具备强大的防空拦截能力,还要求其具备一定的对地对海攻击能力。苏57采取了类似苏27的中央升力体三翼面设计,借鉴了F22的隐身设计,大量整合了现有的资源,为苏57安装了前视光电系统、前缘襟翼L波段阵列,可视化的座舱设备,以及117S矢量发动机。这使得苏57战机在具备了一定的隐身能力的同时,还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强大的机动能力。同时,苏57也一改过去航电系统落后的表现,大量使用了先进的航电设备。

按照俄罗斯的作战预想,未来空战更强调破坏敌方作战体系,打击关键节点。为此,要发展超远距空空导弹,以打击预警机、加油机等空中关键节点。更加注重战斗机的多用途能力,提升制空作战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地对海攻击能力,兼顾制空和空对面能力。重视超机动能力、超声速巡航能力,让平台机动能力更强,注重战场快速到达与高能量作战。因此,苏57在未来的作战中,是一款具备制空和空对面作战能力的战机。依托自身隐身能力和超机动能力,在俄罗斯全面的作战体系支持下,对敌方隐身目标进行打击,执行国土防空和局部干涉作战。在相同体系支持力度下,有反隐身雷达、远程空空导弹和超机动能力的苏57还是很有战斗力的。在面对苏57时,即便是F22和F35恐怕也难以占到便宜。

在五代机时代,随着成本的增大,单机的性能已经很难做到大而全了。针对不同的需求设计符合自身情况的五代机,在单机性能上必然会有所取舍。因此,不能抛开作战体系而单独评价战机的好坏,更多的还是要从作战的角度来分析战机的优势。无论是苏57还是F35,在不同的作战条件下,都具有各自的优势。


战情解码


显然,最差的五代机只能在F22和F35之间产生,不会牵扯到苏57的,苏57虽然隐身性能不太好,根据红星台的报道,RCS面积是0.5平米,也就是介于四代机和五代机之间的一个数据,但是苏57在其他方面的表现还是很好的。

苏57战斗机有五代机中最大的腹部弹仓,这使得他能够携带多大4枚KH59MK2巡航导弹作战,简直就是一款战术轰炸机了,这让苏57战斗机成为了一款具有极好的纵深突破和远程机动打击能力的攻防兼备的多用途战斗机。苏57战斗机在乌克兰测试了发射KH59MK2巡航导弹,这也是苏57第一次公开打开了腹部弹仓,让过去关于苏57不敢开弹仓的言论平息了下去。

另外,苏57战斗机拥有比F22更好的雷达系统,他拥有三面式的相控阵雷达,虽然体积较大,但是可以实现相比于四代机和F22这样的五代机更大的搜索角度,苏57可以对那些不在机头范围内的目标进行探测和跟踪,他还装备了机翼外缘上的雷达,虽然其机翼外缘的雷达天线和主雷达不是一致的,但是也提供了更多的搜索和探测方式。

苏57战斗机还装备有三维矢量发动机117S,因此他是五代机里面机动能力最强大的,也许苏57也就比其他的五代机差一点隐身了,实在是没有其他别的缺点,可是他的优点却有一大堆,因此要说他是最差的五代机,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F22和F35哪个更差呢?那当然是F35了,作为美国唯一外贸的五代机,他肯定比美国只给自己用的F22差,这是毫无疑问的。

何况,F22是重型五代机,F35是中型,F22侧重于制空作战,而F35侧重于对地打击,双方各不相同,本来也就不能一概而论,因此F22显然还是在载弹量和航程等方面比F35要强不少的。因此,F35只能稳居最差五代机的宝座了,作为一款装备国家最多的五代机,他最差倒是也不意外,毕竟谁会把自己的核心科技出售的满世界都是呢?


海事先锋


这个问题充满了偏见,为什么要直接认定F-35和苏57有一个就是最差的呢?

世界上一共只有四种服役的五代机,或许还有飞机不成熟,没有达到最终效果,但是没有哪一架是差劲的。

所谓的美国媒体,《商业内幕》这个杂志对于F-35的评价实在是地摊,“F-35隐身战机因价格高昂和可靠性问题,网站已经将其列入为美军研发的最差武器目录中。”

F-35A一架现在是8500w美元,价格高昂?对于一架成功的性能优良的五代机来说,8500w美元简直是物超所值。

F-35A累计飞行时长达到125850小时,F-35B飞行时长达到52140小时,F-35C已经飞行时长达到22630小时,累计飞行时长超过20w小时,

而这期间,只有两次出现事故,一次是去年美国的F-35B坠毁,一次是今年日本自产的F-35A机毁人亡。

F-35目前已经被意大利,日本,英国,挪威,澳大利亚等国购买,波兰也宣布引进F-35。

这样一架受各国承认,并且可靠性很高,故障率较低,价格便宜的飞机,足以证明《商业内幕》在对于F-35的评价过于地摊。


这是一张T50照片

苏57也是如此,虽然毛子对于五代机的理解同目前的主流有些不一样。

苏57没有EODAS,也没有EOTS,对于目前更加注重SA(态势感知)的五代机来说,的确是有些另类。

但是上图我们也看见,苏57的外形设计是符合平行原则的,对RCS的处理的确有。

对于五代机的思路毛子和目前主流有些区别,但有较大重合部分。按照俄罗斯的一贯传统,苏57可能是更注重机动性。

但是目前俄罗斯空军已经开始订购苏57,一方面也说明了其一定程度上是符合使用要求的,是可以完成任务需求的。

五代机中有目前还尚未成熟的,但没有差劲的。


英雄光


一款产品的好坏,用户最有发言权,即使是武器。这个用户,即包括国内用户,也包括国外用户。

关于F-35的评价,可谓褒贬不一,反差极大;即使是美国国内,对其评价也呈现出两个极/端的现象——但是,这些都不重要,用户的反应才是最有价值的。F-35全球预计订单数量达3000多架,目前已交付10来个国家。其中,美国预计订单2445架,目前已交付近300架。

而反观苏57(原称T-50),前面因为性能问题、成熟度问题、价格问题等,迟迟难以获得俄罗斯国内的订单。在性能上,苏57的隐身能力一直为人所诟病,基本上只是刚刚跨入隐身飞机的门槛而已;在成熟度上,苏57前面装的还是同样使用在苏35上的117发动机,只是3.5代发动机,目前其新型的“产品30”发动机还在测试;在价格上,苏57前面的价格要比苏35贵不少。

因此,按原计划,在2027年之前,苏35的订单只有10几架;而在2019-2020年这2年的时间里,只有2架的订单,也就是“一年一架”——真可谓是“勉为其难”的接受了。

不仅是俄罗斯自己,就连其常规用户印度,对苏57也十分的不满意。原先,印度准备以T-50为基础,在俄罗斯的帮助下,发展一款印度版的T-50。该版本采用印度喜欢的“双座”设计,代号为FGFA,印度准备为此投入近70亿美元的资金。可惜的是,T-50在航电系统,特别是隐身能力上面的表现,让印度大为不满。印度认为,这样的T-50,难以有效对抗其北方邻居的歼20战机。因此,印度已经冻结了在该项目上与俄罗斯的合作,前后投入的资金,也没有超过3亿美元。如果一款战机,连印度都不怎么看得上,那么其算好飞机吗?

近期,为了“促销”,苏57单价大降20%,于是,俄罗斯对其2027年前的订单增加到76架。这个数量,怎么说呢,9年的时间76架,一年8-9架,依然只能算是少量采购。一方面,大部分应该是采用新型发动机的苏57,其性能要好不少;一方面,俄罗斯自己装备了,对于苏57的外销帮助还是挺大的。比如其目标用户——印度,以及我们。只是,虽然沈飞这边的专家/总师大喊苏57的各种好,我国空军愿意不愿意买,就是另一回事了。


晨曦谈兵


世上五代机,不多就五款,集中在中美俄三家,从现在表现的技术状态看,其中高端版本两款,F-22和歼-20,低配版三款,做为五代机的低端版本,F-35、苏-57和歼-31,前两者的表现,已投入使用,或正计划投入使用,而歼-31则要低调得多,自2018年以来,难见明朗的消息。如何在F-35和苏-57当中确定一个状态最差的,网友们的意见一时碍难统一,魂舞大漠的看法是,正在大卖狂甩的F-35,正是问题最多者,要说其最差,争议会比较大,原因是它正被多国使用,并形成了初步战斗力,而还未正式入役的苏-57,装备计划晚点严重,技术状态还未表现出真正的成熟,俄空天军日前正式要采购75架,表现会如何,还难以明晰。下面我们不妨讨论一番,看是如何?

先来说说苏-57

苏-57广受诟议,原因在于其隐身特性面临着不足的问题,巨大的进气通道,在技术上不加处理,依然是那么粗放,无疑雷达信号特征大幅增加,是一点毋庸置疑,被人讥刺为“拍扁的苏-27”。视其外形,技术源头出自苏-27,没有什么错,或说借鉴了苏-27部分气动外形,印痕明显,对此,苏伊霍也不否认,设计之初即有考虑,在国家经济还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在优秀的苏-27气动基础上,从速打造一款造得起用得起的五代机,正是当时的想法。走过的路无论如何坎坷,应该说部分还是实现了是一想法。尽管还不够成熟,未入役即开去叙利亚,牛刀小试一番,还不能证实苏-57的优秀吗?

F-35小心弈弈

苏-57隐身不足,可以发现优势,来谋得自家一席之地,F-35的表现则为令人失望太多。以色列兴冲冲率先上阵,旋即被美国勒令禁止,不准再次出击。美国的意思至明,百病缠身的F-35一旦遭遇不测,坏了名声,无论出口,还是战场上被人击落,技术机密即有泄露之虞。对自家造的飞机,如此不自信,至少表明F-35技术状态的不确定性。2018年美军一架F-35B型坠毁,此型飞机全面禁飞; 2019年日本一架F-35A坠海,洛马甩锅给日本,说其组装质量太差。不管什么说辞,两型F-35坠机原因,都是不明的。什么是不明?摔了飞机,也搞不清楚,弄不明白是啥原因。像这样的飞机,根本就不能用,不能用的飞机却卖得疯狂,到了用家手里,即多不测。各种大大小小故障不断,有的能解决,有的则根本难以解决,捞下残疾,没准也说不清道不明呀。这样的飞机,不是最差哪个差呢?


魂舞大漠


这两款战机都是被黑的最狠的五代机,西方媒体黑苏-57隐身性能不足,至于F-35体型臃肿,机动性差,故障频发是核心的黑料。就算是最差的五代机,相比现役的非隐身战机,他们的技术优势也是相当明显的,F-35对阵三代机10:0的战绩不是吹出来的。

F-35多用途隐身战斗机

我们先来谈谈怎么黑F-35。F-35是美国研发的第二款多用途隐形战机,采用常规隐身布局设计,主要有制空型F-35A、垂直/短距起降型F-35B以及舰载型F-35C三个型号。其实我们比较常见的也就是出口美国盟友的制空型F-35A和垂直/短距起降型F-35B.

第一个槽点:最大飞行速度只有1.6马赫

当战斗机发展突破音障进入超音速时代后,1.6马赫的最大飞行速度的确有些慢了,二代机基本上都达到了2马赫以上,苏俄甚至研发出米格-25能够突破三马赫,成为现役战机中飞行速度最快的战机。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F-35最大飞行速度低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我们都知道F-35属于单发战斗机,搭载一台F-135型大推力发动机,最大推力超过18吨,最新型号据称有望达到21吨,这在发动机领域已经是一个绝对领先的水平。

同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个重点指标,那就是F-35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31.8吨的水准,而其空重只有13.3吨,属于典型的中型机,我们可以大致计算出其冗余载重达到了18.5吨,也就是说该型机机载设备、飞行员重量、载油量以及机载武器的总量达到18.5吨,这是一个比较客观的数据。此前很多人讲到阵风战斗机,被其将近15吨的总载重所震撼,因而阵风被称为多用途性能最好的三代机,同理F-35总载量比阵风还多出3吨多,多用途性能应该更优异,这也与F-35多用途定位相一致。

作为一款典型的单发战斗机,凭借一台发动机将起飞重量增加到31吨多的水准,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起飞重量的增加,发动机还能保证1.6马赫的最大飞行速度。同时具备一定的低速超音速巡航能力已经是基本达到美国的设计要求了,至于最大飞行速度单个指标可以忽略了,因为其对于整个机型的作战能力发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第二个槽点:故障率高、可靠性堪忧

讲到F-35的故障率,首要看参照点。有很多外界所忽略的一些有关美国的信息,比如在战斗机领域,美国战机的故障率一直持高不下,以F-16战斗机为例,该型战斗机号称是最优秀的中型三代机,先后生产了4000多架,但是自服役以来其坠机总数也超过500架,由此可计算出其坠机率为12.5%。截止目前F-35总共坠机2次,这个坠机率还是可以接受的,只不过外界太过于给予关注,因而坠机效应被放大了。

另外我们再在隐形战机领域横向对比一下。美国的F-22号称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隐身战斗机,于2005年正式服役至今已经将近15个年头,该型机距今统计显示共有四次坠机事故,此外有关供氧故障报告多大20多次,可谓是老大难问题缠身,从当前公开信息来看,F-22的高空缺氧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治,2010年的事故报告,时隔七年之后才发布调查结果,由此可见一斑。对比F-22,F-35虽有美媒所讲的300多项技术问题,其已经批量交付美国盟友,坠机事件统计也只有两次,故障率并没有外界吐槽的那般严重。

其实随着战斗机发展发展和技术进步,大量的新技术应用到战斗机设计和制造上,新型战斗机的故障率本身就呈现出一个居高不下的曲线,这和新技术的应用是有直接关系的,尤其是大量所谓“黑科技”的应用,技术上的领先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故障率高、可靠性差,这是一个技术发展的魔咒,暂时很难有效规避。

俄罗斯的苏-57重型隐身战斗机

至于苏-57被黑化,完全是西方媒体推波助澜的结果。虽然俄罗斯在推进五代机研发中受到资金和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并没有按照俄罗斯人最早的设想推进,但这款战机早在T-50项目的时候就被西方媒体吐槽为“压扁了苏-27”,大肆吐槽其隐身设计。

第一个缺陷:隐身效果差

从苏-57的整个气动布局设计来看,其相比美中两国隐身精细化设计,苏-57的隐身性能是现役的四款隐形战机中最差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苏-57沿用了苏-27系列中央升力体气动布局设计,对于机头、机身等部位进行了物理隐身处理,尤其是机头苏-57并没有采用类似美国F-22、中国歼20的菱形机头设计,而是一种全新的椭圆形设计,可谓是独树一帜。

苏-57整个气动布局隐身处理最大的败笔当属其进气道设计,通常隐形战斗机为例降低正面发动机叶片雷达反射截面,普遍使用的是“S”型进气道,最大限度的降低机身正面雷达反射面积;苏-57则不同依旧沿用的是直通式进去道,尽管在进气道入口,设计人员涂刷了吸波材料和安装了遮蔽装置,但整体效果远低于主流的S型进气道。

同时之所以将苏-57成为压扁了的苏-27,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内置弹舱设计并没有采用类似F-22、歼-20的内埋式,两个进气道裸露在机身下方,虽然机身的厚度大幅度缩减,但是两条裸露的进气道严重破坏了苏-57整体的隐身布局处理,这是一个难以置信的设计。

尽管在气动布局设计上,苏-57隐身处理的确是槽点频频,所有的质疑也是无可厚非的。俄罗斯设计人员给出的解释是因为苏-57使用了新型等离子隐身技术,根据俄媒披露的信息显示,苏-57的雷达反射截面积为0.5平米,相较F-22的0.01平米的确是有很明显的数据差,但总体上介于隐形机与传统机型之间。

第二个缺陷:内置弹仓设计

苏-57的内置弹仓采用的是串联式设计,布设在机身进气道之间。此类内置弹舱设计独具特色,与F-22、F-35以及歼-20的内埋式内置弹仓有很大的区别。考虑到中央升力体气动布局与身俱来的缺陷就是机体结构强度不够,最早使用该启动设计的苏-27就显现的尤为突出,机体结构强度不够带来的直接恶果就是无法挂载大重量的对地、对海攻击弹药,从而限制了战机的多用途性能。

苏-57本身机身的厚度要远低于同类隐形机,考虑到中央升力体气动布局设计带来的机体强度问题,该型机的内置弹舱布设需要将机身内部掏空,考虑到弹药的尺寸,内置弹舱几乎是贴在了机身蒙皮上,因而苏-57在内部增设几个加强筋,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内置弹舱的承重能力。但是外界普遍对此持有怀疑态度,甚至出现了苏-57的内置弹仓是否能够正常打开的质疑。很明显此类内置弹仓的设计,显然无法挂载重量过大的弹药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迄今为止并没有一张清晰的苏-57内置弹舱清晰图公开,所有的信息都是来源于猜测和分析。不过苏-57通过实射的方式证实了其内置弹舱是可以打开,且可以发射导弹的。虽然溯源这种猜测最早起源于西方媒体,总体上看苏-57应该更侧重于空优作战而不是多用途性能。

理性评价这两款战斗机

我们通过上文对F-35的横纵向对比发现,其实F-35的设计定位更侧重于多用途性能,与F-22形成一种高低搭配的使用体系。虽然不得不承认的是F-35的最大飞行速度以及超音速巡航速度普遍偏低,但是F-35的机动性并不差,其机动性更多的体现在精准的机动布局设计、先进的发动机以及飞控设计上,从历次的F-35A公开的空中飞行表演中,涉及战斗机机动性的各项性能指标F-35A都有过飞行展示,总体上并不比现役的三代机差。

F-35战斗机最大的技术优势是保持了与F-22同等的隐身性能,同时拥有F-22不具备的先进机载设备以及多用途作战功能。F-35除了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之外,还装备了F-22没有的光电分布孔径系统、综合电子战系统和光电瞄准系统,极大的提升了该型机的综合航电水平,大幅提高了战场信息感知能力。另外其达到8吨的载弹量也是F-22所不能比拟的,意味着F-35可以执行更多类型的作战任务。

苏-57在隐身设计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其更注重于机动性和航电系统。苏-57设计的对标产品是美国的F-22,也是未来一段时间保证俄罗斯空中优势的核心型号。苏俄战斗机在设计时注重机动性,追求在机动性对欧美进行压制,苏-57在设计也不例外。其沿用了成熟的苏-27气动布局设计,同时搭配大推力矢量发动机,从而实现在该领域的技术优势。从苏-30开始,俄罗斯将矢量技术应用到战斗机设计上,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后来的苏-35更是以矢量机动而著称,当然苏-57也不例外,凭借优异的气动布局以及产品-30发动机16吨的推力,赋予其优异的超机动性。

在航电上实现了智能蒙皮技术,除了探测400公里的N036型机载雷达之外,其还使用了SH-121雷达系统,包括三部X波段雷达分别设置在正前方和左右两侧;另外机翼上海安装了L波段雷达,从而强化对低可探测性目标的探测能力。除了上述的雷达系统之外,苏-57的另一大绝技是,机载新型电子战系统,能够在机载雷达不开机的情况下,对敌方进行电子干扰。

综合上述,其实不管是F-35还是苏-57,这两款战斗机都对于现役的三代机或三代该型战机都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F-35侧重于隐身突防,发挥其隐身优势创下10:0的骄人战绩;苏-57主打机动优势,能与机动性著称的F-22一争高低,对于其他的三代机来说,机动性优势自然相差的不是一丁半点。所以说,这两款战斗机是被黑的最狠的型号。


鹰鸽分析


金无足赤、机无完机,任何一种飞机都有缺点,若论世界最差五代机,还轮不到F35和苏57,而是......

正如我们的人生,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是完美无缺的,战机也一样。世界上任何一种战机都有缺点,或者是因为技术缺陷,或者是因为定位取向,抑或是成本上的权衡,或者是以上兼而有之。自进入五代机时代后,目前诞生的几款五代机也是如此,尤以F35和苏57遭到的非议最多。

F35自诞生以来就口碑不佳,在研发过程中保受超期、超重、超预算的困扰,目前量产后仍然被质疑飞行性能差、空战能力一般,甚至屡屡爆出工程缺陷、隐身涂层方面的问题。而由于这是一款“敌人”的战机,F35在我国媒体语境中更是问题缠身,仿佛前途黯淡一般。

笔者觉得,F35是当今最成功的五代机,也是未来几十年最有影响力的一款战斗机,它甚至会改变未来空战规则。F35臃肿的外形、平庸的飞行性能(其实与F16相比也不算平庸)与其定位有关,因为F35本质上是一款“三分制空、七分对地”的攻击机,为了实现大航程、大载弹量,不得不把自己搞成了胖子。而F35目前遇到的一些技术问题,也是新事物在生命周期内正常的现象,不必大惊小怪。F35用一款飞机满足了常规起降、垂直起降、舰载起降三大需求,本身就是一个技术奇迹。而且F35具有优异的隐身性能、超强的态势感知能力和网络中心战能力,更不用提它高达数千架的装备量---一款失败的战机会被数十个国家选中、生产数千架吗?

对F35的批评很多是诽谤,而对苏57的批评很大程度上是实打实的指证,比如其孱弱的隐身性能。苏57进气道、机身表面突出物、缝隙的处理实其隐身性能大打折扣,一般认为其正面RCS为0.5平米,与F22、F35、歼20差了一个数量级。除了隐身性能,苏57的弹舱设置、机体结构也被认为有隐患。

即便如此,笔者觉得苏57是俄罗斯在目前的财政、技术条件下拿出的最优解,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俄罗斯只能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拿苏57隐身设计来说,苏57在最重要的前向隐身方面还不错,在侧面和后面只能将就了。而苏57机体结构和表面处理方面的问题,则是因为最大程度上使用苏27系列的生产线,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如果俄罗斯能掏出500亿美元的研发经费,那么苏57绝不会是现在这个鸟样。

所以,无论是F35、苏57,虽然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都是在一系列制约条件下的最优方案,它们也实现了最初的研制要求,绝对算不上失败。

即便是歼20,笔者也能挑出一大堆毛病:发动机不行、没装机炮、鸭翼和腹鳍影响隐身、后向隐身性能不好、发电能力差制约了航电系统的发挥、目前对地打击能力不足、不适合当舰载机、模样长的丑......但是谁认为这是一款失败的战机?

若论最差五代机,除了那一堆还在模型和PPT阶段的,笔者觉得非它莫属---

没错,就是FC-31。自2012年首飞以来,就造出了3架原型机,既没有实现外销,也还没有获得军队列装。飞行性能平平,也没有突出特点,无论对空对地,样样稀松,只是中型机的体格适合上舰。当然,有迹象表明以FC31为基础改进的机型已经拿下中国下一代舰载战斗机竞标,但是毫无疑问,它离一款优秀的舰载机,必须经历脱胎换骨的的提升才行。


从此萧郎是路人甲


目前全球已知的几款五代机中,被曝存在各种问题的,就有F35隐身联合攻击机和歼57隐身战斗机。

至于F35和歼57这两款五代机哪一款是最差的五代机,我们来一一分析一下这两款五代机。

F35是美国产短距起飞五代机,主要用于舰载使用,是一款联合作战机。这跟美国作战需求有关,用于航空母舰做舰载机使用,就需要有对空、对海、对地打击能力,这样就催生了联合作战效能。

F35飞行速度1.6马赫,超音速巡航能力不强劲,但机动性能倒是不错,因为军方设计时,没有考虑和重视空战,所以空战性能并不出色。

但F35的隐身性能非常出色,加上被动电子探测系统,在空战中,可以不开雷达隐蔽接敌并提前发射空空导弹。

F35经过改装后 ,载弹量大增,内部可容纳6枚空空导弹。经升级改造后,F35也在国际市场上大卖。

歼57隐身五代机是俄罗斯在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强行推出的一款五代机。一开始是和印度一起研制的,而后印度发现不尽人意,遂退出共同开发与研制。

俄罗斯公布的数据显示,苏57飞行速度2600公里每小时,航程最高达4300公里,装备有R―37M超远程高超音速导弹可击毁300公里外的空中高速目标。

苏57还可以携带新型射程达400公里的隐身巡航导弹,对航母战斗群进行打击。俄罗斯一直假想与F35作战,使得机动性和加速行超过F35。这是一种空军格斗思想作祟,现在的空战格斗可能性应该不是重点。都是战区外战斗的多,设计思想的落后,让苏57依然是一款重火力战机。讲究火力、讲究航程、讲究空军机动性,轻视其它一些高科技配置。

苏57的隐身性能不好,这个是印度不能接受的,隐身性能差,最多也就是一个四++代战机,五代机的核心技术就是隐身性能。

在俄罗斯军方一直也举棋不定,到底要不要采购苏57战机,还是因为北约对俄罗斯的步步紧逼,让俄罗斯总统普京下定决心采购76架苏57五代机。

这一次采购据报道,苏57没有挂载龙勃透镜,什么意思呢?就是龙勃透镜用来增加雷达反射面积,以便于地面导航雷达能够追踪导引苏57战机。

没有龙勃透镜意味着,苏57不需要增大雷达反射面积就可以被自家雷达导引追踪。这也从另一个方面直接证实苏57战机,隐身性能还没有达到五代机的优异性能。

失去这个隐身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就会被遗弃,就会失去应有市场。由此来分析,这两款五代机F35和歼57相比,歼57五代战斗机是最差的一款五代机。











科沁杂谈


从实战角度来看,无论是F35还是苏57,都不存在谁是全球最差五代机一说,如果非要就这一话题得出一个答案的话,那么筛选范围只能在F35和F22之间产生。

1、 F22优势在飞行性能和单机作战F22的超巡超机动赋予了无与伦比的超音速接战能力,无论是中距战还是格斗战,超巡超机动带来的优势吊打其他战机(超巡带来的速度优势让导弹射程增大,让敌人导弹的不可逃逸区减小。超音速机动让只有少数战机能在超音速下跟的上F22的动作),但由于年代较早,所以一些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航电与最新战机有差距。

2、 F35优势在航电和体系作战首先F35的机动性仅仅相当于典型四代机战斗机(五代划分法),的确有人吹F35亚音速瞬盘好加减速好,但四代机本来就注重中低空亚跨音速机动并且各有千秋,战机的机动性被限制在人体承受的上限9G,F35完全和其他四代机拉不开差距,尤其是装备了四代格斗弹的情况下近距格斗真的是听天由命——F22被拉倒这一速度区间格斗都未必赢得了——然而F22可以1.7马赫6.5G稳盘,5G稳盘画到了2.0马赫,真的是转个弯就把同样速度的三代机甩了

实事求是的来说,如果是小编队作战,那么F35肯定不是F22的对手,而如果是大规模集群的空战,那么两者恐怕难分伯仲,当然了咱们的命题应当是单从单打独斗的角度来出发,所以F35恐怕是目前世界上最差劲的五代机。

总结,吹了半天F22/35,但实际上我想吹吹最大美分的兔子的歼20,得益于后发优势,歼20的设计目标起码可以概括为F22的速度和机动+F35的航电,尽管目前还没有完全达到发动机未达标超巡有疑问,协同交战体系(尤其是对空)还未构架完成,但起码前进方向有了对了,而且独此一家。

嘲笑下毛子,苏57居然外挂光电吊舱,而且中修16年把eots86等光电传感器拿去莫斯科参展(手动斜眼)同代机之间没有绝对的吊打一说,但的确有差距和压制能力,所以美帝无所谓,反正F35数量吊打全球其他五代机,换也能把其他国家的五代机消耗掉了——但东方某大国压力就大了,又没有自家爹的体系又没有自家爹的数量。

所以日本人即使买了F35,依旧加紧F3和四代大推的研发呢(这四代推严重怀疑是F119仿制版,数据相仿,而且从来没有三代大推的研发经验换成中修早被人喷死了),并且传出F3就是F22改的信息,也就是F22的机体+F35的航电——不就是歼20的目标么


军武视界


苏-4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