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出院率78.26%,浙江全部縣(市、區)為低風險、較低風險!90後00後衝鋒在前

出院率78.26%,浙江全部縣(市、區)為低風險、較低風險!90後00後衝鋒在前

出院率78.26%,浙江全部縣(市、區)為低風險、較低風險!90後00後衝鋒在前


  發佈會上,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孫黎明首先通報了全省最新疫情情況:2020年2月27日0-24時,浙江省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增出院病例62例。


  截至2月27日24時,浙江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205例,現有重症病例21例(其中危重11例),累計死亡1例,在院救治病例262例,累計出院943例,出院患者佔確診病例的78.26%。


  目前,全省共追蹤到密切接觸者41021人,當日解除醫學觀察364人,尚有1207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出院率78.26%,浙江全部縣(市、區)為低風險、較低風險!90後00後衝鋒在前

出院率78.26%,浙江全部縣(市、區)為低風險、較低風險!90後00後衝鋒在前


  “五色圖”顯示:高風險、較高風險、中風險的縣(市、區)0個,較低風險的縣(市、區)2個,低風險的縣(市、區)88個。


出院率78.26%,浙江全部縣(市、區)為低風險、較低風險!90後00後衝鋒在前


  相對於2月24日,新的“五色圖”各縣(市、區)變化情況主要是:


● 中風險降為較低風險(2個):桐廬、海曙。


● 較低風險降為低風險(6個):西湖、江干、鹿城、甌海、樂清、瑞安。


  當前,浙江已連續6日無新增病例,疫情態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也正在加快恢復,但疫情風險依然存在,疫情防控仍處在最吃勁防重點地區輸入、防境外輸入和返工復工疫情防控的“下半場”。各地要及時研判疫情新動向新特徵,繼續堅持防輸入防集聚的策略,遵循規律、把握節奏、精準施策,全面落實“一圖一碼一指數”精密智控八大機制,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全面推進復工復產,著力推動“兩手硬”“兩戰贏”。


省商務廳副廳長王堅就外資企業的復工復產情況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當前浙江外貿訂單完成情況如何?外資企業的復工復產情況如何?浙江最近專門印發了通知,助力做好穩外資工作,請問具體有哪些“穩外資”措施?


  過去一段時間,省商務廳按照“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的部署要求,全力推動外貿企業、外資企業和項目的復產復工。


  從外貿看,“訂單+清單”系統監測顯示,一季度外貿訂單履約率在六成左右,無法按期交貨的主要原因是員工、原材料、產業鏈配套、國際物流等。為此,省商務廳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如對急於交貨的企業優先保障復工,建立外貿復工復產的應急響應機制,加強出口信用保險支持,以及創新方式幫助企業開發新訂單開拓新市場等。截至27日,全省5726家年出口額1000萬美元以上企業已實現全面復工,預計訂單完成情況會進一步好轉。


  從外資看,截至27日,全省外資企業復工率已達85.4%,湖州、舟山、台州的外資企業已全面復工,寧波、衢州、麗水的外資企業基本復工,復工率接近100%。


  最近,省商務廳正在密集開展外資企業“三服務”,從服務過程看,外資企業雖然受疫情影響,遇到一些問題和困難,但對立足浙江謀發展仍然充滿信心,網上洽談、簽約不斷。


  下一步,省商務廳也將繼續加強外資服務,並從四方面著手紮實做好“穩外資”工作。


  • 貫徹落實各項政策法規,增強發展後勁。將全面貫徹落實《外商投資法》等法規政策,指導和幫助外資企業用足用好近期出臺的各項政策,特別是省商務廳聯合省發展改革委提出的7條穩定外資工作意見。這個意見側重於現實,對積極幫助外資企業儘快復工復產、強化重大外資項目要素保障、建立外商投資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加快外資項目進口設備免稅申報辦理等方面,都提出了具體措施。同時,我們也正抓緊出臺側重於長遠的浙江新一輪外資政策,目前外資新政的起草工作已基本就緒。


  • 創新方式方法,確保招商引資不間斷。疫情期間,全省各地創新招商活動方式方法,積極利用線上雲端加強與客商的“不見面”溝通,開展了“網上招商會”“網上洽談會”“網上籤約會”等雲上招商方式,由“面對面”改為“屏對屏”,確保聯繫不斷、項目不丟。目前,僅嘉興、湖州兩市已“雲簽約”項目超過30個,投資總額超過20億美元。


  • 加強保障,加大重大外資項目推進力度。浙江正加快建立省市縣三級重大外資項目專班,並制訂印發了《浙江省2020年重大外資項目推進計劃》,協調推進75個1億美元以上重大外資項目加快實施。對列入國家和省級重大外資專班的項目,省裡將給予用地計劃指標、汙染物排放指標、用能指標等保障和傾斜支持。


  • 深化“三服務”,提升外資企業服務水平。省商務廳將繼續開展外資企業和外資項目“一對一”走訪活動,回應和協調解決外資企業和項目存在的困難,同時,探索建立跨國公司和省領導高層聯絡機制、項目跟進機制、協調服務機制,開展多種形式、常態化的外商投資企業圓桌會議。



全省大型購物場所復工的總體情況怎麼樣?如何才能確保消費過程中的健康安全?


  按照“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要求,省商務廳紮實做好商貿流通企業的復工復產工作,在保障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加大對群眾正常生活需求的回應力度。監測顯示,截至2月27日,全省192家重點商場、綜合體,已恢復營業的有174家,佔90.7%,未營業的也都在積極做好恢復經營的準備。


  為推動綜合體和商場的疫情防控,省商務廳開展了以下工作:


  • 先後印發了《推動商貿流通企業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和商場(綜合體)、超市、零售企業、餐飲企業防護指南,會同市場監管局制訂下發《商品市場安全開業運行與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導商場開展疫情防控。


  • 指導各級商務主管部門,督促商貿流通企業完善人員管控方案,制定應急預案。目前,所有開業商場均制定了疫情防控措施和應急預案,未營業的也都參照復工指南,正制定完善相應措施和預案。


  • 會同市場監管局、衛健委等單位,組建檢查組,對綜合體和商場進行明察暗訪,排查風險點。


  當然,消費過程中的安全,一方面需要積極指導商場綜合體做好防疫防護,另一方面也需要大家做好自身防護,建議大家在逛街的時候做到以下三點:


  • 做好個人防護,戴好口罩,快進快出,注意個人衛生,不要聚集,不要長時間在商場內停留。


  • 服從商場安排,主動配合經營主體體溫檢測、健康碼查詢等防控措施,不在綜合體餐飲功能區堂食等,共同營造安全的購物環境。


  • 鼓勵線上消費。省內大型商場(綜合體)大部分都開通了線上服務,能滿足群眾的消費需求。比如,杭州武林銀泰,在前期閉店期間積極藉助線上資源,通過線上直播、社群化運營等手段,推出“無接觸式購物”,累計發出訂單超10萬件,超過去年同期線上線下整體業績。在疫情防控期間,大家也可以進行嘗試。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明辦主任盧春中就浙江在疫情防控期間志願服務工作的總體情況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疫情發生以來,在車站碼頭、路口卡點、村莊社區,都能看到很多穿著“紅馬甲”的志願者。請介紹一下浙江在疫情防控期間志願服務工作的總體情況。


  疫情發生後,省文明辦、省民政廳、團省委、省婦聯等單位,第一時間倡議動員,號召全省各級各類志願者,投身疫情防控工作。據不完全統計,全省1萬多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各級文明單位、各類志願服務組織的280餘萬名志願者身披紅馬甲、口戴防護口罩,積極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志願服務,成為基層一線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一支生力軍。


  一個多月來,志願者們踐行著“黨委政府有需要,人民群眾有需求,志願服務勇擔當”的承諾,在城鄉基層日夜堅守、默默付出,按需求、分領域、全方位參與疫情防控志願服務。


  積極開展社區宣傳。杭州“武林大媽”、衢州“小錦鯉”、麗水“小園丁”靈活運用橫幅標語、方言土語,用好大小喇叭,傳遞官方權威信息,引導群眾不信謠、不傳謠。我們緊急製作大量公益廣告,通過新聞媒體、微信群等進行廣泛傳播;廣大文藝志願者用越劇、婺劇、歌曲、蓮花落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普及疫情防控知識,增強群眾抗疫信心。


  助力疫情防控排查。廣大志願者在村莊社區、道口卡口協助基層幹部做好體溫測量、排查登記。杭州、寧波、湖州、舟山等地組織機關萬名黨員志願者深入到基層一線開展志願服務活動。


  做好物資代購後勤保障。各地結合實際,面向一線醫務人員和隔離點居民、基層工作人員,協助做好交通、餐飲等後勤保障。溫州、台州等地積極發動各級文明單位、道德模範、浙江好人等先進典型,為群眾排憂解難;許多地方發揮浙江僑團、僑胞作用,積極採購防護物資,踴躍捐獻。


  參與防控應急醫療用品生產。桐廬、海鹽、金華金東區等地組織巾幗志願者、工會志願者幫助企業生產抗疫急需的醫用口罩、防護服等用品。義烏市急武漢之所急,多方籌措,保質保量,用很短時間為湖北武漢生產了3萬件志願服。


  開展“心理防疫”。嘉興、紹興、德清等地公益組織開展心理健康類志願關愛服務,為患者家屬及隔離點居民提供心理疏導和情感慰藉,為一線醫務人員提供心理援助服務,幫助群眾消除恐慌情緒、釋放心理壓力。


  總的來說,浙江前一階段的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工作,發動廣泛、組織有力、活動精準、保障到位,許多地方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發倡議發招募令來進行上崗前培訓,進行協調,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注入了暖流、貢獻了力量。


  接下來,全省志願者將繼續抓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在疫情防控領域,要重點服務一線人員、關心關愛重點群體。積極參與對一線醫務人員、援鄂醫療隊員及其家屬實行的“一對一定向幫扶”。對老人、殘疾人、貧困人口等受疫情影響較大困難群體,提供更直接的生活幫扶、心理關愛。隨著各地陸續復工復產,守好中門、小門,參與工廠車間、商場超市、店面商鋪等重點場所的防控還需要志願者們的繼續積極參與。



此次疫情改變了我們很多習慣,如聚餐、出行等。在文明習慣養成方面,有什麼建議?


  這次新冠病毒疫情的爆發,引發了人們對很多日常生活“關鍵小節”的反思,培育健康生活理念、養成文明好習慣迫在眉睫。為此,省文明辦倡導全社會從以下幾方面共同努力。


  一是倡導養成“文明就餐”好習慣。提倡“公筷公勺”行動,鞏固“光盤行動”成果,逐步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堅決抵制“野味”誘惑,自覺摒棄食用野生動物的陋習,切斷傳染源,讓健康用餐、綠色用餐、文明用餐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是倡導養成“文明排隊”“防傳播”好習慣。在公共場所自覺排隊,保持一米線,文明上下車、有序進出電梯;自覺落實勤洗手、戴口罩、遠距離、不集聚等日常防控舉措,截斷病毒傳播途徑。


  

三是倡導養成“垃圾分類”好習慣。讓“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的理念家喻戶曉。


  四是倡導養成“重信守諾”好習慣。不信謠、不傳謠,不隱瞞病情、主動配合疫情調查。人人自覺維護誠信,共同營造“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良好風尚。


  五是倡導養成“隨手做志願”好習慣。隨時通過舉手之勞和點滴善行釋放真情友善、傳遞文明風尚,讓“有時間做志願者、有需求找志願者”成為一種風尚。


  文明好習慣的養成,需要人人參與、久久為功。“禮讓班馬線”理念的深入人心,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就是全省上下多年來共同努力的成果。再過幾天就是“3.5學雷鋒紀念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志願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浙江是“最美”現象的發源地,志願服務事業起步早、參與廣、成效好,我們要自覺扛起“三個地”的責任擔當,著眼學雷鋒志願服務制度化常態化,把志願服務、文明好習慣養成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主題,在全面奪取抗疫勝利、在浙江“兩個高水平”建設中貢獻力量。


  團省委副書記王慧琳就浙江青年團員戰“疫”的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在疫情一線,有很多90後、00後衝鋒在前的年輕身影,能否介紹一下浙江青年團員戰“疫”的有關情況?


  疫情發生後,團省委在1月22日就專題研究做好疫情防控相關工作,各級團組織隨即建立應急響應機制,組織動員全省青年志願者全力投身疫情防控。截至目前,全省共發起志願服務活動21708場,參與志願者104627人,累計參與1145846人次,服務時長553.7萬小時。主要開展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迅速組建青年志願服務隊。在各地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指導下,第一時間成立三級疫情防控工作青年志願服務隊。聯合省文明辦、省民政廳號召志願服務組織、志願者安全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制定志願者崗前培訓通識課程,規範崗位工作流程;省本級籌措70萬元為志願者採購防護物資,提供專項保險,確保防護培訓不合格不上崗、防護措施不到位不上崗、專項保險不落實不上崗,免除志願者後顧之憂。


  二是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疫情發生後,針對物資供給、醫療救治、交通運輸、卡點檢測、網格排查、入戶宣傳、心理援助等需求,積極組織志願者開展工作,共設置各類服務崗位26914個。如,為解決物資緊張,許多青聯委員、青年企業家充分發揮海外資源和渠道優勢,多方籌集緊缺物資。金華、慈溪等地正月初三就招募到179位志願者幫助口罩企業提前復工生產。為提供心理援助,全省組織2101名專業志願者,接待各類諮詢12762個,幫助緩解疫情期間的不良情緒。為緩解基層幹部壓力,青年人報名卡點檢測、網格排查等崗位的非常多,在招募志願者的報名表裡,很多志願者填的是“隨時待命”。


  三是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戰。一方面,聚焦復工復產,2月12日,動員指導各級志願者在“最多跑一次”助企辦事、企業線上人才招聘、幫助企業開展防疫檢測、助力企業生產流通等方面積極作為。截至目前,全省現已組織25796名青年志願者參與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幫助企業7000家。一方面,聚焦關愛一線醫務人員。重點開展“一人一幫扶”相關工作。集中走訪相關醫院,結對慰問一線醫護人員家屬。目前,全省共有6473名青年志願者結對服務一線醫護人員、援鄂醫療隊員及家屬,提供跑腿代辦、老幼陪護、心理疏導等志願服務。


  接下來,將進一步按照省委“兩手硬、兩戰贏”要求,開展“青春助力‘三服務’ 抗擊疫情促發展”專項行動。針對基層人力不足問題,繼續組織青年志願者下沉到村(社區)和重點企業等基層防疫一線,實現志願服務常態化;針對企業復工開工難問題,繼續組織志願者頂崗生產,幫助企業儘快恢復正常運營;針對一線醫務人員及其家屬學習生活問題,深化“一人一幫扶”工作,幫助解決家屬子女學業輔導、生活照料等實際困難;針對個別群體思想鬆懈問題,繼續組織志願者不厭其煩當好宣傳員,提醒大家執行防護措施,築牢安全防線。


  省婦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林丹軍就省婦聯在疫情防控中做的工作以及即將到來的“三八”婦女節等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這次疫情防控中,家庭、社區成了重要的前沿陣地。作為聯繫負責全省婦女工作的部門,在疫情防控中具體做了哪些工作?另外,“三八”國際婦女節就要到了,在這樣的特殊時期,省婦聯有什麼計劃安排?


  疫情發生以來,各級婦聯組織積極作為,充分發揮婦女群眾在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獨特作用,織密織牢家庭和社區防線。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當好家庭和社區疫情防控“宣傳員”。第一時間向全省2700萬婦女和1300萬家庭發出“浙江巾幗在行動,守護小家為大家”的倡議,得到廣泛響應。充分發揮“網上婦聯”,特別是全省5萬多個聯繫基層婦女群眾的婦聯微信群作用,宣傳防疫科普知識,傳遞最新權威信息。開設“把愛帶回家”家庭教育數字資源專欄,為廣大家庭提供免費在線家庭教育服務。依託“12338”婦女維權熱線,組建心理諮詢專家隊伍,及時干預女性心理危機,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糾紛。


  二是當好社區疫情防控“服務員”。各級婦聯組織帶動婦聯團體會員、女性社會組織、巾幗志願者等多方力量服務社區防控工作。服務一線醫務人員家庭,開展“你守護大家,我為你守護小家”行動;服務居家隔離觀察人員,組建“巾幗代跑團”提供代買代送等服務;服務社區一線抗疫工作人員,用一碗湯、一杯茶等傳遞溫暖。此外,集全省婦聯之力,動員社會力量,發起“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等愛心活動,共募得2500餘萬元,全部用於支援一線防疫工作。


  三是當好社區疫情防控“戰鬥員”。組織各級婦聯機關幹部到社區、基層服務點報到,增援基層一線群防群治工作。針對口罩緊缺的實際情況,組織女企業家、“女紅巧手”和女性來料加工經紀人承接防護用品生產,組織巾幗志願者支援口罩生產企業。動員組織婦女積極投身復工復產,全力服務春耕備耕。


  下一步,將繼續發揮婦聯組織在家庭和社區防疫工作中的作用,引領廣大婦女群眾貢獻巾幗力量。


出院率78.26%,浙江全部縣(市、區)為低風險、較低風險!90後00後衝鋒在前


  今年的三八節,非常特殊。一是恰逢三八國際婦女節110週年。二是當前正是疫情防控和恢復生產“兩手硬、兩戰贏”的關鍵時期。所以,今年三八節的活動形式與往年不同,省婦聯將用互聯網方式,過一個“網上”的“三八”國際婦女節。


  今年活動的主題是“致敬巾幗英雄”。習總書記說,“和平年代同樣需要英雄情懷”,那些卸下“紅妝”,義無返顧馳援湖北的女醫務工作者們;那些為了疫情防控需要,不惜代價、以最快的速度轉產防護用品的女企業家們;那些活躍在城鄉社區、大街小巷的巾幗志願者們……還有廣大女警察、女僑胞、女科技人員、女記者、女黨員、女性基層幹部……她們以柔肩擔使命,展現出氣勢磅礴的“巾幗力量”,她們就是新時代的巾幗英雄。通過向巾幗英雄致敬,號召廣大婦女將疫情防控中激發出來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情懷投入到推動浙江經濟社會發展中來。


  今年活動的內容是在全省和11個市同步開展“三個接力”:


  • 體現百年婦女運動的歷史接力,反映廣大婦女從爭取平等權利到成為全面參與經濟社會發展進步“半邊天”的歷史進程。
  • 展示全省巾幗英雄的風采接力,大力宣傳防疫抗疫和復工復產過程中各界優秀女性的典型事蹟,向全社會展示“巾幗不讓鬚眉”的風采。
  • 動員全社會致敬巾幗英雄的愛心接力,面向全社會組織開展人人可以參與的為醫護人員、復工復產家庭線上送愛心活動,推動在全社會形成學習英雄、禮遇英雄、見賢思齊的良好氛圍。


  3月8日,將以網絡直播的形式和大家見面,歡迎大家關注。


  臨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鬍新民就推動企業儘快釋放產能,幫扶中小企業儘快渡過難關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臨海是製造業大市,外來員工較多。臨海市在推動企業儘快釋放產能方面有哪些辦法?


  臨海是浙江重要的製造業大市,現代醫藥、汽車機械、時尚休閒等產業在全省乃至全國都佔有重要地位,產業特色非常鮮明。


  面對疫情,臨海通過建立“三圖一網”,緊盯“疫情圖、省外員工分佈圖、復工指數圖”,構築“全天候+全場景+全立體”的精準智控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通過上階段努力,臨海市已經連續24天無新增確診病例,為復工復產贏得了時間和空間,2月26日復工率指數達94.2%,產能恢復率達67.6%。當前臨海正在集中精力破解省外員工返崗難、產業鏈配套難問題,快速推進產能恢復。


  臨海市有省外員工20.5萬人,針對省外員工返崗難問題,臨海根據員工區域分佈“五色圖”,打出員工返崗4套組合拳:


  • 一是包車接,在臺州市統一組織下,開展“千輛包車接員工行動”,接回外省員工8074人。


  • 二是駐點招,根據台州市“駐點招工”工作部署,專門派出市四套班子領導帶隊的4個專班,到貴州、江西、四川、河南等地,打算用一星期左右的時間,把員工接回臨海。


  • 三是網上聘,組織網上公益人才招聘活動,發佈8712個崗位,並推出視頻面試,瀏覽量達到70.8萬人次。


  • 四是本地補
    ,在全市19個鎮街組織巡迴招聘會21場次,新招錄本地員工近1萬人,及時緩解員工不足問題。


  針對產業鏈配套難問題,重點抓了3方面工作:


  • 一是抓龍頭帶動,以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抱團開展復工復產,做到“復工一個,帶動一批”,比如台州市出口第一的永強集團復工後,就帶動了46家配套的企業復工復產。


  • 二是抓小微園區聯動,根據園區企業“產業相同、行業相近”,推動共享原料、物流、員工,再幫助解決共性問題,推進集中復工復產。


  • 三是抓市外互動,針對部分企業配套鏈在市外,臨海市建立政企對接平臺,協調500多家關聯企業復工復產,幫助企業打通上下游產業鏈。



受疫情影響,當前民營企業特別是不少中小企業發展遇到了一些困難。如何幫扶中小企業儘快渡過難關,臨海市有什麼具體措施?


  本次疫情確實對經濟發展帶來不少衝擊,為幫助民營企業渡過難關,臨海市不折不扣落實省30條政策、台州市20條政策,並專門出臺臨海16條政策。比如:


  • 用電方面:在國家降價基礎上,臨海市再給企業補貼10%。


  • 員工方面:本月底前來臨海的員工車費全額報銷、機票報三分之二,對新招員工發放2000元一次性補助。


  • 資金方面:開展金融系統深化“三服務”助力復工達產專項行動,目前新增授信8億元、新增貸款4億元、續貸42億元。


  • 運輸方面:給予貨運車輛補助運營收入10%,對客運企業營業收入不足50%客座率的部分補助70%。


  • 防疫方面:針對企業防疫物資緊缺問題,已幫助企業解決口罩100多萬個,並發動本地企業轉產擴產,到3月初口罩產能將達到27萬個/天,不會因防疫物資影響企業復工復產。


  同時,臨海市開展“千名幹部下基層、進企幫扶促復工”活動,2000名機關幹部進駐企業,當好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服務員,實現規上企業幫扶全覆蓋,現場解決企業復工復產問題400多個。下階段,臨海將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台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打贏疫情防控戰,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來源/浙江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