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姚宗勳先生與霍震寰先生的書信問答(二)


姚宗勳先生與霍震寰先生的書信問答(二)

  京武功夫如是說:1978-1984年,霍震寰先生曾以訪問和書信的形式,多次向姚宗勳先生請教意拳若干問題,並將一些代表性的問題進行整理後,轉交給姚宗勳先生哲嗣,望日後有機會能將這些訪問內容及問答公諸於世,獻給廣大武林同道!



姚宗勳先生與霍震寰先生的書信問答(二)

  (一)霍震寰問:練意拳的程序是否先站樁,不動求整然後練試力,便是小動中整,當小動中整了,便要求大動作都是整,進而推手是在對方壓迫下而求整?

  姚宗勳答:意拳練習程序,站樁,試力,走步(摩擦步,步法基本功),推手,發力(從固定姿勢及步位)開始練習,逐漸到不固定姿勢,無定位的隨意發力。

  站樁——站樁是在靜止狀態下去體會“勁”,更要用意念誘導去摸索“勁”。“整”是拳術上的傳統術語,即周身意力,是在平衡守中的狀態中,在站樁鍛鍊時,開始雙手有沉重,發脹,發熱等感覺,進而有前伸,後拉,上抬,下壓,外分,內合都感到有一種阻力,大有欲動不能之感(並非真不能動)。始而兩手,漸而周身都有這種感覺(由輕微到真切),這就是所謂的“整”。在站樁初期鍛鍊中要“用意不用力”,注意放鬆,要做到“松而不懈,緊而不僵”。簡言之,即“鬆緊協調”。

  試力——在站樁中摸到了“勁”(身外阻力),但稍一動作,則阻力全失,這就要在試力中再摸到“它”,在動作是要有意念誘導(步子不動),要點是精神集中,意念真切,要小要慢,纏綿不斷。有了阻力感後,動作是由小到大,由慢到快去作,原則是“用意不用力”,總之要有內涵的勁,即阻力感。

  走步——即摩擦步,赴就是腳腿的試力,有阻力感後,再結合手的試力一起去做,由有規則的進退轉移,進而到隨意變換身手步法,進入全身試力的階段,原則要求是“一動無不動,牽一處動全身”,隨時在“整與不整之間”。

  推手——也可以說是雙人試力,在對手施加壓力下,既要保持自己力量平衡守中,還要隨時去破壞對方的平衡。在雙方力的不斷變化,身體步位時時轉移的情形下,如將對手的平衡破壞或牽制住的剎那間,那就是“發力時機”。


  (二) 霍震寰問:何為爆發力?

  姚宗勳答:意拳所說“發力”即爆發力的簡稱,要求在極短暫時間內將平日鍛鍊的整勁,迅猛發出,原則要求“一觸即發,一發即止”。


  (三) 霍震寰問:練什麼最能幫助功力增長?

  姚宗勳答:站樁是本中之本,在站樁鍛鍊中,不斷地提高要求(姿勢和意念),在試力、推手、發力鍛鍊中,發現本身力量微弱,反應遲鈍,或空白處,再從站樁中通過意念活動的誘導,去摸索及加強內涵力,由靜到動,由動返靜,反覆地相互參照,彼此幫助的練習下去,其進境是無限的。


  (四) 霍震寰問:練習程序?

  姚宗勳答:在站樁中摸到阻力後,即可增加做走步和試力的練習,在走步試力中有阻力感後,就可做推手練習。在試力練習中都有了明確阻力感後,就可做發力練習,由定位到不定位,再進到隨意發力(設想和對手實作),更進而練習實作,擊與發均用,水平低時,為避免受傷,可限制攻擊之部位,也可用防護器具。


  (五) 霍震寰問:打沙包?

  姚宗勳答:打沙包作為輔助練習也有必要,但是沙包不要硬梆梆的,因為手用力接觸硬的東西會震痛,在接觸之前不自覺地就要用力,這就影響身體放鬆,更影響發力的速度和力量。所以,沙包要有些彈性,而打的動作(即發力)要注意發力的要求和姿勢,最忌把沙包看作是個死物,要設想是個強有力的對手,要發揮的精神,攻是攻,退也是攻,進退、左右如實作然。


  (六) 霍震寰問:兩人對練的簡單基本方法?

  姚宗勳答:甲方將雙腕搭在乙方腕部上,甲方用較小的力量(但要迅速)將乙方雙手猝然下壓,而向乙方胸部以上部分指去(但不可接觸對方身體),乙方要迅速反應緊隨甲方動作(即緊隨兩方接觸之點),熟練後,可將對方兩臂略向左右分,即向前脂,也可一手分一手指,一手下壓一手前指,隨意變化,兩手上下交替練習,熟練後可在練習中試作發力練習,單臂也可上述練習。


  (七)霍震寰問:器械練習?

  姚宗勳答:談到練杆子和劍,拳術要練到相當水平後,要作器械練習,在意拳中的器械,也要求將拳勁在器械上發揮出來,也要求一觸而發,一發即止,拳術無相當基礎,器械難學到好處,因為二者是相通的。


  (八)霍震寰問:阻力感?

  姚宗勳答:身體四周感到有阻力,是摸到爭力的初步。


  (九) 霍震寰問:實作的要點?

  姚宗勳答:實作最重要的是步法,因為在未接觸前,總有個距離,如果不能欺近對方,縱使有力也無處發揮,在雙方動作中,我們如何搶據有利位置,迫使對方處於被動狀態,這時一步搶入,直衝對方重心垂直的位置,使之無抵抗餘地。無論以進作進或以退作進均可,也包括側擊和前進使對方失去短暫的平衡,這就是拳術家所說“腳打七分手打三”,簡言之,就是“奪位”,腳的意思在這裡是指“步”,不是用腳去踢,也就是站的位置,包括手、身、步俱到,即所謂“一到無不到”,動作要協調,

例如在足球運動中,後方傳來的球的位置不夠理想。你要射門時就要創造條件和利用對方空隙,當時立斷,間不容松,這時就看實踐的經驗和本身技術了。總之,沒有實踐體會,全憑主觀願望,就是薌齋先生所說的做醫生的“開好了藥方等病人”的笑話了。


  (十) 霍震寰問:時間少,應如何練習?

  姚宗勳答:在工作繁忙,時間少的條件下,除站樁外,如試力,走步等,可採用“化整為零”的辦法,可抓緊短暫的幾分鐘去練,但是精神要集中,不要緊張,有時也可隨隨便便有意無意去作,對身體精神來說是一種積極的休息,對拳術來說是隨時在練,積時既久,其效自見,起碼會起到體驗深入,反應靈敏之效,也就是過去王薌齋先生所說“無時練,無時不練”,“勿忘勿助長”等細緻的練法。


  (十一) 霍震寰問:阻力感的要求是否初時要輕,但越來越重,所以假想的對象越來越重。初時兩手像按著一個很輕的球,後來像推一個很重的的球有推不動的意思。

  姚宗勳答:阻力感的問題,你的理解是對的。


  (十二) 霍震寰問:站樁時周身都有微小跳動,這是著意還是自然有的反應?

  姚宗勳答:站樁時,周身都有微動(蠕動)是由自然而人為的。站樁時(尤其是站平步樁,兩足分開,兩腳跟在一直線上)感覺到小腿發生輕輕地顫動,繼而顫動到大腿、腰、腹、胸等部,任其發展,將會顫動越來越大,以致全身大抖動,甚至腳跟時起時落地打擊著地面,雖然抖動幾十分鐘,但不感疲勞,反而感到輕鬆。這種現象出現十餘日後,當用健身樁中“扶按法”,設想直立水中,雙手下面扶著一塊木板,用手去按木板,如感到身體有上浮之意,就不去按了,這時身體會有下沉感,就再去按。練到浮沉的感覺完全受意念支配後,就可將較大有抖動控制起來,直到外形看不出動,而體內肌肉卻是連續不斷的動,動很越小,頻率越快,這就是前輩拳家所說的“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不動,不動之動,才是生生不已之動”。注意練時要默察周身肌肉有沒有不動之處,或是動得緩慢部位,若有可以用意念誘導,時間稍久就會動起來。


  (十三) 霍震寰問:我覺得你所利用身體的部分比韓老師為多,例如你使用後腳的蹬力比他多,韓先生多保持後腿彎曲,或未使用足踝的轉力,我問題是意拳中的整勁,是否會每個人所使用的身體部分不同?

  姚宗勳答:意拳中的“整勁”是要把身體所調動的力量,儘可能調動出來,越全面越好。每個人的鍛鍊不同,能發揮多少自不相同。關於發力腳蹬地問題,形意拳論早已道破“消息全憑後足蹬”,也就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十四) 霍震寰問:練習發力,擊拳動作,是否就是試力動作加速,動作一直是松,而最後擊中時作全身爭力(全身一緊)?

  姚宗勳答:練習發力,固定姿勢發力,可以像練習試力一樣的動作狀態下,突然發力。以上兩種發力在發力前是似松非松,也就是把手上摸到的內在阻力感和沉重感,猛然甩出,所以在發力前手上是有一部分力量,三、四成力即可。

  發力前周身儘可能放鬆,設想突然有人來襲,應之猛然發出。

  發力共同要點是一觸即發,一發即止。


  (十五) 霍震寰問:用拳向掛著棉花球擊打是否就是練習發力?與擊拳動作的對象,打時應將球打動,或是保持不動呢?最後握緊雙拳是否用十分力呢?此種練習亦可增進對目標距離的判斷嗎?

  姚宗勳答:練習打棉花球的目的:一是出手準;二是全身動作協調;三是發力的火候(時間)即拳或掌將之接觸到目標時,拳及周身猛然一緊時力的掌握,一觸即發。總之打棉花球,要前進後退,閃躲圍繞著打,不要把棉花球打得飛遠,最好是打得微微一動,也可有意把它打遠一些,以便練習追打退打。步子要自然多變,不可呆滯不靈,拳到腳到,身到力到,即前人所說“一到無不到”。


  (十六) 霍震寰問:練習爭力時要求外形不動,是否初時緊的程度很輕,練得越久的時候,爭力緊的程度越高?

  姚宗勳答:練習爭力時,初練要用意不用力,動出些外形來是可以的,內在有力的感覺就可以了。進而要做到意到力到,爭力逐漸增強,直到牽之不動,推之不出的境地。鬆緊互換的過程,可以稍緩慢,也可以較短暫,總之就是所謂“鬆緊緊松勿過正,實虛虛實相互根”。


  (十七) 霍震寰問:爭力最主要是上下爭,意念應如何安排呢?

  姚宗勳答:王薌齋先生曾說過“鬆緊之樞紐在於上下”,具體的練法,站樁時假想脖頸後(相當於耳下)有一彈簧斜繫於前腳尖下,頂心向上指,脖頸同時微向後靠,摸到這種勁後,再設想頂心有一條彈簧直連於後足跟下,頂心向上指,後足向下蹬,都是用意去求。行動中的練法,在練習摩擦步時,前步足尖著地,頭即向上後方與足尖一爭,進退均如此。掌握力量後,再練習足尖著地後,頂心與後足相爭,一爭即止。繼而可在任意走步中去尋求。這是意拳發力最基本練法,即“消息全憑後足蹬”。


  (十八) 霍震寰問:我有一位有些氣功功底的同學,最近練習較低健身樁一段時間後,感覺一些內氣運行的現象,未知以上表現與拳術有無關係呢?是否功深者應有的體會呢?王師爺在《意拳正軌》關於練氣一篇,亦有“周天秘訣”,希望你能給我指示。

  姚宗勳答:你同學練功的情況,顯然是受了氣功的影響。在站樁時熱的感覺,多數人是從腳下熱起,逐漸遍及全身,不是走線走經絡,而是精氣瀰漫周身(引自少林拳術秘訣的話),而在呼吸(自然呼吸)時,在一吸一呼中感到全身好像一個空皮囊,全身隨著呼吸而一漲一縮。王老先生早年是對氣功有所鑽研,在中年後認為氣功對養生,易生流弊,即利少弊多。《意拳正軌》是他早年之作,其中有些說法,是和後來有所不同之處。


  (十九) 霍震寰問:你所講全身像一個空皮囊,隨著呼吸而一漲一縮,是否吸時漲而呼時縮呢?未有此感覺時應否假想此感覺呢?

  姚宗勳答:站樁時是身體吸氣時漲,呼氣時縮,這種感覺容易摸到,你可躺在床上仰臥,四肢自然伸展,儘量放鬆,思想集中,呼吸自然稍緩慢,意念設想有微風拂盪,周身毛髮俱隨之起伏,練幾次就可體會到。

姚宗勳先生與霍震寰先生的書信問答(二)

  (二十) 霍震寰問:“小腹應常圓”是否指腹呼吸呢?呼吸時要否小腹漲呢?

  姚宗勳答:“小腹常圓”是指在動作時也要保持心窩微收,小腹松圓,氣不可上提,也不要壓,維持自然。在外形上來說,小腹的位置在動作中要保持中正的位置,也就是重心的位置,發力時則是在發力的一瞬間要氣貫小腹,以前講的“試聲”方法,就是在這時應用了。


  (二十一) 霍震寰問:我將我對爭力的認識說出來,請你修改。初練時要先建立身體各部分的爭力,如後頸與前腳,後胯與前膝,前手與後頸,前手與後手,及本身與身外建立爭力,前手及前膝與身前數尺至十數尺之一點建立爭力,練習時往後往上一領,上身重心向後微坐在後腿上,後胯因而與定著的前膝引起爭力,後頸向上一領時亦引至後頸與前腳的爭力,後胯向後帶動後手引至後手與前手的爭力。整個爭力的動作要慢(是否初學要慢,掌握後越來越快,後來根本松即是緊,緊即是松?)兩手肌肉要松,由於身體重心移後而一點點加緊,但只是稍緊而不是非常的緊?當身體的重心移到最後點之後開始慢慢移向前,而各肌肉亦然自然慢慢放鬆。移前時是否頭與後腳有上下爭力?重心前後移的距離要越小越好,最好外形根本看不出來。那麼意拳是否未發之前的蓄勢是緊,而發力是松呢?

  姚宗勳答:我將你提出的爭力練習程度,將我當年摸索求勁的程序給你,以作參考。

  前手與前方(數尺或數十尺),前手與頸部後方,這三點成一線,主動在領,一爭即止。要緩,不可用力,但精神要真切。

  加前手與後手相爭。

  加頸後與前腳相爭。

  後胯與前膝關節(前方稍下一點相爭)。

  兩膝關節相爭。

  進而兩腳上部踝關節相爭、肩與胯爭、手與腳爭,直線斜交錯相爭,即薌老所說“無處不爭”。

  “共爭一中”,“中”即上下。所說的爭,是用意念,開始在緩慢中體會爭力,進而意念一到就爭(即所謂快),在或快或緩,或松或緊,松中有緊,緊中有松,即“鬆緊緊松勿過正”的意思,“正”的含義就是適當其可。

  你所體會的“那麼意拳是否未發之前的蓄勢是緊,而發力是松呢?”,你的體會是對的,要注意蓄勢的緊不是絕對的,空間緊成何程度?要根據意念設想的情況而活用,原則“松而不懈,緊而不僵”,大膽去摸索,不可拘謹過甚。以外在信中所提出的是對的,當然將來在提高階段中,還有所變化,但總之原則不變。


  (二十二) 霍震寰問:“撐三抱七”的意思是什麼呢?

  姚宗勳答:我的理解是在站樁練習時,向內收抱的力要大於外撐的力,大致是七與三之比。也就是撐抱互用,蓄力待發,處於欲發未發的狀態。


  (二十三) 問:我覺得意拳最難掌握的是鬆緊的問題,初練應該是放鬆,自己一用力就是後天,不合理的。但練到有多少阻力的感覺的時候,便很容易用了太多的力,變得過緊,以至鬆緊及力量方面的變化過慢,你同意嗎?及你認為應如何克服這個問題。

  姚宗勳答:來信中提到“鬆緊”問題很好,知道你在學術認識方面的躍進,也說明功夫的進步,不到一定水平是提不出核心問題的。“鬆緊”這是一切體育運動的核心問題,在社會事物亦然。何時松?何時緊?松到何種程度?緊到何種程度?要看當時具體情況而有變。清人趙藩題諸葛亮祠的下聯“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當代中國領導人也講過“文武之道,一張一馳”。

“寬、嚴、張、馳”即“鬆緊”,學問深矣,非我所能知。在意拳中明確提出“松而不懈,緊而不僵”,“緊”就是有了力,但不過大,“僵”是過大動轉不靈了,有了阻力感,至於阻力的強弱是由意念設想而來,設想“松”的情況練,又“松”不“緊”中要練,在“緊”的情況下也要練,在鬆鬆緊緊反覆變化中去摸索,達到似松非松的境地,松中有緊,緊中有松,全由意念的支配。


  (二十四) 霍震寰問:與朋友推手,發覺不容易發力,相信是平時少練發力,所以當雙手的方向、力量、位置不斷變化中,不能把握髮力的時機,而且爭力未能掌握得好,所以發力準備時間太長,應如何解決?

  姚宗勳答:在推手中處處要求平衡,力不可專注一方,對手施加壓力時,還要在接觸點上給對手以半斜面,對方一部分力落空,使其力的指向偏斜。用意和力的指向變化、步法、身體的移動,或前或後或左或右,重心的升高和降低去破壞對手進攻,同時也用這些變化去進逼對手,直到感覺(接觸點的感覺及對手所處的位置)力已很難變化的被動形勢下(僵緊),在這時發力。在練習中免不了錯誤的判斷,不可過於小心,在錯誤失敗中才能逐漸深入瞭解力的瞬息萬變。


  (二十五) 霍震寰問:我們平常所練步法的速度是平均的,但對敵時要由遠距離進入敵人的範圍內的速度一定要很快,這個是否有特別練習呢?

  姚宗勳答:我們的基礎步法訓練要緩慢、勻速,目的是摸索阻力,有阻力感後(前進或後退)從意念上加重分量,使阻力感加強,進而變換阻力感,輕重隨時變換,目的是使摸到的力既有力,又靈活多變。你提得很對,當進入對手範圍內速度越快越好,但是相對的速度,關鍵的距離是一步半。我們不停地移動步法,對方也要不停移動,我們找到對方步法在移動中的空隙和不當的位置,突然插進。基本訓練是在摩擦步的基礎上,一是先練摩擦步; 二是支撐腿不動,前腳略前伸; 三是前伸約30公分,有如滑行,落地時腳跟先著地,後腿隨之前進。


  (二十六) 霍震寰問:為求摸索阻力感,練習健身樁或渾圓樁何者為佳?

  姚宗勳答:摸阻力感,技擊樁較明確、較簡單、收效快,但是健身樁同樣在摸阻力感,例如健身樁中說的“搖法”、“旋法”,就是求阻力感,不過細微輕鬆,是進一步較高深的練法。


  (二十七) 霍震寰問:上下爭力主要是後頸與前腳及頭頂與後腳相爭,但身體中部是否加入此上下爭呢?在健身樁的站式五你提出利用身體向後下靠而與前方產生爭力,“挺拔”是否就是脊骨的上下爭力?

  姚宗勳答:上下爭力,重點是前腳與頸,後腳與頭頂,身體各部都要參與,比較重點是“肩如擔擔,手如提籃”(意念)。健身樁五所說的是十個手指上如系十根彈簧,用意將身體下後靠,同時手指去拉彈簧而求平衡,從中求得爭力。挺拔是上下爭力,但是要求很輕微。

PS:本平臺收錄的各武術前輩及武友的言論,只為個人學習,因個別圖文資料來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見諒。尊重原創作者版權,期望各友留言點評告知。

溫馨提示:網絡文章要結合自身的體證,是否適合自己,要辯證的看,不盲從。祝各位武運昌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