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姚宗勋先生与霍震寰先生的书信问答(二)


姚宗勋先生与霍震寰先生的书信问答(二)

  京武功夫如是说:1978-1984年,霍震寰先生曾以访问和书信的形式,多次向姚宗勋先生请教意拳若干问题,并将一些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整理后,转交给姚宗勋先生哲嗣,望日后有机会能将这些访问内容及问答公诸于世,献给广大武林同道!



姚宗勋先生与霍震寰先生的书信问答(二)

  (一)霍震寰问:练意拳的程序是否先站桩,不动求整然后练试力,便是小动中整,当小动中整了,便要求大动作都是整,进而推手是在对方压迫下而求整?

  姚宗勋答:意拳练习程序,站桩,试力,走步(摩擦步,步法基本功),推手,发力(从固定姿势及步位)开始练习,逐渐到不固定姿势,无定位的随意发力。

  站桩——站桩是在静止状态下去体会“劲”,更要用意念诱导去摸索“劲”。“整”是拳术上的传统术语,即周身意力,是在平衡守中的状态中,在站桩锻炼时,开始双手有沉重,发胀,发热等感觉,进而有前伸,后拉,上抬,下压,外分,内合都感到有一种阻力,大有欲动不能之感(并非真不能动)。始而两手,渐而周身都有这种感觉(由轻微到真切),这就是所谓的“整”。在站桩初期锻炼中要“用意不用力”,注意放松,要做到“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简言之,即“松紧协调”。

  试力——在站桩中摸到了“劲”(身外阻力),但稍一动作,则阻力全失,这就要在试力中再摸到“它”,在动作是要有意念诱导(步子不动),要点是精神集中,意念真切,要小要慢,缠绵不断。有了阻力感后,动作是由小到大,由慢到快去作,原则是“用意不用力”,总之要有内涵的劲,即阻力感。

  走步——即摩擦步,赴就是脚腿的试力,有阻力感后,再结合手的试力一起去做,由有规则的进退转移,进而到随意变换身手步法,进入全身试力的阶段,原则要求是“一动无不动,牵一处动全身”,随时在“整与不整之间”。

  推手——也可以说是双人试力,在对手施加压力下,既要保持自己力量平衡守中,还要随时去破坏对方的平衡。在双方力的不断变化,身体步位时时转移的情形下,如将对手的平衡破坏或牵制住的刹那间,那就是“发力时机”。


  (二) 霍震寰问:何为爆发力?

  姚宗勋答:意拳所说“发力”即爆发力的简称,要求在极短暂时间内将平日锻炼的整劲,迅猛发出,原则要求“一触即发,一发即止”。


  (三) 霍震寰问:练什么最能帮助功力增长?

  姚宗勋答:站桩是本中之本,在站桩锻炼中,不断地提高要求(姿势和意念),在试力、推手、发力锻炼中,发现本身力量微弱,反应迟钝,或空白处,再从站桩中通过意念活动的诱导,去摸索及加强内涵力,由静到动,由动返静,反复地相互参照,彼此帮助的练习下去,其进境是无限的。


  (四) 霍震寰问:练习程序?

  姚宗勋答:在站桩中摸到阻力后,即可增加做走步和试力的练习,在走步试力中有阻力感后,就可做推手练习。在试力练习中都有了明确阻力感后,就可做发力练习,由定位到不定位,再进到随意发力(设想和对手实作),更进而练习实作,击与发均用,水平低时,为避免受伤,可限制攻击之部位,也可用防护器具。


  (五) 霍震寰问:打沙包?

  姚宗勋答:打沙包作为辅助练习也有必要,但是沙包不要硬梆梆的,因为手用力接触硬的东西会震痛,在接触之前不自觉地就要用力,这就影响身体放松,更影响发力的速度和力量。所以,沙包要有些弹性,而打的动作(即发力)要注意发力的要求和姿势,最忌把沙包看作是个死物,要设想是个强有力的对手,要发挥的精神,攻是攻,退也是攻,进退、左右如实作然。


  (六) 霍震寰问:两人对练的简单基本方法?

  姚宗勋答:甲方将双腕搭在乙方腕部上,甲方用较小的力量(但要迅速)将乙方双手猝然下压,而向乙方胸部以上部分指去(但不可接触对方身体),乙方要迅速反应紧随甲方动作(即紧随两方接触之点),熟练后,可将对方两臂略向左右分,即向前脂,也可一手分一手指,一手下压一手前指,随意变化,两手上下交替练习,熟练后可在练习中试作发力练习,单臂也可上述练习。


  (七)霍震寰问:器械练习?

  姚宗勋答:谈到练杆子和剑,拳术要练到相当水平后,要作器械练习,在意拳中的器械,也要求将拳劲在器械上发挥出来,也要求一触而发,一发即止,拳术无相当基础,器械难学到好处,因为二者是相通的。


  (八)霍震寰问:阻力感?

  姚宗勋答:身体四周感到有阻力,是摸到争力的初步。


  (九) 霍震寰问:实作的要点?

  姚宗勋答:实作最重要的是步法,因为在未接触前,总有个距离,如果不能欺近对方,纵使有力也无处发挥,在双方动作中,我们如何抢据有利位置,迫使对方处于被动状态,这时一步抢入,直冲对方重心垂直的位置,使之无抵抗余地。无论以进作进或以退作进均可,也包括侧击和前进使对方失去短暂的平衡,这就是拳术家所说“脚打七分手打三”,简言之,就是“夺位”,脚的意思在这里是指“步”,不是用脚去踢,也就是站的位置,包括手、身、步俱到,即所谓“一到无不到”,动作要协调,

例如在足球运动中,后方传来的球的位置不够理想。你要射门时就要创造条件和利用对方空隙,当时立断,间不容松,这时就看实践的经验和本身技术了。总之,没有实践体会,全凭主观愿望,就是芗斋先生所说的做医生的“开好了药方等病人”的笑话了。


  (十) 霍震寰问:时间少,应如何练习?

  姚宗勋答:在工作繁忙,时间少的条件下,除站桩外,如试力,走步等,可采用“化整为零”的办法,可抓紧短暂的几分钟去练,但是精神要集中,不要紧张,有时也可随随便便有意无意去作,对身体精神来说是一种积极的休息,对拳术来说是随时在练,积时既久,其效自见,起码会起到体验深入,反应灵敏之效,也就是过去王芗斋先生所说“无时练,无时不练”,“勿忘勿助长”等细致的练法。


  (十一) 霍震寰问:阻力感的要求是否初时要轻,但越来越重,所以假想的对象越来越重。初时两手像按着一个很轻的球,后来像推一个很重的的球有推不动的意思。

  姚宗勋答:阻力感的问题,你的理解是对的。


  (十二) 霍震寰问:站桩时周身都有微小跳动,这是着意还是自然有的反应?

  姚宗勋答:站桩时,周身都有微动(蠕动)是由自然而人为的。站桩时(尤其是站平步桩,两足分开,两脚跟在一直线上)感觉到小腿发生轻轻地颤动,继而颤动到大腿、腰、腹、胸等部,任其发展,将会颤动越来越大,以致全身大抖动,甚至脚跟时起时落地打击着地面,虽然抖动几十分钟,但不感疲劳,反而感到轻松。这种现象出现十余日后,当用健身桩中“扶按法”,设想直立水中,双手下面扶着一块木板,用手去按木板,如感到身体有上浮之意,就不去按了,这时身体会有下沉感,就再去按。练到浮沉的感觉完全受意念支配后,就可将较大有抖动控制起来,直到外形看不出动,而体内肌肉却是连续不断的动,动很越小,频率越快,这就是前辈拳家所说的“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才是生生不已之动”。注意练时要默察周身肌肉有没有不动之处,或是动得缓慢部位,若有可以用意念诱导,时间稍久就会动起来。


  (十三) 霍震寰问:我觉得你所利用身体的部分比韩老师为多,例如你使用后脚的蹬力比他多,韩先生多保持后腿弯曲,或未使用足踝的转力,我问题是意拳中的整劲,是否会每个人所使用的身体部分不同?

  姚宗勋答:意拳中的“整劲”是要把身体所调动的力量,尽可能调动出来,越全面越好。每个人的锻炼不同,能发挥多少自不相同。关于发力脚蹬地问题,形意拳论早已道破“消息全凭后足蹬”,也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十四) 霍震寰问:练习发力,击拳动作,是否就是试力动作加速,动作一直是松,而最后击中时作全身争力(全身一紧)?

  姚宗勋答:练习发力,固定姿势发力,可以像练习试力一样的动作状态下,突然发力。以上两种发力在发力前是似松非松,也就是把手上摸到的内在阻力感和沉重感,猛然甩出,所以在发力前手上是有一部分力量,三、四成力即可。

  发力前周身尽可能放松,设想突然有人来袭,应之猛然发出。

  发力共同要点是一触即发,一发即止。


  (十五) 霍震寰问:用拳向挂着棉花球击打是否就是练习发力?与击拳动作的对象,打时应将球打动,或是保持不动呢?最后握紧双拳是否用十分力呢?此种练习亦可增进对目标距离的判断吗?

  姚宗勋答:练习打棉花球的目的:一是出手准;二是全身动作协调;三是发力的火候(时间)即拳或掌将之接触到目标时,拳及周身猛然一紧时力的掌握,一触即发。总之打棉花球,要前进后退,闪躲围绕着打,不要把棉花球打得飞远,最好是打得微微一动,也可有意把它打远一些,以便练习追打退打。步子要自然多变,不可呆滞不灵,拳到脚到,身到力到,即前人所说“一到无不到”。


  (十六) 霍震寰问:练习争力时要求外形不动,是否初时紧的程度很轻,练得越久的时候,争力紧的程度越高?

  姚宗勋答:练习争力时,初练要用意不用力,动出些外形来是可以的,内在有力的感觉就可以了。进而要做到意到力到,争力逐渐增强,直到牵之不动,推之不出的境地。松紧互换的过程,可以稍缓慢,也可以较短暂,总之就是所谓“松紧紧松勿过正,实虚虚实相互根”。


  (十七) 霍震寰问:争力最主要是上下争,意念应如何安排呢?

  姚宗勋答:王芗斋先生曾说过“松紧之枢纽在于上下”,具体的练法,站桩时假想脖颈后(相当于耳下)有一弹簧斜系于前脚尖下,顶心向上指,脖颈同时微向后靠,摸到这种劲后,再设想顶心有一条弹簧直连于后足跟下,顶心向上指,后足向下蹬,都是用意去求。行动中的练法,在练习摩擦步时,前步足尖着地,头即向上后方与足尖一争,进退均如此。掌握力量后,再练习足尖着地后,顶心与后足相争,一争即止。继而可在任意走步中去寻求。这是意拳发力最基本练法,即“消息全凭后足蹬”。


  (十八) 霍震寰问:我有一位有些气功功底的同学,最近练习较低健身桩一段时间后,感觉一些内气运行的现象,未知以上表现与拳术有无关系呢?是否功深者应有的体会呢?王师爷在《意拳正轨》关于练气一篇,亦有“周天秘诀”,希望你能给我指示。

  姚宗勋答:你同学练功的情况,显然是受了气功的影响。在站桩时热的感觉,多数人是从脚下热起,逐渐遍及全身,不是走线走经络,而是精气弥漫周身(引自少林拳术秘诀的话),而在呼吸(自然呼吸)时,在一吸一呼中感到全身好像一个空皮囊,全身随着呼吸而一涨一缩。王老先生早年是对气功有所钻研,在中年后认为气功对养生,易生流弊,即利少弊多。《意拳正轨》是他早年之作,其中有些说法,是和后来有所不同之处。


  (十九) 霍震寰问:你所讲全身像一个空皮囊,随着呼吸而一涨一缩,是否吸时涨而呼时缩呢?未有此感觉时应否假想此感觉呢?

  姚宗勋答:站桩时是身体吸气时涨,呼气时缩,这种感觉容易摸到,你可躺在床上仰卧,四肢自然伸展,尽量放松,思想集中,呼吸自然稍缓慢,意念设想有微风拂荡,周身毛发俱随之起伏,练几次就可体会到。

姚宗勋先生与霍震寰先生的书信问答(二)

  (二十) 霍震寰问:“小腹应常圆”是否指腹呼吸呢?呼吸时要否小腹涨呢?

  姚宗勋答:“小腹常圆”是指在动作时也要保持心窝微收,小腹松圆,气不可上提,也不要压,维持自然。在外形上来说,小腹的位置在动作中要保持中正的位置,也就是重心的位置,发力时则是在发力的一瞬间要气贯小腹,以前讲的“试声”方法,就是在这时应用了。


  (二十一) 霍震寰问:我将我对争力的认识说出来,请你修改。初练时要先建立身体各部分的争力,如后颈与前脚,后胯与前膝,前手与后颈,前手与后手,及本身与身外建立争力,前手及前膝与身前数尺至十数尺之一点建立争力,练习时往后往上一领,上身重心向后微坐在后腿上,后胯因而与定着的前膝引起争力,后颈向上一领时亦引至后颈与前脚的争力,后胯向后带动后手引至后手与前手的争力。整个争力的动作要慢(是否初学要慢,掌握后越来越快,后来根本松即是紧,紧即是松?)两手肌肉要松,由于身体重心移后而一点点加紧,但只是稍紧而不是非常的紧?当身体的重心移到最后点之后开始慢慢移向前,而各肌肉亦然自然慢慢放松。移前时是否头与后脚有上下争力?重心前后移的距离要越小越好,最好外形根本看不出来。那么意拳是否未发之前的蓄势是紧,而发力是松呢?

  姚宗勋答:我将你提出的争力练习程度,将我当年摸索求劲的程序给你,以作参考。

  前手与前方(数尺或数十尺),前手与颈部后方,这三点成一线,主动在领,一争即止。要缓,不可用力,但精神要真切。

  加前手与后手相争。

  加颈后与前脚相争。

  后胯与前膝关节(前方稍下一点相争)。

  两膝关节相争。

  进而两脚上部踝关节相争、肩与胯争、手与脚争,直线斜交错相争,即芗老所说“无处不争”。

  “共争一中”,“中”即上下。所说的争,是用意念,开始在缓慢中体会争力,进而意念一到就争(即所谓快),在或快或缓,或松或紧,松中有紧,紧中有松,即“松紧紧松勿过正”的意思,“正”的含义就是适当其可。

  你所体会的“那么意拳是否未发之前的蓄势是紧,而发力是松呢?”,你的体会是对的,要注意蓄势的紧不是绝对的,空间紧成何程度?要根据意念设想的情况而活用,原则“松而不懈,紧而不僵”,大胆去摸索,不可拘谨过甚。以外在信中所提出的是对的,当然将来在提高阶段中,还有所变化,但总之原则不变。


  (二十二) 霍震寰问:“撑三抱七”的意思是什么呢?

  姚宗勋答:我的理解是在站桩练习时,向内收抱的力要大于外撑的力,大致是七与三之比。也就是撑抱互用,蓄力待发,处于欲发未发的状态。


  (二十三) 问:我觉得意拳最难掌握的是松紧的问题,初练应该是放松,自己一用力就是后天,不合理的。但练到有多少阻力的感觉的时候,便很容易用了太多的力,变得过紧,以至松紧及力量方面的变化过慢,你同意吗?及你认为应如何克服这个问题。

  姚宗勋答:来信中提到“松紧”问题很好,知道你在学术认识方面的跃进,也说明功夫的进步,不到一定水平是提不出核心问题的。“松紧”这是一切体育运动的核心问题,在社会事物亦然。何时松?何时紧?松到何种程度?紧到何种程度?要看当时具体情况而有变。清人赵藩题诸葛亮祠的下联“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当代中国领导人也讲过“文武之道,一张一驰”。

“宽、严、张、驰”即“松紧”,学问深矣,非我所能知。在意拳中明确提出“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紧”就是有了力,但不过大,“僵”是过大动转不灵了,有了阻力感,至于阻力的强弱是由意念设想而来,设想“松”的情况练,又“松”不“紧”中要练,在“紧”的情况下也要练,在松松紧紧反复变化中去摸索,达到似松非松的境地,松中有紧,紧中有松,全由意念的支配。


  (二十四) 霍震寰问:与朋友推手,发觉不容易发力,相信是平时少练发力,所以当双手的方向、力量、位置不断变化中,不能把握发力的时机,而且争力未能掌握得好,所以发力准备时间太长,应如何解决?

  姚宗勋答:在推手中处处要求平衡,力不可专注一方,对手施加压力时,还要在接触点上给对手以半斜面,对方一部分力落空,使其力的指向偏斜。用意和力的指向变化、步法、身体的移动,或前或后或左或右,重心的升高和降低去破坏对手进攻,同时也用这些变化去进逼对手,直到感觉(接触点的感觉及对手所处的位置)力已很难变化的被动形势下(僵紧),在这时发力。在练习中免不了错误的判断,不可过于小心,在错误失败中才能逐渐深入了解力的瞬息万变。


  (二十五) 霍震寰问:我们平常所练步法的速度是平均的,但对敌时要由远距离进入敌人的范围内的速度一定要很快,这个是否有特别练习呢?

  姚宗勋答:我们的基础步法训练要缓慢、匀速,目的是摸索阻力,有阻力感后(前进或后退)从意念上加重分量,使阻力感加强,进而变换阻力感,轻重随时变换,目的是使摸到的力既有力,又灵活多变。你提得很对,当进入对手范围内速度越快越好,但是相对的速度,关键的距离是一步半。我们不停地移动步法,对方也要不停移动,我们找到对方步法在移动中的空隙和不当的位置,突然插进。基本训练是在摩擦步的基础上,一是先练摩擦步; 二是支撑腿不动,前脚略前伸; 三是前伸约30公分,有如滑行,落地时脚跟先着地,后腿随之前进。


  (二十六) 霍震寰问:为求摸索阻力感,练习健身桩或浑圆桩何者为佳?

  姚宗勋答:摸阻力感,技击桩较明确、较简单、收效快,但是健身桩同样在摸阻力感,例如健身桩中说的“摇法”、“旋法”,就是求阻力感,不过细微轻松,是进一步较高深的练法。


  (二十七) 霍震寰问:上下争力主要是后颈与前脚及头顶与后脚相争,但身体中部是否加入此上下争呢?在健身桩的站式五你提出利用身体向后下靠而与前方产生争力,“挺拔”是否就是脊骨的上下争力?

  姚宗勋答:上下争力,重点是前脚与颈,后脚与头顶,身体各部都要参与,比较重点是“肩如担担,手如提篮”(意念)。健身桩五所说的是十个手指上如系十根弹簧,用意将身体下后靠,同时手指去拉弹簧而求平衡,从中求得争力。挺拔是上下争力,但是要求很轻微。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

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证,是否适合自己,要辩证的看,不盲从。祝各位武运昌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