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如果你是教師,你需要懲戒權嗎?你還會去懲戒頑劣與學習不用心的學生嗎?

三角梅35


這個問題似乎隱藏著一個前提,只有懲戒才能讓頑劣的學生與學習不用心的學生改變。

但非常遺憾的是,我很少看到或者說幾乎沒看到頑劣的學生的學生和學習不用心的學生因為懲戒變化很大,甚至可以說惡化的更多,每一次不適當的懲戒似乎都在提醒學生,你只要咬咬牙熬過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之前我見到一些學生主動要求我懲罰他,也就是說他們準備用老師的懲罰來取得其他非法的好處,比如學生最經常問的老師,這些作業我不做,然後我罰去跑步行不行?有的學生則說,老師,你乾脆打我手掌,我作業不用做。還有一次看到一個學生被老師罰到門口,佔,另外一個本來還 在所謂聽課的學生,也要求被罰出去,顯然,他想的是一起在外面閒聊,也比呆在班上好。

也就是說就算是最嚴重的懲罰:體罰在引導學生上進方面作用並不像老師們估計的那麼高。但是,懲罰有一個作用非常高,他可以讓老師不願意看到的班級問題馬上得到制止,注意,只是制止而不是改變,而我們需要的是改變學生違紀的行為,體罰為什麼不能改變學生的不良行為?

這是因為體罰並沒有引導學生去理清楚這件事情應該怎麼做,所以不算好的管理方法,比如一個小夥子表現出缺乏禮貌的行為,父母打他一頓怒斥說這樣行為是沒禮貌的,孩子很憤怒和很羞愧地離開了,但是他並沒有成長,因為他依然不知道怎麼做才是有禮貌的孩子。體罰也是這樣,我可以讓你站到門口去,但依然沒辦法培養出更得體的行為和知識上的增加。

體罰之所以還受到老師青睞的一個原因是體罰非常有利於教師減輕情緒上的壓力。比如如果我能對一個屢次打同學的學生狠狠抽幾鞭子,我心情一定會好很多。或者我對一個上課不聽作業不做的學生狠狠罵一頓,一定是非常有利於我情緒的緩解,但很明白,這些好處都是指向老師,而不是學生,也就是說,體罰之所以受到老師的歡迎,還和它能解決教師情緒的問題有很大關係,但是對學生的成長並沒有多大的好處。

那麼,真正要解決這些學生的問題主要是老師要成長,特別是班主任要走專業化。

首先,發生了什麼事情要調查清楚,從各個角度調查,這個看起來很容易但也不是很容易,因為不同的人對事件的描述是有自己的觀察角度。比如調查兩個學生打架,不調查也會做出錯誤判斷。一個故事裡說,一個矮個子在前邊沒命逃跑,一個高個子在後邊緊追,矮個子大喊救命,打架圍上去把高個子攔住揍一頓,高個子卻告訴大家,他的皮夾被那個矮個子的小偷偷走了。

第二,分析原因。比如說我曾經遇到一個女生經常離家和一些社會青年在一起,而她平常的行為都很正常,這兩件事情和她平常行為很不匹配,所以我就收集了她的幼年記憶和 她平常的夢以及她作文中寫到的她應對困難的方式,我發現她的早期記憶中就存在一個“逃跑”的主體,還有“偷”的主題,還有缺乏父母撫養的經歷,夢裡的模式基本上也反映了這樣的生活模式應對模式,作文中的家庭描述和她互動的描述都讓我看到相同的證據。

分析體現了一個老師的學術功底,這個地方就是老師和老師區別的大處。老師只有不再沉溺在現象當中能夠去不斷學習,才有辦法分析學生,要不老師總是看到學生做了什麼事情。

第三、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分析學生也好,分析一個班級也好,大部分情況下只要問題分析清楚,解決的辦法也就有了,但對於一些比較專業是處理方法,則需要老師再深入去學習,比如我就學習了教育診療和心理諮詢。

所以我的結論是懲戒權也救不了學生和老師,要救學生和老師,唯一出路就是老師不斷學習,你之所以覺得絕望,那是因為你不知道還有其他方法或者不願意學習。


門前海藍藍


我在小學時候第一次被懲戒是因為我貪玩老師留的家庭作業沒完成,同班我們三個是一起出去玩,都沒完成,老師挑出三個有手指粗細的教棍其中一個沒人打了5個手棍,罰站一節課,真丟人,以後再也沒犯此類錯誤,以後按時完成作業,而且按要求字跡工整清晰,至於有些同學上課說話,逃課,等等沒有不被揍過的,我們上初中了,老師說,我想再管你們也管不著了,都上初中了都大了都好好學習,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很珍貴,被老師體罰,捱揍是修正我們對人生,社會保持正確態度的基石,讓我們懂得,什麼叫錯誤,好好做人,踏踏實實做人,被老師揍是一種幸福,人的一生時刻需要嚴師


似是故人來


我是一名老師,我可以肯定地說,我不需要懲戒權。

記得我剛當老師的時候,是在鄉鎮中學。學生們很搗蛋,常常做出各種出圈的事,總惹得我想狠狠揍他們一頓。那時老校長對我說,他們自覺長大了,出難題是看你是不是能當得了他們的老師。實在不行,你可以虛打實嚇,嚇唬嚇唬,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要讓他們服你。

我左思右想,覺得我還是嚇唬不住他們,看來只能智取了。我先找膽小的女生談話,東拉西扯之後說到班裡的情況。很快就摸清了他們的底,鬧事最厲害的竟沒有心機,看著柔弱的竟是頭,呵,還來了個幕後指揮。既然這樣,那就來一個智力對決。我打聽到他象棋下的很好,於是我來一個苦練下象棋,覺得水平差不多了,就和幾個教師中的高手切搓,覺得很有把握了,就在一天放學後,提議來一場象棋賽。學生是很喜歡象棋的,很快就忘記我是他們的敵人,開始撕殺。一個個棋藝不精,紛紛敗北,最後到了頭。我激他,我知道你棋藝不錯,但遠不如我。信不信我連贏三盤?如果你輸了,你就聽我,不能再搗亂,如果我輸了,我拜你為師,你教我下棋,怎麼樣?頭鬥志很高,但輸得很慘。我繼續填料,你看,山外有山,要想不輸於人,跟我學怎麼樣?

收復了頭,學生就好管了許多。後來瞭解加深,我發現他們都是些可憐的孩子。家裡窮,在學校經常吃不飽,而且學習也不好,基礎很差,還沒有好習慣。於是,我在自己蒸饅頭時就多蒸一籠,拿來讓他們分吃,原諒我當時也很窮,只能這樣了。至於學習,頭是個聰明人,我在教一兩招象棋時,更多教他基礎知識,然後讓他去教他其他同學。頭的組織能力很強,學生都聽他,效果很好。

因為我與學生關係融洽了許多,學生也開始聽我,服我。我就開始給他們定規矩,必須遵守,慢慢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畢竟是學生,越矩時有發生,我要求學生互相監督,不得縱容,否則會受到額外增加學習或勞動量的懲罰,裁量權在我這,執行權在學主之間。農村學校的環境都是師生自己維護,勞動量還是很大的。要跑很遠打水,提到樓上拖教室,宿舍,拖辦公室,拖樓道,等等,一趟趟,很不容易。打掃院落,修剪花木,清理花池草坪等,都是師生自己做。

關心他們,教導他們,慢慢地,野馬一樣的孩子變得規矩,懂事,喜歡圍繞在我身邊。我努力提高自己的講課水平,儘量通俗易懂,讓學生喜歡我的課。自此,我的教學生涯變得順暢。

親其師,信其道。我發現,征服學生的不是懲戒,而是老師自身的人格魅力。


凌晨兩點靜悄悄


通過河南省欒川縣所發生的學生畢業二十年後,還打老師這件事,如果我還是老師,我不需要所謂的懲戒權,也不會再去管理那些頑劣的學生。讓他們自由成長,學好學不好,那是學生自己的事,雖然與老師有關,但為了防止日後哪一天被學生所打,還是少管為好。

這件事目前尚未宣判,為了經濟利益,被告所聘請的律師不遺餘力為被告作無罪辯護,不知這律師在錢與德方面是如何平衡的。罪與錯的界限在哪裡?打人是錯而不是犯罪?那要是將人打死才是犯罪?

奉勸天下的老師,寧可讓你的學生吃零(分),千萬別讓你的學生受疼。學生吃零分,那是他自己不學的結果。與老師有關,但你還可以爭辨。而你若讓你的學生受疼,小心!說不定當下學生家長就會打到你的家門。

教師是一種職業,教師也有自身的尊嚴。教師為了復興民族大業,培育國家未來棟樑起早貪黑,甚至放棄個人養老育小的家庭責任,對學生可以說是無私奉獻。到頭來不說讓學生感恩,就是還老師作為普通人應有的尊嚴,難道這也是奢望?

發生在河南欒川縣這件學生打老師的案件,絕不能低估了它對社會的危害。犯罪嫌疑人也是一個學生家長,他挑戰的是人們的道德底線,他挑戰的是何為師道尊嚴。至於他在法庭上的淚眼婆娑,哽咽陳述,並不表明他痛改前非,重新作人的懺悔,無非是想讓法官在量刑時從輕發落。

這件事目前尚未塵埃落定。即使法槌敲響,一錘定讞。留給人們的思索和爭論還將繼續,教育如何改?教師在教育學生中如何定位?懲戒學生的方式方法有哪些是合規合法?等等。(2019/06/13)


吉祥如意


我本教師,從教三十幾年,我認為作為教師就需要懲戒權。只有懲罰勸戒相結合,才可能讓某些玩皮學生醒悟;讓某些學生明白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讓某些學生明白某些事情做了的嚴重性;才能警醒全班學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帶班九二級,有個學生,為另一個學生沒按時還圖書,在上學的路上,就把這個學生抱起來往地上摔(據學生描述可以說是砸),結果把這個學生膝蓋手肘摔傷,後腦勺摔了個雞蛋大的包,學生到校告訴我,我檢查後當時就嚇了一大跳(現在想起都後怕),年輕氣盛的我,用蔑塊把肇事的學生手都打腫過,家長後來問我,我告之情況,家長聽後都說該打,而這個肇事的學生我們現在都還在交往。再說我帶班零四級的兩個住校學生,成績都很不錯,那時網絡沒象現在這樣普及,只有網吧類營業(網吧也不象現在管理這樣嚴),不知何時,這兩個學生迷上了網絡,初三上期,居然有一晚翻窗出寢,翻圍牆出校去上網,結果早晨被我發現,我有種恨鐵不成鋼,我當著全班學生的面,用蔑塊打手板,並說發現一次打一次,結果這兩個學生改了上網的習慣,考上了省重點。

我這樣說並不是我只使用懲罰(可以說有點暴力),這三個學生我也很花了點時間與他們談心,和家長溝通,隨時觀察瞭解是否有了改變,讓他們真正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從而樂意去改變,做一名優秀學生。懲戒結合,對有的學生肯定能起作用。

當然,時代發展到今天,《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法》等的完善與嚴格,我們應少用慎用或不用懲罰,更多一點勸戒說服,用愛心誠心去感化,用耐心恆心去堅持,實在沒辦法,就只有請家長多多配合,但願這樣的孩子能有一天醒悟。但我仍然認為,教師應該有適當的懲戒權。


wyk1189


我認為現在人的三觀不正,什麼叫需不需要懲戒權,我明確的肯定得告訴所有人類,需要。但不是那種打耳光,腳踢,拳頭翹頭,下跪,沒有比臉的辱罵,這是懲戒權嗎,這樣對懲戒權能要嗎。那個20年後打老師的學生是不應該,蛋我能感受到他的報復心裡怎麼來點,我小的時候老師就是這樣,亂打,抓到哪裡打哪裡,耳朵多被私裂了,揪著兩個耳朵把人提起來,你們試過沒,可惜那個老師癌症死了,有時和小學同學聚會,也有過這樣對言語 只是沒有行動過。不是不讓體罰,但要適當,打屁股,打手掌,這也點我贊同。我相信大部分家長多能支持適當的體罰,而不是那種給老師出氣的毆打凌辱。


無痕628


各位家長朋友們,你們好,我也是一個家長,這些年來,為了我那個叛離的孩子,學校成為我的第二個家了!我的孩子從小學到高中換了六個學校,我把這幾年我守護孩子,在不同的學校看到的情況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孩子小學一年級二年級的時候,那個數學老師特別嚴格,我的孩子數學成績特別好,三年級的時候,因為地震換了學校,三年級語文老師特別嚴,語文成績好,讀了半年,我們不得不搬家轉學!又換了一個學校,這個學校的所有老師都比較嚴,所以我的孩子綜合成績都好直到初中,初中一年,我的孩子生病了,很嚴重,休學兩年,回去上學了,成績跟不上了,打架鬥毆,挑戰老師。各種各樣的叛離。沒辦法換學校,天天跟著,為了孩子當了半年宿管。在那裡,我看到了學生抽菸喝酒,上課開空調,學生不給關窗戶。他們要抽菸。校領導一天開會批評老師,扣老師們的工資。老師們喊家長開會,家長們有的管一下孩子,有的直接說,老師,只要孩子不打架就行了,抽菸沒事。有的家長說,老師,孩子交給你了,你就管啊。請問各位家長,你們的孩子叛離,你們家長都沒有辦法,老師能有什麼辦法?家長說的最多的就是交給老師管,老師打你們的孩子,你們要鬧,老師不打又沒有辦法管理。就好比前幾天被老師打住院的孩子,這個孩子是個可以教育好的孩子,老師把他打住院了!你們聽聽孩子怎麼說的,我老師打我,我有錯,我們幾個抽菸。老師喊我們到辦公室裡了,老師喊去辦公室肯定批評教育。學生不服頂撞,老師覺得孺子不可教也!難受打了學生,下手重了。這個老師你們覺得他錯了,但是被打的孩子卻沒有覺得老師錯了,只是覺得老師下手重了,不該下那麼重的手。從孩子的觀點來看,老師沒有錯,孩子也是好孩子,聰明的孩子。因為孩子知道對錯,孩子也懂尊師重道。所以這次的錯誤是孩子抽菸,老師的錯誤是下手太重,老師給這個受傷的孩子道歉了。我也希望這一對師生以後會成為朋友。因為這個老師會好好的教育這個學生,以後也不會下重手打學生了。


飛飛1433019865842


老師有沒有懲罰權是需要很大的智慧,也不能簡單的一票否決,只要老師的懲罰出於善意而非洩憤就是可以的,教育也是“有教無類”,既反對教條主義也要培養孩子的個性化。

說到教育中受懲戒我也是深有感觸,本人是81年的,我自己教育經歷過小學兩任比較“厲害”的老師(當時不是初中的“四大惡人”層度)剛上小學那會,家人就對老師說:“孩子好好管教,不聽話打就行了,使勁打!”,不過當時的教育老師還是出於責任心,剛上小學一年級和五年級我有幸遇上兩任“厲害”老師,時我也是混世魔王作風,雖然扭的我耳根子疼的要命、也雖然掐我胳膊都淤青過,一碰到“厲害”老師我的成績就上一點,碰到不管的也就“放鴨子”了,我一直都沒有恨過他們,反而畢業工作這麼多年,我還很懷念和感謝這兩任厲害的老師,當時家人不像現在還有時間去輔導作業,全靠自覺,不好好學早早就去打工,當時那個年代還沒有“古惑仔”,有的只有江湖豪情。

上了初中以後身邊就有很多同學迷戀“遊戲機”和“看錄像”,當時的“古惑仔”錄像和香港明星相當風靡,江湖好漢也是打打殺殺的一直持影響了70.80.90後三代人,包括當時的學校也“以暴制暴”的方法,學生打架鬥毆不僅僅是用棍和磚頭,發現到拉幫結派、動刀動氣槍傷人的事件常有發生,也是那個時期氣槍被禁止。所以當時的老師一些過激“懲戒”和學生的過激行為是分不開的。當時在全國上下都“下海”搞經濟浪潮中家庭中也忽視對孩子的教育,到了高中教育時大家都培養了很好的學習習慣,高中考大學也是“填鴨”時學習,我本人在當時是跟不上學習節奏,也有些意見也只能今天去總結嘮叨一下。😭

以前教育全靠學校,學生學習全靠“運氣”,當下的教育可謂是全民總動員了,車接車送、各種補習班、特長班好像要把當年失去的“損失”都要在孩子身上補回來,考大學在2000左右告別“分配”的年代,可這樣還是不減大家高考熱情,高考的選拔制度也不去過多評論,很多同學都已經接近成年人,怎麼去選擇也不去評判,“單純”的意識在以後的大學階段能有多少在走向社會後會“幸福快樂”過?

中國的心理問題是很羞於表達的,也被是為精神病人的貶義詞,小時候不及時引導長大了也是問題百出,教育的方法多種多樣,公立學校解決不了的,只有社會私立學校去解決,義務教育也就8年,教育投資也是經濟不好和“二孩”潮流下成為一種經濟,現在的老師也處於輿論的被動局面。“打不打”的懲戒不能以“有沒有”“允不允許”去定論,還需要全社會尊師重教,給予老師一定的經濟性自由全社會小學到高中不能簡單以升學率評判,中國目前缺少教育上突破。


江湖相望2017


給了懲戒權有人敢用嗎?誰能知道懲戒的範圍、情節、輕重程度都是什麼東東?百分百好心一旦失手就一定會被懲戒甚至坐牢,何苦呢!別自作多情了,別硬把人家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別以為人們把教師看得多高尚,你自己時刻記著公樸的角色,對那些頑劣的孩子推回給ta的家長去教育,你也算問心無愧了,只要ta不打你,你可千萬別動手!我不是教師,但是我看到和聽到了那麼多的好教師懲戒由於懲戒學生而被訛得一無所有甚至失去人身咱由。


參謀長75366395


上世紀80年代中到90年代初,在大學教了8年的古文,那時校方為了鼓勵學生尊師重教,上課時規定了一套禮儀,老師走上講臺,全體學生要起立,喊老師好,老師要說同學們好,坐下。然後是點名,檢查課堂筆記,這兩項記錄作為結業成績的參考。這一套規矩下來,少則五六分鐘,多則上十分鐘。我上課時把這套規矩全廢了。另定了幾條,我的課可以不上,學校的考試得考,絕不會因出勤率扣大家分。課堂上不許講話,但可以退堂。筆記直接記課本上,不需檢查筆記本,一句話只要你不影響別人上課,愛咋咋的。規矩換了,並沒有出現學生大潰逃的現象,反而是場場爆滿,其他班的學生在後面搶位置。讀書這事,關鍵在興趣,靠所謂懲戒權教書,我們這裡有句土話叫:按著雞子孵不了兒。話糙理不糙。多年後,我到4S店買車,店經理專門為我泡茶,問我認不認識他,我一臉懵逼,他說他當年蹭過我的課,有些話現在搞經營都用得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