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王樹山書法 千里鶯啼綠映紅 賞錄杜樊川《江南春》詩


王樹山書法 千里鶯啼綠映紅 賞錄杜樊川《江南春》詩

王樹山書法原文

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 唐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王樹山書法 千里鶯啼綠映紅 賞錄杜樊川《江南春》詩

杜牧的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盛譽。篇幅雖小,畫面卻廣闊,詩中不僅描繪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還再現了江南煙雨濛濛的樓臺景色,使江南風光更加神奇迷離,別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經過詩人生花妙筆的點染,顯得更加令人心旌搖盪了。這首詩四句均為景語,有眾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動物,有聲有色,景物也有遠近之分,動靜結合,各具特色。全詩以輕快的文字,極具概括性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生動形象、豐富多彩而又有氣魄的江南春畫卷,呈現出一種深邃幽美的意境,表達了一縷縷含蓄深蘊的情思。

王樹山書法 千里鶯啼綠映紅 賞錄杜樊川《江南春》詩

首句“千里鶯啼綠映紅”一開頭,詩人放開視野,由眼前春景而想象到整個江南大地。:遼闊的千里江南,黃鶯在歡快地歌唱,叢叢綠樹掩映著朵朵紅花;水邊的村莊、臨山的城郭還 有迎風飄揚的酒旗。美麗的江南紅綠色彩相映,山水相伴,村莊和城郭相互映襯,有動有靜,聲色並茂,這是多麼美麗的景色啊!

王樹山書法 千里鶯啼綠映紅 賞錄杜樊川《江南春》詩

在寫法上,詩人首先運用了映襯的手法,把“紅花”與“綠葉”搭配,並用一個“映”字,從視覺上突出了“江南春”萬紫千紅的景象。同時,詩人也從聲音的角度,通過聽覺,表現出江南春天鶯歌燕舞的熱鬧場面。這裡“千里”兩字,體現地域遼闊,繁富的景色鋪陳在“千里”沃野上,這景色就更加迷人,令人心馳神往了,而如果沒有“千里”兩字,那麼,再繁麗的景色也少了氣勢,減了顏色。

王樹山書法 千里鶯啼綠映紅 賞錄杜樊川《江南春》詩

第二句“水村山郭酒旗風”。“山郭”山城。指修建在山麓的城池。“酒旗”指古代酒店外面掛的幌子。這一句的意思是說,在臨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到處都有迎風招展的酒旗。這裡,詩人運用了列錦的修辭手法,描寫了進入眼簾的物象——水村、山郭、酒旗。這幾個物象由大到小,不但表現出一定空間位置,突出了“村”和“郭”依山傍水的江南獨有的建築特色。特別是一個“風”字,不但增添了詩歌的動態感,而且更好地突出了“酒旗”,從而增添了詩歌的文化底蘊,人文氣息。

王樹山書法 千里鶯啼綠映紅 賞錄杜樊川《江南春》詩

鶯鳥啼鳴,紅綠相映,酒旗招展,應該是晴天的景象,但這兩句明明寫到煙雨,因為在千里範圍內,各處陰晴不同。詩人運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徵。江南特點是山重水複,柳暗花明,色調錯綜,層次豐富而有立體感。詩人在縮千里於尺幅的同時,著重表現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襯、豐富多彩的美麗景色。

王樹山書法 千里鶯啼綠映紅 賞錄杜樊川《江南春》詩

第三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南朝”指東晉以後隋代以前的宋、齊、梁、陳四個朝代,都建都於建康(今江蘇南京),史稱南朝。“四百八十寺”是形容佛寺很多,不是確指,因為那時,南朝佛教非常盛行,寺廟也建得很多。這裡,詩人在“水村山郭酒旗風”上一轉,視線集中在“寺廟”上,想象空間拉大,思維回溯到“南朝”,這樣,給詩歌增強了歷史文化意蘊,提升了詩歌的審美境界。

王樹山書法 千里鶯啼綠映紅 賞錄杜樊川《江南春》詩

同時,詩人用“寺”代指佛教,並用“四百八十”這個虛數來修飾,不但使詩歌富於形象感,也照應著首句中的“千里”,更為重要的是表現了南朝時代佛教盛行的狀況,併為後面結句中的抒情奠定了基礎。杜牧對於佛教的“禪意”頗為推崇,在此歌頌江南自然美景的同時,也不遺餘力地讚美了佛教文化的深邃。南朝遺留下來的許許多多佛教建築物在春風春雨中若隱若現,添撲朔迷離之美,也使 這幅“江南春”的圖畫更加豐富多彩。“南朝”兩字,給這幅圖畫增加了歷史厚重感。

王樹山書法 千里鶯啼綠映紅 賞錄杜樊川《江南春》詩

第四句“多少樓臺煙雨中”是詩人對歷史滄桑的感慨。南朝統治者已經消逝,他們建造的金碧輝煌、樓宇重重的佛寺隨著歷史的推移,也已成了歷史的遺物,成了江南風景。審美之中暗含諷刺,詩文內涵更顯豐富。“煙雨”即如煙般的濛濛細雨。在這裡,詩人以審美的眼光,欣賞著江南春的自然美景;詩人以深邃的思維,穿過時空,感悟歷史文化的審美意義。

王樹山書法 千里鶯啼綠映紅 賞錄杜樊川《江南春》詩

多少樓臺煙雨中。”金碧輝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來就給人一種深邃的感覺,現在詩人又特意讓它出沒掩映於迷濛的煙雨之中,這就更增加了一種朦朧迷離的色彩。這樣的畫面和色調,與“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明朗絢麗相映,就使得這幅“江南春”的圖畫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給這幅畫面增添悠遠的歷史色彩。詩人先強調建築宏麗的佛寺非止一處,然後再接以“多少樓臺煙雨中”這樣的唱嘆,就特別引人遐想。

王樹山書法 千里鶯啼綠映紅 賞錄杜樊川《江南春》詩

杜牧在寥寥四句二十八字中,描繪了一幅絢麗動人的圖畫,呈現出一種深邃幽美的意境,表達了一縷含蓄深蘊的情思,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的啟迪。《江南春》反映了中國詩歌與繪畫中的審美是超越時空的、淡泊灑脫的、有著儒釋道與禪宗“頓悟”的思想,而它們所表現的多為思舊懷遠、歸隱、寫意的詩情。

王樹山書法 千里鶯啼綠映紅 賞錄杜樊川《江南春》詩

杜牧(803-853),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太和二年(828年)進士,曾為江西觀察使、宣歙觀察使沈傳師和淮南節度使牛僧孺的幕僚,歷任監察御史,黃州、池州、睦州刺史,後入為司勳員外郎,官終中書舍人。以濟世之才自負。詩文中多指陳時政之作。寫景抒情的小詩,多清麗生動。人謂之小杜,和李商隱合稱“小李杜”,以別於李白與杜甫。

王樹山書法 內容源自網絡 請書友鑑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