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小学升初中后数学难度陡增大,同学们应当如何提前准备?

不少同学还在居家学习当中,一些小六的同学已经要开始准备进入初中生活了。初一年级与小学开设的学科基本一样,都是语数外三门主科,但是难度往往相差很多。尤其是数学,可以算是难度猛涨了许多。今天我们就来和各位同学谈一谈,小六同学需要提前做哪些准备来去适应初中的数学呢?

小学升初中后数学难度陡增大,同学们应当如何提前准备?

可爱的小女生

保持自信,认真对待每个知识点

同学们很多时候对于某个学科的学习动力都源于在这门学科上能获得的成功感。

简单来说就是,这门学科你成绩越好,你就会对此感到自豪,从而就越愿意去学这门学科。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相对的,某门学科成绩老是不太好,你就会对这门学科产生厌恶感,然后就越学越差,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说,适应初中的数学,首先要尽量保持自信。每道题都认真去思考,认真去做。

千万不要拿“这道题只不过没认真想所以才错,认真想想就错不了”这样的态度来做题。

否则你对数学的自信会不断下降,想恢复起来相当困难。

对于做错的题目,认真回顾

在你认真解答一道题,但是还做错之后,就需要仔细去回顾错误的原因了。

因为你在做题的时候每一步都仔细思索,所以把你自己的解题思路描述出来并不困难。如果实在找不到错因,也可以求助于老师。

目前虽然没法向老师当面请教,但也可以将你的思路书写下来,拍照给老师发过去。想必老师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然后我们把这道题仔细誊写到错题本上加以记录就可以了。(错题本的使用方法)

如何提高数学计算上的正确率?

数学本身作为一门计算性学科,计算量大是必然的。那么如何在这么大量计算的基础上保证正确率呢?

  • 第一.练习时绝对不要跳步

不少同学觉得自己计算挺准的,就开始跳步计算了。也许一开始算的准确度还可以,但是一旦长时间如此,有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道题哪错的你都不知道了。所以一定要坚持练习计算时不要跳步计算。

  • 第二.保持良好的计算习惯

所谓计算习惯,就是指读题、审题、做题、验算这一系列步骤。在练习的时候缺一不可。也许考试的时候由于时间原因我们可能会简略某些步骤,但是练习的时候绝对不能缺少其中任何一步。

读题:要弄清题意,找出思路,看看题目有没有特殊要求(比如要求保留几位小数之类)

审题:观察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看看题目有何特点,是否有公式可用或者简便的技巧算法

做题:确定运算顺序,在此基础上一步一步去计算。

验算:把答案带回去反过来计算一遍,同时检查有无抄错、漏抄等现象。

  • 第三.打草稿也要规规矩矩,字迹工整

有的同学觉得草稿不就是随便写写算算就可以了嘛,于是就习惯性的在草稿纸上乱写,各种数字到处都是。

这是万万要不得的,有的时候正是因为我们在算草纸上书写不公正,导致辨认出错,抄到卷子上的数也是错的,整个一道题都没有分。

草稿在书写的时候也要工工整整,一方面能便于我们进行验算和检查,另一方面也能记录我们的解题思路,一旦做错能够知道是哪里出的错。便于我们进行改正。

第四.不要盲目追求做题速度

考场上时间有限,很多同学有时候一开始做不完。于是在平时作业练习的时候就开始不断追求“高速”。

我们并不是否定做题要又快又好,但必须要知道计算正确才是提速的最重要前提,也是最基本要求。

做的题一堆错,再快能拿多少分?还不如慢下来去思考每一道题,保证计算正确率。久而久之做题的速度自然就会起来的。


虽然目前同学们都在家学习,但也不要完全忘记了学习。有余力的同学也可以尝试去看看初一上学期的课本,来预习一下。

没什么余力的同学还是把精力集中在六年级下半学期的课程中吧。


小学升初中后数学难度陡增大,同学们应当如何提前准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