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三國演義》張秀讓曹操死了兒子,折了大將,為什麼還能封千戶侯?

大馬哈魚12


曹操和張繡之間有著很深的矛盾。張繡設伏殺死了曹操的愛將典韋還有他最喜歡的兒子曹昂,就連曹操本人都差點被殺死。張繡走投無路的時候投奔曹操,很多人都以為曹操會直接將張繡殺死。令人意外的是,曹操不但沒有殺死張繡,反倒是對他非常好。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首先,曹操非常痛恨張繡,這是可以肯定的。典韋是曹操手下的一員猛將,對於愛惜人才的曹操來說,典韋的價值不可估量。而曹昂對曹操就更重要了,他是家中的長子,性格還是能力都非常好,所以曹操已經做好傳位給他的打算。曹昂和曹操的關係非常好,再加上曹昂是為拯救而死,所以曹操內心肯定是恨不得將張繡千刀萬剮。

  他之所以沒有把張繡給殺死,是因為張繡不是在戰爭當中被俘虜,而是主動投誠。兩者的區別還是比較大的。如果張繡殺死了主動投誠的張繡,的確能成功報仇,但估計以後也不會有人來投奔他了。同理,如果張繡來到曹魏陣營之後被排擠,會給其他人一種信號,那就是曹魏對投奔的人不友好。其他人可不管張繡和曹操到底有什麼過節,他們看到的就是主動投誠的張繡沒有好下場。面對這種情況,曹操非但不能得罪張繡,還需要對張繡委以重任。他希望的是把張繡塑造成一個典型,好讓更多人來投奔他。如果曹操就連仇人都能原諒,證明在曹魏這裡的確有很大的發展機會。

  而且曹操當時和袁紹對峙,正好需要外來力量的幫助。要知道,當時張繡並不是隻身來投奔曹操,而是帶著自己的軍隊前來。雖然軍隊的數量並不是很多,但是足夠用來解燃眉之急。曹操當時已經沒有選擇了。如果他拒絕了張繡的投誠,那麼張繡說不定會直接投奔他的敵人袁紹。當時曹操本就不佔優勢,如果袁紹的勢力進一步增長,曹操就可以直接認輸了。曹操同樣不敢先行答應張繡的請求之後再將他殺死,不是因為他的品格有多高尚,而是因為那些士兵是張繡的私軍。如果曹操貿然殺死了張繡,那麼這些士兵說不定會在戰鬥的時候倒戈,曹操不敢這樣做。曹操不排斥冒險,但是他不喜歡在穩贏的情況下作死。

  當然,張繡能被重用和曹操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如果曹操錙銖必報的話,那麼張繡肯定沒有存活的機會。可曹操是一個政治家,他更看重利益。張繡自從投奔到曹操這裡之後,立下了無數的功勞。對於曹操來說,繼續扶植張繡明顯要比殺死他更好。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這種話誰都會說,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卻非常少,而曹操正是其中的一員。很多人都猜測,正是張繡摸準了曹操的性格,才敢來投奔自己的仇人。憑藉自己的功績,才坐上千戶侯


宅男小王子


張繡本是董卓大將張濟的侄子,董卓死後張濟是和李傕郭汜禍亂長安的一方諸侯,在張濟死後張繡接管了張濟的部隊,後來張繡向南聯結荊州劉表雄踞宛城,也是一方諸侯。

曹操南征,張繡在著名謀士賈詡勸說下投降曹操,但是曹操納降以後睡了張濟的遺孀鄒夫人,因此張繡對曹操言行不滿,後來曹操又準備誘殺張繡,結果走漏風聲,張繡搶先反叛偷襲曹操,這一仗曹操心腹護衛大將典韋為了保護曹操戰死,曹操長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為了掩護曹操撤退均死於亂軍之中。

張繡反叛曹操以後再度與荊州劉表聯結雄踞宛城,張繡又持續當了近兩年的一方諸侯,後來再度聽從謀士賈詡建議向曹操投降。

張繡再度投降曹操後,曹操為了向天下諸侯展示自己胸襟寬廣,親自迎接張繡,拉著他的手同席吃飯,並且當場為自己的兒子曹均聘娶了張繡的女兒為妻。

張繡投降曹操後還算是兢兢業業,在公元200年,張繡率軍協助曹操參與了官渡之戰,在官渡之戰中張繡立下戰功,被封為千戶侯,食邑是1000戶,要知道在東漢末年三國時代,當時天下戶口銳減,曹魏集團很多立有戰功的將軍封邑都達不到1000戶,張繡算是曹魏集團武將裡第一位千戶侯。

這主要還是因為曹操想向外界展現自己的胸襟寬廣,同時也為了拉攏人心採取的手段,再加上張繡再次投向以後確實兢兢業業並且在官渡之戰中立下大功,所以曹操對張繡進行了從厚封賞。

後來張繡又率軍協助曹操在南皮擊破袁紹長子袁譚,曹操再次為張繡加封了封邑,這時候張繡的食邑已經達到了2000戶,張繡也因此一躍成為曹魏集團食邑封戶最多的武將。

雖然曹操對張繡格外封賞有加,但是張繡在曹魏集團內部過的並不快樂,畢竟他與曹操有殺子之仇,曹操雖然明面上對他封賞有加,但是實際上他並沒有太大的實際權力,而且曹操集團內部其他同僚也對他是處處排擠。

據三國時期魏國人魚豢所著《魏略》記載:曹操次子曹丕也就是後來的魏文帝,因為兄長曹昂戰死一事對張繡十分不滿,曹丕經常對張秀說“你害死我兄長曹昂,還有何臉面見人?”

於是張繡就在同僚排擠,以及世子曹丕的仇恨中鬱悶且不自安,公元207年張繡在跟隨曹操征討烏桓的路上自殺。張繡死後曹操還不忘演一番哭戲,對張繡之死曹操表現的極為悲痛,曹操追諡張繡為定侯,張繡長子張泉繼承張繡的爵位和封邑。

後來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的時候,河北名士魏諷想在鄴城謀殺鎮守鄴城的世子曹丕然後起兵響應關羽,結果事情敗漏,魏諷被誅九族,受到魏諷牽連的東漢官員有數千人被誅殺,其中張繡之子張泉也因為魏諷牽連被滿門抄斬廢除封爵。

其實魏諷案在歷史上一直是存在質疑的,因為魏諷只是當時曹魏集團的文官,手裡沒兵沒權,他不可能有機會和實力謀殺曹丕,後世很多學者都認為這是當時曹魏集團內部一次政治大清洗,曹丕藉助魏諷小題大做,肅清當時名義上的東漢政府內部不服從曹氏父子的官員。

如果說《魏略》中關於曹丕逼死張繡的情節與《三國志》不符存疑的話,那麼毫無疑問,在鄴城魏諷一案中曹丕絕對是攜怨報復張繡後人。張繡雖然早早被封為千戶侯,表面上在曹操集團風光無限,實際上他和他的後人被曹丕的政治清算很慘,基本算是被曹丕滅門了,也是曹丕還算有兄弟情義,他對曹昂感情比較深,所以他清算張繡後人就是為了兄長報仇。


小島知風


能成大事者,必能相逢一笑泯恩仇。至於心裡相互還有無芥蒂,那只有從以後共處的結果來看了。

三國時期,曹操與張繡也可謂恩怨情仇了。幾經波折,張繡最終還是聽從毒士賈詡的建議,投降了曹操。曹操對張繡的投降,表現得異常高興和大度,封張繡為千戶侯,後來張繡在隨從曹操攻打河北袁氏兄弟有功,更是被封食邑兩千戶,這在曹操的武將中,也算最高封賞了。要知道三國時期經過戰亂,民是十不存一,整個中原地區,那真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啊,能封張繡這麼多食邑,真的是很優厚很優厚了。曹操與張繡有殺子折將之仇,為什麼曹操還對張繡如此優待呢?張繡和曹操的恩怨情仇,都是發生在官渡之戰前。那時的曹操實力還很不強大,周圍強敵環伺。北面有強大的袁紹,東面有呂布、劉備、袁術等,西面有馬騰、韓遂等,南面有劉表、張繡和孫策等,哪一個也不是善茬。要想強大自己,要想消滅群雄,那就要很好使用剿撫兩種手段,更要多招徠人才和收買人心。曹操是個很有心胸遠見的人,他挾天子以令諸侯,招士人不分貴賤,唯才是舉。兵不血刃,能招降納叛的,那是最好的方法,不損一兵一卒,既能充實自己,擴大地盤,又能完整收服,為己所用,那是上上之策。因此曹操對主動來投降自己的敵對者,都是過往不咎,熱情接待,重加恩賞。如劉備歸來他厚待劉備,加封為前將軍,又讓漢獻帝認為皇叔;關羽歸降他厚加恩賞,封漢壽亭侯,對他以後歸去,又頗為體諒理解。曹操這樣做,不但得到了實惠,還為自己在天下贏得了好的名聲。因此以後很多士人諸侯,都紛紛投效。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曹操贏得了民心,鞏固穩定了自己的集團,為他順利打敗袁紹,剪滅群雄,一統北方,都奠定了很好的基礎。正是因為曹操的如此舉措,才讓毒士賈詡看到了曹操是個能成事的強者,屢勸張繡放棄恩仇,投降曹操。賈詡是個很自私又很善於自保的人,他不顧張繡與曹操有殺子折將之仇,兩次勸張繡投降曹操。曹操當時最大的威脅是北面的袁紹,官渡之戰馬上要爆發,穩定南、東、西局勢,對自己一心與袁紹作戰有重大意義。都知道曹操好色,就因這一點,查點讓曹阿瞞丟了性命。第一次張繡投降曹操後,曹操也不知發了什麼神經,竟在軍中夜宿犯了老毛病,若尋個平常人家的女子玩玩也就算了,誰知他喝了點酒,妄乎所以起來,竟記掛起張繡已去世的叔叔張濟的妻子鄒氏的美色來。於是連夜讓人把鄒氏招來,搞起了淫樂。常言道朋友妻不可欺,這也太他媽欺負人了!張繡心想,雖然我已投降,但你曹操也不能如此欺辱我啊!他就找來毒士賈詡,商量著得給曹操點教訓。賈詡也覺得曹操做得有點兒過分,這才剛投降就隨便羞辱人,那以後會更輕視我們呀!就連夜和張繡定了教訓曹操之策。結果曹操大敗,不是猛將典韋以死相保,不是兒子以身死戰,曹操結局那是相當不堪設想的。給了曹操教訓後,毒士賈詡仍向張繡分析天下形勢,仍勸張繡投降曹操。張繡就再次聽從,又投降了曹操。曹操這次不但沒再起色心,可能張繡那面也沒有讓他可留戀的美人了吧,而且大大封賞張繡為千戶侯,自然也很好地封賞了毒士賈詡。表面的風光,很難掩蓋背後的苦楚。張繡雖被封高爵顯位,榮華光鮮,但內地裡,曹操心裡還是很有芥蒂的。試想想曹操最為喜愛的大將,那是何等的忠心!曹操最為引以自豪的黃鬚兒,那是何等的勇武!現在都被張繡這小子給弄死了,這口怨氣怎能不洩?因此雖然張繡名義高位,卻始終得不到實權,得不到重用。曹操的兒子曹丕在一些事情上又不斷威脅逼迫,張繡沒過幾年,於207年就自殺了。其子孫雖也繼承了他的爵位,但在曹丕坐鎮鄴城不久,因一次北面文官魏諷謀反案,張繡子孫受牽連,滿門老小家族一下子就被夷滅殫盡。然而毒士賈詡卻成了曹魏重臣,安享天年而死,家族也盡得曹魏重用善待。

張繡的結局算不算是毒士使然,暫且不論,他給我們後人的教訓也是很深刻的,那就是在投靠別人之前,先要認清自己是不是與那個人有切腹之怨,有不可化解之仇。


sunjin72976689


題主說的應該是《三國演義》中的“張繡”因曹操派遣刺客刺殺張繡,被張繡察覺憤怒不已,於是採用賈詡的計策突襲曹操,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於宛城之戰中重創曹操,使曹操右臂受傷,長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被殺害,以及曹操愛將典韋同樣在這場戰鬥中因為保護曹操撤退力戰而死。

後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張繡聽從賈詡的建議,再次向曹操投降。張繡到達後,曹操牽著張繡的手,一起參加宴會,為自己的兒子曹均娶了張繡的女兒,並封張繡為揚武將軍。

之所以曹操給張繡封這麼大的官,是因為張繡盤踞宛城多年,實力雄厚,主動來歸降。而曹操給他封一個大官可以給以後的人一個啟示,那就是即便張繡與自己有著很大的恩怨,但只要願意歸降,他曹操就有大大的優待等著,以此收買人心。

第二點是因為張繡本就實力雄厚,帶著自己的軍隊來歸降,那曹操勢必要將張繡和歸降的軍隊分化開,以此來防止張繡有再次叛變的實力。封張繡一個大官,實際上也有堵住張繡嘴的意思,他手下的兵丁將領也會想,曾經的老大當大官享福去了,曹操人還是蠻好的,那就好好跟著他幹吧,說不定以後也能升官享福呢!所以就不會往分化那方面去考慮。

也正是以上這兩點,即使是張秀讓曹操死了兒子,折了大將還能封個大官,也顯示出了曹操對內對外收買人心的手段的厲害之處。

而題主所說的千戶侯,是張繡投降曹操後期的事了,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張繡參加了官渡之戰,力戰有功,升為破羌將軍。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張繡跟隨曹操在南皮擊敗袁譚,再次增加食邑,一共2000戶。

這便是張繡被曹操封為千戶侯的由來。


好的,此題終結,喜歡的觀眾,麻煩點點關注,下面的點贊按鈕也請點亮,愛你喲!


王遺風


三國演義中張秀不但將曹操的帳前都尉典韋、侄子曹安民、長子曹昂殺死,而且差點要了曹操的老命,因此可以說,兩人之間有著不共戴的仇恨,可是,曹操後來卻主動與張秀結好,這其中的緣由我覺得並不是曹操這個人不記前嫌,能夠原諒別人的過錯,化干戈為玉帛,充分表現出一個政治家的大度。真正的原因其實是曹操並非出於大度,而是出於利益,他完全是為了更大的利益,才主動放棄個人的恩怨的。

1、曹操首先欺辱了張秀,張秀在第一次投降之後,每天都要宴請曹操,可見他對曹操還是比較敬重的,哪知曹操突然獸性大發,將張濟的妻子鄒氏給弄了來,要知道張濟雖是張秀的叔叔,張秀卻視之如父,曹操淫了自已的嬸母,這便是對張秀的最大汙辱,難怪張秀憒怒地指著曹操罵道:“你真是個假仁假義的禽獸啊?”曹操聽了這話之後,自然無言以對。曹操沒有廉恥,先做下了對不起張秀之事,張秀給他點教訓,算是兩下扯平,並沒有對不起曹操之處。

2、曹操結好張秀是為了擴大自已的勢力張秀投降曹操並非因為走投無路。從那次麥熟季節兩軍交戰的情況來看,儘管曹軍“勢大”,卻始終也沒有從張秀那裡佔到任何便宜,臨撤退的時候,反被張秀兜了後路。由此可見,曹操想要消滅張秀也並非那麼容易。

3、另外就當時的形勢來看,張秀可以有多種選擇,在曹操派劉曄前來勸降的時候,袁紹也同時派人前來勸降,另外,張秀還有劉表可以依靠。就是說,如果張秀不想獨立的話,他至少有三種選擇,而且劉表、袁紹的實力都要比曹操強大,就當時的力量對比來看,曹操的實力雖然強於劉備,但卻不如劉表和袁紹。曹操清楚地知道,如果自己繼續與張秀結怨,張秀就有可能降袁紹。如果張秀降了袁紹,那麼,袁紹就會如虎添翼;相反,如果將張秀拉攏到自己一邊,那麼,在與政治對手的力量對比方面,自己就會多了個重重的法碼,由此可見,曹操結好張秀,完全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並非出於對張秀的寬容大度。


大影視小偵探


張繡讓曹操死了兒子,折了大將,為什麼還能封千戶,就是曹操能獨霸中原,與其他兩國分庭抗禮的原因。如果當年劉備也有這樣的胸襟的話,以當時蜀國的實力,統一天下,也不是難事。

作為一代梟雄,曹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首先來看曹操在曹昂和典韋的墓前說的是什麼,曹操在典韋和曹昂的墓前,當著所有的大將的面說到,我失去長子、愛侄,我沒有心痛,但是最讓我心痛的,就是失去將軍。其實這句話涵蓋的是什麼意思,就是想要告訴其他人,我曹操是惜才愛才的人,他們要比我的家人更重要,沒有人才,就沒有我曹操的今天。試問,失去兒子,並且是他的繼承人的長子,真的不心痛嗎,他不能說,因為那是他的家事。

而曹操在攻取宛城之後,對昔日殺死他愛子張繡和賈詡,非但沒有痛下毒手,反而還給他們高官厚祿、重用他們,為什麼,因為他們打敗過曹操,他們也投降過曹操,他們投降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實力沒有曹操應,他們反叛的原因是因為曹操侮辱了張繡,所以在心底裡,曹操還是很佩服這個對手的。

但是反觀張繡呢,他只他知道,他殺死了曹操的長子和侄子,還殺了他的愛將,不論怎麼說,曹操都沒有讓他活下去的理由,所以就張繡和賈詡而言,他們肯定會死。

就曹操的部將們而言,曹操那天在墳前的那些話,所有人都是聽到的,所以他們也必然會認為張繡和賈詡必死,因為曹操如果不為典韋報仇的話,就等於說,那天他說的話都是假話。

所以就曹操而言,他自然也是想啥張繡除賈詡的,因為他殺了他的長子,而他那麼做了,天下人也不會說什麼,因為殺子之仇也是大仇,但是也就是曹操,他想到了這一層,如果他不殺他們的話,會怎麼樣呢,那麼他們就會死心塌地的跟著自己,為什麼呢,因為這麼大的仇他都不殺他們,這種恩情,絕對是比天高,比海深的,所以他們必然會忠誠於他,而就天下人而言,曹操能忍下這麼大的怨,而對自己的仇人依然可以以怨報德,這種胸襟只有一代雄才會有,所以,會有更多的人會死心塌地的跟著他,而手底下的人,也會更加的佩服他,跟著他。這就是他的用人之道。

用人之道,是一個君主最基本的學習之道

在古代皇子們的教學課堂裡,皇子們在學習完基本的“四書五經”《論語》《道德》之後,皇帝們都會讓他們參與政事,並且主管國內的一項工作,或者跟著某一個心腹主管大臣幹某一項工作,其實在這開始,就是皇帝們對皇子們進行用人之道的學習。

在高層當中,他們已經不需要直接面對基層,他們需要面對的,是如何把這項工作做好,比如說吏部,吏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用人,那麼怎麼用人,什麼地方用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人適合什麼樣的工作,而這個人是否忠於他是非常有學問的,在這樣的工作裡面,沒有竅門,沒有捷徑,只有經驗積累,所以在皇子們學完基礎之後,就會進入到漫長的用人之道的學習。


曹操的成功,最主要在於什麼

對於曹操而言,他的成功,自己的才能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就在於他的用人之道,正式他的用人之道,成就了後來的三國第一大國。


大胖子爸爸


  曹操玷汙張繡嫂嫂,而曹操長子和愛將典韋也死在張繡手裡,兩人算是有不共戴天之仇。但最後兩人反而成為親家,這是當時的天下形式所造成的。\r

  \r

 首先,曹操本人就是梟雄,野心勃勃,在人才和個人恩怨面前,他很清楚人才更重要,儘管痛恨張繡,但更看重他的價值。同時曹操也向天下人證明,自己是心胸寬廣,大公無私的人,留下了一個好名聲。當天下人看到曹操連殺子之仇都能放下,必會對曹魏趨之若鶩,這樣曹操的人才會越來越多。\r

  \r

  其次曹操當時正在和袁紹大戰,實力懸殊,急缺猛將和精兵。曹操是一個審時度勢,衡量大局的政治家,他明白如果這個時候拒絕張繡,只會多一個仇敵,萬一他投靠袁紹反攻自己,那會很麻煩。而接納張繡,等於多了一個盟友。這種有益無害的買賣,曹操不可能不做。另外張繡本身就是主動投靠曹操,還認了錯,這不僅是給曹操雪中送炭,更是給足了他面子。\r

  \r

  最後曹操還讓自己的兒子娶張繡的女兒,聯姻,封他做官,這種種行為,都只是曹操為謀劃天下打算盤。\r

  因為江山和個人恩怨同時擺在天平上,明顯江山更重,所以曹操只會舍恩怨,求利益。\r

  


我要上去


第一,曹操是個會用人的人,他在考慮各個方面的要素,也考慮到張秀自身的價值,曹操他也痛恨他也想殺了張秀,但是他考慮的是利益,

第二,對於曹操來說,曹昂是家中長子,典韋又是他手中的猛將,這都是很重要的人,說他不恨張秀,那是不可能的,

第三,張秀並不是在戰場中繳降,而是自動投誠的,這也對後來能夠有更多的有才能的人來曹操帳下效勞,

其中的原因就是張秀有價值,因為在曹操手下,能文能武的人有很多,張秀與他們一比,就體現不出來他的價值。在他投誠以後,曹操也百般的善待他,這也體現出以後人能來曹操的賬下效勞,通過這麼一件小事,而獲取了更大的利益。同時也在說明曹操以大局為重,只能放棄自己的私人恩怨了,如果要以自己的私人恩怨了結了張秀,那麼就不會有人來投奔他了,曹操又是一個政治家,在那個時候,又是需要有才能得人。





小龍分享


三國演義中張繡設伏殺死了曹操的愛將典韋還有他最喜歡的兒子曹昂,就連曹操本人都差點被殺死。張繡走投無路的時候投奔曹操,很多人都以為曹操會直接將張繡殺死。令人意外的是,曹操不但沒有殺死張繡,反倒是對他非常好。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張繡投降曹操之後,受到了禮遇。曹操“不計前嫌”,拉著張繡的手,一起參加宴會,後來還讓兒子娶了張繡的女兒,兩人成了兒女親家。

  其實曹操是在做政治秀,他是向天下展示其博大的胸懷,招降納叛的決心,試想,連殺子仇人都能接納,還有什麼不能容忍的呢!

此後的張繡應該過得很壓抑,他在壓抑中盡最大努力來報恩,果然立功不小,史稱:「繡力戰有功,遷破羌將軍。從破袁譚於南皮,復增邑凡二千戶。是時天下戶口減耗,十裁一在,諸將封未有滿千戶者,而繡特多。」好一個「力戰」,也就是提著腦袋玩命啊。《三國志》上說,張繡是在徵烏桓的時候死的。《魏略》上卻記載曹丕在一次宴會上當眾羞辱張繡:「君殺吾兄,何忍持面視人邪!」這話罵得多重!說張繡當初殺了他哥,怎麼會有那麼厚的臉皮投降他老爸?僅這一句話就把張繡多年艱難築起來的心理防線徹底摧毀了!之後,張繡就自殺了。

  曹操彌留之時,也曾在半昏迷狀態中對妻子卞氏吐出這樣一句話:「我到了那邊,子修(曹昂字)若問我『我母親在哪?』我該如何回答呢?」張繡的那筆舊賬,曹氏父子都明明白白地記著呢!




紅葉翩翩


張繡在第一次投靠曹操之後,偷襲曹操,曹操兵敗,而且兒子曹昂被殺侄子也被殺,還有自己最喜歡的大將典韋也戰死在哪裡了。可以說張繡給於曹操的傷害是非常的大的。在第一次投靠曹操時,曹操不但是沒有決定殺了他給自己的兒子大將報仇,反倒是拿著他的手去參加了宴會,而且還讓自己的兒子娶了他的女兒,有給張繡封了一個將軍的職位。這就非常的讓人們感到疑惑了。

其實呢曹操在那個時候也是有非常難以說出的難題的,在那個時候他呢北邊有著袁紹這樣的大敵在看著自己,自己後方的荊州又是劉表等人在駐守著。可以說他和袁紹的戰鬥隨時隨地都是有可能打起來的。這些可以看得出來,張繡在投降的以後呢可以有效的幫助自己這邊去抵抗外敵的,而且還可以讓自己去更加專注的去打袁紹這方勢力的。不然的話,他就還要分出很多人馬去防守張繡來攻打自己了。而且呢張繡的部隊戰鬥力都是非常的高的,他們都是涼州士兵,在那個時候涼州的士兵都是精銳人選的,這也是為什麼曹操願意原諒張繡的主要原因之一。

還有一方面就是也是最為重要的就是給當時的其他勢力,樹立一個榜樣的,讓其他人都覺得曹操這個人是一個胸懷特別大的人,也是讓自己的名聲威望更加厲害。他呢對張繡就像他之前對待關羽都是一個道理的。就是想吸引跟多的勢力來加入自己的陣營,那樣的話他的實力可以得到快速的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