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农村老话:“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是为什么?

农人李哥


问题中的三种说法是不是农村的老话有待商榷。可以说“喜不送伞”“寿不送烟”这两句没有那么古老,可能是最近根据句其中的关键字音“伞”和“烟”的联想,认为是忌讳,才有了这种说法。

一、从现在的“喜不送伞”到过去的“喜中送伞”习俗

“喜不送伞”之中的“伞”字与“散”同音,有散伙的意思,当然就犯忌了,所以结婚时是不能将伞作礼物送的。这是现在人望文生义的一种说法,与过去的习俗是相反的。

过去女人出嫁的时候,男方接亲时,要带一把红伞到女方家里。新娘出嫁那一天,她要打着这把红伞出门上花轿,到了男方下花轿时,又要打着红伞进入新郎家中。古时候的中国民间都迷信鬼神,认为伞是避邪之物,为了新娘子在出嫁时不被邪魔缠身,所以用伞避之。中国民间结婚接亲,新郎给新娘送伞的习俗各地皆有,可见过去民间根本没有“伞”是“散”之意的这种说法,要不新郎为什么亲自去送“散”,逻辑上讲不过去。

读者朋友在电视古装剧中常事看到这样的镜头:中国古代皇帝或高官出巡时乘坐的轿子,或者是坐着车子,他们的队伍中都打着黄色伞盖,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伞是古代帝王将相及达官贵人权势的象征。打伞出行的目的,表面上是表示“庇荫百姓”,实际上是显示权威。因此古代把这种伞又称“凉伞”、“罗伞”、“万民伞”,职级不一样颜色和装饰还不一样。中国民间,新郎一样被称为“新郎官”,既然是“官”,哪能少得了伞的“仪仗”?

中国民间生育也被称之为“喜”,也是大喜事。由于过去医学不发达,女人生育时最怕的是难产。过去女人快分娩时,娘家与亲戚给产妇预备纸伞关过来,一旦女人难产时,就要把伞打开烧掉。民间称难产而死的女人为“拿伞鬼”,烧伞就是送走滞留在产房里的“拿伞鬼”,因为这“拿伞鬼”难产而亡时,缺少的就是伞的庇荫,死后变鬼到民间来收伞。

过去住在山区的人出门走亲戚,如果身上没有伞,亲戚喜欢送伞,原因是路上防老虎。据说,如在山路上碰到老虎,只要把伞打开,老虎见了伞就会害怕,赶快脱离。

由此可以看出,过去的伞并非现在有人望文生义的“散”,民间认为其有避邪避害的功能。

二、烟草传入中国的历史与“寿不送烟”

烟草不是中国原产的作物,据史料之中相关文献记载,烟草传入中国是16至17世纪,传入地为菲律宾的吕宋,一般统称称传入地为南洋。烟草传入之初只是用于预防疫病和寒疾,到了后来才慢慢地变成了大众的消费品,并在中国各地广为种植和销售。

过去农村吸烟的人大多自己种烟叶,称为种旱烟,收割后放在干燥的地方收藏,抽烟时才拿烟叶切细,用纸卷成喇叭筒。过去农村人们抽烟方式很多,有用烟斗抽的、有用竹竿抽的,也有用水烟筒抽的等。卷烟传入我国是清朝末期,主要是在城镇销售,农村普遍吸旱烟,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仍然如此。以前的农村,旱烟从未成为农村送礼的礼品。把烟作礼品相送应是卷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流行。

因此,我认为“寿不送烟”不是农村的传统老话,这种说法产生的时间应该没有多久,至少不是古代传下来的习俗,与“喜不送伞”一样,是一些好事者咬文嚼字产生出来的忌讳罢了。

三、农村习俗不仅仅限于“丧不后补”

“丧不后补”的意思是丧事办完后,如果你赶不上葬礼,你就不用补礼金了,补了会不吉利。农村一般没有把话挑明,隐含的意思是,给人家补了礼就意味着办了丧事后,人家还要死人。这里的意思与有些地方在办丧事时,送礼金的尾数一定要成单数而不能成双数,讲法是一样的。单数的意思是只送走这一个,双数的意思是送了一个,还会送走一个。

其实农习俗不能补的不仅仅是丧不后补,有的地方所有的红白喜事都不能后补。如,人家结婚办了婚礼后,你去补礼,有希望人家“再婚”之嫌。如人家生日过了,你去补礼,人家认为你咒人家再过一个同样的生日,也就是说,人只有转世才能过同样的生日,意思就是希望人家死。如此等等,均有忌讳的说法。

总而言之,以上三种说法是人们的一种心理作用,是唯心论。不管这种习俗是现在产生的,还是过去固有的,均是一种无法自圆其说的陈规陋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