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为什么我感觉山东,河南,安徽的方言很相似,而山西一个省却有很多种方言?

小超生活随录


山西多种方言?明明就是晋语为主,晋西南少许官话。

而且晋语的范围就是春秋晋国为基础以及后期三晋(赵、韩、魏)拓展后的大致范围,晋语区东起太行山、西近贺兰山、北抵阴山、南至黄河汾渭河谷。

你说的多种方言是不是就像你家和你隔壁的邻居家不同的音调当成了多种方言?


鸟言夷面


为什么我感觉山东,河南,安徽的方言很相似,而山西一个省却有很多种方言?

首先说一下,我是山西的,我上大学那会,一个宿舍有4个山西的,平遥的,有吕梁的,有运城的,还有我晋中的,到了外面属于老乡,但是说起家乡话居然相互听不懂,一脸懵逼。当时到湖北念书,湖北不论是仙桃还是荆门,襄樊的都说的当地话,居然人家能毫无障碍的沟通,我就纳闷了。

就我们这个小县城,用别人的话说就是偏远地区,说十里不同音有些夸大,但是各个村的俗语,习惯,习俗都有些不一样。

我妹远嫁到运城,妹夫爸妈第一次到我家来提亲,我爸妈与妹夫爸妈都不会普通话,根本没法沟通,只能靠动作猜,后来干脆靠两个孩子转达吧。

搞笑的是,我们去榆次,太原都说的普通话,因为用方言真是太难沟通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一,交通不便导致沟通的不方便。山西主要是山地、丘陵和谷地。在父母辈往上的那辈人基本上有很少能走出去,基本上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出生地,长此以往就形成固定的生活方式和方言。可以说是封闭的地理环境是晋语区语言具有明显保守性的重要原因。

二,纵观历史,从东汉以来,山西地理封闭,远离战乱,成为匈奴、羯和鲜卑,突厥沙陀人,女真等少数民族内迁的集中地,使得山西成为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重要基地,语言融合不可避免。

三,古山西的各地都有过辉煌的历史,比如太原,由于商业发达,宋代就已经成为当时北方的商业贸易中心。古山西都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不会去其他地方主动交流沟通。

《史记·货殖列传》说三河是“天下之中”,“土地狭小,民人众”,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三河”有相当一部分今属于晋语区及其相邻地区。“三河”中的“河东”,指的就是今山西省南部地区。“三河”中的“河内”指的就是今河南省黄河以北的部分地区。

四,山西地理位置居中,人类进化史比较靠前,流出人口多,流入人口少。所以初始语言多,部落多,所以就导致方言多种的情况。

综上所述,山西是多民族的聚集地,多语言,多习俗就不可避免。又加上独特的地理位置,导致交通不发达,就造就了方言不同的现象。


非烟慧语


山西省不同地区有很多种方言?实事的确如此。下面小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和看法。

小编我是地地道道的晋城人,别说山西省范围内,即便是晋城市一个地级市的范围里,说话的用词、语音语调也有着不小的差别。如果语速比较慢的话,这些差距基本上不会影响正常的交流;但是如果语速稍快的话,交流就会产生一点问题;如果是情绪激动而导致语速很快的时候,一半左右的话语内容是听不清楚的。我高中时候的同学,有来自阳城的,有来自陵川的,也有泽州县的等等,对这种不同地区的言语差别感受太明显了。

不同的乡镇之间说话也有区别,只是不如县区之间的差别大,更多的是词的发音不同。比如,在周村镇,一般说“我家”会说成“俺窝(wo)”,而接壤的川底乡则会把“我家”说成“俺歪(wai)”。

一个地级市内的语音语调等都不同,可想而知一个省是什么情况了,只会有更多的语音语调,而且官方也把山西省划分成了晋语和中原官话,正所谓“十里不同音”。

在学校的时候,有晋城的老乡们,有运城的同学,也有大同的同学,在因缘际会之下还结识了一个晋中的女生。可以说,他们说话有着超级大的不同。我听运城的同学说方言,有百分之三十左右是听不懂在说什么的(语速正常的情况下)。而我们这边说话就和晋中以北等地有着根本的差别了,他们是地道的阎老西儿的腔调,我们这边就不是的,与运城、晋中晋北、河南焦作等地的都不同,仿佛自成体系。反观晋中的女生说话,基本上和大同的同学说话差距不大,都一个调调,鼻音很重。

我想,这可能和所处的地缘因素有着莫大的关系。晋城地处山西,距离河南、山东、河北、陕西等地都不算远,历史上的经济与人文交融也十分频繁,语言的演化自然就更复杂多变。客观上造成的结果就是,和各个地方都不一样,可是也有相似之处。晋城话有很多是和山东一样,比如,“饺子”在山东很多地区被称作“扁食”,在晋城也是这么叫的。

就我个人而言,作为一个周村镇的人,我能听懂其他乡镇的话,能听懂很大一部分其他县区的话,能听懂省内部分其他地级市的话,也能听懂一半多的河南话,其实也是非常不错的,至少放慢语速后进行正常交流没有一点问题。


四叶草爱国漫


山东河南安徽三个省两两交界,三省分别相连。所以山东河南安徽口音相似。

而山西和山东,安徽并不相连,山东山西之间有河北省间隔。山西省东西宽约29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俗话说“三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山西省南北跨度较大,造成即使是都是山西本省人民口音也相差很大,出现了很多方言。

感谢😊


闲来识友


就盂县还分县城周围话、东乡话,西乡话、北乡话呢,盂县原属晋中地区,我念专业学校时,学校从山西省晋中地区、太原地区、长治地区,和河北省石家庄地区、郉台地区、邯郸地区招生,开始到校时,大部分人说的是地方话,那可真有听不懂的,都是20岁左右,大多是初出远门,我连邻县寿阳话还听不懂,对平遥话祁县话越听不懂,这都是晋中地区,至于长治地区也一样,对河北省的话也一样,总之,各地有各地的方言,各地有各地的俗语,十里不同俗,八里不同音,这都是正常的,至于你说得那三省感觉口音差不多,我也有同感,其实是有很大区别的,我就不多说了。


转角马yxwjy


山东人在安徽上的大学,感觉很多安徽各个地区的方言还是差特别多的,很多安徽同学听不懂其他安徽其他市的同学的话。

河南没去过,不知道

我们山东西北地区还有东部还有中部我感觉也是都不一样的,尤其是烟台威海的,经常听不懂


a走路带風a


华夏文明看山西!山西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和繁衍地。山西话,也就是晋语,她与官话方言相比,历史演变要滞后得多,但仍然保留不少与官话方言明显不同的特点。山西大部地区使用晋语,晋南大部地区使用中原官话,广灵县使用冀鲁官话。





忻州大采风


这个我有点发言权,老家山东菏泽的,处于鲁苏豫皖交界的地方,这附近都是大面积的平原地带,历史上就交流比较频繁,甚至区域划分也是经常变更,很多地方现在不是一个省,以前都可能是同一个市的,大家以前叫平原省,所以说话口音都差不多,而山西地形产生隔离,语言也就有的有所差别了[灵光一闪]


杨Tonwen


除了新疆,西藏,少数民族长住地,估计就是数山西的方言啦,是真的听不懂啊,东北,山东,河北,河南,四川一说话几乎都能听出来,唯独山西,就是个乱,听不出来,距离几十公里,完全是俩种口音………😇😇😇😇


老白姓361


确实如此,其他地方的怎么样不太了解,作为一个地道的山西人,这点深有感触,只要不是一个县的,方言确实是各有特色,而且特别明显,有的地方方言还比较好懂,比如太原,大同,忻州这边定襄,有的就和说鸟语一样完全听不懂,比如运城那边,完全听不懂,就是单我们一个县城的,城里和靠近县城边境线的虽然能听懂,但是口音一点都不一样。语言好神奇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