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却盼你死

每个人活着,或多或少都是凭借某种力量或依靠。年老之后,孤独却成了生活的常态,纵使有人嘘寒问暖,可心里的世界却无人问津。所以很多人开始养宠物,重新寻找心灵的依靠和归属。

今天要讲述的是一个老人和一头黄牛,一起走过暮年的故事。平均寿命只有20年的老牛超越了生命的极限,在一家10口都盼着它死的时候,依然深情陪伴了老人40多年。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却盼你死

他们的故事被拍成了纪录片《牛铃之声》,感动了无数韩国人。他们感叹:牛比人更长情。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却盼你死

导演李忠烈在拍摄之前深陷抑郁,曾想过拍完就自杀,但成片后他泪目了:“老牛和老人治愈了我的自杀倾向。”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却盼你死

故事发生在韩国的一个村落里,80多岁的老人老崔,每天都会带着他的老伙伴——一头年过40岁的老黄牛,穿梭在乡村的田野里。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却盼你死

这头老黄牛是老崔家养的牲口,更是老崔的救命恩人。老崔经常说:“如果不是他,我可能早就死了。”这话不假,老牛确确实实是老人生命中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老崔年轻时患脚疾,不能正常下地干农活儿,他需要借助老牛的力量才能劳动。如果不是老黄牛勤勤恳恳地为他耕作,他恐怕早就饿死了。

老牛任劳任怨地为老崔家耕种了40多年,为他养活了9个子女,他的儿女才得以出人头地,走出村庄。老牛是家里不折不扣的大功臣。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却盼你死

老牛还救过老崔一命。有一次老崔驾车出远门,中途竟然不小心睡着了,马路上大车小车飞驰而过,没有丝毫避让的意思。险象环生,但老崔睡得实在太沉了,浑然不觉身边的危险。如果老牛突然走偏,老崔可能就被车撞飞了。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却盼你死

可老牛似乎很有灵性,当车过来,它都一一避开了;乡间路上的沟沟壑壑,它也逐个跨过,一路上走得稳稳妥妥,甚至没有惊醒过沉睡的老崔。他醒来,发现已经平安到家了。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却盼你死

也许是信任,老崔在牛车上睡着了,他知道无论走多远,老牛一定会护他周全。无论多远,老牛都记得回家的路。老崔就是它的家人,它一定会把他安全送回家。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却盼你死

老牛是老人活着的依靠和奔头,是他孤独世界里的一丝曙光。老人沉默寡言,“树木被风吹过时都会发出沙沙声,他却总是一声不吭。”这是妻子对他的描述,这样的性格似乎注定要孤独。

越是这样的人,心底里越是渴望默默的陪伴。同样沉默的老牛是老人一生的挚友,是他漫长一生的见证者。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却盼你死

老牛见证了老人从年少到迟暮,从青丝到白头。见证他娶妻生子的喜悦,也见证他儿女成家立室,相继离去的落寞与孤单,见证他从年轻力壮到颤颤巍巍。

如果老牛会说话,他们会是在葬礼上描述彼此一生的人。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却盼你死

40多年了,黄牛也老了,毛色斑驳、瘦骨嶙峋、眼神浑浊、步履蹒跚,已经快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连兽医都说,老牛最多只能活1年。

老崔听到后手足无措,只能摇头重复着一句话:“不,都不是真的......”

送走兽医后,悲伤才逐渐涌上心头,老崔蹲在墙角里,摸着老牛凸起的背脊哭了。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却盼你死

不能干活的老牛怎么处理?妻子说要卖掉,还要照顾老牛太辛苦了。

老人不答应:“继续养着,直到它死为止......”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却盼你死

老人继续每天牵着老牛到田里,重复着他们已经重复了40个年头的日子,直到老人的子女从城里回乡。

子女们开着小汽车,光鲜亮丽地回到村庄。晚上大家围在一起吃饭,絮絮叨叨地话家常,热闹极了。

老崔却默默地坐在一旁,插不上什么话,本就沉默寡言的他更加沉默了。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却盼你死

说起老牛,子女们都颇有感触:“它帮忙供我们读书,对吧?真的要感谢它。可现在也该卖掉了吧?”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却盼你死

前一秒还在回忆温情的往事,说着感恩的话,下一秒就在讨论要怎么卖掉它。

老牛为他们辛勤劳作了一辈子,在它老得动不了的时候,子女们能想到的,竟然是如何榨干它最后的价值。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却盼你死

“现在的它老迈、卑微、可怜,卖掉吧。”子女轻描淡写地说出这几句话,殊不知一旁的老父亲也一如他们口中的不中用的老黄牛,老迈、卑微、可怜......难道也该一同抛弃?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却盼你死

年轻力壮的子女忙着应付自己热闹的人生,根本无暇顾及父母老来的悲凉与孤独。在他们眼里,老牛只是获利的的劳作工具,老了没有利用价值,就可以随意抛弃的。

没人能理解老牛对老崔的意义,子女只会以担心父亲身体为理由劝他卖掉,妻子只会埋怨照顾老牛的辛苦和不值当。

可40多年的陪伴,老人早已将老牛视作家人,朋友。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却盼你死

顶不住妻子和子女的压力,老崔忍痛决定带黄牛去市场。临走前,老崔摸了摸老牛瘦到凸起的脊背,给它递了食物。可老牛一口都没有吃,浑浊的眼睛里滑落出一滴泪。

这滴泪,也许是为爷爷而流,老牛理解老崔的为难和无奈;也许是为老牛自己而流,像是诉说着自己一生劳碌,却换来如此下场的委屈。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却盼你死

老崔不情不愿地把老黄牛牵到集市,一向老实巴交的老人,在卖牛的时候却耍起了小心机。老崔开了一个天价:3万人民币。

众人大笑,嘲笑老人的“狮子大开口”,“就算免费送,都不一定有人买。”“把它杀了,都嫌肉老!”

“少一分都不卖!”老人非常硬气。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却盼你死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却盼你死

摊主心想哪来的疯老头,出言驱逐:“回家吧,别挡着别人卖牛。”

老崔就顺理成章地把老牛牵回家去了。

在旁人眼中,也许它只是一头老不中用、讨人嫌的老牛,但在老人心中,它就是无价之宝。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却盼你死

不再提卖牛的事,老崔也松了口气。他亲手给老牛割草做饲料,每天牵着它到田里吃草。在老人的精心照料下,老牛奇迹般地又活了3年。

但老崔却病倒了,医生劝他最好不要再劳作了,不然会有脑中风的危险。老崔只得成日成日地在屋里躺着,再也没法照顾老牛了。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却盼你死

一向温顺乖巧的老牛开始变得不安,它竟然多次撞到家里的米缸,成日在栏里踱来踱去,仰天长啸,一双浑浊的眼睛变得更加无神了。它想老人了。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却盼你死

妻子也不敢再提卖掉老牛,叫来屠户说要卖掉不受驯服的小牛。

屠户想趁机说服老人卖掉老牛:“卖掉吧,我给你2000元,卖给我吧。”边说便把钱递给老人,“你现在不卖,过多几天它也会死掉的,卖掉吧!”

病弱的老崔已经很久没有力气说话了,但这时他气愤地一把推开屠户的手:“不卖!我说不卖就不卖!你快走吧!”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却盼你死

从此再没有人敢来招惹老崔的老牛。

可就在屠户被老崔赶走后不久,老牛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一天,老崔去看老牛,可老牛只懒懒地瘫在地上。老崔吆喝着拍打它:“站起来啊!”但老牛却没有再站起来,这是老牛第一次没有听他的话。

“为什么你不和我一起活久一点?我们可以一起走。”

本来应该用1年时间做的道别,老牛撑着用了3年,但离开却还是那么地猝不及防。明明每天都有好好地陪伴,可还是有那么多的不舍。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却盼你死

老牛在这3年间,用自己病弱的身躯为老人拉来了一车车柴火,院子里被堆得满满的。在生命的最后几天,它依然在劳作。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却盼你死

老崔不再挣扎着呼喊,因为在那一刻,他明白了什么事都可以努力,除了生死。

在老牛生命的最后一刻,老崔取来镰刀,将老牛鼻子上的牛铃一把割下。牛铃象征着主仆关系,解下,你我就不再是主仆。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却盼你死

老崔痛心地说:“你安心去吧!”心里默默地想:“要记得我啊,记得我这个老朋友!”

老牛流泪回头看了老人最后一眼,静静离去。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却盼你死

老牛很快下葬了。在老牛的坟上,老崔倒上了它最爱喝的米酒,从此生死两相隔。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却盼你死

一直以来,老牛都是老崔活着的奔头,腿疾、老来的病痛缠身,都没能压垮他,可就在牛死后,老崔的世界开始坍塌,他的身体越来越坏了。

老人的生命,好像就从老牛死去那天开始枯萎。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却盼你死

那个从老牛身上解下来的牛铃挂在房檐,每当有风吹过,铃声就悠悠响起,老崔费力地睁开双眼,以为是老牛又回来了。

片刻间他又明白过来,老牛已经离世,再也回不来了。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却盼你死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却盼你死

老黄牛沉默了一辈子,付出了一辈子,就如这个家里一直寡言的老人。他们被嫌弃,被折磨,被遗忘。可是在生与死之间,他们相互陪伴,彼此安慰,度过了这艰难的一生。

老人和牛:活了40年,家人却盼你死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思念是最温情的守候。铃声远去,岁月悠悠,感动依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