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有什么可以一生喜欢的作者?

lierenhuichang


路遥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近代反映中国农村一代不安于现状,不屈从命运的长篇巨著,她是一部励志向上的作品,而且书中的王少平就是我的一个缩影,他的成长奋斗史对于我来说感同身受,明明就是在写我啊!其实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一本书,只不过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如此的文笔给他记录下来。


KD云中鹤


这个首推南师南怀瑾——当代大德,已圆寂。精通儒、释、道乃至拳、医、剑等等。可谓“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是一名通古晓今、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大师。不管你是崇国学,或是爱丹道,又或修佛法等等,你都能在他的作品得到受益。叹言:“即便一个人读过南怀瑾的全部著作,也会认为他是一个大问号“。然于南师的自我评价却是”一无所长,一无是处“。

共有《论语别裁》《易经杂说》《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禅宗与道家》《如何修证佛法》等共计三十多册,且被人们翻译成八种语言流通世界各地。





清净梵


汪曾祺: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汪老

初遇

第一次知道汪曾祺,是在初中课本上。有一篇《高邮咸鸭蛋》,就是汪老先生写的。其中有一段“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我心想,这老头未免太过自恋了一些。少年懵懂,不知大师。

课文《高邮咸鸭蛋》

高邮双黄咸鸭蛋

再遇

第二次,是在一间书店,买了几本书,其中有汪老的《一辈古人》,人与书、人与人看来也是看缘分,有些书或许与你暗合,有些人或许与你本该相识。一遍看下来,觉得这老头年少就颇负才气,深受长辈,师长喜爱。却又吊儿郎当,不羁的很,爱吃。爱吃这一点可是深有体会,一本书下来,几乎篇篇不离吃。这可对了我的胃口,汪老写吃写得极妙,文字朴素,有时是通篇的大白话,可偏偏勾走了我的魂,也对这个老头愈加好奇。

一辈古人

作家中的那些吃货——老头儿汪曾祺

被遗忘的汪曾祺文稿:喜爱书画的他曾为三位书画家写序

冬夜最宜读汪老,笑谈记得旧时好 ——漫说《做饭》

之后,与汪老不断的邂逅,读他的书多了起来,《逝水》《孤蒲深处》《人间草木》《旅食小品》《矮纸集》等等。愈深入,愈加对这个老头着迷。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变老

美食博主

对汪老的评价有很多,人们称他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足见汪老地位。也有人称他为近现代著名“美食博主”。可见汪老的吃是深入人心的。我想,汪老大概会喜欢没美食博主这个称号吧,谈到吃,他像个挑食的孩子。汪老出国参加国际写作活动。给家人写信:

“昨天我已为留学生炒了一个鱼香肉丝。美国猪肉、鸡都便宜,但不香,蔬菜肥白而味寡。大白菜煮不烂。鱼较贵。”汪老做菜是一把好手,也爱给人做菜,他曾说,愿意做菜给别人吃的人是比较不自私的。读到这处,我又想,这老头,实在自恋。

“晚餐是向这里的中国饭馆羊城饭店订的,但一点也不好吃,全无中国味。我实在难以下咽,回来还是煮了一碗挂面吃。美国菜(即使是中国饭馆做的)难吃到不可想象的程度。”吐槽美国饭菜,这老头,实在可爱。

“我回来要吃涮羊肉。在芝加哥吃了烤鸭,不香。甜面酱甜得像果酱,葱老而无味。听说北京开了一家肯德基炸鸡店。炸鸡很好吃,就是北京卖得太贵了,一客得15元。美国便宜,一块多钱,两大块。”在美国,还是心心念念吃。

文坛上的美食家

一生“平常”

汪老美食看世界,我从美食中看汪老。汪老从不在文字中灌输观念,他的文字简简单单,像老人乘凉时,与周围的人闲聊一般,聊家常琐事,人生百态,柴米油盐。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的世界很平常。”汪老一生并不平常,他经历过战火,跑到西南联大念书,在哪里遇到了他的老师,沈从文,也是在哪里,他开始写作;经历过文革,被下放到设在沽源的马铃薯研究站,画一套马铃薯图谱,汪老画功也很好,可惜画稿毁于“文革”中;也有过辉煌,参与京剧《沙家浜》的修改加工有贡献,而被邀请登上天安门城楼,说到这里,汪老演戏也是一把好手。

汪老在《人间草木》里写:“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原来汪老也是这样放肆的人。就是要做栀子花,香得痛痛快快。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汪老谈了一辈子的美食,终于看通了世界,不过是一碗人间烟火而已。

汪曾祺于1997年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走了。

(图片和部分文字材料来源于网络,侵删)


是郭十一呐


你自己!你是自己一生经历和故事的作者,只有一直热爱自己的生活才会一生欢喜!

小时候喜欢连环画、喜欢神话传说,再大点喜欢诗词,再大点喜欢文章再大点喜欢经典,再大点喜欢觉得有助于改善生活的书籍,再大点喜欢能够安心的书籍,到最后才发现所有我们看过的书、了解到的作者,都是自己生命中旅途风景里的一朵朵花、一棵棵树,蓦然回首,自己的这一生我们已经用生命写就!

没有谁应该成为我们生命中永恒的明灯,自己的路只能用自己的心照亮!每一个优秀的作者在我们人生旅途中,都会陪我们走一段路程,有长有短、有久有暂。可是亲爱的,小时候我们靠父母搀扶学习走路,长大了靠自己的双腿,老了也就会有自己的拐杖。从四条腿饭两条腿,再到三条腿。别人的思想和言语可以给予我们温暖,但终归还需要我们有一颗不断发热的心!

我们的心才是我们一生的主掌,是我们立世的拐杖!我来人间走一遭,不假云龙不恃鹞。年年风霜雨雪月,不喝忘川不过桥。从来随风信飞花,生死不碍我谈笑。

敬畏生命,和谐万物。热爱生命,一生欢喜的去工作、学习,去完善自己、帮助别人,认真书写自己的人生,做一个自己喜欢的生命“作者”。


久住青山Lee


摩西奶奶呀!

很少有作家能像摩西奶奶这样让我尊敬与喜欢,也许称她作家并不妥当,因为她还是一个画家,喜欢看她的画,也喜欢读她的文字,我相信从中会得到许多启发,也会解答许多疑惑。

摩西奶奶出生在纽约州格林威治村的一个农场,是一个贫穷农夫的女儿。27岁嫁给Thomas Moses,他也是农场的工人,他们在一个农场上工作。所以她接触的就是淳朴的农场生活,这也是她日后画作的主要内容。

摩西奶奶一生有十个儿女,五个夭折,摩西奶奶活到101岁,也一个一个送走了她的儿女和丈夫。她76岁放弃刺绣开始作画,在二十多年的绘画生涯中,她共创作了1600幅作品,最早的绘画是柯里夫和艾夫斯图片和明信片的临摹品。不久她根据对农场的早期生活回忆而创作,主要描绘是童年时的乡村景色,小时候,她只是作浆果和葡萄素描,成年后她才用上了画笔和油彩。摩西的风景画能敏锐捕捉到季节、天气和时间的细微差别。

摩西在她80岁时即1940年在纽约举办个展,引起轰动。此后她的作品成为艺术市场中的热卖点,并且赢得了很多奖项。上百万张的问候卡纷至沓来。最热门的畅销书、电台与电视台的采访使她比任何其他艺术家都更深入到美国家庭中。她的质朴、诚实,她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无疑是解除冷战时代人们焦虑症的受人欢迎的一管清新剂。

在她100岁的时候,纽约州将她生日那天命名成"Grandma Moses Day”。在她100岁以后,她画了另外的6份作品。

1961年12月13日,画家摩西奶奶在纽约的胡西克瀑布逝世,终年101岁。她留下了11个孙辈、31个曾孙辈和无数的惊叹她的人们。虽然她从未接受过正规的艺术训练,但对美的热爱使她爆发了惊人的创作力。她的作品并不仅仅是个人生活的记录和对过往的伤感怀旧,她描绘的是永恒的东西。

有人问她,你为什么在年老时选择了绘画,是认为自己在画画方面有成功的可能吗?她是这样说的,绘画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保持充实,假如绘画至今,我依旧默默无闻,我想现在的我依旧会过着绘画的平静日子,绘画之初,我未幻想过成功,当成功的机遇撞上了我,我也依然过着绘画的平静日子。

我想,如果这位老人出现在我面前,她一定是慈爱的,她的每一道皱纹,都洋溢着智慧。俞敏洪老师说过一句话,当你八十岁的时候,让你的皱纹里透露出的是庸俗,还是智慧,全都是我们现在要做的事。

我不知道更加美好的生活是怎样的,我能够做到的只是尽力去接受生活所赋予我的,让每一个当下都能够是完美无缺的。生命本就是一次探险,甚至可以说是一场赌博,一次次地把自己当做赌注,一次次地做出选择,生命的奇妙之处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换一条路又会是怎样的风景,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现在,活在当下。

做你最愿意做的那件事,那才是你真正的天赋所在。人生只有一次,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有多少事情,是因为你不敢而没有去做的;有多少事情,是因为别人一句嘲讽而没有去做的;又有多少事情,是你觉得太晚而没有去做的。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对了。像摩西奶奶一样,即便已经八十岁,依旧可以作画,依旧可以去追寻自己的所爱。有些路啊,走下去才知道它有多美。

诚如刘媛媛所说: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相信梦想,相信努力的意义,相信遗憾比失败更可怕。

希望你回顾自己的一生,会因为真切的活过而感到坦然,惟愿岁月静好,内心从容。


小九的书影音


书是人类文明继承和传承的工具,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四大名著的作者做出了很大贡献,近代革命伟人又传承发展了,毛泽东诗词也影响了很多人,很多很多!


翔子他哥


傳道 授業 解惑🌹🍵🍵



御華香山


要说最喜欢的作者,那么非海岩莫属!他的小说太过经典,以至于都被翻拍成了电视剧!虽说他的小说基本都是一些以故事为主的形式,无法从中悟出太多的道理!但他的小说却可以用精彩的情节吸引大批读着!他的代表作《玉观音》、《永不瞑目》、《五星大饭店》、《阳光像花儿一样绽放》等,每一部中都充满了曲折离奇的情节,让你恨不得一口气看完!真心希望未来,可以出现更多类似于海岩的作者。对小说的追求,还远未结束!


畅新综艺


其实每位作者都有他的优点,他的文学作品都有经典的优秀的,值得学习的。我们要做就做终生学习的人,取百家精华,再融合自己的特色创新出自己的文学。我最喜欢的是迟子建、史铁生、陈忠实、刘心武、季羡林,还有儿童作家杨红樱。


文人海贝乐


余秋雨,当代的国学大师,从高中时代就喜欢读他的散文。自我感觉他的作品读起来有一种很厚重的文化积淀在里面,一种很漂移,很洒脱的感觉,能从字里行间读出来一种韵味,一种思想,一种心向往之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