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如何正确消毒,你做对了吗?

要说今年最紧俏的年货是什么

除了口罩就是消毒液了

作为家家户户的必备之物

消毒液一定要正确合理使用哦


居家该如何消毒


分享 |如何正确消毒,你做对了吗?

  • 外出回家后,外套应该怎么消毒?日常的外套,回家后挂在门口,把外面穿的衣服和家里穿的衣服分开就行,不用每次都消毒。如果感到外套可能被污染,如去过医院,探视过病人等,需要对外套进行消毒处理。尽量选用物理消毒,如果物理消毒不行可选用化学消毒。
  • 家里的餐饮器具如何正确消毒?对物品的消毒,能用物理方法就不要用化学消毒剂。56摄氏度30分钟的热水就能够杀灭病毒。餐饮器具可以选用物理加温消毒的方式,推荐开水煮沸10分钟。
  • 耐腐蚀的物体表面如餐桌、茶几、电视柜、书桌、门窗、浴室陶瓷产品等,可用含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 不耐腐蚀的物体表面如电脑、手机、电视等电子设备等,用75%乙醇消毒液喷洒至表面湿润,或用一次性使用消毒湿巾擦拭。自然挥发即可,无须用清水擦拭。
  • 地面如客厅、睡房、阳台、洗手间等,可用含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湿式拖地,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拖干净。
  • 衣服被褥衣服和被褥应勤洗、暴晒,必要时用加热的方法,现在很多洗衣机有加热消毒除菌的功能。
  • 病人食物消毒:病人的剩余饭菜不可再食用,用50000毫克/升有效氯的本品溶液浸泡消毒2小时后处理,也可焚烧处理。
  • 病人排泄物或呕吐物容器的消毒:用5000毫克/升有效氯的本品溶液浸泡30分钟,浸泡时,溶液要漫过容器。
  • 垃圾的消毒:喷洒10000毫克/升有效氯的本品溶液,作用1小时后,深埋。
  • 用醋消毒有用吗?醋作用有限,可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达不到消毒要求。
  • 日常家居的清洁和消毒,建议每星期最少彻底清洁一次。
分享 |如何正确消毒,你做对了吗?


消毒时需注意的事项


分享 |如何正确消毒,你做对了吗?


消毒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对于阻断间接传播是非常重要的。但消毒一定要适度,往人体大量喷洒消毒剂,包括强迫通过消毒通道,可能使消毒剂经过呼吸吸入,经皮肤吸收,存在损害人体健康的风险。我们强调手部卫生,手消毒用的专用手消毒剂,每天多次使用是安全的。


酒精适合对一些比较小的表面,局部的使用酒精擦拭进行消毒。喷雾消毒风险较高,绝对不推荐用酒精作喷雾做大面积的环境表面消毒。


84消毒液(主要成分:次氯酸钠)、过氧乙酸、次氯酸钙等各类化学消毒剂,在各种场所大量使用。但使用稍有不慎,消毒液也容易产生“夺命毒气”。


  • 鉴于消毒剂的物理、化学性质,专业人士建议家庭使用84消毒液、医用酒精等消毒剂,办公室使用84消毒液、漂白粉(主要成分:次氯酸钙)等消毒剂,谨慎使用过氧乙酸、二氧化氯,尽量避免使用环氧乙烷、过氧化氯。
  • 特别需要注意:过氧乙酸、过氧化氢、84消毒液等,不要与洁厕灵等洗涤清洁类产品混合使用。
    尤其是84消毒液和洁厕灵一起使用的话,会产生还原反应,并生成氯气。氯气是一种剧毒气体,被人体吸入后易感染呼吸道和肺部,导致支气管炎和肺水肿,吸入量过大会导致心脏骤停。
  • 84消毒液也不可以跟酒精混合使用。它的主要有用成分次氯酸钠,有强氧化性和强碱性。酒精是弱碱性的,两者混合后,会影响次氯酸钠的电解平衡,若碱性过强,则也可能生成氯气。


不过,专业人士提醒,84消毒液对于人体健康有危害,须谨慎使用:


  • 人体接触,可致人灼伤,及使人出现过敏症状。
  • 经常用手接触,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
  • 本品放出的游离氯有可能引起中毒。


-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后,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 眼睛接触后,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症状严重,到医院就诊。
  • 不慎吸入,应迅速离开现场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如呼吸困难、呼吸停止,应及时采取吸氧、人工呼吸等措施,并到医院就诊。
  • 如误食,应立即喝大量温水,反复催吐,症状严重,到医院就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