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這對跨國夫妻,安家無名山村做陶瓷,用手藝創造“嚮往的生活”


這對跨國夫妻,安家無名山村做陶瓷,用手藝創造“嚮往的生活”

這對跨國夫妻,安家無名山村做陶瓷,用手藝創造“嚮往的生活”

這對夫婦有一度在網上很火,文章的標題是:《一個韓國人,一個吉林人,在山腳下村做起了制瓷的神仙眷侶》。很多人留言,“這樣的生活是我想要的。”
帶著這種“嚮往的生活”的濾鏡,我們來到了山腳下村,在Cool Banana工作室中,時間見證著這對夫婦特有的“生活力量”。

採訪 | 憶夢

撰文 | 憶夢

供圖 | Cool Banana

金秀泫和仲恆邁入了做陶瓷的第八個年頭。對待做東西,他們有一種古老的緩慢節奏,在這種節奏裡的他們,也形成了某種堅定的力量,很少被這個時代的滔天巨浪所捲入。

能堅定地站在自己一邊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難題非常多,但放輕鬆,凡事總有解決的辦法。

這對跨國夫妻,安家無名山村做陶瓷,用手藝創造“嚮往的生活”

這對跨國夫妻,安家無名山村做陶瓷,用手藝創造“嚮往的生活”

來景德鎮學陶瓷的韓國女孩,

因生活習慣而做器皿

“03年的時候,我去非洲旅遊,導遊也是非洲人,其他都是各種歐洲國家來的遊客,我們每天出發的時候,導遊就叫cool banana!我們就yeah!就這樣開始(一天的旅途)。”

金秀泫的中文非常好。她的發音有個別字詞帶有外國人學中文時的聲調上的模糊,在講述故事時,這種聲調上的錯位反而讓她的故事有著奇異的說服力。

Cool Banana這個詞彙包含的意義比較複雜,金秀泫覺得它是“今天就這樣開啟一天吧”的心態,有一些冒險、好奇心,還有一點隨遇而安的積極,“大家一起笑,今天開心。”

她像是對孩子說話似的,打了一個比喻,“你看香蕉就是長得這樣,一個微笑,big smile。”

金秀泫之前是一個典型的韓國女孩兒,在韓國首爾念大學,每天都要喝四、五杯咖啡。她喜歡城市生活給人的便利,大街小巷到處都有的咖啡店、畫展、公園,總是能激發她的靈感。

剛到景德鎮的時候,她有點傻眼。

當時的金秀泫已經有了一段在中國生活的經歷,只是都在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來景德鎮讀陶瓷的研究生,是她早就想好的事情。

對於一個韓國陶藝師來說,市面上所能見到的大多以韓國本國的陶瓷作品和日本陶瓷作品為主,她有時會看到一些來自中國的器皿,底部寫著:來自中國景德鎮。對於陶藝師來說,景德鎮就是他們心中的聖地。

那就景德鎮去。這個想法牽引著金秀泫從韓國來到中國。

這對跨國夫妻,安家無名山村做陶瓷,用手藝創造“嚮往的生活”

金秀泫回憶起剛到景德鎮的那段暈頭轉向的日子,她不會開車,城市還沒有地鐵,出門必須坐公交。公交車站牌辨認困難,她開了個玩笑,“誰排隊在那裡,那裡就是公交車站。”

生活習慣上的不便開始顯露出來。她從韓國帶來了咖啡豆,卻沒有襯手的咖啡器皿,景德鎮儘管每年生產大量器皿,卻大多為有喝茶習慣的人使用。包括當時的同學們也在做茶器。金秀泫嘗試做了咖啡滴濾和杯子,然後又陸陸續續做盤子。

金秀泫一天要喝三四杯咖啡,這個習慣仲恆是知道的。兩人是同學,在上學的時候談起戀愛。仲恆是東北吉林人,說話聲音很輕,做事很有計劃性,金秀泫滿腦子想法,兩個人既是生活上的伴侶,又是工作室的合作人。

這對跨國夫妻,安家無名山村做陶瓷,用手藝創造“嚮往的生活”

為了自己需要而做的生活器,也成為了兩人做器物的起點

。他們做了第一套條紋系列。比起各種陶瓷裝飾技法,粉彩、青花,這種條紋圖案,似乎用不上覆雜的技巧,在那些精工細作的茶器面前,好像顯得過於“普通”了。

他們看中的是一些微妙的質感變化,“我們試了很多,刻呀,拿東西來畫呀,(還是選擇)手工刻,一條一條地刻。模具感覺很死,重量都定好了,但是我覺得泥條捏出來的質感會好一些。”

這對跨國夫妻,安家無名山村做陶瓷,用手藝創造“嚮往的生活”

堅持自由,

需要運氣和一些幫助

東西做出來了,但也不知道能不能賣出去。

當時景德鎮的陶瓷市場分化為高端茶器與普通日用瓷器。衡量陶瓷器皿的價值在於工藝的精緻程度和名家的稀缺性,不重視想法創意,至於日用瓷器則是一個以大宗交易為主的領域。金秀泫他們的作品,處於一個冷門的位置。

2012年的夏天,兩人在朋友的“攛掇”下去擺攤。他們參加的市集是在景德鎮日漸興起的“樂天市集”,由一位香港陶藝師鄭禕和夥伴們發起,意在為有想法、但缺乏機會的年輕陶藝師提供一個交流空間。

回憶起這段過程的時候,兩個人都覺得很好笑,不知道幾點去,不知道要怎麼去。就這樣去擺了一早上的攤,賺到了600塊錢,心裡頭高興的不行。更讓他們覺得有信心的是來自樂天陶社社長鄭禕的肯定。

鄭禕成為了第一個客人,買下了那套條紋系列的器皿。這位鼓勵有想法的陶藝師大膽表達自我的創始人,為他們的作品投出了第一票。

這個條紋系列陸陸續續做了七年。從杯子、盤子到茶壺,延續了他們一貫的偏好,去除過度裝飾,幾何紋理,為日常生活而設計。

“粉青”系列是第二個誕生的系列。三年前的春節,仲恆跟著妻子回韓國看家人。兩人在一場展覽中看到了韓國民畫。民畫中採用了名為“粉青”的手法,這帶給他們很大啟發。

粉青器是韓國的傳統器,在灰色的粘土上塗抹白色泥土燒製而成。由於粉青器大多是日用器皿,因此紋樣上也活潑可愛,一方面是植物構成,唐草、八角、蓮花瓣,還有云朵、雨點、鋸齒紋等,整體呈現幾何、規則的效果,這與cool banana的理念十分貼近。

轉眼在景德鎮做陶瓷已經過了七年。這裡的新鮮事物有了一定發展,但是仍然不會在短期內比肩一線城市的藝術氛圍,但是對於金秀泫和仲恆來說,他們已經擁有了更加珍貴的東西。

這座看起來破敗的城市,給予了從世界各地而來的陶藝師驚喜。這裡曾經在集體經濟年代建立起一條巨大的手工流水線,如今雖然瓷廠已經停止運作,而掌握著這些傳統技術的老師傅,還生活在景德鎮的角角落落。

“這裡有(全世界最頂尖的)老藝人聚集在景德鎮。這一點你在北京看不到,上海看不到,但是在景德鎮看得到”。

“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人”,仲恆再一次說,“景德鎮有各種各樣的匠人,燒窯的、配釉的、拉坯修坯的,所有國外的藝術家之所以願意來景德鎮,是因為他們可以在這兒找到很好的幫手。”

這對跨國夫妻,安家無名山村做陶瓷,用手藝創造“嚮往的生活”

在手忙腳亂的生活裡

必須向前走

兩年前,他們把工作室搬到了一個名叫山腳下的地方,這裡過去也是產瓷區。很少有人能找到這裡,就連當地人都不知道這個地方。

這對跨國夫妻,安家無名山村做陶瓷,用手藝創造“嚮往的生活”

這對跨國夫妻,安家無名山村做陶瓷,用手藝創造“嚮往的生活”

器皿琳琅滿目地被放置在兩張長木桌上。陽光透過大陽臺照進來,屋子內很熱,兩人沒事的時候就在工作室裡幹活兒。在工作室的一角,放置著一把墨綠色的沙發椅,吧檯、咖啡機和綠色植物,像是一個小型咖啡店。器皿就在日常休息的時刻被使用,構成了一天的循環。

自從有了孩子之後,兩人因為新生命的降臨有了一些“麻煩”,生活就像一張毛毯子,因為摩擦起了不少毛球球,必須以更巧妙的方法和強大的意志力把它抹平。“因為我們是完全在一起做東西的,沒有一個人就不行”。

金秀泫的節奏是首先被打亂的,一向愛自由的她,不得不開始考慮起效率這件事。有時候,她在家陪孩子,等孩子入睡了就趕來工作室做東西,等孩子醒了又馬上趕回家。時間變得碎片和不可控。她覺得幾乎被這個小傢伙“搞瘋了”

他們壓縮了做東西的數量,減少了客戶,又熬過了最關鍵的時間。現在他們每天八點半到工作室,做到五點鐘要去接孩子,兩人覺得這樣也挺好,生活和工作反而能分開來了。

不過,兩個人的配合倒是一直很默契,妻子金秀泫提想法,仲恆也提一些建議,幫助妻子去實現。“我覺得我們倆是相互影響的。”

他們同時處理著生活與工作,一起保持前進的節奏,仲恆說“有時候晚上十一點、十二點起來,看到有個茶壺的把沒接,然後就看不下去,要去把它弄好。”

一天忙到飯點就去吃飯,炒菠菜、紅燒魚,都是簡單的家常菜。金秀泫說,起初他們做的盤子,更適合用來放意麵、三明治等西式食物,在景德鎮生活久了,也調整了盤子的深度,用來裝平時吃的家常菜。

這對跨國夫妻,安家無名山村做陶瓷,用手藝創造“嚮往的生活”

有人給他們建議,提高出東西的效率,跟大平臺合作,或者去做一些品牌的營銷,輸出生活方式。仲恆覺得難,目前,做手工、小批量的陶瓷是cool banana能做的最好的事。生活慢慢過,陶瓷慢慢做,一切總會慢慢的解決,至於那些建議,再說吧。

這對跨國夫妻,安家無名山村做陶瓷,用手藝創造“嚮往的生活”

Q = 手藝漫遊計劃

A = cool banana

Q:你們的工作習慣、方式有差別嗎?

A:很大的差別。我是比較喜歡自由的,我想幹的時候幹,不想幹的時候就不幹,但是他會看不下去。但其實只是兩種方式,(對我來說),其實自由的環境出新的想法比較多。一天特別忙的時候,我就想不出來什麼。在輕鬆的環境下,我的靈感比較多。

Q:這幾年孩子的誕生對於你們的工作和生活有沒有改變?你們如何調節到一種舒服的狀態?

A:最開始生活和工作完全是在一起的,做到一兩點鐘都行,但是有孩子以後就改變了,一開始特別難受。現在也挺好的,我們五點接孩子回家帶孩子,八點半來工作室,我們會知道必須把事情在今天做完。

Q:秀泫經歷了一個從韓國到中國學陶瓷的過程,但是現在中國有些年輕人會更傾向於購買日本、韓國的陶瓷,你們怎麼看這個問題?

A:其實中國的生活日用瓷也做得很久、很好了,只是大家觀念中對於手工器皿的接受程度還不是太高。所以我們需要繼續堅持下去,讓更多的人知道這群人。

Q:讓你們留在景德鎮的理由是什麼?

A:你可以看到全世界最頂尖聚集的人在景德鎮,因為我們做陶瓷的,所以景德鎮做陶瓷的氛圍對我們影響任何地方給不了的。最開放的也是景德鎮。就比如說,你想去別的公司參觀,好像會顯得很冒失,但是在景德鎮,賣釉的會想讓所有的人都知道他賣的釉好。誰都可以來買,你也可以自己嘗試去配,你去問他,他也特別願意跟你交流,如果你要也懂一點點的話,他就更加有熱情。

手藝漫遊計劃·景德鎮站

東家APP出品

這對跨國夫妻,安家無名山村做陶瓷,用手藝創造“嚮往的生活”

​點擊“瞭解更多”,查看更多cool banana陶瓷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