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身殘藝高,初心不改—楊建明

楊建明,康保縣疾控中心檢驗科科長,駐照陽河鼠防監測站站長。從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38年,每次疫情發生,他始終衝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1994-1995年、2002-2003年、2005年、2017-2018年四次鼠間鼠疫、2003年非典、2009年甲型H1N1流感都有他拖著病退奔波忙碌的身影。2005年臨近春節那次鼠間鼠疫疫情,他是河北省也是康保縣衛生防疫站建站以來第一人從捕獲鼠成功分離出鼠疫桿菌,從而及時判定了疫情的流行。當時照陽河鼠疫監測點實驗室條件極差,疫情期間,他每天在零下十幾多度的實驗室裡解剖40多隻老鼠,出來時防護服上都掛著一層冰霜。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身残艺高,初心不改—杨建明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很多人的計劃,也讓很多人措手不及。已經56歲他,再次臨危受命,全然忘記了自己左腿殘疾,且患有痛風、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疾病。

作為檢驗採樣小組組長, 從2月1日康保縣出現第一例疑似病例開始,他就開始了連續高負荷的工作,當晚,採完第一份疑似病例咽拭子標本,立即送往市疾控中心做核酸檢測,回來已是凌晨4點。2月10日,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確診後,他更是連續十多天沒日沒夜地連軸轉,沒有吃過一頓準時飯,睡得都是囫圇覺,有時靠著牆角就能眯著。一個病體孱弱的人,一刻不停地奔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卻從未聽他叫苦叫累,依然咬牙堅持著……堅持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身残艺高,初心不改—杨建明

我縣確診新冠肺炎病人中,他採集的咽拭子標本中有12份陽性。面對患者不配合,他總是不厭其煩的解釋做檢測的意義,採集咽拭子本來是一項高暴露工作,這種長時間耐心細緻地做患者工作,更增加了暴露感染風險。那次採集咽拭子是在夜裡開始的,那晚寒風凜冽,使護目鏡霧氣迷濛,在昏暗的燈光下能採集一份合格標本真是難上加難,可他採集的標本沒有一份不合格。整個採集過程近個4小時,汗水浸透了他的內衣和隔離衣,期間又不能吃飯不能進水不能如廁,他說:“感覺自己要窒息了”。他採樣、編號、核實信息、安全裝箱、迅速送檢,每一項工作都做得有條不紊。不知他心中有一絲恐懼沒有,只看到他無畏風險、勇擔重任,充分體現了一個疾控人的擔當。因為他常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身残艺高,初心不改—杨建明

作為檢驗科長,他負責採購一次性病毒採樣管,非常時期採樣管很難買到,他四處聯繫多家試劑供應商,為疾控中心購買了1700份病毒採樣管,為後續的批量採樣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楊建明總是說,作為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者,他的身後是康保縣所有百姓的健康安危,生命相托!要“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必全力以赴”!

在這場戰疫中,中華民族“多難興邦”的血脈相連基因再次突顯!想到身後有無數的兄弟姐妹也和他一樣,在自己不同的崗位上默默戰鬥著,就從心底裡感覺到疾控精神!中國力量!大愛無疆!

為建設美麗幸福新康保不懈奮鬥!

審核:王海軍

康保縣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