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破除論文“SCI至上” 關鍵是消除政績思維

  許多科研機構和高校重視SCI論文數量,主要是因為管理者靠這一指標,可以簡單地將學術研究考評工作拿捏、控制在自己手中。大量機構推行論文“SCI至上”,是出於政績而非科研的需要。

  李清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發《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對破除論文“SCI至上”提出明確要求。《意見》指出,規範各類評價工作中SCI論文相關指標的使用,鼓勵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探索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

  所謂SCI論文,是被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科學引文索引》)收錄的期刊所刊登的論文。SCI對全球的自然科學刊物進行考察,凡影響因子大於某一臨界值的刊物,皆可以進入SCI系統。SCI的本質是文獻索引系統,引用數可以反映出論文受關注情況。隨著經濟全球化,科學研究也日益全球化,SCI論文是進行國際科學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使國際同行瞭解我們的主要渠道。近些年,中國高校和科研機構重視SCI論文,應該說,有一定的合理性。

  然而,凡事過猶不及。正如教育部、科技部文件所指出的,當前科研評價中存在SCI論文相關指標片面、過度、扭曲使用等現象。比如在論文的學術評價中,以SCI論文相關指標代替專業判斷。不少機構把SCI論文相關指標作為職稱(職務)評聘的直接依據,以及作為人員聘用的前置條件,很多高校對院系和個人設置SCI論文指標要求。對這樣的傾向和做法,不少有識之士提出了強烈的批評。如中國科學院院士陸大道就指出,學者們被SCI論文“綁架”,科技人才價值觀被扭曲,許多論文脫離實際需求,科技人員為論文和課題疲於奔命,鉅額投入卻帶來低產出。社會各界對破除論文“SCI至上”、優化學術生態的呼聲,也一直十分強烈。

  為什麼會出現論文“SCI至上”現象?有學者指出,如今論文,特別是SCI論文,在中國已被權力化了。許多科研機構和高校重視SCI論文數量,為研究人員甚至研究生規定數量,不只是因為SCI是個有影響的國際標準,而更主要是因為管理者靠這一指標,可以簡單地將學術研究考評工作拿捏、控制在自己手中。大量機構推行論文“SCI至上”,是出於政績而非科研的需要。

  關注媒體報道者可以看到,近年來經常有“研究生1年發表12篇SCI論文”“本科團隊發表SCI論文近百篇”之類的新聞。一些學校對在高等級SCI刊物發表的論文給與重獎,高的一篇可達數十萬元。但我們也能看出,所有這些宣傳和激勵,看的主要都是論文的數量。而據統計,目前中國發表的學術論文總數已躍居世界第一。但每年那麼多的論文包括SCI論文,有真正價值的究竟有多少?鍾南山院士就直言不諱表示,“一個專利比一篇論文值錢得多”。

  10年前,科技日報就撰文指出,“唯SCI論文數量”評價體系操作簡單,無須動腦筋,最方便“外行領導內行”的行政化領導。現在,教育部、科技部印發文件,對破除論文“SCI至上”提出明確要求,無疑是一個好的導向。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扭轉科研機構管理者的政績思維,改變學術行政化主導下的考評體制,還任重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