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疫情过后,养殖业前景怎么样?

元小优


说说我的看法,老话说:“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养殖业一直都是挣一年赔几年,具体是挣了还是赔了,90%都得流泪。虽然家禽,牛养肉,蛋类都是我们的生活必需品,现在大家很注重养生,很担心产品的安全性,再加上生活条件都好了,不馋这些了,现在的消耗量明显减少。国家又注重环境保护,养殖区卫生条件,防疫安全很重要。因为这次疫情,现在禁止活禽交易,暂停各类交易区和屠宰点。我不看好养殖业。

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

养殖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纯属个人意见,如有不妥,望见谅!


向往将来


养殖业常见有这几项:养鸡,鸭,猪,牛,羊。到目前看来,猪,牛,羊还没有多大影响,特别是养鸡的太残了,我邻居是养鸡专业户,这批鸡正好是正月二十出鸡,因疫情沒法运输出去,只好赔夲买给夲地居民,十斤左右一只鸡买3元钱,一排数量2000多只,的确是赔夲了。通过疫情封闭农贸市场,买东西靠超市,农村超市物资不丰富,别提熟鸡鸭肉了,农民基夲不吃了。养猪和牛还没有波动,因生长周期长,暂时价格稳定,总之养殖在这个时期多多少少受点影响。


王连军206


大家好,我是原生态土特产。就“疫情过后,养殖业前景怎么样”我来发表一下我的观点。

首先回农村创业,“养殖业”肯定是热门项目。再者就近两年养殖业的发展趋势来说养殖业是很有前景的。比如说2019年生猪价格的大涨,鸡蛋价格突破6元等等,很多人看到了养殖良机。

还有国家对发展畜牧养殖业用地、用水、用电有一定的优惠政策。首先在用地方面政策规定国土资源部门要合理安排畜牧业生产用地,对规模养猪场(小区)生产管理设施、附属建筑物、视为农业用地,并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先安排。其次,再用水方面、水利部门对规模养猪场(小区)用水免收地下水资源费。再次在用电方面、电力部门对畜禽养殖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电价。还有国家对畜牧良种的补贴政策,对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建设补贴政策,对动物防疫补助政策等等一系列利好政策。所以说发展养殖业是有前景的。

但是历来机遇和风险是并存的。俗话说“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老一辈流传下来的经验也在提醒大家养殖行业风险是很大的。如果你懂技术、懂管理、再加上能吃苦、能一直坚持下去的话肯定会挣钱的。

以上是我本人的看法,有不妥之处望大家见谅。


原生态土特产


此次疫情对养殖业的影响还是挺严重,疫情过后养殖业积极性不容乐观。主要影响有以下几点:

1、很多农产品滞销,滞销已经成为农产品的代名词,比如鸡、鸡蛋有年前的高价位,鸡蛋下跌2元还多;

2、人人都足不出户,短时间内消费能力下滑;

3、目前大部分省市禁止销售活禽,暂停各类交易区和宰杀点,甚至是停止调运;

4、养殖业的一些物资不能运送,车辆比较难找到,都怕被传染疾病;

5、养殖业生产比较难恢复;

6、生猪价格应该没有问题,可能会保持到年底;





猪倌小生是董三少


我2019年12月份开始养的第一批鸡,现在禁止活禽交易,好多的鸡没卖出去如果解封肯定有大量的鸡鸭上市价格一下不会太高,现在有个空窗期就是疫情期间有%80养殖户没有增加鸡鸭苗子,疫情过后两个月鸡鸭就会有缺口。现在封路我的鸡也快断粮了,养殖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简单就好153962910


疫情过后养殖前景不太好,因为太多人不出去打工了,养殖的人太多,市场供应大于求,这样只有卖饲料的人赚钱,农村经济最不好搞,国家的政策不行,目前市场的产品最主要的是进口,如果中国不依赖进口,我觉得中国的养殖前景还是不错的,你们看看广西的沙糖桔就是例子,板栗种植,八角树种植,核桃产业,你们看看哪一样能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的?只有两个人出去打工赚钱然后到一定年纪回来了,养点鸡鸭自己吃这样还是可以的。毕竟现在出去打工的人也比较多,在家的人主要还是老人,都比较节约。所以疫情过后还是不要搞养殖,出去打工或者学技术回家做点手工活这样还可以,养殖就当副业。






你的律师函




用户6246949716


此次疫情对养殖业的影响还是挺严重,疫情过后养殖业积极性不容乐观。主要影响有以下几点:

1、很多农产品滞销,滞销已经成为农产品的代名词,比如鸡、鸡蛋有年前的高价位,鸡蛋下跌2元还多;

2、人人都足不出户,短时间内消费能力下滑;

3、目前大部分省市禁止销售活禽,暂停各类交易区和宰杀点,甚至是停止调运;

4、养殖业的一些物资不能运送,车辆比较难找到,都怕被传染疾病;

5、养殖业生产比较难恢复;

6、生猪价格应该没有问题,可能会保持到年底;

养殖业一直都有前景,只是能够坚持到最后人很少。首先,干养殖需要资金的投入,太小的规模就不划算,赚不到多少钱,而投资大的话一般人又没有这么多资金,如果资金问题解决了,那恭喜你才开始半只脚踏入这个行业,关键中的关键,重点中的重点是你要会养殖方面的技术,表面上你看别人做养殖业赚了不少钱,可实际他们经历了什么,很多人都看不到。在养殖的过程中会不断的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水质问题、场地消毒问题、幼苗的成活率问题、饲料的配比问题等等,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稍有差错就会赔钱,如果市场行情不好,即便养殖大丰收,卖不上价钱那也是欲哭无泪的。总之,不止养殖,做任何行业都是有风险的,做一个行业前一定要提前去深入了解这个行业,对所有的风险做出预估评价,想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把风险控制最低。


忠县仔儿


目前受疫情影响,养殖行业存栏普遍较多,饲料紧缺,短期内行情可能会持续低迷,甚至到历史最低点,疫情过后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但是未来前景还是很不错的,毕竟非典和这次的新冠状都在提醒人们野味不能吃,那家禽家畜肯定就要比之前更受欢迎了。



小灰农场


2020年的第一个月已经过去了,对于今年养殖业的前景,我个人观点应该谨慎对待,不要盲目扩张。

在过年这段时间,你感觉养殖业哪个行业的物价波动较大呢?对了,就是鸡蛋。

从过年前的一斤四五元到年后一斤只有两三元,鸡蛋价格减少了一半左右,至于原因可能大家也清楚,前几天在湖南发生的疫情,以及最近这段时间各地封路造成走货不畅,养殖户手中积压过多。

其实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前者,所以今年养鸡,我认为风险还是较大的,养殖经验丰富的没有问题,对于新手来说还是要谨慎入行。

对于养猪业来说,生猪价格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就算到今年年底价格也不会下降多少。

昨天刚刚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里对待三农领域重点提到要恢复生猪发展,争取到年底恢复到往年同期水平。

所以对于养猪户来说前景还是不错的,只不过是要做好自己猪场的生物安全以及消毒工作。

对于牛羊养殖来说,价格一直比较稳定,而且风险相对于猪和鸡来说都要小一些,养殖户只要在饲养管理和疾病诊断上有一定经验就可以胜任。

对于今年养殖业的前景,就我个人的观点是养猪和牛羊其实都不错,养鸡需要注意上半年的行情以及疾病情况。

但是不管是养什么,对于新手来说还是要谨慎些,前期不宜养殖规模过大,等到有了经验之后再慢慢扩张也不迟。

“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采取封城、封市、封县、封村等措施隔离病毒传播,给公司禽类产品销售带来一定影响,影响主要体现在湖北疫区。春节前的肉禽行情处于低迷的状态,售价下滑明显。”温氏股份相关人士2月5日接受万家基金等机构调研时表示。为此公司1月初成立了应急小组,通过当地农村市场等各种渠道尽量销售,同时加大屠宰量入库冷冻储备、放缓投苗节奏。对于前述中小企业遇到运输和销售问题,温氏股份也正与各级政府部门沟通,保障肉鸡、肉猪和饲料运输及销售的通畅。就原料库存而言,各家上市养殖企业的准备情况要明显好于中小养殖企业。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多数企业节前储备的原料库存都达到了40天。以牧原股份为例,公司在近期发布的新冠疫情对生产经营说明影响中表示,公司每个区域的养殖场均有配套饲料厂或饲料机组供应饲料,公司积极按照各地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要求,为生产、运输的相关车辆办理了通行证。为了保障生产,按惯例春节前原料备货在40-50天。正邦科技也表示,结合公司饲料、养殖一体化生产优势,春节前各下属生猪养殖场及服务部饲料备货在40天左右,公司养殖场目前饲料供应充足。“整个行业的情况相差不多,公司库存储备不像其他公司那么长,但是玉米、豆粕原料库存最低也可以使用35天。预计湖北养殖企业供给紧张的局面不会出现,目前公司的合作养殖户原料均由公司补给。”一位不便具名的养殖类上市公司人士7日表示。对于原料端,新希望则指出,公司国内饲料厂90%以上已正常开工,剩余未开工工厂预计在2月10日前开工。原料方面局部区域豆粕价格上涨,但玉米价格整体变化不大,“可以满足大部分区域和重点区域的外部供应,少数区域受物流影响处于紧平衡状态。”短期来看,各家上市养殖企业的库存无忧,但是会在2月底、3月初进入库存消耗的一个关键节点。

由于饲料占用仓库和流动资金,在国内物流四通八达的正常情况下,养殖户及企业均不会储备过多饲料。行业内的普遍做法是,养殖户一般都会储备15天以上的饲料;大型养殖企业场内会储备5天的饲料,工厂会储备够10天的饲料,基本上也是15天。到了节假日,安全库存为20天。这次交通受阻更多的是考验中小养殖场的供应链能力。中小养殖场一方面实力不足无法配套饲料厂,另一方面分散在乡村各处,距离饲料厂有一定的距离,甚至需要跨市、跨省运输。对于大型养殖企业,尤其是产业链企业,基本上都自备饲料厂,通常在一个或乡邻的行政区域内。同时都会保持很高的开工率。简单粗暴的方式虽然对疫情防控会有帮助,但也暴露出了基层管理的一些现实。杨团结总结称有“四怕”:怕地方检查和检验条件有限,怕外来人员和车辆携带病毒,怕人畜禽交叉传染。更为重要的是,辖区内发生疫情与国家保供大事,怕前者责任更大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