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春去春会来


上周末,带女儿回城郊老家看望奶奶。春已来,路边枯了一冬的树发出新芽。嫩到透明的绿芽,在和煦的春风里轻摇,像在述说新生的喜悦。田间油菜花金灿灿地开着,在午后阳光下闪着光,美成一幅画。春花已烂漫,若是往年,踏春的人早就遍地。但今年,花只能默默开着。走进家门,一眼看到院里的桃树。粉红色的桃花三三两两地在枝头绽放,开满一树。见我们观望,母亲走过来说:“今年的桃花,开得不如往年好,太少。”


春去春会来

作者手机拍摄的桃花


或许是春来了,疫情还未结束,街上已开始见到一些摘下口罩的人。昨晚十一点半,街对面安静了许久的烧烤摊又热闹起来。酒后渐大的喧闹声飘散在寂静的夜里,不知惊了几人清梦。而今晚七点多回家时,发现路边的羊肉店恢复营业。店里摆放着四、五张桌子,每张桌子多则5、6人,少则3人,围着热气腾腾的羊汤锅,推杯换盏。我有些愕然,虽说不少餐饮店己营业,但基本上无人在店内用餐,要么外卖送餐,要么自行取餐带走。这样喝得热火朝天的景象,只有大年三十前才能见到。

春去春会来

图一为女儿画给弥勒援鄂抗疫一线爸爸——周医生的画


愕然过后,随之而来是愤然。脑海里同时想起今早在朋友圈看到一位妻子发给丈夫的生日祝福——周医生,生日快乐!简简单单一句祝福,没有多余矫情的字句。她的丈夫,是弥勒驰援湖北医疗队中的一名医生,目前还在湖北进行救援工作。若不知晓情况,不会明白她这样简单的几个字里包含着怎样的深情和牵挂。2月11日,医疗队出发那天,她在朋友圈发了还在念小学的大女儿画给爸爸的画。画上是一位戴着口罩、身穿防护服的医生,头顶有彩虹,旁边有五星红旗。左上方写着中国加油!武汉加油!右下方写着爸爸平安回来,后面还加了一颗红红的小爱心。爸爸把女儿的画贴在自己的行李箱上,那是家人对他的祝福和期待。我想,也会是他去湖北后在紧张工作之余可以用来慰藉心灵的源泉。当时我看到这幅图时泪目了,为决然援鄂的丈夫,为含泪支持的妻子,为乖巧懂事的孩子,为这可敬可爱的一家子!我跟这位妈妈说,女儿画得真好,字也写得好。妈妈有些不好意思,说孩子把武汉的武字写错了。是的,孩子多写了一撇。我说没事,这是孩子给爸爸多带去的一把腰刀,让爸爸多一份对抗病毒的力量。


在这场抗疫战争中,有无数如他们这样默默付出的不普通的普通人在为家国平安负重前行。我们敬佩之余,更期望他们都能平安归来。也正因为如此,我才会在看到摘下口罩到街上随意走动的人时着急,才会在看到这些围坐畅饮的人时愤然!为了能让疫情得到最好的控制,能最快取得抗疫的胜利,国家迅速采取各项措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绝大多数个人,也都用自己所能做到的最好来共同对抗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可恨这些急于撒欢的人拖着后腿却不自知。这几日,常有人说 “像往日一样,是件幸福的事”。确实,在经过这紧张的一段时日后,有多少曾在往日憧憬未来的人,忽然发现能如往日一样,也是件多么幸福的事。眼下疫情在大部分地区虽已得到很好的控制,但并不意味着就能无所顾忌。真心希望每个人都能自觉自律,别让奔赴在抗疫一线的人们心血白费。


2020年1月1日零点,好友在朋友圈写到——2020年我的新年愿望就是我大中华国泰民安,身边亲朋好友都身体健康!此时,距新年不过两个月。而我们,第一次发现日子竟会如此漫长,漫长到不过两月,像已过了半年。前几日,我在朋友圈里说,春来了,一切都将朝着好的方向去。有个朋友在下面留言:但今年燕子,都找不到家了。我回复他一切都会过去,燕子也会回来。是的,春去春会来。今年的春天,我们都不要出去添乱。待明年,春来燕归时,一起再去看山花开。


作者简介:叶兰,女。现居云南弥勒。作品散见于《红河文学》《弥勒报》《弥勒群文》等。弥勒市作家协会会员,发表文学作品多篇,多次获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