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疫情揭示了教育真正面对的核心问题:独立人格和爱的能力

疫情期间,作为一名老师,我思考了很多问题。


一个方面是因为现实刺激。由于疫情的缘故,我们意识到当前教育的很多痛点。学生居家隔离,远离学校和教师,他们是否具有内在的学习动机?如若没有,线上教学的实效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形同虚设;如果学生有学习的愿望,他们又是否具备独立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因为这需要良好的习惯来支撑,绝非易事;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由,我们很多的孩子可能会无所适从,不知该如何安排,甚至会因此而感觉到枯燥烦闷;在相对封闭空间里的长时间相处也考验着我们的亲子关系……


另一个方面是因为居家隔离造就了一种孤独的情感体验,人有机会直面自己的内心,去追问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比如说,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工作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一段时间的思考,关于教育本质的灵魂拷问竟然和眼前的教育痛点有了交集。


起初以为,眼前因疫情而来的痛点是暂时的,但是,思考后却发现这些痛点一直延续在生命的常态之中。即使学生离开学校,这些问题仍然会是他们生命中最常见的困扰甚至伴随一生,没有奋斗的动力,不会驾驭自由甚至逃避自由,缺少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而这一切或许正是教育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也是我们工作的意义所在。


教育是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

追求人生的幸福


首先谈谈对教育的本质与意义的思考。


在思考这一问题之前,我想到了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即所有生物存在的共性目的究竟为何?答案是延续,延续的本质是在更长的时间中对更大空间的适应。


生物通过遗传和变异延续下来,并不停地进化,更好地适应周围不停变化的环境,从而生生不息。蒲公英的小伞,苍耳的小刺,其背后都是小生命对延续的大渴望。


人类离不开生物的底色,人类生存的终极目的依然是活下去,活得好。不过对于“活下去”人类有了更多层面的解释,包括肉体的延续,也有精神的内涵;“活得好”自然也有了更加多元或者说凸显人性高贵的标准。


以此为出发点,我认为,教育就是人类主动发起的精神层面的遗传与进化,是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追求人生的幸福。


疫情揭示了教育真正面对的核心问题:独立人格和爱的能力


于一般动物而言,他们有技能的传递,但谈不上教育,因为那更多是在模仿中唤醒本能,是一种被动的过程。而人类的遗传与进化虽然依就要适应自然,却增添了更多的主动选择。


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有了文字,我们便有了记录与历史,人类便有机会了解一个更大的时空,并在大时空中反思自己的存在状态。人类具有了主动选择和把握方向的可能,这也是人类被称为“万物之灵”的原因,是人类能够站在食物链最高端的凭借。在这个主动选择的过程中,人类提升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力量,也包括自己的高贵。


因为代际传承的缘故,终究有一天,我们的孩子会独自行走在未来的世界,我们希望他们能够行走得稳健而有尊严,充满着活力与温暖。教育就是为这一希望所做的准备工作。


换而言之,教育就是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追求人生的幸福。倘若如此,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和要素又应该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答案并不唯一。但有两个基本维度,我想大家应该能够达成共识,其一是独立,其二是爱。


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既然教育要应对未来的挑战,那么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独立的人格,关乎孩子的尊严,更关乎他们是否有能力安排自己的生命,应对未来的挑战。


拥有独立人格,才会有独立的生命意志,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也会有针对人生目标而设定的行为模式。生命中的每一段时间都是实现人生目的的重要资源,不管外在环境如何,我们都会按照内心的渴望去做该做的事,将生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这段时间,朋友圈里流传着一个故事:牛顿因为躲避1665年伦敦瘟疫而居家隔离,在隔离期间,读了很多书,思考了很多问题,为他后来物理学理论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牛顿本人来讲,这不过是一件寻常的符合正常逻辑的事而已,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然而,不是所有的人都是牛顿,于我们来说,他的这份坚持极其热血励志,值得我们膜拜,我们往往称之为:因自律得真自由。


对于那些有独立生命意志的人来说,疫情看似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模式,但究其本质,并没有什么改变。学习总是要学,改变的不过是学习地点和学习方式而已,在家学,在学校学;线上学,线下学都不是重点。该锻炼的还是会锻炼,别说因疫情隔离在家,就是在监狱里也妨碍锻炼。我看过一本书《囚徒健身》,就是讲在监狱中如何利用自身重量锻炼身体。


反之,若没有独立的生命意志,我们就失去了方向,无法做出有效的安排,就可能会荒废时间,无所事事,感觉到无聊苦闷。


疫情揭示了教育真正面对的核心问题:独立人格和爱的能力


既然独立人格重要,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呢?结合目前的教育现实谈几点思考。


真正意识到独立人格的重要


现在教育中有很多问题都是假问题,因为大家只是表面着急,却并没有发自内心的重视,自然也无从解决问题。


想干一件事,我们会去寻找方法,不想做一件事,我们会去寻找借口或理由。在今天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多人更在意表象的光鲜,而容易忽视那些隐藏的重要。殊不知,没有不为人知处那坚实的积淀,一切都只能是空中楼阁。


所以说,意识到重要是第一步,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克服两种庸俗的情感惯性


其一是过分的保护欲,其二是过头的塑造欲。


独立人格是孩子原本就有的。去掉一些不合理的干预,孩子的独立人格就会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了。教育是构建,是加法,也是观望,是减法。


对孩子过分的保护欲,大都体现在生活方面。举两个简单例子,一个是喂孩子吃饭。对食物的喜爱与追逐是人最基本的天性,但是很多父母喜欢喂孩子吃饭,最后反倒使得孩子对于食物失去了兴趣,非常的反常。另一个是校园霸凌泛化的现象。学校中的确存在着校园霸凌的现象,但是我们需要注意,校园霸凌也有被泛化的趋势,很多家长把孩子保护的过于严密,校园中很多同龄人正常的冲突也都被冠以霸凌的性质。


对于孩子过头的塑造欲,则更多体现在学习方面。很多教育人(包括家长)以“为你好”的名义安排了孩子的一切,而不顾孩子的生命个性与年龄发育特点。


这两种庸俗的情感惯性的背后都是在教育人用自己的生命感受替代了孩子的生命感受。殊不知,生命自有其能力,过分保护是一种蔑视,过分塑造是一种残忍。这两种情况虽然都有着好的初心,但最终却都免不了缘木求鱼甚至是南辕北辙的结局。


创造积极的教育场域


教育要做减法,当然也要做加法。教育的加法更多地体现为创造教育的场域,认真地观望,细致地交流和有针对性地指导。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安排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决定与选择。在一过程我们追求的不是决定本身的合理与完美,而是提升孩子独立的意识和独立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去包容孩子的决定中的瑕疵。


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够拥有平和与包容的心态,孩子的决定大都不会太过荒谬,相反,他们还会征求我们的看法。很多时候,孩子性格中的戾气与选择中的荒谬往往与父母师长给予的压力有关,以致他们为反抗而反抗。


我们也可以试着让孩子逐渐面对真实的世界,而不是将他们封闭在一个人为的空间里。前者会让孩子增加自己的见识与格局,而且也能增加他们的共情能力,拥有更多的感恩之心。


如果我们担心孩子会走错路,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升师生、亲子交流的质量。除了交流,我们还可以引导孩子去阅读,让孩子在更大的世界里寻找那些触及自己的灵魂的人或事,然后慢慢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德国人说,没有阅读,就没有人格,这句话很有道理。


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力量源泉


欲应对未来的挑战,独立只是第一步,是基础与前提。除此以外,孩子们还需要力量,让他们活下来,活得好。


动物的力量多来自于肉体层面的技能,而这些技能又多是本能的赋予。而人不同,人的力量更多来自于爱,来自于后天人与人的互动。互动得好,人自然就是万物之灵,假若互动不好,人或许还不如禽兽。


站在人类学的角度来说,人类之所以能够站在食物链的最高端,就是因为人类能够凝聚更多的同类,获得更强大的力量。人类如果想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就要继续增强同类间正向而有效的互动。


让我们回归到教育,仔细分析,爱如何在应对未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爱如何带来力量。从两个角度来思考,一个是孩子通过接受爱获取力量,另一个是孩子在付出爱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力量。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最需要的是来自父母和师长的关爱。当孩子获得了很多真正的爱,他们就拥有了一生的底气与港湾。


有句话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所谓幸与不幸,不在物质层面是否富足,而在于精神层面与情感氛围的差别。


童年有爱与温暖相伴,孩子会拥有良好的自我认同,会有一种安全感。反之,孩子就会缺少自我悦纳,容易自卑,进而引发一系列的人格障碍。更重要的是,这样一份情感层面的影响会成为孩子的生命底色,成为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惯性。也就是说,这样的一份自信阳光很难被后天的困难打倒,而这样的一份自卑很难因为后天的努力与成就而彻底消除。


疫情揭示了教育真正面对的核心问题:独立人格和爱的能力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遇到两种人。第一种人,他们虽然相貌普通,能力也不是很突出,也没有非常优越的物质条件,但是他们总是很开心,非常阳光明亮;还有一种人,和第一种恰恰相反,他们很优秀,我们似乎都找不到他们生命中的不足,但是他们却总是很阴郁,缺少自我认可。这两种人的差别往往在于他们有着不一样的童年,有着不一样的情感状态。因此,他们的生命体验甚至是所谓的人生命运都会大相径庭。


因为被爱,孩子心中本然的柔软就得到了呵护,他们爱的能力也慢慢被唤醒。他们开始用力所能及的行为来表达对于家人的关爱,并进而关爱这个世界。因为爱,他们心中的力量也开始慢慢被唤醒,正所谓:慈悲生智慧。一个人有多大的爱,就有多大的担当,就会有多大的成就。一个从内心愿意为父母付出的人在成就了父母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高贵的人性。一个真心为学生付出的老师成就了学生,也必然成就自己最美好的教育生涯。


往更高处说,圣人就是那些试图将世界扛在自己肩膀上的人,圣人原本未必具备扛起世界的实力,但是内心的爱会驱使他们去不停地努力,从而在成就这个世界的同时也成就了伟大的自我。所以,世间最美好的逻辑就是彼此成全。


关于爱,结合教育现实,我就谈一个点,希望对大家会有所启发。


我们每位老师、家长都会认为自己是爱孩子的,然而孩子们的感受却未必如此,如果孩子感觉不到爱,后续的一切都会出现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反思造成这样一种状况的原因。


我们对于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这个“无条件”并不是我们对于孩子没有严格要求或者是细致的引领。而是我们要尊重孩子这个独特而又活泼的生命,以他们的自然状态作为我们教育的起点。

而不是带着强烈的主观意愿,提出很多超越他们生命特点的要求,在他们无法完成时给予他们很多的苛责。


或许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会觉得这份爱是有附加条件的。他们会认为,这份爱其实是一种交换,他们必须迎合父母师长的要求才能换回爱。这不是真爱,父母师长的全力以赴,并不能掩盖这份情感的瑕疵。


同时,我们在尊重孩子的心理发育特点的基础上,需要对于孩子的道德规范、基本生活习惯方面进行严格的要求,这样的要求并不影响爱的纯净,因为这份要求是孩子可以理解并且可以做到的。


客观说来,现在的教育中存在这一定程度的错位。对孩子应该包容并等待的方面我们常常很是严苛,而对于需要严格管理的地方却过于宽松,最后就会形成教育的困境,付出了很多爱,却没有培养出充满爱的孩子,关注能力与学业,却没有真正地让孩子爱上学习或者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应对未来的挑战,追求人生的幸福的旅途中,我们的教育还有太多值得审视和反思之处,趁疫情将我们从匆忙的工作中抽离出来,我期待着和大家一起找寻解决教育核心问题的更多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