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1-2019.02.16】俄语实际运用时文化因素的影响

无论是在学习俄语还是在和俄罗斯人交流的时候,你会发现当你说出一句话或想表达某种想法时,对方其实并不是非常的明白,这里面有一层是目前汉族学生学习俄语,所表达词句往往有母语的干扰,不是很地道,属于汉语和俄语的中介语;另一层原因是两个民族间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其实这些例子有很多,在我自己过往的学习和工作中也遇见了不少,但是之前我从未做过总结,今天在这里就简单的概述一下,供读到此文的朋友参考,以免犯与我相同的错误。

语言首先就是一套符号系统,它是人们交流和沟通的工具,更多的我觉得是这个民族文化的载体,所以在两个不同民族交流时,往往能够感觉到民族文化的传统色彩,这里面涉及到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等,这里也不多做讲解,直接上例子,这样大家会更好的明白。

如:平时在中国,大街上面对面看见比较漂亮的陌生女孩我们都不习惯直接上去说:‘’你真漂亮‘’这样90%会被骂,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影响,但是在俄罗斯,你对她说:ты очень красивая ,一般情况下姑娘都会回你: спасибо,这就是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

还有一个实际例子,这个是我在工作中的亲身经历:就是我的俄语明显说的不好,但是在国外,外籍同事经常会对我说:Вы хорошо говорите по-русски 或者 ты молодец, свободно говоришь по-русски, 当时我就还是中国人那一套思维,想着谦虚一下下,直接回了句:не, я плохо знаю ,或有时候也说 не, я плохо говорю, 当时我的同事也没有说什么就是笑笑,就走了。过了这么多年现在回想起来,其实这就是文化差异。在这个场景中,其实我和外籍同事之间并没有顺利的完成沟通,彼此一句话就完毕了,语言并没有达到沟通的目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想想,在中国,两个人见面寒暄完之后会只说一句话就走了么,其实这种情况很少的。所以,在这个场景里,对方夸我俄语说的好,很可能就是一种寒暄方式,为的是将话题进行下去,或者接着引出某些下面要谈的话,而我基于中国人惯性的谦虚神经,一句话回了:不,我说的还不好。现在想想其实对方应该很尴尬的,在他们的文化里,他应该体会不到你是出于自己谦虚,他会以为你是直接否定了他的意见,这样就使交流很难再继续下去了。

这是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也是我在工作中常常发生的情况,所以,语言的实际运用和与交际场合、文化背景都有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在学习外语的时候一定也要注意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否则会在好多场合说出莫名奇妙,不合时宜的句子,不仅令人捧腹,而且在商务谈判或外事场合更可能造成合作伙伴的不快或导致不必要的外事麻烦,如果有想走专业翻译、同声传译的小伙伴们尤其要注意,谨记!加油共勉之!

【分享1-2019.02.16】俄语实际运用时文化因素的影响
【分享1-2019.02.16】俄语实际运用时文化因素的影响
【分享1-2019.02.16】俄语实际运用时文化因素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