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父母恨兒媳入骨卻事事順她這是什麼心理?

我還沒刷碗


內心恨卻順從,其實是因為畏懼。明知道不可為,卻因為害怕某一點而不得不為,這時就會產生恨。而恨的根子其實往往不是恨的對象,而是自己的無能為力,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之所以恨,最根本的原因都是憎惡自己無力改變現狀,或者無法掌握控制權。例如,被大孩欺負後,小孩會恨那個大孩,但同時希望自己快快長強壯。被人嫌棄寒酸後,會恨他人勢利眼,但同時希望自己可以發達,揚眉吐氣。

問題裡公婆恨媳婦,我分析大概有兩種情況:

1. 在家庭關係中,媳婦處於優勢地位,使得公婆不得不依賴媳婦更多地獲得某種資源,可以是金錢物質,也可以是情感,情感資源的可能性更大,因為:

  • 兒子結婚後,極大可能會把感情偏移到自己的老婆和孩子身上,也就是站老婆一邊。此時,父母要想維持與兒子的融洽關係,就不得不順從媳婦,而實際上老人們的觀念習慣與外來媳婦並不兼容。
  • 有孫輩後,為了親近孫輩,不得不討好孫子孫女的母親。
  • 顧慮自己將來的生病養老問題,與兒媳交惡很可能會落得無人贍養。

2. 畏懼社會的道德壓力。公婆可能是道德感特別強的人,很希望在親友面前維護自己寬厚、愛幼的形象,或害怕被人指責自己自私,難纏之類的。而順從媳婦,處處滿足媳婦的需求正好可以給他們樹立好的道德形象。

有多順從,就有多恨,因為越順從表明情感被壓抑的越嚴重,一旦哪天平衡被打破,清算起來也會越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