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請父母不要再進行“自我感動式的付出”

什麼是自我感動的付出感呢?舉個經典的“吃魚故事”:媽媽吃了一輩子魚頭,卻在臨終前告訴孩子,“其實媽媽不喜歡吃魚頭,只是為了把魚肉留給你”。

這個故事作為“母愛偉大”的範本,流傳甚廣。可是仔細想想,如果媽媽看到孩子吃魚肉就已經滿足,那為什麼還要告訴孩子真相呢?

請父母不要再進行“自我感動式的付出”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叫《有限責任家庭》,這本書的作者李雪也有過類似的經歷。

有一次逛街的時候,她想吃巧克力和牛肉乾,母親給她買了,可回家後卻開始指責:“你知不知道這些零食有多貴?我們家沒有錢,你還要吃這麼貴的零食!”

李雪覺得很委屈,家裡沒錢可以不給她買啊,為什麼要買完後埋怨她呢?

是啊,明明兩個故事中的母親都付出了,為什麼最後非要讓孩子不開心呢?

因為她們太委屈了,辛苦了一輩子,犧牲了那麼多,最後一定要用自己的付出換一份孩子的內疚。

請父母不要再進行“自我感動式的付出”


可是,何必呢?

媽媽委屈了一輩子,孩子也愧疚半生。

在這種故事裡,沒有人是快樂的。

在前幾期的《奇葩說》上,黃執中提到了“吃魚故事”,他說:

“不要用自己的犧牲感去兌現伴侶的內疚感,覺得犧牲很大就不要去犧牲,開開心心的生活,讓自己的幸福感溢出來,這種外溢才是對伴侶最好的滋養。”

不止是伴侶,在所有的關係中,自我犧牲的付出感都是很危險的。

因為付出感的背後是一種自我感動,這種感動會讓我們覺得自己擁有了道德籌碼,而這些籌碼,最終都是要兌換的。

我相信大部分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天生的,但我們也應該清楚,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愛的方式。

中國式家庭很容易陷入一個怪圈,一方面父母愛得辛苦,為了孩子,父母可以不斷地犧牲自己,無論你要不要,我都會給你。

請父母不要再進行“自我感動式的付出”


另一方面,孩子接受得無奈,父母的愛一股腦地砸下來,有可能是虎爸虎媽式的“棍棒底下出孝子”,也有可能是百般隱忍的“吃魚故事”,但無論是哪種形式,孩子都要接受,因為“我都是為你好”。

“為你好”這三個字真的太沉重了,沉重到很多孩子一聽到這句話,就覺得自己被一座道德大山壓得透不過氣來,什麼也說不出口。

有人也許會說,父母為孩子付出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是的,但付出和付出感不是一個意思。

舉個例子,商場打折的時候,喜歡購物的媽媽進去血拼了一天,給家裡買了很多東西,出來以後腰痠背痛,但她不會抱怨說“我今天為了這個家付出,非常辛苦”。

因為媽媽愛逛街,身體上再辛苦,精神上也愉悅。在我們喜愛做的事情上,無論花費多少時間精力,都是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