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督查組來了①丨扎堆吃火鍋,“拐點”未到勁兒先鬆?

蟄伏一個多月,成都漸漸在春日裡甦醒:街道上車流漸多、人流漸密,企業裡響起了機器運轉的轟鳴,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農民忙著春耕備耕的身影。

督查组来了①丨扎堆吃火锅,“拐点”未到劲儿先松?

城市運轉節奏的背後,成都的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仍然受到挑戰。服務業企業如何有序開門迎客,不讓顧客扎堆聚集?工業企業上下游產業鏈沒恢復,如何復工復產?疫情影響物流運輸,農產品如何賣出去?……

越是形勢複雜,越要保持冷靜清醒;越是任務繁重,越要堅持科學精準。按照成都市委部署要求,成都市紀委監委機關會同成都市委組織部、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委巡察辦等有關單位,抽調人員,組建成22個成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督查組(以下簡稱“督查組”),下沉到基層,對22個區(市)縣的企業復工復產、基層疫情防控等情況駐點開展專項督查,發現問題、推動解決,對不敢擔當、作風飄浮、落實不力的嚴肅問責,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做法及時糾正。

即日起,紅星新聞聯合成都市紀委監委機關推出系列報道《督查組來了!》,跟蹤督查組發現的問題,對話有關職能部門,以期推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手硬”,儘快有序恢復城市活力。

經過前期艱苦的努力,成都迎來了好消息:連日來新增確診病例為0,出院人數持續增加。日前,四川省應急委員會已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但疫情“拐點”未到,部分企業的疫情防控卻鬆了勁兒。

案例:

建設路片區一向是成都“好吃嘴”扎堆的天堂,各種網紅店門口常常是大排長龍,這樣的場景出現在疫情防控期間,卻相當扎眼。

2月14日晚,成華區建設路附近幾家火鍋店生意火爆。店裡,食客們三五成群坐在一起,開心涮火鍋;店內工作人員也忙得跑前跑後。店外,還有食客排隊等待。當晚,經周邊住戶舉報後,城管及街道工作人員緊急趕往現場,勸說食客解散,並批評教育店家,店家主動決定暫停營業。

督查組注意到,部分村(社區)卡點撤銷或調整後,市場、公園、超市等人員密集場所防控措施有放鬆的現象。比如:成華區某公園外圍有群眾在草坪上聚集聊天、打牌,並將車輛違規停放在路邊;簡陽市某村水果商戶聚集,大部分群眾不戴口罩;邛崍市某社區部分人員扎堆曬太陽,未戴口罩。

市商務局回應:

“復工的需求在這裡,絕對不能用一封了之的懶辦法來解決,我們要做的是儘量讓它更規範,儘量不產生疫情風險。”成都市商務局相關處室負責人介紹,截至2月24日,全市餐飲行業復工企業3130家,復工率僅佔15.76%,其中提供堂食的企業則更少,群眾有巨大的消費需求卻又沒有足夠的市場來對接,就會導致少數幾家“爆滿”。對於餐飲企業而言,為避免員工流失、儘早恢復市場,也有積極復工的需求。

該負責人介紹,日前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已制定關於指導餐飲業有序復工的意見,對堂食管控作出指導。開放堂食的餐飲單位應嚴格限流管控,適當縮短營業時間,禁止聚集性用餐,按不高於原有餐位數50%接待顧客,桌與桌之間保持不低於3米的距離。餐桌餐椅單向擺放,單側入座就餐,引導消費者隔位就餐、隔桌就餐等。

此外,市商務局加強了對商場超市(含藥品流通)、電子商務、商務樓宇、美容美髮、汽車流通、餐飲、家政、再生資源、農產品流通市場等領域重點企業的復工指導,對復工標準、復工流程、經營規範、人員管理、處置流程、督導檢查等問題逐一進行明確。

“企業要切實履行防疫主體責任,若不力將依法嚴肅追究責任。”該負責人表示,市商務局結合行業協會的標準,制定行業規範,引導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目前市商務局建立了商貿服務重點行業企業復工指導員工作制度,每個行業一名指導員,幫助企業在做實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做活生意、恢復人氣、提振信心。

市紀委監委點評:

隨著成都市疫情形勢趨於穩定,部分群眾防控意識有所減弱,個別地方和部門出現思想上鬆懈和麻痺、疫情防控責任落實不到位、防控措施還存在疏漏等問題。

各地各部門要認清當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的現實,層層壓緊壓實防疫主體責任,認真落實市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重申在疫情防控期間減少公眾聚集性活動的通知》和第6號通告要求,將公共場所防控作為防擴散的重中之重,持續強化對餐飲、公園、商超等人員聚集場所的管控和人員全時段管理,引導公眾不聚集打牌聊天、不扎堆聚餐、不群聚喝壩壩茶等,以切實有效的舉措確保疫情防控無盲區無漏洞。要切實宣傳引導全體市民,既要保持耐心,決不因盲目樂觀、放鬆警惕,導致前功盡棄,又要堅定信心,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

紅星新聞記者 鍾茜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