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早八点到晚十点,这个团队为你解“忧”

新冠肺炎肆虐全国各地,人们谈疫色变,广大群众按照党和政府号召居家隔离,时间久了,居家隔离的枯燥和对疫情的焦虑情绪交织在一起,渐渐不安了起来。

平桥区平桥街道办事处综治中心综治办主任彭屿携手平桥厚德心理服务站,组建了10人队伍的心理危机干预志愿服务队,并开通心理援助公益服务热线,每日早8:00至晚10:00,倾情为疫情防控提供心理疏导援助。排查心理危机高发的密切接触者、独居老人、未成年人等群体,主动电话联系,持续关注,帮助群众纾解压力。

早八点到晚十点,这个团队为你解“忧”


早八点到晚十点,这个团队为你解“忧”


早八点到晚十点,这个团队为你解“忧”


早八点到晚十点,这个团队为你解“忧”


青少年心理服务

在平桥街道综治中心的一间心理咨询室,彭屿正带领心理危机干预志愿服务队员给东平湖社区的王某某打电话,王某某当时正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接听电话时还余怒未消。

通过交谈得知,王某某的儿子下学期就要参加中考,全家都十分紧张,盼望他能考上重点高中。但因为疫情延迟开学,孩子需要在家上网课,却完全没有将课程当回事,常常把老师讲课的声音当成背景音,不是玩游戏就是吃零食,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王某某为此发了好几次火,但孩子仍然我行我素,甚至差点发生肢体冲突。

早八点到晚十点,这个团队为你解“忧”


服务队耐心倾听王某某的讲述,待他情绪慢慢平复之后再加以劝导,一味地发怒、打骂并不能使孩子形成自律的学习习惯,而应该多与孩子沟通、多些耐心和鼓励,了解孩子的需求,并且以身作则与孩子一起培养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从而帮助孩子适应网课节奏。王某某表示愿意尝试改变,并希望咨询师能继续给予指导。

早八点到晚十点,这个团队为你解“忧”


早八点到晚十点,这个团队为你解“忧”


彭屿说:我们在进行电话连线时发现了几个典型现象。

单亲或者在一线奋战的家庭,因工作需要不得已让孩子自己在家或交由老人照顾,孩子没有自控能力,导致缺乏监管、不能自主学习、沉迷手机游戏,不能理解父母反而心生抱怨。

一部分家庭妻子投入工作、长时间无法归家,丈夫担负起照顾家庭的责任,父亲粗枝大叶无法敏锐地感知孩子的情绪,让孩子郁结于心。

有些家长本身不自律,自己在家一味刷短视频、玩棋牌游戏,孩子缺乏陪伴、激励和监督。

更有甚者,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动辄打骂,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家庭矛盾升级,双方隔阂日渐加深。

早八点到晚十点,这个团队为你解“忧”


针对这些青少年特殊的心理问题,平桥街道心理干预志愿服务队将持续与辖区居委会、学校负责人联系,排查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尤其是初三、高三学生中心理压力大的个体,由心理咨询师主动连线家长,解答心理健康相关问题,提供心理科普辅导、危机心理支持与服务,让家长与孩子在疫情中共同向光成长。

老年人心理服务

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免疫功能弱,是本次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和高危易发人群。

早八点到晚十点,这个团队为你解“忧”


早八点到晚十点,这个团队为你解“忧”


平电社区老年居民张某某是服务队心理疏导的重点对象,因为自身患有慢性疾病偶尔会咳嗽,脾气也比较急躁,近日又出现了低热症状,其儿子担心老人感染上新冠病毒。对此,他们不仅耐心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主动联系张某某的儿子,嘱咐家人在做好防护、增强抵抗力的同时,多给予老人耐心和关爱。在心理干预工作人员的积极沟通下,顺利消除了老人和儿子的焦虑恐慌。

早八点到晚十点,这个团队为你解“忧”


彭屿说:还有很多老人出现巨大的心理压力可能不仅是因为疫情,而是曾经类似的创伤再次被激发,如一些独居老人,常常一大早堵在超市门口等待营业,甚至没有需要也尽力抢购,正是因为他们以前经历过那种饥寒交迫、物质极度匮乏的创伤,这种感受被重新激发,造成心理恐慌。

针对这种心理分析,彭屿迅速带领心理干预服务队通过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筛选辖区人员信息,主动进行电话访问,询问他们的身体、心理状态,为他们答疑解惑、提供专业建议,针对心理问题较严重的群众建立专门台账,根据预后效果确定回访频次。

早八点到晚十点,这个团队为你解“忧”


彭屿总是对同事说:“我们是一个团队,也是一家人!大家一定要齐心协力把各项工作做好,对待群众更是要换位思考多一些耐心和友善”。服务队坚定:疫情虽“刚”,用积极情绪去化解,“柔”一定能克“刚”;疫情虽“艰”,要提升心理弹性,持之以恒终能攻艰克难!

最后借鉴一则顺口溜

帮助大家牢记“安心”策略:

作息规律正常化,官方新闻定时刷;

生活休闲充实化,焦虑情绪要接纳;

亲友联系信息化,专业帮助不要怕。

一起关注心理防疫,共迎美好春光吧!

早八点到晚十点,这个团队为你解“忧”


(区新闻中心 段正丽

平桥街道办事处 谢远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