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战“疫”一线丨瀍河回族区:“红色引擎”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本文共计1518字,阅读需约5分钟


  拳拳誓言表决心。“我是党员我带头,坚决打赢阻击战!”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瀍河回族区结合“党建引领、‘三治’并进、服务进村(社区)”,依托“红色引擎”工程,通过共筑“阻击圈”、织密“防护网”、增强“火力点”,传递“红色能量”,为疫情防控保卫战不断提供新鲜动力,打造了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的“防疫共同体”。

  

战“疫”一线丨瀍河回族区:“红色引擎”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147家党建联盟 共筑防疫“阻击圈”

  “你们为百姓安危服务,我们无偿给你们提供帮助,你帮我,我帮你,大家心相连!”塔湾街道“红引擎”党建联盟单位通易公司负责人说。在疫情防治中,由于部分无主小区存在防控漏洞,该公司无偿提供钢板帮助社区进行小区封闭。

  “党建联盟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洛阳必胜!”在瀍西街道某居民小区门前,洛阳市监狱派驻的志愿者喊出了他们的心声。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来,市监狱积极参与“红引擎”党建联盟疫情防控工作,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每天派驻4人轮流值守,自带防疫用品和生活补给,给社区减轻负担。

  据了解,该区去年在7个街道、1个乡实现了“红引擎”党建联盟全覆盖,在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时,147家联盟单位纷纷响应,在做好本单位自防自控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专业特长,主动配合街道社区优防优控,彻底激活党建“朋友圈”。

  

战“疫”一线丨瀍河回族区:“红色引擎”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114个小区党支部 织密基层“防护网”

  现在我们80%以上的一线值守人员都是小区支部的委员和党员。”作为党员人数占全区五分之一、老旧小区较多的五股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程冬冬对此深有感触。“如果不是之前我们建立了48个小区党支部,遇到疫情,街道、社区肯定忙不过来。

  社区(村)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更是这次防控疫情阻击战的主战场。

  为夯实基层治理基础,该区去年大力推行“社区升党委、小区建支部”,构建了“社区党委+小区支部+楼栋长+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并建设了52个“红色驿站”和“邻里中心”等小区阵地,为这次疫情防控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全区114个小区支部和新吸纳的257名小区支部班子成员成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中坚力量,有效覆盖全区162个无主小区,形成了188个疫情防护网格,为抗“疫”构筑了全方位的“防护网”。

  

战“疫”一线丨瀍河回族区:“红色引擎”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1169名党员战“疫”线 增强前沿“火力点”

  “这个春节过得很特别,但我们觉得很有意义!”在该区疫情集中隔离观察点这最敏感、最前沿的地方,区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冯兴强等党员主动请缨,组成30余人的工作队,以隔离点为“家”,24小时驻扎开展工作,并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

  为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该区开展“疫情面前显担当,我是党员我先上”活动,要求党员干部发挥“五带头”作用,做到“四个决不”,以无主小区作为党员参与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摸清动态情况,确保各防控点做到“八个有”,让党旗在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该区设立疫情一线防控卡点407个,参与防控卡点值守工作人员2576人,其中,党员1169人,占比45.4%,一线党员的平均年龄达到了55岁,年龄最大的老党员是86岁,在广大党员的带动下,先后有27人在一线递交入党申请书,形成了打好阻击战的强大合力。

  分包机关单位、基层乡(街道)和社区共组建党员先锋队149个,在疫情防控关键点位成立临时党支部50个,以小区党员为主成立疫情防控巡逻队67支。特别是区疾控中心成立了由主任景丽带头的党员先锋队,清一色的“娘子军”,冲在防控一线,加班加点做好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采样送检、消毒消杀等关键任务,其早发现、早治疗、早整顿的相关做法在洛阳市疾控中心系统进行经验交流。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该区各条战线上的党员挺身而出,主动坚守疫情前沿,为抗击疫情点燃了“红色引擎”,用责任和担当构筑保卫群众生命安全的“钢铁长城”。


END


战“疫”一线丨瀍河回族区:“红色引擎”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