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觀點|完善代表作同行評議制度 力破“五唯”痼疾

觀點|完善代表作同行評議制度 力破“五唯”痼疾

2020年2月17日,科技部印發《關於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2月19日,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印發《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2月20日,教育部、國家知識產權局、科技部發布《關於提升高等學校專利質量促進轉化運用的若干意見》。三天連續發佈的這三份重要文件,是為破除“五唯”(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痼疾打出的“組合拳”,凸顯國家徹底根治“五唯”的決心。筆者認為,我們在加大“破”的力度的同時,應加快“立”的進度,要儘快建立起以代表作同行評議制度為核心的科研評價制度體系。對於代表作同行評議制度,應思考和探索如下問題:

1.為何而評?

首先,必須明確為什麼要進行科研評價,科研評價的初衷是什麼?此前,我們科研評價的主要目的是衡量一個單位、學者的科研績效,以調動其科研工作的積極性。由於科研評價的結果,又往往與薪酬、經費、職稱、“帽子”、高校排名、學科排名等直接掛鉤,所以科研評價從一種手段異化為目的,從一種精神層面的評價異化為物質層面的獎懲。科研工作的根本目的和初衷應該是以研究開發新的思想、理論、技術、新方法服務國家、造福人民,而科研評價的根本目的和初衷也應該是遴選出優秀的科研成果以更好地服務國家、造福人民,而不是為了以評價結果決定如何發資金、撥經費、評職稱、派“帽子”、定排名。因此,對於代表作同行評議制度,應堅持更純粹的目的,不可基於此附加更多功利化的東西。

2.誰來評?

同行評議代表作,那麼誰屬於同行呢?首先,同行應該是本領域的權威專家。例如,英國研究理事會(RUCK)在選擇同行評議專家的第一考慮因素是他們在該領域的權威性,然後以此為中心適當擴大專家選擇範圍。非本領域的專家宜儘量排除,因為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外行往往只能“看門道”。當然,有些科研成果屬於跨學科的研究成果,需要不同領域的專家共同評議。非權威的專家也宜儘量排除,“權威”應該是指學術精湛、經驗豐富、治學嚴謹,而非指頭銜、職稱、年資。其次,同行應該具有多元性。例如,由美國學術出版學會(SSP)舉辦的2018年同行評議週中,蒂姆·維恩斯(Tim Vines)提出,要包含不同年齡、國家、性別的研究者以保證同行評議中的多元性,評議團的組成要反映更為廣闊的全體。再次,同行應該理論界與實踐界兼顧。尤其對於應用性研究成果,宜有產業精英作為同行代表。對於理論性研究成果也可請社會人士評價其社會影響。

3. 評什麼?

代表作同行評議,又何謂“代表作”呢?首先,代表作不能理解為圖書、論文形式的“著作”,而應該是“作品”。除了公開出版的圖書、論文之外,作品應該還包括課程、教案、專利、標準、資政報告、受人民群眾喜歡的科普讀物、產生重大效益的技術方案、廣泛傳播的優質時政評論、行之有效的法規制度等。凡屬在思想創造、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果的,皆可視為代表性。前述科研部、教育部的文件也提出,對於基礎研究類科技活動注重評價新發現、新觀點、新原理、新機制等,對於應用研究、技術開發類科技活動注重評價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材料、新設備等。評價的都是作品的“內容”,而非作品的“形式”。其次,代表作要有代表性,少而精,不求數量只重質量。要提倡“孤篇壓倒全唐”之作。這次科技部的文件中即對代表作數量作了限制。

4.怎樣評?

怎樣評,涉及諸多制度、標準、流程設計,較為複雜。筆者在此想強調以下三點:一是“雙向匿名”“雙向迴避”制度。為了防止被評價者“拉關係”“走後門”,同行評議專家應該匿名。為了防止同行評議專家打“人情分”“印象分”,被評價者也應該匿名。為了防止“同行相輕”“觀點之爭”,被評價者可以有權提出3~5人希望迴避的專家,專家也應迴避對自己直系親屬、配偶等關係、利益密切者的評價。科研管理部門還應該對同行評議專家進行信譽評價,對於信譽低的專家可拉入“黑名單”,以保障同行評議的公平公正性。二是分類評價標準。對於不同類型科研成果要採用不同的評價標準。例如,對於應用性科研成果,應注重成果轉化率及市場需求滿足度,因此可適當提高實踐專家的評價權重;對於基礎性研究成果,則可增加理論專家的評價權重,看重成果的理論創新和學術價值。三是適當延長代表作的評價週期。評價週期過短,不符合科學研究的發展規律,從學術觀點提出到現實認可、從成果出爐到成品應用均需要一定時間的醞釀與轉化,尤其是基礎性研究成果,歷時檢驗會更長。如諾貝爾獎得主從出成果到獲獎平均需要22年。評價週期延長也有利於逐漸糾正學術圈的“浮躁”之風,引導學者戒掉追蹤熱點、急功近利的科研“陋習”,專心科研、嚴謹治學,迴歸科研的本質和初心。

總之,建立代表作同行評議制度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經過不斷的探索、檢驗與優化,歷經多次迭代後使之臻於完善。

作者|徐擁軍,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丹,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北京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聲明|本公號內容允許轉載,但需註明作者及出處,且未經許可不得擅自改動,違者必究。

新媒體智庫athinktank

人民網新媒體智庫,依託人民網和人民在線重點打造的高端互聯網智庫,主要從事互聯網大數據與國家治理重大課題調研、輿論環境風險評估、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政務輿情回應績效評估、政務新媒體指數、企業品牌影響力指數、媒體融合與新媒體傳播等領域研究。人民網新媒體智庫定期推出智庫報告、內參讀物,發佈藍皮書和學術著作,舉辦高端智庫論壇,入圍“中國智庫索引”(CTTI)首批來源智庫(2017-2018),榮獲由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頒發的2018中國智庫資政建言“國策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