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有人说此次疫情暴露出来在医疗设备领域,全球靠前的公司全是国外的,中国需要怎么迎头赶上?你怎么看?

创作者李先生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暴露了我们各个方面的很多问题,居安思危,“如果这是战争状态”,我们怎么办?这是值得思考,并及早谋划、从长计议的。

这次疫情,让我们在一些医疗设备上处于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比如救急特需的人工心肺机ECMO,诺大个中国仅有400台左右;而就算是中国产量占全球半壁江山的N95口罩,以及防护服、护目镜等,也多是国外的品牌。我们只不过是一个世界的“加工厂”。

究其原因,一是这些产品我们可以进口,二是利润特别大,三是别人研发早、已经抢先占领了市场。虽然这些年来,我们在很多常规产品上已经有了大量的国产化,但至少也是要等国外的新产品出来三五年以后才能实现,而且性能等方面往往也还存在不少瑕疵。究其原因,主要是研究开发的力量薄弱,与应用结合差,更新换代跟不上。

记得18年前,作为CRO(合同研究机构),我们受托于美国的一家药物研发机构,做临床前灵长类动物实验,为了快速测定血糖,需要一台手提式血糖测定仪,合作方希望我们用美国的产品,以便有可比性。然而一问之下,一小台在国内竟卖17万人民币,于是只有请合作方从美国带来,结果只花了相当于2万多人民币。可见不仅利润大,而且水还深。

其实,医学、生物学中的仪器设备,尤其是先进的设备,从离心机到血液分析仪、核酸检测仪、药物分析仪、细菌鉴定仪、CT、等等,基本上都是进口产品。这与国内如此庞大的研究、运用队伍相比,是极为不相配的。

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凡是我们能够引进的产品,我们始终都开发不出来,于是始终受制于人;而凡是被封锁的技术和产品,我们都做得很好,至少也能够生产而不受制于人。比如民用的汽车、芯片到医疗设备这些放开的东西,我们一直就只能靠引进、组装;而从军用的“两弹一星”到潜艇、航母、飞机、卫星、导航、飞船、甚至太空服,以及造桥、高铁,人家都卡我们,而我们却都能够自己独立自主地生产。

因此我想,与其投资那么多去做一些只见论文、没有实用性的事情,何不在关系国计民生的事情上,也要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集中全国力量,买几件“瓦良格”来“解剖”一下,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开发出我们自己的科技产品呢?同时,应当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开发与科研的结合,不断创新技术产品,尤其是可服务于中医中药的医疗设备。华为的发展模式,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WILLSON39


确实如此,在医疗设备、器械领域,国内企业目前的技术水平跟全球顶尖企业还有一定距离。近几年,国家政策重点鼓励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重点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近几年国内也涌现出了一批迈瑞医疗、乐普医疗、安图生物、开立医疗等顶尖龙头,相信在未来的5-10国内的顶尖公司就能迎头赶上。

1.现状——高端器械国产化低:

国产的医疗器械目前主要以中低端为主,高端市场仍被外企占据:

据中国医药物资协会数据,高端器械如:CT、彩超、内窥镜、起搏器、心电图等大部分主要靠进口,国产品牌的占比不到20%。其中,内窥镜、起搏器等更低,国产占比还不到5%。

2.国家产业政策鼓励高端器械创新

2015年是医疗器械行业转型的元年,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是国家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10年行动纲领。其中,就重点提到了鼓励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提高器械创新能力。至此,大量的产业政策、资金扶持医疗创新。

3.医疗器械优质如雨后春笋,未来可期

从15年开始,大量的产业政策和资金不断扶持高端器械创新,经过了5年时间的高速发展,国内也涌现了一批优质的医疗创新器械龙头公司。医疗器械中,最核心的赛道有三类:体外诊断、超声影像诊断、心脏器械。

体外诊断优质公司:迈瑞医疗、科华生物、达安基因、安图生物,迈瑞医疗为龙头;

超声医学诊断龙头:迈瑞医疗、开立医疗;

心血管器械龙头:乐普医疗。


益趣财经


你说的话有调查过吗?据我所知道的,现在三甲医院的设备至少70%的设备都是国产设备,我老婆就是三甲医院的医生,她看到的用到的设备比你张嘴就来的话靠谱的多!


海flybird


好像很多人没搞懂研发二字的意思。我的理解是:造“别人已经造出来了的东西”叫仿造,未经人家同意就制造这个东西叫“山寨”,山寨就是侵犯知识产权,山寨便宜货人家不高兴有意见,山寨高级货人家要告你索赔,所以研究别人用什么技术什么工艺什么材料造出这么一个好东西只能叫“学习”,学习二字是用于回答“为什么别人造得出来,而我们造不出来”这个问题的。知识产权保护是用来回答“为什么别人造出来的东西,我们只能买却不能造”的,因为造了要遭吃官司。造自己的东西当然叫制造,通过花钱经人家同意仿造别人的东西也叫制造。只有造别人没有造过的新东西,或者是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造出来新东西才叫创造。比如用木材造纸是制造,用金属造纸或造出新的文字载体才叫创造,研发是指研究创造与创新发明,“该产品该技术是我们拥有自主产权的”是研发二字的标准答案,也可以翻译为“我们造出来了,别人造不出来”,而不是用来回答“为啥子别人造得出来,我们就造不出来”,后面这个引号句的答案应该是“学习借鉴”。我对研发的理解就是这样的,我估计很多人没有理解到这个意思。

人家已经搞出来了的东西,我们是不能生产的,哪怕我们有这个材料,会这门工艺,也弄明白了这个技术原理,但是都没有用的!因为人家有专利,我们是不能用同样的工艺材料技术去生产这个东西的!山寨便宜货是因为附加值低,人家索赔不了几个钱就没找你算账!所以人家对我们有意见,欧美说我国不是文明国家,就是说我们山寨太多,说我们无视或不尊重人家的知识产权,山寨确实是抄袭复制的不文明行为,但是落后要想超越,山寨学习借鉴肯定是必由之路,没实力抄作业的多半要遭制裁被封锁甚至挨揍的,我们从来不怕哪个,别人又不敢打我们,所以人家就一直唧唧哇哇的,不知道有人对当年入世谈判还有印象没有,当年那个谈判好像有点艰辛,我认为吴大娘子和龙大使他们当年为了知识产权这个事多半费了不少口舌,欧美崛起又不是没有抄过我们的作业,四大发明是我们的,说白了,欧美的热武器都是抄了我们的火药作业,所以我国入世入关融入经济全球化,也要接受现在的知识产权游戏规则了。咱们在一路走来的路上,每时每刻都在和西方拌嘴角力,我们始终有着几千年文明的底蕴在,始终有着十多亿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意志,我们有能力和实力实现伟大复兴,我们现在开始超越领跑了,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了,他们的心态就越来越复杂了。言归知识产权保护,人家已经搞出来的东西如果有技术专利的,那么未经人家授权,我们是不能用这种技术生产的。即使我们知道如何生产,或者学习掌握了他的生产技术,我们也不能生产。不能用同样的技术、工艺、材料生产专利产品,除了花钱买产品买专利,剩下就只有靠自己研发尚未注册专利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了,研发不仅是科技攻关突破难,还需要考虑研发成本、制造成本与预期收益能否被接受,性能是否更好,推出的时机是否成熟等等。所以如果花钱买产品买专利相对经济一些并且能买到,那我们就花钱进口呗,拿来主义的核心要义在于为我所用,如果花钱买别人的东西划算,我们花钱买来用就是了,学习消化一下他的技术,为我们的创新突破打下基础就行了。所以进口国外的好东西和高新技术既有益又划算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选择进口而不用仿造或制造了吧。


千里草渝


我想说,中国政府在设备不如外国,医疗资源不如外国,公立医院医护人员,政府工作人员,军警消,公立学校教师工资远不如外国的情况下,狙击了疫情,而你的外国呢?韩国人都跑中国来躲避了,朝鲜战场上,我们的装备也不如外国,但我们有党,有逆行者,我们能做到,一声令下,武汉封城,I4亿人居家隔离,军队医护人员,全国公立医院医护人员开赴湖北,全国政府工作人员提前上班,严防死守,全国公立学校教师线上直播,线上辅导,如果事态再严峻一些,全国公立学校教师是下一个冲在第一线的群体,这些人才是中国真正的脊梁,因为在危难时,他们都不是有权避险人员,地震来了,你可以逃到空旷的地方,但教师不行,他们要返身进教室去救孩子,你不见范跑跑被骂死,但这一群体的工资在中国真不高


凤舞九天之龙哥


已经赶上了!CT、MRI、有创/无创呼吸机,注射泵输液泵、心电监护仪、心肺复苏机等等等等,国产医疗仪器设备不比国外差,只是个别极尖端的影像治疗设备尚有差距。


120c77338280


这个问题不只是医疗设备应该来讲整个医疗领域,不仅是设备研制,药物研发我国都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高端设备基本靠进口,好的药物基本也是国外的,应该正视我国在医疗领域研发能力上与欧美发达国家有巨大的差距,虽然我们有大量的上市医药企业,但这些企业规模和研发能力与国外大型医药公司无法比拟,医用设备和药物研发难度之大不亚于国防工业和电子科技产品,这一点从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获奖名单也可以看出来,能原研一个国外已经开发上市的药物就可以拿到科技进步二等奖,也说明原研药物开发的难度有多大,设备同样如此,而且药物研发和设备开发都有太多不确定性,周期长,投入大,失败概率高,国外一个药物从立项到正式临床使用往往要十几二十年时间,研发花费极大,这不是我国那些众多小的制药厂能承受的。

想要在这领域赶上欧美发达国家,必须加大基础科研投入,整合零零种种大量的小的制药厂,建立大型的医药企业,提高研发能力,当然这一切不是一蹴而就的。


猫的天空28553923


因为中国在西医起步本身就晚,再加上研发投入不积极,所以确实会和其他先进国家有差距,但也不可否认中医在本次疫情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我倒是觉得,中国可以借助这次契机,向世界更好的推广中医治疗,特别是目前疫情严峻的日本、韩国,还有流感严重的美国,让他们从实际效果重新认识中医治疗


耿直的黄蜂


对抗疫专用防护产品,医院和生产单位可合作,及时按需求设计和生产适用的防护品。同时还可上网征招防护方案和产品设计。可由医院给出具体使用条件和要求,工厂提供可用材料规格,在网上征招。比如医院在给重症病人做插管时,用一个防喷框罩,可保医生安全;这框罩可用塑料框和透明薄膜制作,一次用品。又比如医院发热科诊,给病患戴上一个面帘帽(古代小姐戴来遮脸),可保医生安全;可用透明薄膜作面帘夹到帽沿上,硬塑料帽可重复使用。这种帽子也可做成各种式样供大众作日常防疫用,作得好还可能成为防疫期的时尚品。


jn2983


不知道就不要瞎说,除了人工膜肺国产的没有,其他的呼吸机,CT,磁共振,等国产的质量都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