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今后我国的粮食必须走企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子,你怎么看?

桂农通


现阶段农村,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发展粮食生产的成本高、积极性低、经济效益差。但是,企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子,也不现实。



第一,我国有十八亿亩耕地,平原、丘陵、山区均有分布,地形结构复杂。平原地区耕地面积大而集中,可以走企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子;但在山区,这条路行不通。因为山区耕地分布零散,交通不便,机械化耕作水平低,劳动力成本高,生产企业无利可图。


第二,虽然现在农村种粮不赚钱,但农民依附着土地,最起码能够解决温饱。如果所有土地向生产企业流转,势必造成绝大部分农民失业,而消化这些失业农民必然成为一个巨大的社会包袱。

第三,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几千年的以农为本思想,让农民对土地有着与生俱来的眷恋和亲近。当土地向生产企业流转后,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加之生产企业进入农村组织生产,必然占用大量的农村资源,农民利益一旦受到伤害,就会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我认为,小规模的家庭农场方式,才是现阶段农村粮食生产最有效的经营模式。一个农场的土地面积控制在300-500亩之间,农民土地按合理价格向农场流转,农场再择优吸收流转土地的农民打工,支付工资。这样生产不仅有规模,而且规模适度,更能切合当地的生产发展水平。农民也没有完全脱离自己的土地,而生活也有了保障。(文、图/苗竹子)


苗竹子


现在有人在尝试一种土地托管形式,是由一家“农业服务”公司为许多连片的农户种地,统一品种,统一管理,农业服务公司投资农业机械。这种方法部分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解决农业机械化问题,同时将农民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外出打工。这种方法值得探讨。土地流转是双方都愿意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出价低农民不愿意,高了流转土地的企业就无利可图,目前来看,集约化经营的成本比个人种地的成本还高,一是因为农民自己的人工不搭钱,二是农业生产还是用工密集型的经营,无法全部实现机械化。另外,很多流转土地的人就是冲着国家的农业补贴来的,流转几百亩土地,就挣国家给的那点钱,实惠都落到少数非农人手里,让一部分不干农活的人先富起来了,并不能带动农民致富,也不能增加粮食产量。

最后,农村走企业化,规模化,产业化这只是一个方向,但是发展还是需要大力发展工业,只有将一部分将从农业中解脱出来,在工业中,在城市中找到自已的生存之道,民生问题解决了,后面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以工补农”才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之于农村发展村观经济,农场主经济,”土地流转”等等这系列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标峰理评论


走毛主席指引的社会主义康壮大道最好,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让全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天心自静平


我国的粮食生产走规摸化企业化纯粹又是无脑砖家的歪点子!……

我国人多地少,且地形复杂,很难实施老美的那种规模化农场生产方式!国情决定生产方式!……我倒觉得日本、以色列的小而精的高效农业种植方式更适合我们!……


幸福一家545356


啥用没有


醉红尘5858


农地走企业化符合国情但企业化不能种经济林和发展农家乐只能种小麦大豆稻米玉米等等不然企业化都成空淡了

经济作物只能给以前只有一两亩地的农户种这样国家的粮食就安全了

粮食企业化就好国企来作另外化肥厂也给粮食国企这样国家的粮食才能有保证。


用户7723574836112


走企业化道路是可行。粮食大面积产业化土地问题怎么解决。农民怎么办。公有制还是连产成包制。


232326196701092812


合作社性质。


用户4933941004961


我看啥多了就是灾,农民种地希望不大。


用户9001506086873


会和猪肉大蒜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