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行! 这位退伍“老兵”、青年民警带队坚守燕赵“北极”不辱战“疫”使命

行! 这位退伍“老兵”、青年民警带队坚守燕赵“北极”不辱战“疫”使命

塞北管理区,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地区最北部,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接壤,属高寒大陆性季风气候,被称为河北的北极,年均气温1.4度。盛夏初秋的塞北,五千年闪电河水穿城而过,草色倚层峦,一梦回商都。

“塞外苍茫放眼宽,群峰覆雪掠天寒。”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张家口市公安局于1月26日,在张蒙交界处239国道设立了塞北管理区疫情防控检查站。春节过后的塞北,寒风凛冽,滴水成冰,平均温度零下25度,夜里最低可达零下37摄氏度。

退伍“老兵”、青年民警、张家口市公安局塞北分局交巡警大队大队长于维平,第一时间带领交巡警大队的7名民警来到检查站,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对来往车辆和人员24小时严格检查,坚决做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他和战友们在这里,始终在严寒下坚守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一干就是连续25天。

无心留照,走红各大媒体

行! 这位退伍“老兵”、青年民警带队坚守燕赵“北极”不辱战“疫”使命

2月2日早晨,零下28摄氏度的气温,带班执勤的塞北分局副局长史林看到于维平的护目镜冻出了霜,口罩下面凝住了冰凌,不经意间给他拍了一张照片,顺手发到了朋友圈里。

这张无心拍下的照片令众多网友泪目,纷纷留言致敬“我们不知道他是谁,但我们知道他为了谁……”,人民日报、新华社、河北日报等多家主流权威新闻媒体、网站、客户端纷纷跟进报道,公安部头条号更是重磅推送,让这张口罩下挂着冰凌的照片感动了网上网下、警营内外更多人。也正是这种寒冬中的最美坚守和默默奉献,真实记录了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公安民警的艰辛与忠诚。

说起这事儿,于维平朴实地笑了,“没想到因为这张无心留存的照片,自己成了“网红”,其实我们每天都这样工作,每个人都一样,没什么特殊的。我也从来没觉得自己干了什么特别的事儿,大家都一样。”

留照虽然无心,但坚守源自忠诚。

于维平知道,这是塞北管理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只有守住这里,才能保护好辖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他们更知道,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是在检验和考验着每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数据显示,自1月26日启动一级查控以来,塞北管理区疫情防控检查站共检查车辆11628辆,人员19976人。

真心为民,走红群众心中

行! 这位退伍“老兵”、青年民警带队坚守燕赵“北极”不辱战“疫”使命

2月15日早7时,一辆内蒙古方向来的大货车司机在接受测温检查后,有点不好意思地问:“警察同志,这里哪有吃饭的地方,我们已经一天没有吃饭了。”

“你等着,我给你拿点啊!”于维平没有过多解释,因为他知道,现在正值疫情防控时期,路边的饭店和商店都已经暂时停业了,确实找不到买东西的地方。

于维平返回路旁的警务车,拿了几桶方便面,又拿了一壶开水,给两名司机送了过去。吃着热乎乎的面,两名司机感动的热泪盈眶,连声道谢。

为了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于维平和检查站执勤人员始终坚持不放松、不松劲,确保不漏一车,不漏一人,他勤勉努力,踏实工作的精神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他们交警比我们辛苦多了,而且非常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确实给我们起了模范带头作用,”一起在防控现场工作的塞北管理区交通运输局干部乔墩说,“于维平带领民警们每一个执勤行为都非常规范,还能对有困难的群众及时关心帮助,甚至把自己的饭送给挨饿的过往司机吃,老百姓都拿警察当亲人,所以才使我们的防控工作得到了过往人员和周边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行! 这位退伍“老兵”、青年民警带队坚守燕赵“北极”不辱战“疫”使命

工作中,于维平一边带领民警严格规范执勤,一边向周边群众和过往人员宣传普及疫情防控常识,使大家逐渐认识到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也对防疫检查的工作越来越理解,越来越支持,特别是在检查站附近居住的塞北管理区的群众们,更是打心眼里对于维平们充满感激。

2月15日,家住塞北管理区广厦小区的胡静自驾车带着带鱼罐头、八宝粥、榨菜、火腿肠、鸡蛋等物品来到检查站,送给正在执勤的于维平等人,让大家在滴水成冰的寒冬里真切地感受到了鱼水情深的温暖,心底涌起阵阵暖流。

行! 这位退伍“老兵”、青年民警带队坚守燕赵“北极”不辱战“疫”使命

“每天从这里经过,经常看到这个警察同志带着人在此执勤,他们真的太辛苦了,我知道他们的艰苦付出都是为了我们大家好!”胡静激动地说,“我们可以躲在温暖的家里防止被传染,而他们却每天站在寒风中守护着我们的安全。在我的心目中,他真的比自己的亲人还要亲,我真的很感谢他们!”

初心不忘,走红公安工作

初心如炬。不忘初心,需要把初心变为恒心。

于维平1988年2月出生,今年32岁的他长期工作在边塞一线饱经“风霜”,让他的模样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很多。

于维平从小就有个当警察的梦想。他2007年至2009年在武警山西总队吕梁支队服役,历任交城县中队 战士、军械员兼文书。退役后,他一边自主务工,一边苦学中国农业大学函授学院法律专业大专班课程,于2011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政法干警招录考试考入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刑事侦查专业学习,2014年毕业后进入张家口市公安局塞北分局治安大队工作。

自此,于维平琢磨着怎么能当一名好警察。他努力学习各项公安业务知识,迅速成为治安大队业务上的行家里手;他继续刻苦学习中国农业大学函授学院法律专业本科班课程,2015年顺利通过国家司法考试(A证),2017年获批张家口市公安局塞北分局首位公职律师,迅速成长为公安业务领域的佼佼者;他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刻苦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思想上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016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呢?

于维平一路拼搏,始终不忘入警、入党初心,坚定践行为民、为国使命。

他立足自身岗位实际,一边昼夜给自己充电加油提升为民服务的业务本领,一边在工作中尽心履职干出个样子回报组织和人民的培养,短短几年功夫,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个人嘉奖两次,并被评为张家口市优秀人民警察、河北公安系统申奥迎评先进个人、利剑斩污先进个人;政治上的坚定、业务上的精通、成绩上的突出使他很快在警队里脱颖而出,先后被组织上任命为塞北分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环安大队大队长,2019年10月开始担纲塞北分局交巡警大队全面工作……

怎样在新的岗位上践行好初心、使命呢?于维平认为,使命如山。践行好初心、使命,就需要把使命视作生命。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来袭,带领同志们立足本职全力干、战风斗雪克极寒,配合相关部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就是践行好自己的初心、使命!

为此,于维平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加班加点,昼夜奋战,每日执勤完,摘下防护口罩,脸上总会留下深深的印痕。他知道,自己也是血肉之躯,也存在被感染的风险,但他更明白,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一名共产党员,特殊时刻必须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勇挑重担。

“我也知道战斗在这里风险高、条件苦、责任大,但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还要继续带领大家坚守下去,用实际行动为老百姓打造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于维平信心满满地说,“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该行程万里,不忘初心。当我们把个人的初心与警队的使命联系起来时,天地才能为之广阔,生命才能充盈荣光。”

行! 这位退伍“老兵”、青年民警带队坚守燕赵“北极”不辱战“疫”使命

“后院、后方”,决定“前线、前沿”。于维平能昼夜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和家庭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于维平的家在距离自己执勤岗点120公里外的张家口崇礼县。疫情防控时期,在崇礼县清三营乡工作的妻子同样承担着相同的任务,只不过他们是在不同的空间、不同的岗位上为了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而努力奋斗着。

执勤间隙,没有任务的时候,于维平会找个妻子也有时间的“档期”,两人通过微信视频见个面儿、聊会天儿,这是两人释放相知、相爱、相思的唯一方式。长久的不见面,让他们更学会了珍惜,也更加明白疫情防控的意义--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国泰,哪有民安。

“只能这样了,才说了两句,‘挂了,挂了,这边有事了…’”

在于维平妻子的朋友圈中,有一张他们视频聊天的截图,两人都带着口罩,里面只写着这样的两句话。

她知道,于维平疫情防控的工作很忙;她清楚,那也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和人民警察的责任和担当!

可心榜样,激励民警辅警见贤思“红”

“于维平同志,这是市公安局党委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嘉奖条令》有关规定,给你颁发的嘉奖证书,希望你再接再厉,带领大家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2月13日下午,正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疫情防控检查站执勤的塞北分局交巡警大队大队长于维平,从张家口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李北燕手中,受领了市公安局党委给他颁发的嘉奖证书。

“感谢组织的关怀,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会继续坚守在这个岗位上,坚决做到守土有责,防控有力,保证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我的神圣使命。”捧着证书,带着刚刚系上的大红花,于维平激动的话语里饱含铿锵,“走红的不是我,走红的是人民警察,这个嘉奖是大家一起的光荣,这个大红花我先替大家戴一会儿!”

见贤思齐,崇红向前。当下,塞北分局上上下下都被于维平这个榜样的力量激励着。“当在网上看到网友们给于维平评论、点赞时,我们大家都觉得很暖心,很受鼓舞!”民警、辅警们纷纷表示,“于维平就是我们的身边的榜样,我们也会努力向他学习,立足本职,再接再厉,按照上级要求,配合相关部门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塞外之北,一半风光,一半苍凉。”伴着凌冽的寒风,于维平和同志们的战”疫”身影,伟岸又悠长......

行! 这位退伍“老兵”、青年民警带队坚守燕赵“北极”不辱战“疫”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