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一些餐飲即將復工:我們餐飲應該如何做好疫情之後餐飲工作?

何強—中國鼎尚


即便疫情可控,也可以預見在未來2-3個月,堂食將會極度萎縮。且因為疫情的影響,餐企節後用工將會大受影響,可能很難支撐正常堂食所需的人力。

當然我要從多個方面去進行,個人認為從兩大方面。


一. 從顧客方面,營造良好的用餐環境。

1、 每天的消毒情況要公示,早晚各一次的消毒時間,消毒的人員,消毒的用品。

2、 每天上班的人員體溫要公示,早中晚三次,測量時間,測量人員。

3、 餐廳所有人的健康證要公示。

4、 門口安排指定人員給顧客的雙手消毒,並測量體溫情況。

5、 餐具做到及時消毒,包括客人所座的位置。

6、 餐廳工作人員自身做到戴口罩、手套進行操作


二、從我們商家自身的角度其考慮之後的發展。

1、外賣的崛起 “民以食為天”,即便天塌下來,人也是要吃飯的。堂食的萎縮,一定會對外賣產生拉動效應。適當調整菜單設計,停售複雜菜品,促銷更適合外賣的菜品,制定合理的包裝設計、定價設計,從外賣中儘可能找回失去的營業額。平衡有限人力,跨崗位設計崗位職責,將原有的堂食工作人員調整到後廚、外送等崗位,提升外賣相關工作效率,增加自有外送能力,降低對平臺的依靠。


2、優化營業流程,迎接消費反彈 經過短暫的恢復期後,餐飲市場必將迎來一波“報復性反彈”消費潮。大量被推遲的聚會、“不能虧了自己”的吃貨心態,將在“解禁”後釋放驚人能量。但餐企可能尚未從“用工荒”中脫離出來,自然也可能出現忙不過來的情況。因此,適時應用“掃碼點餐”、“桌邊付”、“電子發票”等智慧餐廳功能,在點餐、支付、開發票三個關鍵節點提升效率,減少人力投入,已經不僅僅是降低成本的問題,而是滿足營業需要的基本保障。

3、迎合新的消費心態,推出新服務 2003年後,呷哺呷哺名聲大振,某種程度上是由於將大火鍋改為小火鍋。中餐的分餐制,在行業內已經有很多年的呼聲,也許通過這次疫情會進一步深入人心。推出分餐制服務,或者是適合分餐制的菜品,是迎合消費者新的消費心態的。其次,對於多品牌經營的餐企來說,不同品牌的恢復快慢是不一樣的。通過會員聯盟,串聯各個品牌之間的消費積分、消費券等,對品牌之間進行互相引流,將有助於品牌之間的拉動效應,促使多品牌快速恢復營收能力。


幾個果子


我認為疫情過後,餐飲行業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用一張A4紙,寫上本店今日已消毒,底下備上日期,貼在玻璃上,方便過往的人看到。

第二,準備免洗消毒液,讓進店的顧客都用一下,疫情之下,這種方式應該比我們排隊洗手效果好一點,不過這只是個人建議。

第三,所有人員佩戴口罩,包括後廚人員,看著彼此都放心。

第四,所有餐具都應該每天消毒,最好是一天一消毒。

第五,結賬時儘量使用先上支付,少用現金。如果必須用現金,找零以後一定要洗手。

第六,晚上收工時儘量戴手套,垃圾隨時清理,不在後廚堆積。隨時用手機拍照記錄下來,發到自媒體平臺,讓周圍的人看到。

疫情之下,餐飲的損失最大,等復工以後,我們只有做好防護,做好衛生,才能解決食客的顧慮。





小四兒的vlog


首先疫情的發展目前還未明朗,無論開業與否,對於疫情的重視程度一定要放第一位!

我們再來說說如果做好疫情之後的餐飲,假設疫情已經過去,相信對於線下的所有消費場景都還是有一定影響,預計復甦時間在3-5個月,當務之急,一定要重新梳理本店的菜單庫存和提升食品安全衛生標準!落地到實處的話,就是要把做的每一次清潔消毒,食材購買都做好可視化記錄,讓消費者看得到。

疫情過後,更高標準,更好服務,貼心人性化才是判斷餐飲復甦的快慢標準。如果有能力的條件下,可以參考海底撈的自嗨鍋,嘗試做出品牌的新零售![贊]

最後,願疫情儘早過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