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一些餐饮即将复工:我们餐饮应该如何做好疫情之后餐饮工作?

何强—中国鼎尚


即便疫情可控,也可以预见在未来2-3个月,堂食将会极度萎缩。且因为疫情的影响,餐企节后用工将会大受影响,可能很难支撑正常堂食所需的人力。

当然我要从多个方面去进行,个人认为从两大方面。


一. 从顾客方面,营造良好的用餐环境。

1、 每天的消毒情况要公示,早晚各一次的消毒时间,消毒的人员,消毒的用品。

2、 每天上班的人员体温要公示,早中晚三次,测量时间,测量人员。

3、 餐厅所有人的健康证要公示。

4、 门口安排指定人员给顾客的双手消毒,并测量体温情况。

5、 餐具做到及时消毒,包括客人所座的位置。

6、 餐厅工作人员自身做到戴口罩、手套进行操作


二、从我们商家自身的角度其考虑之后的发展。

1、外卖的崛起 “民以食为天”,即便天塌下来,人也是要吃饭的。堂食的萎缩,一定会对外卖产生拉动效应。适当调整菜单设计,停售复杂菜品,促销更适合外卖的菜品,制定合理的包装设计、定价设计,从外卖中尽可能找回失去的营业额。平衡有限人力,跨岗位设计岗位职责,将原有的堂食工作人员调整到后厨、外送等岗位,提升外卖相关工作效率,增加自有外送能力,降低对平台的依靠。


2、优化营业流程,迎接消费反弹 经过短暂的恢复期后,餐饮市场必将迎来一波“报复性反弹”消费潮。大量被推迟的聚会、“不能亏了自己”的吃货心态,将在“解禁”后释放惊人能量。但餐企可能尚未从“用工荒”中脱离出来,自然也可能出现忙不过来的情况。因此,适时应用“扫码点餐”、“桌边付”、“电子发票”等智慧餐厅功能,在点餐、支付、开发票三个关键节点提升效率,减少人力投入,已经不仅仅是降低成本的问题,而是满足营业需要的基本保障。

3、迎合新的消费心态,推出新服务 2003年后,呷哺呷哺名声大振,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将大火锅改为小火锅。中餐的分餐制,在行业内已经有很多年的呼声,也许通过这次疫情会进一步深入人心。推出分餐制服务,或者是适合分餐制的菜品,是迎合消费者新的消费心态的。其次,对于多品牌经营的餐企来说,不同品牌的恢复快慢是不一样的。通过会员联盟,串联各个品牌之间的消费积分、消费券等,对品牌之间进行互相引流,将有助于品牌之间的拉动效应,促使多品牌快速恢复营收能力。


几个果子


我认为疫情过后,餐饮行业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用一张A4纸,写上本店今日已消毒,底下备上日期,贴在玻璃上,方便过往的人看到。

第二,准备免洗消毒液,让进店的顾客都用一下,疫情之下,这种方式应该比我们排队洗手效果好一点,不过这只是个人建议。

第三,所有人员佩戴口罩,包括后厨人员,看着彼此都放心。

第四,所有餐具都应该每天消毒,最好是一天一消毒。

第五,结账时尽量使用先上支付,少用现金。如果必须用现金,找零以后一定要洗手。

第六,晚上收工时尽量戴手套,垃圾随时清理,不在后厨堆积。随时用手机拍照记录下来,发到自媒体平台,让周围的人看到。

疫情之下,餐饮的损失最大,等复工以后,我们只有做好防护,做好卫生,才能解决食客的顾虑。





小四儿的vlog


首先疫情的发展目前还未明朗,无论开业与否,对于疫情的重视程度一定要放第一位!

我们再来说说如果做好疫情之后的餐饮,假设疫情已经过去,相信对于线下的所有消费场景都还是有一定影响,预计复苏时间在3-5个月,当务之急,一定要重新梳理本店的菜单库存和提升食品安全卫生标准!落地到实处的话,就是要把做的每一次清洁消毒,食材购买都做好可视化记录,让消费者看得到。

疫情过后,更高标准,更好服务,贴心人性化才是判断餐饮复苏的快慢标准。如果有能力的条件下,可以参考海底捞的自嗨锅,尝试做出品牌的新零售![赞]

最后,愿疫情尽早过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