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皇帝可以公开赐死太皇太后吗?为什么?

宝黛钗凤琏平尤


历史好像没有发生过,皇帝一般不会赐死太皇太后,最多也只是软禁。比如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就因为嫪毐的事被软禁,最终抑郁而终。


大辉boss


皇太后和太皇太后是皇帝法律意义上的母亲和奶奶,对应的就是生母和亲生奶奶,按照古代继承法,这两者常常不一致。古人治国讲求孝道,礼仪纲常是国家基石,皇帝必须垂范,所以,即便是皇太后和太皇太后出现违法犯罪行为,一般都不能处罚,更不能赐死。

不过,皇太后和太皇太后不是一般人,她们首先是政治的产物,既然是政治人物,就不可避免陷于政治斗争。由于政治斗争,被皇帝赐死的皇太后至少有两位,太皇太后还真没有出现过。

皇太后、太皇太后与皇帝的关系

古代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一位男子可以有多为妾,但是只能有一位妻,皇帝也不例外。皇帝的妻,即皇后,其她的嫔妃统称妾。妻,亦称嫡妻,妾,亦称庶妻,妻所生儿子称嫡子,妾所生儿子称庶子。嫡长子是家族政治遗产的唯一合法继承人,只有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庶长子才有资格继承父亲的政治遗产。

自然,皇帝去世后,随着新皇帝上位,原来的皇后就升任皇太后,原来的皇太后就升任太皇太后。从太皇太后、皇太后,到皇帝、皇后、太子,统称嫡系,身份是君。

也就是说,从法律意义上讲,皇太后、太皇太后和皇帝是平等的,是法统唯一承认的亲缘关系。假如皇帝跟太后、太皇太后不存在血缘关系怎么办?对不起,你必须承认,因为你继承皇位的前提条件就是嫡系,必须与原来庶系生母割断母子关系。

历史上很多皇帝登基后,都不敢对亲生母亲有超越礼仪的封赏,更谈不上承认母子关系,否则就是违法行为。其实远离生母恐怕也是避免尴尬的最好办法,否则母子相见,母亲还得给儿子叩头。这就是宗法制的死板,带来的负面效应。按照这个规定,皇帝赐死皇太后、太皇太后,就等于杀了亲生母亲和亲生奶奶。在古代,无论是从法律还是道德上讲,都是不被允许的。

皇太后、太皇太后犯罪了怎么办

可是,万一皇太后、太皇太后犯罪了怎么办?处罚还是不处罚?

比如,秦始皇的母亲赵太后,与假太监嫪毐私通生子,甚至阴谋作乱。再比如郑庄公的母亲,暗中帮助公子段谋反。

当然不能用法律直接处罚了,因为在古代礼法才是根本大法,按照礼法,子为父隐是合法的,也就是说,长辈犯法,晚辈有义务替他隐瞒,不算犯罪。自然,皇太后、太皇太后犯罪也不能处罚,否则反而是皇帝违法。

所以,郑庄公和秦始皇只能发誓与母永世不相见,作为对母亲的精神惩罚。

臣民会不会有意见?没人会有意见,因为太后和太皇太后,不光是皇帝的母亲和奶奶,她们还是天下臣民,所有人的母亲和奶奶,谁敢说三道四?皇帝想处罚,天下人还不干呢!

历史上死于皇帝之手的皇太后

凡事都有特殊,虽说皇帝不能公开赐死皇太后和太皇太后,但是她们的身份毕竟不同于普通百姓,她们首先是政治人物,逃不脱政治利益的纠葛,当她们与皇权产生矛盾冲突时,结局恐怕就不一定按理出牌了。

晋武帝第二任皇后杨芷,是第一人皇后杨艳的堂妹。杨艳是晋惠帝的生母,杨艳去世前,怜惜儿子年幼,恳求晋武帝立堂妹杨芷为后,以照顾晋惠帝。晋惠帝登基后,杨芷被尊为皇太后。

可是,杨芷的父亲杨骏,与皇后贾南风陷入了残酷的政治斗争,结果杨骏失败被杀,家族一千多人被灭口。杨芷也被牵连,剥夺太后尊号,反过头来给儿媳贾南风磕头,求她饶过自己的母亲庞氏。

后来杨芷被圈禁于金墉城,连续八天不给供食,被活活饿死!杨芷之死,虽然贾南风是幕后黑手,晋惠帝的默许罪责难逃。

如果说晋惠帝杀母还有点遮掩,海陵王完颜亮杀嫡母徒单太后,则非常露骨并极其残忍!

海陵王完颜亮是金朝唯一不被承认的皇帝,没有谥号和庙号,后人只能称他为海陵王。完颜亮靠政变杀害金熙宗上位,按古代法律,完颜亮登基后,册封嫡母徒单氏为皇太后,生母大氏为太妃。

不过徒单氏对完颜亮残暴的行为并不认可,多次训斥他弑杀金熙宗,及酒后失德的行为。本来就对生母不能立太后就很不满意的完颜亮很生气,多次威胁要杀掉嫡母皇太后。好在大氏与徒单太后关系良好,在大氏的劝阻下,完颜亮隐而不发。

后来,完颜亮决定发动对南宋的全面军事行动,徒单氏激烈反对,惹怒了完颜亮,他恶狠狠地说:“非朕母,乃梁宋国王之小妻也。”于是派人将徒单太后,杀害于宁德宫,连她身边的十几名奴婢也一起杀光。

事后,完颜亮仍觉得不解气,又把徒单氏的尸骨,扔进河里以泄愤!

这可能就是历史仅有的皇太后被皇帝杀害事件,太皇太后被杀还真没发生过。

可见,作为地位最尊贵的女性,皇太后和太皇太后哪怕有违法犯罪行为,也不会遭到皇帝的杀害,相反,由于政治斗争,背上了莫须有的罪名,反而有可能惹来杀身之祸。那时候,皇帝再也顾不了孝道了,也不在乎天下人的指责了!


寻根拜祖


当然不行,皇帝虽然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却不能赐死太皇太后,公开赐死更是不可能。



太皇太后这个称呼的由来

太皇太后是打从西汉叫出来的。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政权后,每次父亲刘太公见到自己也要下跪,因为皇权,这是没办法的事儿。可刘太公毕竟是刘邦的父亲,孝顺的刘邦心里不忍,于是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把自己的父亲刘太公封为“太上皇”。既然有太上皇,那么太皇太后也就应运而生了。

此后的唐、宋、明、清一直效仿汉朝做法,太皇太后的叫法就这么沿袭下来。

皇帝不能赐死太皇太后有两个原因

一、跟“孝”有关系

中国是礼仪之邦,尤其是古代封建社会,儒家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而孝是儒家思想所推崇的重要指导思想。太皇太后作为皇帝的奶奶辈儿,皇帝权力再大,他首先是太皇太后的孙子,其次才是皇帝。


所以如果皇帝为了自己的统治,为了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戴,即使太皇太后有什么不轨行为,他也不可能为难她,只能是对其孝顺有加。

而且太皇太后这个名称的由来,也是因为刘邦对其父亲的孝顺才有的。因此皇帝必须孝顺太皇太后,否则会受到满朝文武和老百姓的诟病。

二、太皇太后一般都积威厚重,有很大的权势

太皇太后久居深宫,其能够从残酷的宫廷斗争中坐到这个位置,能力和手腕当然不可小觑。这就意味着,老太太虽然不管事,但不代表她不能管事。

而且太皇太后一般出身都很不一般,其家族肯定和皇族紧紧相连,家族势力盘根错节,皇帝要动太皇太后,怎么能不考虑自己皇位的稳定,不顾太皇太后背后庞大的家族势力呢?从这一点来讲,别说当众赐死了,惩罚她都不可能。比如汉武帝时期的窦太皇太后,皇帝还得看她脸色行事,何谈敢赐死她。


综上所述,所以说尽管皇帝有莫大的权力,但于孝道和皇位的安稳这两方面来说,皇帝都不可能当众赐死太皇太后。


墨雪问心


喜欢看古装剧的朋友或许会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比如说《还珠格格》的第三部里面,乾隆帝想纳一个歌女当贵妃,结果太后出来坚决抵制,并且矛盾一度不可调和。

那么问题来了:在古代真实历史上,皇帝和太后到底哪个权力大?并且,皇帝是否可以赐死太后乃至太皇太后?


古代皇权确立

古代皇权想要稳定,就需要制定一套潜移默化、人人接受的规矩。儒家思想受到封建皇权的认可和喜悦,于是,从汉朝开始,到近代,儒家思想影响着中华帝国的方方面面,不论是行政还是司法。

对于中华帝国来说,皇帝是帝国至高无上的存在,太后和太皇太后作为皇帝的母亲和祖母,因为皇帝的关系,也受着至高无上的尊敬。不过,按照封建政权的设计,太后和太皇太后只是一个受尊敬的角色,并不具有对帝国发号施令的权力——当然,紧急情况下,太后或者太皇太后可以在群臣的建议下,废黜无道君王。

而太后和太皇太后如果失德或者违法,皇帝出于帝国稳定考虑,可以秘密幽禁太后或者太皇太后,但不能公然废黜太后、太皇太后尊号,更不能杀害。

当然,制度设计的很完美,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并非如此。

皇帝与太后博弈

事实上,皇帝和太后之间,谁拥有更高的话语权,完全取决于谁的政治手段和威望更高一些。

先说太后可以压制皇帝的例子:汉朝初年的吕太后,压制汉惠帝,以及汉朝的前少帝和后少帝,都被吕太后所操纵。按照司马迁的说法,前少帝甚至是被吕太后杀害的。吕太后对刘姓诸王实现了有效压制,直到吕后死后,刘家人才有翻盘机会。

再说皇帝可以压制太后的例子:三国吴国的末代皇帝孙皓,继位后不久就逼死当朝太后——吴景帝的朱皇后,并且在此后继续对吴国进行有效统治——如果不是西晋灭吴,很难想象孙皓的统治会继续延续多久。

其他情况


当然有时候,皇帝和太后的名头,只是一件工具而已——比如,朝廷出现权臣掌权的时候。

典型的例子有司马懿废黜曹魏皇帝曹芳。司马懿要求当时曹魏的太后出面,颁布诏书废黜曹芳——之后曹髦被司马昭的人杀死以后,司马昭也胁迫曹魏的太后颁布诏书,宣布废除曹髦的皇帝尊号。

此外,还有西晋初年,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和太后杨氏争夺权力,最终贾南风占据优势以后,以晋惠帝的名义,废黜并软禁杨太后,并且事后将杨太后暗杀。

总之,皇帝公开赐死太后的现象尚且不存在,更何况赐死太皇太后?不过,如果皇帝想要谋杀太后或者太皇太后,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藤树先生


这个问题其实问的有点弱智,这不是明摆着的问题吗?

太皇太后的这一称呼源自于西汉时期,刘邦建立西汉之后成为了至高无上的皇帝,但是当时他的老爹还是在世的,结果每次刘太公见到了刘邦都要行跪拜刘邦,毕竟在古代皇权为大,刘邦也就得这样不自在,老爹跪儿子这不是折寿吗?于是刘邦发挥了他出身布衣的智慧,将自己的父亲封为太上皇,而自己的亲生母亲刘媪就称为皇太后(举个例子,其实如果已死就能成为皇太后,刘媪生猝年不详)。

那么太皇太后与皇帝又是什么关系呢?皇帝的奶奶就称为“太皇太后”,例如康熙皇帝的奶奶就是“孝庄太后”,而康熙也称呼其为“老祖母”。试问,康熙会将自己的奶奶赐死吗?

百善孝为先

中国历史上历来注重孝道,“百善孝为先的”的观念更是从小贯彻在我们的脑中,常人都如此更别说皇帝了,要是皇帝不守孝道势必会造成统治的不稳定。再者,能当上太皇太后的女人基本上都很老了,所以就算太皇太后犯了什么错误皇帝都要善待,毕竟那是自己的长辈。


题主说公开赐死太皇太后,那不就是向天下人宣告自己要杀死自己的奶奶,告诉天下人自己不是人?我想没有一个皇帝会这么的傻。

<strong>太皇太后的权力很大

先让我说几位历史上有名的太皇太后:西汉吕后(把戚夫人弄成人彘的那个)、东汉董太后、明朝周太后、清朝孝庄太后、慈禧太后..所以说不要惹太皇太后,因为她们不知道经历了多少的血雨腥风才坐上了这个位置,不要被他们女性的外表所蒙蔽,要说手段皇帝根本不是她们的对手,她们才是真正的狠角色!

不仅如此,太皇太后手中还有着丰富的人脉资源,从孝庄太后中就可见一斑,为了康熙的顺利继位花了多少的心思,没有杰出的能力是不可能做到了。


综上所述,皇帝不可能公开赐死太皇太后,除非他抽风了。


七七谈历史


公开赐死当然不会。

但是,可以采取其他办法。

比如,你熟悉的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都说过这一段历史。

汉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拥立自己的外甥汉少帝刘辩。妹妹何皇后成为太后。此时汉灵帝母亲董太后就靠边站了,虽然她是新皇帝的祖母,得到太皇太后身份。

董太后自以为辈分高,看不屠户出身的低等人何进,也一直很喜欢自己抚养后来的汉献帝刘协,当时是渤海王/陈留王。

当初,董太后与汉灵帝母子争相卖官,汉灵帝卖官好歹入国库,董太后自己收,当然竞争不过皇帝儿子,就干脆三折标价。可见这个女人很不正常。

到了现在,手上无官无权,董太皇太后就应该消停下来啊。可是不,董氏依旧折腾,在太监们支持下对朝政指手画脚。何太后后面正式宴请婆婆,中间劝说和平相处:外朝事我们女人就不插手了。

董氏不知道怎么的,口出狂言道:

何进又怎么样。

我侄儿董骠骑,断何进首,易如反掌。

董重确实是骠骑将军,但只是管辖1000多士兵的空头,更不是霍去病霍骠骑,何进即派士兵包围董重府邸索要印绥,董重只能无奈自杀。

随后,何进指使官员上书,言董氏原本只是藩王妃,请迁移出去安置。董氏就被何进以少帝名义安置在河间,不久死去。传说是何进派人杀害的。

虽然何进杀人手狠,但董氏这样能公然把自己的太皇太后玩丢了,再逐出首都,暗杀在乡下,也算自己做死的。


四川達州


皇帝的正妻是皇后,母亲是皇太后,奶奶是太皇太后,皇帝可以废后,但不能废皇太后,也不能废太皇太后。在一定条件下,皇帝可以杀皇后,但不能杀皇太后,也不能杀太皇太后,公开赐死太皇太后更是没有发生过的事。秦朝以法治天下,汉朝以孝治天下,不论是法治还是德治,都不允许皇帝杀母亲或者奶奶;皇帝要废黜皇后,都需要大臣与宗正府认可,杀奶奶是无法合法化的,更不会公开赐死。

《汉书·外戚传》汉兴,与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

汉武帝的奶奶窦太皇太后是汉武帝亲政的最大敌人,不过汉武帝从来没有动过杀奶奶想法。当窦太皇太后薨逝后,汉武帝才开始大展身手。历史上,郑庄公、秦始皇都囚禁过自己的母亲,但没有杀母亲的勇气,更没有动过他们的奶奶。皇帝杀皇后都会遭到世人非议,皇帝杀母亲或者奶奶,不论对错,都会被认定为暴君、禽兽,因此没有那位皇帝会公开赐死太皇太后的。

为了防止后宫干政、外戚专权,有的皇帝会立下“立子杀母”的制度,这相当于皇帝杀后。被杀的皇后将来会成为皇太后、太皇太后,当她们死于丈夫之手,而不是死于儿子或者孙子之手。朱元璋还定下后妃殉葬制度,这种办法跟“立子杀母”在效果上是一样的。不论是“立子杀母”还是“后妃殉葬”都饱受诟病,因此被后世明君给废止了。

金废帝完颜亮,字元功,女真名迪古乃,虎水人,金朝第四位皇帝、文学家,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庶孙,太师完颜宗干次子,母为大氏。完颜亮还有一个称号,那就是大名顶顶的海陵王,这位皇帝集残暴与武功于一体,是一位争议性较大的皇帝。完颜亮夺权称帝后,将金太宗一系后裔全部诛杀,还将嫡母徒单氏虐杀。在古代,嫡母的地位高于生母,杀嫡母跟杀生母一样罪大恶极。

徒单氏是宗干的嫡妻,完颜亮的生母大氏是妾,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得看徒单氏的眼色行事,大氏"事之甚谨,相得甚欢",通过小心谨慎,来换得表面上的平等关系。完颜亮称帝后,派遣大怀忠、习失、高福等人将太后杀戮于宁德宫,并将太后侍婢十余人一并灭口。完颜亮杀死了太后还觉得不过瘾,又投其骨于水,其行为几近疯狂的地步。


大秦铁鹰剑士


这问题问的很有水平,也很有想象力,但提问题的时候却忽略了最基本的逻辑性,皇帝是一国之君,是我国古代各个时期最有权势的人,而太皇太后又是何许人也?是先帝还在世的生母和嫔妃,简单点儿来说就是皇帝的奶奶,古人大多以”孝“为道,以孝而治天下,赐死太皇太后这种事情永远也不会发生,也不能发生。


我国的历朝历代基本都是信奉儒家思想的,”礼“和”孝“也一直伴随在左右,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朝代的皇帝公开赐死过太皇太后,既是不是自己的生母,为什么?一是”百善孝为先“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晚辈处罚长辈就是不孝;二是得不偿失,太皇太后是皇帝的奶奶辈,就是连皇帝的父亲以及爷爷这些曾经手握大权的人都退出了历史舞台,作为曾经后宫的妃子手中的权力可以说是摆设用的,加上后宫不可干政的规定,她们完全没有机会被赐死,皇帝也根本没有理由。


举个简单的例子,秦始皇的生母赵太后私通假太监并生下一子,秦始皇怎么办?自己的目前按照礼法以及犯了大忌,如果是自己妃子的话是逃不了被赐死的结果的,甚至连赐死都搭不上直接处死,而这却是自己的母亲,大家知道最后的结果吗?

“子替父隐”,意思是长辈犯了错,晚辈有义务替自己的长辈隐瞒,并且在很多时候晚辈还不算做是犯罪,秦始皇也是这么做的,根据礼法,秦始皇选择了替赵太后隐瞒,作为惩罚,秦始皇下令永远不与赵太后相见,当作是对她的精神惩罚。

写到最后在最后明确一点,在我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皇帝公开赐死过太皇太后,这种问题根本就是无稽之谈、荒唐至极。


历史伶俜者


在中国古代,皇帝在很多人心中地位,真的是相当神圣,整个国家都在他掌握之下。皇帝万一发怒,效果可是不堪设想。套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天子一怒,血流千里。不光是官员,老百姓,见了皇帝可以说诚惶诚恐。也包括很多后宫嫔妃,上一秒你是“高高在上”的娘娘,下一秒有可能被打入冷宫。不过在后宫中,有一个人身份比较特殊,哪怕犯了太大错误,皇帝也不便公开处死。她就是太皇天后,也就是皇帝的“奶奶”。为什么皇帝不敢公开赐死太后呢?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


一、太皇太后辈分过大,皇上唯恐挨骂名

在古代讲究以孝治国,甚至到了愚孝的地步,甚至延伸到了“天下无不是父母”的地步。太皇太后是皇上的奶奶,按照辈分来讲,她就是皇上的长辈。皇帝应该对其格外尊重,哪怕是“面子上”,做给外人看的,也必须维持双方的关系。哪怕太皇太后犯了再大的错,像夺权,干涉朝政等,最重的惩罚就是打入冷宫。

担心朝政生变,影响大局

能够坐上太皇太后的人,基本上没有泛泛之辈。毕竟能够屹立三朝,岂是寻常女人能够做到的,否则根本坐稳这个位置。要么就是前朝有人支持,后族实力特别雄厚,家族握有军权。这种也是皇帝比较忌惮的,就像汉武帝何等雄才大略,刚开始登基为帝时,也是受制于祖母窦太后。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她本身能力足够强,像武则天,赵娥等,典型的政治女强人。这种在朝堂上经营多年,重臣都依附于她,能够左右朝政,甚至皇位人选。通常皇帝如果没有十足把握,为了避免引发兵变,通常都不敢赐死太后。


为了皇族内部的团结

某种程度上来讲,太皇太后和皇帝算是“亲人”,虽然有的没有血缘关系。不过在朝中大臣,还有天下老百姓看来,都是一家人,都是亲戚。彼此的关系,算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如果贸然赐死太皇太后,难免让皇族内部成员,觉得心狠手辣,不利于内部团结。一个江山的落败,很大程度上都是从内部开始,这种也是统治者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以史正衣冠


先来说说问题,皇帝可以公开赐死太皇太后吗?

第一,公开赐死,第二,赐死太皇太后。

个人认为皇帝的权利很大,有权利可以处死任何人。但在仁孝治天下的情况下,是不会发生这种情况的。更何况是公开赐死太皇太后。

我们先来说一说太皇太后一词。一般是君主祖母的称呼。有记载的最早的是秦孝文王王后华阳夫人,秦庄襄王时为太后,秦始皇时为太皇太后。近代大家比较熟悉就是清朝的孝庄太皇太后,还有就是慈禧太皇太后。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不能公开赐死太皇太后

第一,骨肉至亲。

太皇太后一般都是祖母与孙子共同存在,才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不会出现孙子公开赐死祖母的事情。即便不是亲生的,因为礼法的原因,继承皇位的人是要过继给上一任皇帝当儿子的。自然要奉养太皇太后。



第二,仁孝。

自古都在发扬仁孝二字,又怎么会出现赐死祖母的忤逆大罪呢!更何况是公开赐死太皇太后,这就相当于公开说明皇帝不孝顺,会让天下人耻笑的。

第三,太皇太后本身。

身为一国的太皇太后,历经三朝,早已经暗查朝廷几十年,与朝臣得关系更是紧密。对于朝堂之事洞若观火,是不会制造出让皇帝赐死的事情来的。

综上这三点,就足矣看出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